第四讲医学实验设计原则与方法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观察研究
观察研究不涉及任何变量的干预,而是通过观 察被调查对象来寻找变量之间的联系。
研究伦理的考虑
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
需要确保所有参与研究的个体都明白实验的 目的,并知道他们的权利和义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护研究参与者的安全
需要确保研究参与者的安全和隐私得到充分 保障。
保证研究者诚实
需要确保研究者诚实无欺,并始终在伦理极 限内工作。
研究结果的公正和透明
需要确保研究结果的公正和透明,以便其能 够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结果的应用
1
研究结果的整理和归纳
需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对健康和医疗领域的意 义。
2
将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需要将研究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以便改善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
推广和传播研究成果
需要将研究成果推广和传播,以便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它们。
样本大小的确定
需要确定样本大小,以便能够得出有意义的 结果并减少偏差和误差。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
需要合理地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能够 得出准确的结果。
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
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以确 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随机化和对照的设计
随机化的原则
随机化是减少偏差和误差的重 要手段。需要确保研究变量能 够被充分地随机分配到实验组 和对照组中。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
医学科研设计是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治疗人类疾病。了解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成为一名优 秀的医学研究者所必需的。
研究问题的选取和界定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医学实验设计课件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医学 实验设计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比 较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之间的效
果差异。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对象被 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以避 免选择和混杂偏倚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
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适用于评 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前瞻性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设计
总结词
流行病学调查是医学实验设计中重要的应用 之一,旨在研究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 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流行病学调查设计需要遵循科学、严谨的原 则,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 流行病学调查中,需要采用随机抽样、分层 抽样等科学抽样方法,以减少抽样误差和偏 倚。同时,还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严格的分
样本含量估计
总结词
合理、精确、可行
VS
详细描述
样本含量估计是医学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 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样本含量估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如研究目的、实验设计、误差率、样本 可获得性等。样本含量过小会导致结果不 稳定,过大则会导致浪费和伦理问题。因 此,样本含量估计需要合理、精确、可行 。
06
医学实验设计的挑战与展望
克服伦理与法律限制
01
02
03
遵循伦理原则
医学实验设计必须遵循伦 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权 益和安全,避免任何形式 的虐待和滥用。
遵守法律法规
医学实验设计必须符合相 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 合法合规,避免引发法律 纠纷。
建立伦理审查机制
建立独立的伦理审查机制 ,对医学实验设计进行严 格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实 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案例一: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的观测执行者和受试者均不知其接受试验的组别和干预措施的具体内容。
使受试者所反映的或观测记录到的临床现象和资料,以及分析的结果,都不受主观意愿左右,能实实在在地记录客观而真实的状况,从而保障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盲法的目的
验前基线:主要是指研究措施执行之前,被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按干预措施的性质设置对照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除了干预措施(处理因素)的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
不能预知的结局(unpredictable outcome)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
二、设立对照组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 :将安慰剂的效应与试验措施的效应进行比较。
有效对照:以目前临床公认的有效处理方法(如治疗某病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施加给对照,然后与试验组处理措施(新治疗方法)的效果相比较。
