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资料
城市规划设计课件PPT

交通和连通性
1
公共交通
发展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可达性。
2
步行和自行车
创建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型城市,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提高可持续性。
3
智能交通技术
利用技术创新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效率。
城市基础设施
1 水资源管理
确保公共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水资源的合理 利用。
2 污水处理
建设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保护环境和公共 健康。
3 能源
发展可持续能源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
4 废物管理
实施合理的废物管理政策和设施,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3 宜居性
创建舒适、健康和高品质 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 居住和生活需求。
城市形态和结构
中央商务区(CBD)
城市的商务和金融中心,集中了许多办公 楼、商场和高楼大厦。
住宅区
主要用于居住的区域,包括不同类型的住 宅和社区。
公共空间
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和社交活动的场所,如公园、广场和街道。
城市设计元素
街道
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关键概念
1 可持续性
将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 续发展考虑在城市规划和 设计中。
2 包容性
确保城市规划和设计满足 各个群体的需求,包括不 同年龄、收入、文化背景 的人群。
城市规划设计课件PPT
这个城市规划设计课件PPT将带你了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概念、历史发展、关 键概念、形式结构、城市设计元素等内容。
什么是城市规划和设计?
城市规划和设计是指通过有序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它涉及到城市的物理结构、 用地规划、划和设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城市规划资料

第一章一、早期城市的雏形:1.古埃及:卡洪城的空间布局特征与平面图古埃及人信奉人死后的“永恒世界”,所以其建设的重点是金字塔等国王的陵墓,而不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城市,只有其中用石头建造的陵墓和宫殿依稀尚存。
另外,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也形成了古埃及的另一种特殊的城市。
其中,卡洪城最为著名。
卡洪城的形状为380m×260m的长方形,内部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据推测,占总面积约三分之一的西部为奴隶的居住区,东部北侧排列着十几个大庄园,东部南侧大概是供自由民劳工、手工业者、商人等生活居住的地方。
城中的建筑物主要用棕榈枝、芦苇加粘土或土坯等非耐久性材料建成。
2. 美索不达米亚:乌尔城、巴比伦城的空间布局特征与平面图与古埃及的城市雏形不同,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特定的地理位置,贸易、战争以及行政管辖的职能在其早期城市中就体现出较为突出,表现为厚重高达的城墙,取代庙宇、作为军事中心的国王宫殿以及发达的世俗建筑。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乌尔城和巴比伦城。
乌尔城大约于公元前3000年兴建起来。
该城有厚重的城墙和城壕,平面呈卵形,王宫、庙宇以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城市北部的夯土高台上,与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隔,夯土高台共7层,中心最高处为神堂,之下有宫殿、衙署、商铺和作坊,同时,城内还有大量耕地。
巴比伦城的空间布局特征:1.横跨幼发拉底河东西两岸,平面呈长方形,设9个城门;2.城内有均匀分布的大道,主大道为南北向,宽约7.5米,其西侧布置了圣地;3.圣地位于城市的中心,筑有观象台,其门的东侧和北侧布置了朝圣者居住的方形庭院;4,圣地的南面是神庙,神像在中轴线的尽端,神庙面向的是夏至日的日出方向;5.城内其他大道相对较窄,约1.5~2.0米;6.城墙两重相套,以加强防御功能;7.城中为国王和王后修建的”空中花园”位于20多米的高处,通过特殊装置用幼发拉底河水浇灌,被后人称为”七大奇迹”之一.3.中国:郑州商城、周王城中国最早的原始聚落是西安半坡遗址,而最早的城市雏形是位于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的古商城、偃师市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
《城市规划资料集》

《城市规划资料集》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1、概述1总体规划纲要目的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城市总体规划是为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指导城市建设而制定。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12.1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12.2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证城市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但应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及方向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某些必需考虑更长远的工程项目应有更长远的规划安排。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一个组成部分,应对城市近期内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徘,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1.3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2.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21.1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1.2 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21.3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21.4 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2.2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21.1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完整版)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篇一:城市规划资料集内容详述(第1分册总论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城市规划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体系第三部分城市规划重要文件、法规资料索引附件《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43号发布)各章引据的文件、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后记(第2分册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一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1 概述2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3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例简介5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4 城市总体布局 5 城市用地规划第三部分城市分区规划 1 概述 2 常用表格 3 实例第四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实例共计60个实例附录城市空间发展战备规划研究(或称“概念规划”)1 概述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实例后记(第3分册小城镇规划)目录1 小城镇界定、类型和发展 1.1 小城镇界定 1.2 小城镇的类型1.3 小城镇的作用、发展理论和现状1.4 国外小城镇建设2 小城镇规划特点、依据和原则 2.1 小城镇规划特点2.2 小城镇规划依据 2.3 小城镇规划原则 2.4 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3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审批 3.1 小城镇规划的一般任务 3.2 小城镇规划编制程序3.4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5 镇区总体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6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7 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8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管理与审批主体4 小城镇规范的基础资料 4.1 基本要求4.2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基础资料4.3 其他相关资料 4.4 详细规划基础资料 5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5.1 镇域村镇体系5.2 镇域村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5.3 镇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5.4 