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测试题5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地理湘教版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随着研究技术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读中国石墨资源与石墨烯产业基地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产业类型看,石墨烯产业属于()A.劳动力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关于我国石墨资源与石墨烯产业基地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东部各省份均有石墨资源分布B.西部省区石墨资源十分匮乏C.沿海省份均有石墨烯产业分布D.长三角有众多石墨烯产业基地2. 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防洪压力B.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3.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是()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 鲁尔区煤炭资源半富,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
20世纪70年代,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辽宁省沈阳市高二地理上册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高二地理上册同步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唯一能源C.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光部分答案:A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B. 地势中部高,南北低C. 主要位于暖温带D. 农作物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答案:A3.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B. 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凸向相反C.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同D. 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凸向相同答案:A4.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B. 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C. 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应限制城市化D. 城市化就是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答案:A5.下列关于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B. 气候是由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 气候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D.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4分)1.关于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B.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C.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ACD解析: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且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圈的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并非所有纬线长度相等;纬线则指示东西方向。
因此,B选项错误,A、C、D 选项正确。
2.关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全球各地都相等C.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答案:AD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A正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都相等,B错误;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但这个描述不是本题的关键点,因为题目要求的是关于地理意义的叙述,C虽描述正确但不是本题要点;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D正确。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地理人教版(2019)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大约相差15天。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中国和欧美国家春季开始的时间分别是()A.立春春分B.立春立春C.春分立春D.春分春分(2)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2020年5月10日为母亲节,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A.谷雨和立夏之间B.立夏和小满之间C.小满和芒种之间D.芒种和夏至之间2. 在北京时间2019年12月8日21点的斯诺克英锦赛决赛中,丁俊晖在伦敦(北纬51.5°,西经0.1°)以10∶6击败马奎尔,终结个人806天的冠军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球迷乔治正在悉尼(南纬33°51',东经151°12')旅游,那他打开电视看直播应在当地时间()A.9日13点B.9日23点C.8日13点D.8日23点(2)乔治计划在悉尼旅游8天,那么在这段旅游时间内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3.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
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
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2)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4. 北京(40°N,116°E)某学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把太阳能集热板装在一个玻璃箱里,并将支架改成活动方式。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GPS卫星至少有A.3颗B.4颗C.24颗D.21颗2.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A.GPS卫星星座B.地面监控系统C.GPS信号接收机D.雷达3.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A.全球定位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4.GPS技术对交通的重要作用有A.增加能源消费B.降低行车速度C.导航D.加快行车速度5.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A.3颗B.4颗C.24颗D.21颗6.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B.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C.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D.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7.GPS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帮手,其原因正确的是A.GPS接收机的小型化以及价格的降低B.GPS可以帮助人们降低旅游成本C.GPS可使旅游者更具有安全感D.GPS可以增加人们的旅游距离8.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9.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10.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11.许多城市110指挥中心为提高出警效率,配备了巡警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2022-2023学年中图版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2017年12月8日,被誉为“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这是世界特大型天然气集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工程。
该地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3万亿立方米。
每年将向中国稳定供应万吨液化天然气(相当于60亿立方米天然气)。
结合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亚马尔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可推测其海底地形为( )A.背斜B.大陆架C.海沟D.大陆坡(2)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因素B.政策因素C.经济因素D.交通因素(3)影响图中夏季航道和冬季航道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B.海水深度C.白昼长度D.海底坡度2. 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
下图示意南美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鳀线路变化的是( )A.向北B.向南C.向西D.原地不动(3)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鳀海鸟大量死亡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3. 年月全球气温再创新高,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月,全球气温已连续第个月破同期单月全球气温纪录.与此同时年月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陷入干旱之时,美国东北部会迎来多轮暴风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可能洪涝成灾,非洲大陆却是一片干旱.据此,完成第(1)~(2)题。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地理人教版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达5360万人次,外国人达2400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达370亿美元,增长10%。
国内旅游达15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达6820亿元,增长10%。
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亿元右,增长10%。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④2. 我国旅游市场量质齐升,2016年旅游总收入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016年出游超过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近3.4次。
国内旅游收入同样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达到3.9万亿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出游超过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近3.4次,则体现了现代旅游的()特点。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形式的多样化C.旅游空间的扩大化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国内旅游收入2016年达到3.9万亿元说明现代旅游的作用是()A.增加外汇收入B.促进贫困区脱贫C.带动房地产发展D.回笼货币,稳定市场3. 广西省阳朔县历村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地之一,紧依“十里画廊”和遇龙河两条黄金游览轴线,旅游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村民纷纷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呈现出“全民旅游”的景象,历村城市化进程明显。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开辟大型农牧场③商业性伐木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⑤战争、森林大火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2.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3.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4.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B.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矛盾的,不可调和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只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5.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护B.开发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6.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8.说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是因为它能( )A.提供大量的木材B.提供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饮料C.净化空气、涵养水源D.是生物基因的宝库9.为移民迁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最主要因素是()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10.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地理人教版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上地理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40分)1.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2. 读下列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关于该地地质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B.岩浆喷出一沉积—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C.沉积—地壳运动一外力侵蚀—岩浆侵入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3.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回答(1)~(2)题。