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给任何处理,仅对他们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并响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病情等)为配比条件,为每一个试验对象选配一个以上的对照。
非随机对照:试验组与对照组未严格按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
历史对照:试验仅设一组接受新干预措施的受试对象,并将该组的处理效果与过去采用的旧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
按临床研究设计方案的分类设置对照
这样就可以让目标人群中合格的研究对象拥有同等被选择的机会参与研究,使抽样的样本能反映出总体的代表性。
随机化不是“随意”,更不是“随便”。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基本原则。
1. 对照原则。
嘿呀,这个对照可重要啦。
就好比你想知道一种新的减肥方法有没有效果,那你得有个对照呀。
你不能光看自己用了这个方法后的变化,得找一群情况差不多的人,一部分用这个新方法,一部分就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这样一对比,才能知道这个新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呢。
没有对照,就像在黑夜里走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方向对不对。
2. 随机原则。
这随机呀,就像是抽奖一样有趣。
把实验对象随机地分到不同的组里,这样就能避免一些人为的偏差啦。
比如说你要是不随机分组,专门把身体好的人分到一组,身体差的分到另一组,那这个实验结果肯定就不准啦。
随机分组就像打乱一副牌一样,让每个元素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不同的组,这样实验结果才更靠谱哦。
3. 重复原则。
这个重复原则呢,就像是多试几次才能确定一件事。
不能只做一次实验就下结论。
就像你扔硬币,扔一次正面朝上,你不能就说硬币肯定每次都正面朝上呀。
要多扔几次,看看正面朝上的概率。
在实验里也是,多做几次实验,多几个样本,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稳定,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呢。
二、基本方法。
1. 完全随机设计。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又直接的方法哦。
就像把一群小宠物,比如说小猫咪,随机地分到不同的笼子里,每个笼子里的小猫咪接受不同的处理。
这种设计简单明了,但是也有它的小缺点,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太大,让实验结果有点乱乱的。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很实用的呢。
2. 配对设计。
这个就有点像找好朋友啦。
把一些在某些方面很相似的实验对象配成一对,然后一个接受一种处理,另一个接受另一种处理。
比如说双胞胎,他们基因很相似,就可以作为一对来做实验。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不过呢,要找到合适的配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找灵魂伴侣一样,得花点心思呢。
3. 随机区组设计。
这个就像是把实验对象分成一个个小团体,每个小团体里的情况都比较相似,然后在这些小团体里再进行随机分组。
医学研究实验设计

医学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室研究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开发出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
然而,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科学家们必须遵循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本文将介绍医学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一、实验设计原则1. 目的明确:在开始实验之前,科学家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是什么。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整个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假设明确:科学家必须提出明确的假设,即预测所研究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结论的科学性。
3. 控制变量: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科学家需要控制实验中的其他变量。
只有这样,科学家才能够判断所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 随机分配: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学家需要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样能够确保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更具可靠性。
5. 重复实验:科学家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重复实验,科学家能够验证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并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二、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1.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这种设计方法通常用于长期研究某种疾病或者健康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科学家会选取一群健康人群,并收集他们的相关信息,然后长期追踪观察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与之前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2.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这种设计方法是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施以特定的处理(如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安慰剂或传统治疗。
通过对两组结果的比较,科学家可以评估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3. 单盲和双盲试验设计:在这种设计方法中,实验对象可能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单盲设计),或者实验对象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谁属于实验组或对照组(双盲设计)。