镇域职能结构5.5 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5.6 镇域村镇空间分布结构5.7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8 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6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6.1 小城镇的性质 6.2 小城镇规模 6.3 小城镇总体布局7 小城镇总体布局 8 小城镇专项规划9 小城镇详细规范(建设规划) 10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附录一:《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附录二:《村镇用地分类》参考文献(第4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部分论述1 控制性详细规划生产的背景及其发展1.1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2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2 国外、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1 德国的区划法 2.2 美国的区划法 2.3 英国2.4 日本城市规划法和建筑基本法 2.5 香港的“契约”控制2.6 国外及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立法3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3 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4.1 规划文件 4.2 规划图纸第二部分附件1 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实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建筑容量确定的参考资料2.1 南京市建筑容量控制确定的办法2.2 南京市场建筑容量一览表 2.3 有关土地使用强度的资料 3 深圳市法定图则3.1 前言3.2 法定图则的定义、内容及编制的基础条件3.3 深圳法定图则在控制详细规划阶段立法的进展3.4 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评价4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1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2 温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实例4.3 泉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实例5 国外及香港地区类似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例5.1 德国的地区详细规划基本规划 5.2 英国的地方规划(地区规划)基本规划5.3 香港西九龙填海区分区计划大纲第三部分实例1 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整成果实例——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类实例(第5分册城市设计(上、下))目录上册 1 总论1.1 编写立意1.2 城市设计简史与范畴、理论和原则1.3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与渊源 1.4 我国当代城市设计进展 1.5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2 区域发展战略及总体城市设计:区域、城市、中心城、分区 2.1 概述2.2 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 2.3 深圳总体城市结构 2.4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2.5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2.6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7 澳大利亚堪培拉总体城市设计 2.8 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研究 2.9 上海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2.10 浙江金华总体城市设计2.11 上海中心城分区城市设计结构2.12 唐山市中心城区 2.13 宜昌中心城区2.14 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 2.15 山东蓬莱中心城区3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一):中心、商业街、大道 3.1 概述3.2 上海虹桥新区 3.3 上海陆家嘴中心区 3.4 深圳中心区3.5 北京商务中心(CBD) 3.6 北京中关村西区 3.7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3.8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3.9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3.10 大连城市中轴——人民路、中山路3.11 大连星海湾商务中心 3.12 江阴新中心 3.13 嘉兴中心区3.14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3.15 厦门市府大道地区3.16 厦门旧城保护民中山路商业步行街3.17 中山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3.18 澳大利亚布进而斯班步行街 3.19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尼可莱特步行街3.20 香港中环、湾仔步行系统 3.21 北京长安街 3.22 青岛东海路3.23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24 法国巴黎德方斯副中心区 3.25 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 3.26 美国华盛顿中心区 3.27 德国柏林新行政中心下册4 城市局部范围城市设计(二):旧城保护、居住区4.1 旧城保护城市设计概述 4.2 北京中轴线4.3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5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三):滨水区6 节点的城市设计:中外城市节点实例本分册有关项目组稿撰稿者名单提供城市设计项目实例的机构参考文献后记(第6分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目录 1 总论1.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1.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1.3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级结构 1.4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基本区位模式1.5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选址 1.6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布局 1.7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交通组织 1.8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范设计的发展趋势1.9 中国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布局比较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2.1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概述及空间布局 2.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结构形态2.3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交通组织2.4 实例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3.1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概念、内容构成和功能3.2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选址和分级3.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规划布局3.4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3.5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3.6 实例4 城市商业中心4.1 城市商业中心概述4.2 城市商业中心的内容和功能 4.3 城市商业中心的分级和规模 4.4 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4.5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4.6 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4.7 城市商业中心的环境和景观设计4.8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9 实例5 城市商务中心5.1 城市商务中心的概念 5.2 城市商务中心的基本特征 5.3 城市商务中心的规模 5.4 城市商务中心的功能5.5 城市商务中心的空间结构 5.6 城市商务中心的交通5.7 城市商务中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5.8 实例6 城市体育中心6.1 城市体育中心概述6.2 城市体育中心的选址原则 6.3 城市体育中心的分类和构成 6.4 城市体育中心的交通组织 6.5 城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 6.6 社会化、产业化的体育及体育设施6.7 实例7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7.1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概述 7.2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功能构成及类型7.3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选址 7.4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7.5 部分博览、会展中心的技术指标7.6 实例参考文献后记(第7分册城市居住区规划)内容提要本书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住宅与住宅组群、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绿地、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住区更新、市政公用设施、竖向设计、实例。
