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及铜排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及说明
电缆载流计算口诀

电缆载流计算口诀
1.电缆截面积计算:
电缆截面积(平方毫米)=(电缆额定电流(安培)/电流密度(安培/平方毫米))×每相电流系数
2.电流密度选择:
低压电缆:1)室内:0.8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1.2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1.5安培/平方毫米
中压电缆:1)室内:2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3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4安培/平方毫米
高压电缆:1)室内:3安培/平方毫米
2)室外:4安培/平方毫米
3)定埋:5安培/平方毫米
3.每相电流系数选择:
单相额定电流:k=√3
三相额定电流:k=1
4.多芯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相乘(安培)=单芯额定电流(安培)×多芯屏蔽系数
5.多芯屏蔽系数选择:
对于对称电缆,多芯屏蔽系数可以根据以下规则选择:2芯电缆:0.725
3芯电缆:0.655
4芯电缆:0.615
5-6芯电缆:0.58
7-12芯电缆:0.53
13-20芯电缆:0.51
21-35芯电缆:0.49
36-61芯电缆:0.47
6.单相三芯对称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量(安培)=载流相乘(安培)/√3
7.三相四芯和五芯对称电缆载流量计算:
载流量(安培)=载流相乘(安培)/√3×0.963
8.最大功率因数法计算电缆载流量:
载流量(安培)=多芯额定电流(安培)×多芯屏蔽系数。
国标铜排载流量

简单估算法:
1.单条铜母排载流量=宽度(mm) x厚度系数
2.双母排载流量=宽度(mm) x厚度系数x 1.5(经验系数)
3.铜排和铝排也可以按平方数来,通常铜应该按5—8A/平方,铝应该按3-5A/平方
常用铜排的载流量计算方法:
1.铜排【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mm) x厚度系数
1050
1150
930
1010
860
935
80x8
1215
1320
1050
1155
985
1070
80x10
1360
1480
1190
1295
1105
1200
100x6
1310
1425
1160
1260
1070
1160
100x8
1495
1626
1310
1426
1210
1315
铜导线载流量(35℃)
截面(mm²)
1296
1133
1195
80x6
1360
1480
1195
1300
1110
1205
80x8
1553
1690
1361
1480
1260
1370
80x10
1747
1900
1531Βιβλιοθήκη 166514171540
100x6
1665
1810
1557
1592
1356
1475
100x8
1911
2080
1674
1820
1546
1685
矩形铝排
电缆线径载流口诀

电缆线径载流口诀
口诀:10下五,百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含义:(1)、第一句口诀指出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2)、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3)、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就更准确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摘要:
一、电缆载流量概念介绍
二、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1.估算口诀
2.铜芯电缆载流量计算
3.高温九折铜升级
4.穿管根数折扣
三、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正文: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
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载流量的计算对于电缆选型和敷设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相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1.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这个口诀适用于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2.铜芯电缆载流量计算:铜芯截面积(平方毫米)乘以2.5安。
这是针对铜芯电缆的连续使用载流量计算,如果为间歇使用,则乘以4安。
3.高温九折铜升级:在高温环境下,电缆载流量需按照原来的九折计算。
4.穿管根数折扣:根据穿管的数量,进行相应的折扣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
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铜芯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进行九折计算。
同时,穿管的数量也会影响到电缆的载流量,穿管根数越多,满载流量越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电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散热等。
在计算载流量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掌握三相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选择和敷设电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工载流量口诀及解释

电工载流量口诀及解释
电工载流量口诀通常指的是电线的允许负载电流,常见的有以下几个口诀和解释:
1. 快捷算法口诀:P=U×I,S=U×I×√3
这个口诀中,P表示有功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S表示视在功率。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给定电压下,所能容纳的电流大小。
2. 负载电流走火线,零线顶上去
这个口诀简单直观,意思是负载电流(即通过电器的电流)主要通过火线(相线),零线(中性线)的负载电流相对较小。
因此,当选取电线截面积时,需要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线径,电线截面积要比负载电流要大。
3. 线径决电流,电流要看高温
这个口诀强调了电线的负载能力与线径的关系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影响。
在选择电线截面积时,需要根据电流的大小来选择线径。
同时,在高温环境下,电线的导电能力会下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电线负载能力的影响。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电工快速确定负载电流以及选择电线截面积,确保电线能够安全承载负载。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铜排铝排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对照表

铜排铝排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对照表载流量计算口诀载流量粗略算法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2.5)。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2.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120、 150、185……(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 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电线口诀顺口溜

电线口诀顺口溜
1.电线载流量估算口诀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
”
解释:
❖“十下五”:是指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5A。
例如,2.5平方毫米的铝线,载流量约为2.5×5 = 12.5A。
❖“百上二”:100平方毫米以上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2A。
❖“二五三五四三界”:2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4A;3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3A。
❖“七零九五两倍半”:70平方毫米和95平方毫米的铝线,每平方毫米载流量约为2.5A。
❖“穿管温度八九折”:如果电线是穿管敷设,或者环境温度较高,载流量要打八折或者九折。
❖“铜线升级算”:计算铜线载流量时,可以把铜线的截面规格提升一个等级来按照铝线计算。
比如2.5平方毫米的铜线可以按照4平方毫米的铝线来计算载流量。
2.电机配线口诀
“电机配管的口诀:2.5加三,4加四;6后加六,25五;120导线,配百数。
”
解释:
❖“2.5加三”: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 + 3 = 5.5”千瓦的电动机。
❖“4加四”:4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4 + 4 = 8”千瓦的电动机。
❖“6后加六”:6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6+6 = 12”千瓦的电动机。
❖“25五”: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5 = 125千瓦的电动机。
❖“120导线,配百数”:120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100千瓦的电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及铜排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及说明
一、电缆载流量计算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即指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2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2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
3、“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2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4、“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二、铜排载流量计算
估算口诀: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1、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2、“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3、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4、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三、矩形母线载流量的简易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