这样可以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分析性观察研究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用于研究少见病或者罕见事件。
医学实验设计原则

第一设计方案
第二设计方案
13
实验
处理
日期
A
B
C
D
1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4
2
2
2
2
14
三、随机原则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非处理因素趋于一 致或均衡的主要手段是随机化。
随机化的方法有多种,最常使用的是 利用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排列表(或称随 机化分组表)。
15
随机数字表
随机数字表常用于抽样研究及受试 对象的分组随机化。
例
动物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 3 8 5 9 1 7 2 6 0 4 数 分组 B A B B B B A A A A
20
具体随机分组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 配对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 配伍组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 对处理因素随机排列
21
四、重复原则
重复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手段。 重复程度表现为样本含量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 多少。样本含量越大,则抽样误差越小,样本 越能代表总体。但是,样本含量太大或实验次 数太多,不仅会增加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困难, 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表内的数字互相独立,无论从横行、 纵列或斜向等各种顺序均呈随机状 态,使用时可以从任一数字开始, 按任何一个顺序录用。
16
随机数字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03 47 43 73 86 36 96 47 36 61 2 97 74 24 67 62 42 81 14 57 20 3 16 76 62 27 66 56 50 26 71 07 4 12 56 85 99 26 96 96 68 27 31 5 65 59 56 35 64 38 54 82 46 22 6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7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8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10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17
医疗研究中的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

医疗研究中的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在医疗研究中,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类型和方案制定的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医疗研究中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的重要性。
一、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随机性:实验对象必须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2. 控制性:要控制和排除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3. 复制性: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重复进行实验,尽量得到一致的结果。
4. 多因素考虑:在实验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
二、实验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医疗研究中的实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临床试验:通过对人体进行干预或观察,评估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细胞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或细胞系,对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作用进行研究。
3. 动物实验:使用动物模型进行药物或治疗方法的评估和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疗效和机制。
4.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人群的发病情况、暴露因素等,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
三、方案制定的流程方案制定是实验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研究目的明确: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以确定实验的重点和方向。
2. 参考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3. 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4. 制定操作步骤和观察指标:详细制定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需要观察的指标,以确保实验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5. 考虑人体伦理和安全问题: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遵守人体伦理和安全的相关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6. 编写研究方案:将以上步骤整理成研究方案,明确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流程等,并经过科研伦理审查机构的审核和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
医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第四章医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对照原则、随机原则和重复原则。
一、对照原则(一)对照的意义有无正确的对照,关系到医学科研成果和论文的价值。
无对照或无合理的对照与虚假的对照都是医学科研和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Fouldsl958年曾对同一个研究课题的72篇论文进行了分析。