城市规划设计调查资料清单按部门分类

城市规划检查资料清单(按部门分类)一、城建部门
二、国土部门
三、交通部门
四、水利部门
五、供电部门
六、邮电部门
七、发改委
八、经委
九、公安部门
十、统计部门
1、供应近十年年历年《公民经济统计年鉴》、《城市统计年鉴》;
2、供应最新人口普查资料;
十一、方志办
1、最新市志;
2、最新城市建设志。
十二、农业部门
十三、工业部门
十四、商业部门
十五、计生委
十六、气象部门
十七、环保部门
十八、教育部门
十九、民政部门
二十、文化部门
二十一、旅游部门
二十二、卫生部门
二十三、林业部门
二十四、园林部门
二十五、能源部门
二十六、规划部门
二十七、劳动部门
二十八、文化部门
二十九、乡(镇)政府
三十、自来水企业
三十一、网通企业。
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有哪些?

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有哪些?
(1)城市勘察资料。
如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
(2)城市测量资料。
如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地下工程及管网图、各种比例及地形图;
(3)气象资料;如温度、湿度等。
(4)水文资料;
(5)城市历史资料;
(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7)城市人口资料;
(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交通运输资料;
(12)各类仓库资料;
(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14)建筑物现状资料;
(15)工程设施资料;
(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占迹、优秀近代建
筑资料;
(17)城市环境资料。
城市规划收集资料

◎编制城市规划需要搜集、研究下列基础资料;(一)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1.规划地区的地形图(比例尺1/10000或1/5000)。
2.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冰冻等。
3.水文资料,包括江河湖海水位、流量、流速、水量、被淹没地区界限等。
4.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及地震烈度等。
5.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城市规划的历史资料等。
(二)城市技术经济资料1.城市及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包括地下矿藏、水资源、燃料动力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的分布位置、数量、开采利用价值等。
2.城市人口资料。
3.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4.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发展资料,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产品产量、产值、职工人数、用水量、用电量,运输量等。
5.对外交通运输部门(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现有及发展用地、职工人数、客货运量等。
6.各类仓库、货场现有和发展用地等。
7.高等学校及非市属中等技术学校现有和发展师生员工人数、用地面积等。
8.科学研究机构现有和发展职工人数、用地面积等。
(三)城市现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资料1.现有住房建筑面积、居住面积、建筑层数、建筑质量、建筑密度等。
2.现有公共建筑,包括行政、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生活福利设施等建筑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等。
3.现有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包括给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煤气、热力、道路、桥涵、市内公共交通等)资料。
4.现有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名胜古迹的资料。
5.现有重要建筑物、工程构筑物的设计资料。
6.城市人防设施的资料。
(四)城市环境及其它资料。
1.环境监测成果资料。
2.各厂矿、单位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城市垃圾数量和分布。
3.其它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放射性、噪声、恶臭、震动等)的分布状况、数量、危害情况的资料。
4.地方病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资料。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背景城市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进行总体布局、空间利用以及景观设计的过程。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旨在提供关于城市发展的具体蓝图,包括土地使用、交通布局、住宅区域等重要方面。
目标本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行且可持续的框架。
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和交通布局,提高城市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设计原则1. 可持续性本方案将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废物排放等方面。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空间规划在土地使用上,本方案将合理划分不同区域的用途,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同时,注重公共空间的设置,提供社区公园、广场等场所,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3. 交通布局为了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本方案将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公共交通系统、道路规划和自行车道建设等。
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减少私人车辆使用,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4. 文化保护本方案将注重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同时鼓励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通过设计具有独特特色的建筑和公共艺术装置,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实施步骤1. 进行市民参与的调研,了解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期望和需求。
2. 制定详细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分配、交通布局和建筑设计等方面。
3. 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4. 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和支持,确保方案的实施。
5. 实施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结论通过本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我们将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便捷、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
希望市民和相关部门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城市规划 .. 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1)含义: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2)、城市规划的任务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3)、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1)调查收集和研究必要的基础资料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3)合理进行用地规划,确定城市规划结构4)合理解决旧城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各项问题5)确定城市建筑艺术布局原则6)确定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确定近期规划建设项目(4)、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现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A 、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 )1)定义: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
