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兵车行同步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兵车行》-人教版第五册

巩固拓展: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满卷诗书喜欲狂。 明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狭,便下襄阳向洛阳。
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与“遂令天下父 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有异同工之妙,请谈一 谈你的理解。
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是作者对战 争的残酷以及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发出的愤怒 的反语。
熟读课文,从语言和修辞两方 面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1、夸张、反问、顶针手法的运用。 2、口语的运用。
整体感知:
把握文意,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3、悲惨生活
天怒人怨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 已”
语句赏析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 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 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 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 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 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 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 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 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 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 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 极富表现力。
高中语文兵车行同步练习人教版.doc

高中语文兵车行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将就将领将进酒将错就错....B.伉俪扛活抗生素慷慨激昂....C.纤巧忏悔歼灭战安土重迁....D.幽咽悠扬幼稚病怨天尤人....答案: C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耶娘妻子走相送A..走,跑步B. 被驱不异犬与鸡.异,不同C.纵有健妇把锄犁.纵,即使生女犹得嫁比邻D..比,到答案: D3.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或从十五北防河A. .或,有人B. 长者虽有问.虽,即使C.且如今年冬.且,况且行人但云点行频D..但,只是答案: B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A. 行人弓箭各在腰..B. 尘埃不见咸阳桥..C.汉家山东二百州..D.耶娘妻子走相送..答案: B5.把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答案:(1)拉着衣角跺着脚拦路哭泣,哭声震天动地直冲云霄。
(2)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扶犁耕种,田里的庄稼还是杂乱不成行。
6.将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1)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
他是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后人尊称他为。
(2)“歌、行、引(吟)”是我国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如我们学过的《兵车行》等。
答案:(1)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圣(2)古代诗歌自由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文,完成7~10 题。
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高中语文兵车行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兵车行阅读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谢公亭注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谢公亭:位于宣城城北,南朝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借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
“愁”字储满情思:思古人而恨不见,想今日备觉孤独。
B.颔联把怀斯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融合在景物中,景物空寂清冷,诗人的心情也空寂清冷。
C.颈联由冷色过渡到暖色,对春花秋竹的描写,说明诗人已经得到解脱。
D.尾联表述了作者与谢公在精神上的契合,更表述了作者自身的高远志趣。
解析:C.颈联的暖色只是作为冷色的反衬,风景虽佳,人却寂寞。
答案:C2.这首诗的颔联“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下列诗句表现了类似氛围的一项是()A.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郑谷《席上贻歌者》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解析:A.繁华热闹;B.宁静幽美;D.雄浑阔大。
答案:C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①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蚕丛:传说中的蜀国开国君主,此代指蜀国。
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蜀道之难写起: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重峦叠嶂,不易通行。
本联语意平缓自然,似娓娓交谈。
B.颔联具体描绘蜀道之险峻,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仿佛傍着马头升起翻腾。
C.颈联近景与远景上下配合,上联写山岩峭壁上“芳树”枝叶浓茂,笼罩栈道的近景,下联则写山下春江环绕蜀城奔流的远景,从而构成了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
〖2021年整理〗《兵车行》同步练习3

《兵车行》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沙渚.hǔ煞.有介事hà稽.查ī 不着.边际háo B.潦.倒iáo 长吁.短叹ū尺牍.dú 否.极泰来òD.戍.边hù 溘.然长逝hè沧.桑cānɡ 多财善贾.ɡǔ2.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
B.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C.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D.新鬼繁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3.对诗句修辞手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比喻、设问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反语、对偶C.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对比、对偶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著:显扬。
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应:认为是、是。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去人家赴宴。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涕泗:眼泪,鼻涕。
5.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文本阅读17分一阅读《兵车行》选段,完成6~9题。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6.“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但云”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中与“点行”相对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车行》同步练习2

《兵车行》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车辇(ǎ)羞赧(ǎ )凭轩(ā)宵衣旰(ɡà).潜行(á) 荆杞(ǐ) 黄鹂(í) 天崩地坼(è).伉丽(àɡ) 崔嵬(é) 乾坤(á) 妍媸毕露(ī).倚靠(ǐ) 云鬓(ì) 戎马(óɡ) 敷衍塞责(è).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耶娘妻子走相送()或从十五北防河()汉家山东二百州()未休关西卒()一去紫台连朔漠()环珮空归夜月魂()古代衣带上系的玉珮.请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被驱不异犬与鸡()新鬼烦冤旧鬼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兵车行》中的“行”原是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深刻反映,而全篇的“诗眼”是几个字。
.名句默写。
()《兵车行》中揭露唐王朝穷兵黩武罪恶的一句是:,。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概括昭君不幸一生的名句是:,。
()《客至》中叙写主人待客情节的名句是:,。
()《旅夜抒怀》中表达对命运多舛激愤之情的名句是:,。
()《望岳》中表达由望山而产生登山愿望的名句是:,。
二、文言训练(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兵车行 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 兵车行一、基础巩固1.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哭声直上干.云霄武皇开边意未已.A.至谷中森然干.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B.刑天舞干.戚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C.东郭先生将此适中山干.仕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D.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我闻琵琶已.叹息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确实)知生男恶B.烟涛微茫信.(的确)难求C.低眉信.(随意)手续续弹D.孤不度德量力,欲信.(讲信用)大义于天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B.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D.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
(4)君不见,青海头,________________(5)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阅读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人教版高三语文上册兵车行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三语文上册兵车行知识点及练习题(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三语文上册兵车行知识点及练习题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文章中包括兵车行原文、译文、注释、作者简介及课后练习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吧。
语文 5.16《兵车行》测试(1)(人教大纲版第五册).doc