其中52篇无对照试验的成功率为85%,而另外20篇有对照试验的成功率仅为25%,发现无对照试验的假阳性率很高。
可见医学科研设立对照的重要性。
对照的意义如下:1.通过对照可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和非处理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1)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通过对照可排除或控制人或实验动物的生理、疾病现象因自然发展的波动以及疾病的自然恢复、好转、加重或死亡的影响。
很多疾病如感冒、气管炎、肺结核、早期高血压等疾病,有的病人不经药物治疗也是可以自愈的,至于能够自行缓解的疾病就更多了。
只有通过对照才能确定观察结果是属于某种处理因素的作用还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2)消除和控制非处理因素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非处理因素是处理因素以外的其它所有能够影响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评价指标的各种因素,非处理因素很多,既有实验条件和环境因素,又有受试对象本身的内含条件及实验处理所造成的附加因素的作用,如疾病除治疗因素外,气候、营养、休息、精神状态等也对疾病发生影响。
只有通过对照才能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处理因素的效应大小,重要的不是其本身,而是通过对比所得到的结论,才有意义。
2.通过对照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对照是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处理因素处于相等状态,其结果是实验误差得到相应的抵消或减少。
以符号示意,表达如下:T+S=e+s其中:T:处理因素 e:实验效应S:非处理因素 s:S的影响结果实验效应e是与5混杂在一起的,实验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e能单独显示出来。
设立对照,使实验中两组(或多组)的S均衡,即S1=S2:。
这样,实验组T的效应,就可以显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0- 4955( 2005) 04- 0472- 02
实 验 设 计 的 思 想 由 R.A. Fisher 创 立 。20 世 纪 初 , Fisher 在 Rothamsted 农 业 站 工 作 的 14 年 中 ( 1919 ~1933) , 最 先 接 触到的一大批数据( 用同一方式施肥达 60 年的 13 块田地的 日降水量及年收获量) 被他称为在"粪堆上受罪", 当时 Fisher 很快被引入到这样一个问题, 即如何进行实验才能够得到课 题的明确答案? 正是从这批有严重缺陷的数据中产生了最重 要的结果— ——实验设计的发明。Fisher 提出了随机化、重复试 验 和 区 组 等 思 想 , 并 于 1921 年 出 版 了《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search workers》一书。10 年后这些思 想 被 用 到 了 生 物 医 学 实验中。
实现随机化的方法有很多, 但以利用随机数字表和计算 机产生随机数进行编程的方法最为规范。在动物实验中, 由 于例数相对较少, 为方便进行可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临床或现场干预试验规模大, 最好采用计算机编程或使用现 成软件的方法, 一般由统计专业人员协助完成。 1.3 重复原 则 : 单 个 个 体 的 试 验 具 有 一 定 的 偶 然 性 , 也 无 法 估计抽样误差。不可否认, 一些典型的个案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只有在详细、定性描述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统计学工作。 但是由于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如果需要揭示和表现医学中一 些特有的规律, 则必须有一定的样本量。对一项具体研究而 言, 样本量究竟需要多少? 这是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样本量 太少, 处理效应被自身变异所遮掩, 无法表现出来; 样本量过 大, 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甚至难以完成, 因此要正确地估计 实验所需要的样本量。 2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2.1 确定研究项目( 处理因素) : 研究项目与要解决的问题有 着密切的联系, 应根据不同问题建立所要验证的各种假设。 研究项目有探索性和验证性两种, 探索性项目一般是动物实 验或早期临床试验, 研究目的并不一定是对预先提出的假设 进行简单检验, 可采用灵活可变的方法进行设计; 验证性研 究多限于临床和现场的干预研究, 主要是对提出的假设提供 坚实的论据, 应坚持按照试验方案及标准操作步骤进行, 对 实验设计的要求较高, 而且试验的主要方面( 包括质量控制 和统计分析) 须在研究方案中陈述。项目的选择对科研水平 有决定性的意义, 应保证最低目标能够实现。 2.2 拟定观察指标( 变量) : 应尽量选择对说明处理效果最有 意义, 并具有一定特异性、灵敏性、客观性的观察指标。观察
临床试验需要分期进行, 不同试验期所需要的样本量不 同 : Ⅰ期 试 验 可 以 在 20 例 以 下 , 一 般 选 用 正 常 人 , 主 要 分 析 药代动力学和人体对药物的耐受情况; Ⅱ期主要是探索性试 验, 对药物或营养品的效果和安全性做初步的研究, 一般要 求 在 100 例 以 上 , 可 以 设 对 照 组 ; Ⅲ期 是 对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的 验 证 性 试 验 , 要 求 在 300 例 以 上 , 同 时 必 须 设 置 至 少 100 例 的对照组。 2.4 设计类型 及 分 析 方 案 : 同 一 项 研 究 可 有 多 种 设 计 方 案 , 如 何 选 择 可 根 据 处 理 因 素 的 多 少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决 定 。具 体 可 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①采用序贯方法还是固定样本数的方 法; ②如何分配受试对象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选择设计模 型) ; ③如何进行统计学分析。 3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3.1 完全 随 机 设 计 : 将 受 试 对 象 编 号 后 随 机 分 配 到 两 组 或 多组, 然后给予不同的处理。这种设计的假设与其他设计相 比要简单得多, 易于操作, 统计分析也较简单, 是实际中最常 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缺点是组内误差较大, 在个体变异较大 而样本量又较小的情况下, 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分布不易均