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的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2)总体规划内容: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B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1)定义: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2)内容: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C、城市分区规划(City district planning )大城市、中等城市为了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指根据已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区的规划。
各区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
(5)、城市规划的分期和年限近期规划:5年中期规划:10 年远期规划:20年扩展:一、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一)古代的城市规划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
周: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 营国制度”。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都城以“前朝后寝”为主体的规划体系的基础。
营国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宋•《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反映了“王者居中”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
左祖右社: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也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元大都。
北魏•洛阳北魏的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的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干道—衙署—宫城—御苑” 自南而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皇居之所在,政治活动的中心。
它利用建筑群的布局和体型变化,形成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
以此来突出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象征。
大内御苑毗邻于宫城之北,既便于帝王游赏,也具有军事防卫上“退足为守”的用意。
这种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
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2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古希腊•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米利都Miletus ( grid plan )。
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棋盘式)古罗马•维特鲁威Vitruvius :《建筑十书》。
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
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道路网和建筑群的安排,因而是建筑学的组成部分。
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对策,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2. 《周礼考工记》•…P14《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3. 雅典宪章...P23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 CIMA )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 ,集中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 学派的观点。
《雅典宪章》共分8 章:定义和引言;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是城市的第一功能;工作;游憩;交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总结。
以区域规划来代替单独的、孤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4. .................. 田园城市1898 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P19扩展:英•霍华德在(Ebenezer Howard , 1850〜1928)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主张:“城乡磁体” Town-Country Magnet —城乡结合体。
方案: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市中心、居住区、工业仓储地带以及铁路地带。
有六条放射大道。
实践:莱奇沃斯Letchworth (1903);韦林Welwyn (1919)奠定英国卫星城镇的理论基础。
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 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 公顷的公园。
5. 安全视距.. 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安全视距或停车视距,这个视距主要与车速有关。
6. 容积率. 地块总建筑面积与其用地面积之比值7. 绿量绿量亦称绿化三维量,是指绿地中所有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8.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
9. 城市绿地系统 ... 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系统。
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色和蓝色空间,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各类绿地的有机聚合.........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动态、生机等特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建筑十书》 ... 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提出“持久、实用、美观P14《建筑十书》内容十分完备,包括: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建筑十书》的成就:奠定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提出“持久、实用、美观(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 )” ;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总结柱式的经验,数的和谐与人体比例T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11. 马丘比丘宪章 ... 修正、发展了《雅典宪章》的思想和原则。
提出在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P23扩展:国际建筑协会于1977 年底在智利首都利马会议期间发表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批评了雅典宪章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结构的有机性。
1977 年12 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achu Picch )。
《马丘比丘宪章》共11 节:城市和区域;城市增长;分区概念;住房问题;城市运输;城市土地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工业技术;设计和实施;城市和建筑设计。
12. 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集中单元。
P24扩展: 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便是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理论是芬兰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 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在其1942 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源于生物学: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
原先密集的城区T一个一个的集镇,彼此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例: 1.大赫尔辛基规划1917 2. 著名的“梁陈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各个城区,都像人体的细胞一样,有独立的细胞核,核就是他就业的地方。
“大赫尔辛基计划”是“梁陈方案”的精髓,这个方案大家可以看到,各个城区,都像人体的细胞一样,有独立的细胞核,核就是他就业的地方。
他认为,一个城市应该是各个细胞的联盟,与人的生命一样,不要隔得太远,有几公里的格,每个格装满了跳出去,再建一个新的格。
(陈占祥)梁思成有一个美妙的设想,对北京城的改造绝不能轻举妄动,对于城墙,可以利用它与护城河扩建为环城的公园,在这个环城公园之外,更扩建新市区。
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能够保留下来,还可以美化环境,调节城市的小气候。
13. 视距三角形 .. 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
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能有阻碍视线的物体。
如在此三角形内设置绿地,则植物的高度不得超过小轿车司机的视高,即小于0.7m。
14.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时间,再不耗尽资源和不使自然生态系统崩溃的前提下,水和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或人类活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