兵车行1.下列各组诗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车辚辚.(lín),马萧萧B.千村万落生荆杞.(qǐ)C.哭声直上干.(ɡān)云霄D.天阴雨湿声啾啾.(qiū)答案:D解析:啾jiū。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君闻汉家山东二百州B.耶娘妻子走相送C.尘埃不见咸阳桥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答案:C解析:尘埃:尘土。
A.山东:古义指函谷关以东,崤山以西;今义为山东省。
B.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D.县官:古义指官府,今义为县一级的官。
3.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耶娘妻子走相送耶:通“爷”,父亲B.边庭流血成海水庭:通“廷”,屋前空地C.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不是D.禾生陇亩无东西陇:通“垄”,耕地上的土埂答案:B解析:庭不是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行人但.去点行频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①或.从十五北防河②尔或.长烟一空,上下天光……C.①耶娘妻子走相.送②两岸青山相.对出D.①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敢.教日月换新天答案:A解析:但:只,仅仅。
B.①或者,②有时;C.①给,②互相;D.①岂敢,②敢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A.哭声直上干.云霄干:冲犯B.武皇开边意未已.已:停止C.纵.有健妇把锄犁纵:放纵D.信.知生男恶信:实在答案:C解析:纵,即使。
6.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①道旁过者问行人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A.“长者”即“道旁过者”,“役夫”即“行人”B.“长者”即“道旁过者”,“役夫”不是“行人”C.“长者”不是“道旁过者”,“役夫”不是“行人”D.“长者”不是“道旁过者”,“役夫”即“行人”答案:A解析:①道旁过者问,行人被问;②长者问,役夫被问。
阅读杜甫《兵车行》,完成7—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兵车行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将.就将.领将.进酒将.错就错B.伉.俪扛.活抗.生素慷.慨激昂C.纤.巧忏.悔歼.灭战安土重迁.D.幽.咽悠.扬幼.稚病怨天尤.人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耶娘妻子走.相送走,跑步B.被驱不异.犬与鸡异,不同C.纵.有健妇把锄犁纵,即使D.生女犹得嫁比.邻比,到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从十五北防河或,有人B.长者虽.有问虽,即使C.且.如今年冬且,况且D.行人但.云点行频但,只是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A.行人..弓箭各在腰B.尘埃..不见咸阳桥C.汉家山东..二百州D.耶娘妻子..走相送答案:B5.把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答案:(1)拉着衣角跺着脚拦路哭泣,哭声震天动地直冲云霄。
(2)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扶犁耕种,田里的庄稼还是杂乱不成行。
6.将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1)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
他是唐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后人尊称他为。
(2)“歌、行、引(吟)”是我国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如我们学过的《兵车行》等。
答案:(1)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圣(2)古代诗歌自由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哭声直上干.云霄干:(2)去时里正与.裹头与:(3)武皇开边意未已.已:(4)况.复秦兵耐苦战况:(5)信.知生男恶信:(6)役夫敢.申恨敢:答案:(1)冲(2)给(3)停止(4)何况(5)确实(6)岂敢8. “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写了哪些动作,表达了送行者怎样的情感?答案:牵、顿、拦、哭连续四个动作,细腻入微地表现送行者的那种眷恋、悲怆、愤恨和绝望。
9.诗歌的最后一段一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
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10.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
”诗人在本诗中是怎样描绘“送别图”的?答案:首先诗人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接着重墨铺染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
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
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
“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3题。
古风(三十四)李白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1.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行,日月无光。
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2.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答案:杜甫的诗通过征夫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13.表现技巧:答案: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回答14~15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15.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三、表达与交流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有人说本诗也是一首“怨”诗,但它与众不同,情调悲而不失其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同意。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的处境孤危,杨柳曲勾起征夫的离愁,再加之春风不度,边地苦寒,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
所以说它是怨诗,是可以接受的。
但本诗虽写征夫不得还乡的怨情,而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怀,悲中有壮,凉而慷慨,从中可以感受到边防将士以卫国大局为重,自我宽解的伟大情怀。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回答问题。
唐诗一首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
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
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
……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
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
……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
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
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
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1)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2)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答案:(1)该诗为杜甫作品。
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
(2)从形式来说,杜诗把李白的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段的停滞与走下破路。
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就战争问题给布什总统写一封信。
根据美联社2020年9月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美军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在伊死亡的人数已突破1000人。
其中998人是美军士兵,3人是五角大楼的文职人员。
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同日也证实,美军在伊死亡人数达到1000人。
9月8日布什当日在与国会领导人会谈时说:“我们仍然处于战争中,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保卫祖国。
”同一天,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早间媒体采访时继续为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辩护,并呼吁美国人在伊拉克问题上保持耐心。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