如何做实验很有学问, 例如一个 8 因素 3 水平的抗生素 培 养 基 试 验 , 有 38 = 6 561 种 组 合 , 按 照 析 因 设 计 每 种 组 合 至少重复一次, 需要做 6 561 ×2 = 13 122 次试验, 而用正交 设计则只需 27 次试验。另外, 医学实验不同于一般的理化实 验, 实验的结果最终要用到人身上, 如果结果出现错误, 可能 会对人 体 造 成 伤 害 。1962 年 美 国 明 尼 苏 达 医 院 的 外 科 教 授 Wagensteen 根 据 动 物 实 验 结 果 认 为 , 将 胃 冷 冻 在 - 10 ~- 5 ℃能 明 显 减 少 胃 酸 分 泌 , 相 当 于 胃 切 除 手 术 , 随 后 在 对 24 名胃溃疡病人进行胃冷冻的治疗过程中, 多数病人症状改 善、溃疡愈合, 由此做出了肯定胃冷冻方法的结论, 并在学术 会上进行报告。该治疗方法曾风行一时, 先后制造胃冷冻机 2 500 台 , 治 疗 上 万 人 , 但 最 终 却 被 正 确 的 临 床 试 验 所 否 定 。 实际工作中, 要高效、合理地安排实验, 最大限度地获得资料 并不简单, 需要弄清楚有关实验的目的和全部想法。 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对照原则 : 处 理 与 非 处 理 之 间 要 有 一 个 科 学 的 对 比 , 如 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从二月份开始连续服药, 半年 后多数患者的各种症状明显减轻, 究竟是药物的作用还是由 于气候转暖的原因呢? 在实验中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相似的对 照组, 很难肯定实验药物的作用, 即使是安慰剂, 也可能会出 现一定的疗效。1950 年 Best 发表了下述的研究结果: 有人用 X 线照射脑垂体治疗高血压, 得 到 了 良 好 的 效 果 , Best 为 了 验证这一结果, 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25 人采 用 X 线照射脑垂体进行治疗, 对照组 18 人采用假照射, 结果 治疗组的改善率为 68.0%, 对照组的改善率为 77.8%, 从而说 明高血压的改善并不是由于照射 X 线的结果。
衡, 降低了结果的可靠性。当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均衡时, 可以 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 3.2 配对 或 随 机 配 伍 组 设 计 : 将 实 验 个 体 按 照 条 件 相 近 的 原则组成对子或配伍组( 如同一窝别的动物) , 再将不同的处 理按不同的方式随机安排在不同组内, 使结果的比较变成组 内比较, 从而减少了实验误差。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 配伍组 设计能进一步保证非处理因素在各处理组中分布均衡, 并将 配伍组的影响在方差分析时从组内误差项中分解出来, 减少 了误差均方, 使处理组间的 F 值更容易出现显著性。 3.3 析因设计 : 是 一 种 多 因 素 实 验 设 计 方 法 , 即 通 过 处 理 的 不同组合, 对两个或多个处理因素同时进行评价, 一般要求 每 种 处 理 的 例 数 相 同 。这 种 设 计 适 合 同 时 对 多 个 处 理 因 素 的 效应进行研究, 尤其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交互作用) 。最简 单的是 2 ×2 析因设计, 即有两个因素( A 和 B) , 每个因素各 有两个水平, 组合起来共有 4 种不同处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是 进 行 变 异 分 解 , SS 总= SSA + SSB + SSA×B + SS 误 差, 其 中 SSA×B 表示 A 和 B 两个因素的交互效应, 算出各项均方与误差均 方的比值 F, 由此判断其显著性。 3.4 正交设计 : 析 因 设 计 是 各 因 素 不 同 水 平 的 全 面 组 合 , 当 因素较多时( 如超过 4) , 由于组合产生的处理数急剧增加而 难以实现, 此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样本量。正 交设计需要利用规范的正交表 ( 可以在一些工具表中查到, 也可以利用现成的统计软件如 SPSS 来获得) , 结果的统计分 析 也 需 要 依 据 正 交 表 进 行 。正 交 设 计 与 析 因 设 计 的 统 计 分 析 方法基本相同, 可以筛选出不同因素和水平的最佳组合, 但 只能对部分交互作用进行分析。 3.5 重复 测 量 设 计 : 重 复 测 量 通 常 指 某 一 项 指 标 在 不 同 时 点进行多次测量, 例如比较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治 疗过程中 0 ~8 周重复测量 9 次血压, 如果在统计分析时只 分析最后一次测量结果, 将会丧失很多过程信息, 比如测量 指 标 的 时 间 变 化 趋 势 、药 物 在 血 中 达 到 的 最 大 浓 度 、治 疗 效 果的时间作用等。重复测量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 科 研论文中这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表达误用的情况极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对各时点的测量结果进行多次 t 检验或方差分 析, 增大了假阳性错误, 对此应利用各种统计软件提供的分 析工具做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6 其他设计 : 除 上 述 常 用 的 设 计 方 法 外 , 科 研 中 还 有 交 叉 设 计 、拉 丁 方 设 计 、序 贯 设 计 , 以 及 裂 区 设 计 、不 完 全 析 因 设 计 、嵌 套 设 计 、平 衡 不 完 全 配 伍 组 设 计 、均 匀 设 计 等 复 杂 实 验 设计方法。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 研究者应一开始就与生物 统计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做好研究设计。
对照的设立主要要求均衡性要好, 即除研究的处理因素 外, 其他实验条件应尽可能的一致。对照有多种形式, 如外部
作者单位: 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作者简介: 李康( 1957- ) , 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医学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研究
对照( 早些时候记录良好的观察对象) 、历史对照、自身对照、 平行组对照等。平行组对照在实际中采用得最多, 它既可以 是阳性或安慰剂对照, 也可以是量效平行对照; 外部对照和 历史对照( 有时也称之为无对照实验) 由于比较的基线不同, 论证强度差, 通常是不可取的; 自身对照要求前后相隔时间 不能过长, 并且最好同时增加一组平行对照。 1.2 随机原则: 按照设计类型对实验个体随机进行分组或安 排实验顺序。随机不是随便, 不能凭主观决定实验个体的分 组, 正确分组是保证均衡性的关键。例如, 在比较保守疗法与 手术疗法对胃溃疡合并穿孔治疗的疗效时, 把那些不伴有休 克 、穿 孔 范 围 小 的 患 者 分 到 保 守 疗 法 组 , 而 把 那 些 全 身 状 况 严重、穿孔范围大、不得不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到手术组, 其结 果 必 然 掩 盖 两 种 疗 法 之 间 的 差 别 。正 确 的 做 法 是 要 保 证 两 组 患者条件一致, 如将所有受试对象限制为病情较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