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Ⅰ)】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9)(考试版)

合集下载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Ⅰ)】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3)(原卷版)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Ⅰ)】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3)(原卷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具有物质性,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或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B.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但能携带多种氨基酸D.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蛋白质的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2.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相关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饥饿处理后,天竺葵叶片曝光部分可向遮光部分运输小分子有机物B.受到均匀光照,好氧菌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所有受光照部位C.改变水中H2180的所占比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02的所占比例也随之改变D.供给小球藻14C02,叶绿体内含14C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不断积累3.病毒的核酸有的为双链,有的为单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颗粒内不含任何酶,因而不能独立生活B.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C.利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DNA病毒的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4.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B.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C.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 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D.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5.病人进行临床治疗时,微量药物通常可用一定量的0.9%NaCl溶液溶解,再进行静脉注射,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7.化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做衣服用的蚕丝、棉、麻灼烧时均不会产生特殊气味B.豆腐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卤水点豆腐”是胶体的聚沉过程C.氮化硅陶瓷可用于汽车发动机中,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变色眼镜“光致变色”,是因为掺进了微量光敏感物质(如溴化银)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0.5 N AB.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为N AC.13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 N AD.28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10.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11.短周期元素W的2倍。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2)【(新课标Ⅰ)】(考试版附精品解析)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2)【(新课标Ⅰ)】(考试版附精品解析)

重庆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2)(新课标Ⅰ)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 .普通玻璃和氮化硅陶瓷分别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硝酸铵可用作化肥,也可以用作炸药C .只用蒸馏水就可以鉴别纯碱和食盐D .游泳池用臭氧或者活性炭消毒的原理相同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n(H 2CO 3)和n(HCO 3-)之和为1mol 的NaHCO 3溶液中,含有Na +数目为N AB .17gH 2O 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C .标准状况下,H 2和CO 混合气体8.96L 在足量O 2中充分燃烧消耗O 2分子数为0.2N AD .56g 铁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 A 个电子3.化合物W 、X、Y 、Z 的分子式均为C 7H 8,Z 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W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 、Y 、ZB .X 、Y 、Z 均可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C .1molX 、1molY 与足量Br 2/CCl 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 2均为2molD .Z 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4.A 、B 、C 、D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 和C 同主族,B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 、C 、D 的单质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A ,简单离子半径:B>D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B C .B 、C 的氧化物均是高熔点物质,故B 、C 的氧化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可用A 的单质制备C 的单质,可用电解法由B 、D 形成的化合物BD 3制备B 单质 5.对于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B .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C .实验丙:由MgCl 2•6H 2O 制备无水MgCl 2D .装置丁:酸性KMnO 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6.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

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褪色24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

25 g 3FeCl 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 NB .22。

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 NC .92。

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

0A ND .1.0mol 4CH 与2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 Cl 分子数为A 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

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 512C H 至少需要2 mol 2H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 与Y 同族;W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Ⅰ)】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7)(解析版)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Ⅰ)】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7)(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卷)(7)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7.中国历史悠久,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B.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8.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均为苯的同系物B.X、Y、Z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C.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1molX、1molY分别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2mol Br2【答案】C【解析】A.只有X是苯的同系物,Y和Z的分子中无苯环,A不正确;B.X、Z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Y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B不正确;C.X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Y、Z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故三者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1molY 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X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不正确。

本题选C。

点睛:可以把复杂有机物分子分成若干个分子片断,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6原子共面、乙炔分子4原子共线、苯分子12原子共面等几个基本模型以及单键可以旋转的性质,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共面问题。

9.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H2O2只表现了氧化性C.H2O2的电子式为: D.发生了反应Cu2O + H2O2+4H+=2Cu2++3H2O【答案】B【解析】A.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说明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根据“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说明铜离子被还原成+1价,H2O2表现了还原性;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H2O2又表现了氧化性,故B错误;C.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C正确;D.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发生反应为: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故选B。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褪色24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3FeCl 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 N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 N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 ND .1.0mol 4CH 与2Cl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 Cl 分子数为A 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 512C H 至少需要2 mol 2H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真题精编版(Word原卷版+解析版)

【新课标Ⅰ卷】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真题精编版(Word原卷版+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1卷) 原卷(1-6页)+解析(6-15页)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Fe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24Br/CCl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A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3FeCl水解形成的3Fe(OH)胶体粒子数为0.1AN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AN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AN D.1.0mol4CH与2Cl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Cl分子数为A1.0N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

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512CH至少需要2 mol2H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

