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新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1、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

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

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

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

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

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

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

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 元。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1、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标准及办法

1、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标准及办法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标准一、公务员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须对照《公务员工资套改表》中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是依据年实施的《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

因此,目前工资政策按照年月工资改革标准执行。

公务员工资执行职级工资制,是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两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工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

公务员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五年晋升一个级别,两年晋升一个档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晋级晋档。

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根据级别不同,如:科员副科领导正科非领导领导对应级别和职务、工龄、学历有关。

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套改方案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详解须对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表》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号)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不包括: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的套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级岗位工资标准。

1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1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9-10年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1-12年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3年以上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八级
九级
十级
2年以下
9
10
11
1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9-10年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1-12年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3年以上
21
22
23
24
25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22959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22959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三个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不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一、岗位工资的套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3级岗位工资标准。

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3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5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6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8级职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9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薪级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事业单位普通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xls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的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政策和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合理、公平、合法,并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政策背景: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套改范围: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适用于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

3.套改原则: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原则是公平、公正、透明,尊重市场规律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工作价值。

4.套改内容: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薪资职级的划分: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将事业单位员工划分为不同的薪资职级,以便确定其薪级工资水平。

(2)薪级工资的标准:根据薪资职级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薪资待遇能够与岗位要求和市场水平相符合。

(3)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根据岗位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特点:根据岗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要求,确定相应的薪资职级和薪级工资水平。

(2)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3)市场水平:参考相关行业和地区的薪酬水平,确保薪级工资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2.计算步骤:(1)确定薪资职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组织架构,确定员工的薪资职级。

(2)确定薪级工资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和市场水平,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3)考核员工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年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计算办法

在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套改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工资制度,对事业单位工资进行调整和适应的一项措施。

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具体计算办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一般性的角度来探讨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计算办法。

一、工资套改的背景和目的事业单位工资套改的背景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旨在逐步实行工资制度的,增加工资收入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工资套改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和调整事业单位工资,以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工资套改的标准和原则1.给予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考虑到劳动者的生活成本,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支持经济转型和企业发展。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需要相适应,以鼓励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考虑劳动者的付出和能力。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岗位要求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确定。

4.公平和公正原则。

工资套改的标准应当公平、公正地反映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贡献,并且要尊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工资套改的计算方法1.基本工资调整:基本工资是工资套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等多个项组成。

基本工资的调整要考虑到职位等级、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

2.职务工资调整:职务工资是根据职位等级和岗位需求来确定的,根据岗位责任和职位要求的不同,职务工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3.绩效工资调整:绩效工资是根据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来确定的,通常采用绩效考核来评定,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

4.基础工资调整:基础工资是以基本工资为基础,根据市场行情和行业发展状况来确定的,可以适度与市场工资水平接轨。

5.其他奖金和津贴补贴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调整其他奖金和津贴补贴的发放标准,以更好地激励和保障员工。

四、时限和程序工资套改的具体时限和程序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部门来确定,通常会进行调研、论证、讨论和评估等一系列工作。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资金、提供经费等方式设立的,承担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法人单位。

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政策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对职工的薪资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1.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薪级: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情况,定期对职工的薪级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薪级工资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并根据职工的绩效或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2)提高底薪水平:通过提高职工的底薪水平,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

这主要体现在提高事业单位基本岗位的底薪水平,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考核奖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对职工工作表现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比如津贴、补贴、奖金等。

2.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式: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方式主要根据职工的工龄和职位进行确定。

(1)工作年限: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结合相关规定,确定职工所属的工作年限档次。

不同工作年限档次对应着不同的薪级,薪级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

(2)职位等级:职工的职位等级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职位等级越高,对应的薪级也会相应提高。

(3)地区差别:事业单位的薪资水平也会受到地区差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可能对薪级工资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计算职工的薪级工资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是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等级和地区差别等因素,对职工的薪酬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通过薪级工资的套改,可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1、岗位工资的套改
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

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

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

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
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
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

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

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

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

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 元。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6、正常调整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

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7、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