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 )。
A.B.C.D.4. 导致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的主导外力作用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C.风力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堆积作用5. 下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东北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优势条件是()A.雨热同期,热量条件好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黑土广布,人均耕地多D.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3)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油菜和青稞D.菠萝和椰子6. 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区域自然资萼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藩资源的开发一以我凤山西省为例1. 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①风能②生物能③天然气④核能A. 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解析】风能和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核能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C2.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主要是因为()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咼的特点A. 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
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答案】C山西省原煤、焦炭产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煤化工成为山西省能源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并借此打造了一条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据此完成第3-4题。
3. 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A. 能源、冶金、化工B.轻工业C.电子工业D.旅游业4. 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加强交通建设,扩大煤炭外C.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D.增加煤炭生产,多输出煤炭【解析】山西右的经济王宴依托当地丰言的总礙、铝土等资廉,发康能源、后金、化工lb 以獄化工址为王 的产业结枸不仅效益低下,还带耒严畫的圖黄问瓯故进行 产业绪枸调螫,逛长生产德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关th【答案】3.A 4.C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 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加速发展。
我国 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R 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下图为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据图完成第5-7题。
5.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A.交通运输压力加大 B.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D.耕地面积减小,劳动力短缺6. 山西省围绕煤炭开发,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铝土、铁矿资源,构建了 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其经济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所 占比重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下列符合该省今后产业 结构调整方向的是()A. 禁止开采本地资源,改为进口B. 加大力度开米地下丰富的煤炭、铝土和铁矿等资源 ,提咼矿产资源 销售价格C. 封闭矿山,关停所有的重化工业企业,使生态环境迅速转向优良D. 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一、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铁矿打铢辎出电力*-发电开釆输出册制品暮出化工产品绻岀水飆L J琏饪a7. 针对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 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革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B. 对紧缺的矿产资源停止开发,加大对储量丰富的资源的开发力度C. 严格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 加大重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劳动力投入【解析】发展重化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且环境污染严重,故应曲亍产业结构调整,犬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一、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封闭矿山,彗采资源杲不现实的”应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懂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答案】5.C 6.D 7.A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据此回答8〜9题。
I2O D E&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B. 土地沙漠化C. 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9.我国铁矿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提高资源利用率B.加强生态环境保护C.把加大开采量放在首位D.提高铁矿开采的机械化程度【答案】8.B 9.C【解析】第8题,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第9题,在铁矿开采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加大开采量。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的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
据此回答10〜11题。
10. 表中反映出()A.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B .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C.法国能源总量比英国丰富 D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均较小11.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给我国的启示是()A. 广开进口渠道B. 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C.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 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答案】10.A 11.D【解析】第10 JS.根振聽中的数18可知,类国*电•怪叫匕即该圍单位产值睥电量最尢第11題,日本罡表中几个发达国家中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最小的国家,说明该国的能源別用率最高J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惆率否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完成12〜13题。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 禁止开发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 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 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13.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 人口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 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答案】12.B 13.D【解折】第空题』煤炭、石j由等矿产资源应合理幵采、节约禾箱合剎用』而不是禁止幵采。
第戸题』资源枯輻型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图表示中国的大庆油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杜玛兹油田和土库曼斯坦的古姆达格油田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随投产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比值为“ 1”时,即达到“巅峰时刻”)。
读图,完成14〜15题。
14. 图示曲线反映了()A.古姆达格油田开采时间最晚 B .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C.罗马什金油田储油量最大 D .杜玛兹油田的开采率最高15. 有关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目前世界上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油田B. 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保持平稳增加的态势,生产量大于消费量C. 应对石油危机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石油价格D. 中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答案】14.B 15.D【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第15题,中国石油利用效率低,节油潜力大。
16.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能源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
增加能源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加强能源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资料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单位:%)(1)2018送1 500万吨原油。
简述其对中、俄两国的意义。
⑵归纳1980-2019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
(3)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除引进常规能源外,也大力发展新能源。
说出风能的主要优点,并简述该地区能够大规模发展风能的主要原因。
【答案】(1) 对俄罗斯:开辟了原油出口的稳定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中国:具有了稳定的石油供应,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加强了中、俄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
⑵以煤炭为主(或煤炭比重大;或煤炭一直占70噓右);石油、天然气比重波动较大;水能、核能、风能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3)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离亚洲高压近,冬季风力大;地势平坦开阔。
【解析】第(1)題,结合中俄两国龍源您爲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馭回答4 由衰中数据可判断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
结合梵能特点说明其优点M根將杀北地区所处地理位器、地形及域与气帳的关系,说明茸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煤田名称:A ________ 煤田,B---------- 煤田,C ------- 煤田,其中_________ 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________ 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2) 山西煤炭外运的三大通道分别是D ________ 线,E _______ 线,F_线,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3)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总结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4) 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外运外,还主要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5) 对该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6) 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我国实际分析我国重视煤炭和新能源产业的原因。
【解折】本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正确解答需把握以下关键点;①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主要有资源状况、开釆条件,区彳立、交通才□■市场等几个方面;②建坑口尅乩变输煤対输电,可臥提高经济敕益,还可减轻交通运谕压力;③生态脆弱和水资源不足,是该区面临的不利条件。
【答案】(1)大同河东沁水大同河东(2) 大秦神黄焦一兖一日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
(3)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且邻近消费区。
(4) 还在当地利用煤炭发电,向外输送电能。
这样可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5) 生态脆弱,水资源不足。
(6)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③能源消费多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