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22COH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2CO和2H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95913(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95913(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 / 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210.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 水解形成的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 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 N AD .1.0 mol CH 4 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 N A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卷)(9)理科综合化学7.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是“氧化剂”的标志B.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D.钢管被原油中含硫化合物腐蚀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正丁烷与新戊烷互为同系物,与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酸甲酯、油脂分别与热NaOH 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均有醇生成C.用水只能鉴别苯和溴苯,不能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D .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9.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10.利用电化学原理还原CO2制取ZnC2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B.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C.工作电路中每流过0.02 mol电子,Zn电极质量减重0.65gD.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CO2-2e-=C2O42-11.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12.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m、n、p、q、s是由这些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是由元素C形成的单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常温下0.01 mol·L-1s溶液的pH为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B<C<DB.化合物n与s中均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1L0.1mol·L-1的q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D.1mol n与足量的p完全反应可生成11.2L的r13.20℃时,在H2C2O4、NaOH混合溶液中,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

含碳元素微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H2C2O4的分布曲线,③表示C2O42-的分布曲线B.Q点对应的溶液中lgc(H+)<lgc(OH-)C.20℃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 a1=1×10-4.2D.0.100mol/L的NaHC2O4溶液中:c(OH-)=c(H+)- c(C2O42-)+c(H2C2O4)26.水合草酸亚铁(FeC2O4·xH2O) 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料。

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溶液和草酸制备水合草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水合草酸亚铁溶于适量盐酸。

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能证明水合草酸亚铁中存在Fe2+的试剂有______(填代号)。

A.KSCN 溶液B.K3[Fe(CN)6]溶液C.酸性KMnO4溶液(3)为测定水合草酸亚铁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 (设为装置A) 称重,记为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A.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B.低温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C.停上加热,冷却到室温;D.关闭K1和K2,称量A;e._______________,记为m3g。

①补充实验步骤e 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和要求)。

②步骤b至步骤e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水合草酸亚铁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列式表示)。

(4)为探究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3)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部分的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充分加热。

实验后石英玻璃管中固体仅残留一种有磁性的黑色化合物。

①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产物有CO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氧化”时,1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___.(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H<0b.5Ca2++OH-+3AsO43-Ca5(AsO4)3OH △H>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________(填“提高”或“下降”)。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粗As2O3中含有CaSO4B.工业生产中,滤液1、2和废渣一同弃掉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28.甲醇可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其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利用合成气(CO、CO2、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②CO2(g)+3H2(g)CH3OH(g) + H2O(g)(1)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标号)。

A.①反应的△H=逆反应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B.把1molCO(g)和2molH2(g)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1kJ C.从图中信息可知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和热效应D.相同条件下,CO(g)和H2(g)反应生成1mol液态CH3OH放出的热量大于91kJ (2)现利用①和②两个反应合成CH3OH,已知CO可使反应的催化剂寿命下降。

若氢碳比表示为f= [(n(H2)-n(CO2)]/[(n(CO)-n(CO2)],则理论上f=______________时,原料气的利用率最高。

但生产中往往采用略高于该值的氢碳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甲醇可用于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方程式为:CH3OH(g)+CO(g)HCOOCH3(g) △H<0。

科研人员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3)从反应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效率”图和生产成本角度分析,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最佳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3.5×106Pa”“4.0×106Pa”或“5.0×106Pa”)。

(4)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甲醇还可以用于合成二甲醚,发生的反应为2CH3OH(g)CH3OCH3(g)+H2O(g)己知该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9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5)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正___________v逆 (填“>“<”或“=”)。

(6)若加入CH3OH后,经6min反应达到平衡,则该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 (CH3OH) =___________mol/ (L·min)。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磷化硼(BP)是一种受关注的耐磨涂层材料,可作为钛等金属表面的保护薄膜。

(1)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H2反应可以制得BP。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磷原子中存在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

③常温下,三溴化磷是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丙酮、四氯化碳中,该物质属于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2)已知磷酸是中强酸,硼酸是弱酸;p K a= -lg K a。

①有机酸的酸性强弱受邻近碳上取代原子的影响,如酸性:BrCH2COOH >CH3COOH。

据此推测,p K a:AtCH2COOH____ClCH2COOH(填“>”、“<”、“=”)②磷酸是三元酸,写出两个与PO43-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

③硼酸是一元酸,它在水中表现出来的弱酸性,并不是自身电离出氢离子所致,而是水分子与B(OH)3结合,生成一个酸根离子,该阴离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若存在配位键,请用箭头标出)。

(3)高温陶瓷材料Si3N4的成键方式如图1所示,结构中N—Si—N的键角比Si—N—Si的键角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磷化硼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

晶胞中P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填“简单立方”、“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若该晶体中最邻近的两个P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 nm,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g·cm-3(只需列出计算式)。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药剂(G),它被杂草吸收后能在其体内传导,甚至到达根部,从而使杂草彻底死亡。

其合成路线如下:(1)中间体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A→B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D→E转化的另一产物是HBr,则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