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调查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
低体温是其早期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1-2]。
探索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产科为预防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发生低体温,自2007年12月以来在产房内综合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使极低体重儿的低体温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现将做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出生的58例极低体重儿为干预组,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出生的51例极低体重儿作为对照组。
干预组:男婴31例(占53.45%),女婴27例(占46.55%),平均孕周(32.1±1.8)周,体重(1 237±182.7)g,Apgar 评分1 min (8.5±1.9) 分,5 min (9.4±1.1) 分,其中阴道分娩30例(占51.72%),剖宫产28 例(占48.28%)。
对照组:男婴28例(占54.9%),女婴23例(占45.1%),平均孕周(32.2±1.7)周,体重(1 225±178.2)g,Apgar 评分1 min (8.6±1.7)分,5 min (9.5 ±1.2)分,阴道分娩26例(占50.98%),剖宫产25例(占49.02%)。
两组早产儿在性别、孕周、体重、评分、分娩方式及发生早产的原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在出生后采取常规的保暖措施,即环境温度按产房要求达到22~24 ℃,出生后立即置辐射床,设辐射床温度34 ℃,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处理完毕立即使用包被包裹法送往新生儿室。
1.2.2 干预组1.2.2.1 分娩前的准备:提高产房的温度至26~28 ℃,由于极低体重儿出生时暴露于室温状态下,室温应达到晨间护理时早产儿室的温度[3]。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康复安全和孩子家庭幸福和谐的责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科病房人性化护理研究随着人们医学认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料。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随着患者需求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护理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新生儿科病房都是一些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较差的新生儿,在进行护理时,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8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80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0例。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调查表与护理质量考察表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未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具体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而言还感觉到相当的陌生,在护理过程中难以充分的做到人性化护理服务。
对于工作未满两年或者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加强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认识。
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的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帮助其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对患者进行关怀、关心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是尽可能的为患者多做一些事情,帮助患者多解决一些困难。
护理人员根据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情感和特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切身的需求。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

新生儿日常护理论文【关键词】新生儿[摘要]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这就要求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注意新生儿保暖、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耳、口、鼻的护理,科学的喂养等护理技能,给新生儿一个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日常护理;保暖胎儿从脱离母体的28d内叫新生儿,新生儿是人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护理不当,便会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新生儿一定要科学、细心、耐心。
1保暖[1]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散热功能差,新生儿的体温极易受外界影响,若过分保暖,体温过高,超过40℃左右,甚至会引起抽风,如果保暖不好,体温下降,全身冰凉,因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再一,新生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给予加盖小棉被、童毯等,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其衣物等应以纯棉织物为首选,给新生儿穿衣要先穿上衣,穿好上衣后再裹尿布,注意尿布不宜裹太紧,以尿布不滑脱为宜,随后,整理好婴儿上衣,使其平整舒适,再放婴儿尿垫,最后,再用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子将婴儿包裹好,包裹婴儿时应注意,将小棉被或小毛巾被垫在婴儿身下,把两臂轻轻拉直贴身裹好,不要扎带子,使婴儿有依靠感,又不妨碍呼吸。
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肢娇嫩,应注意保护,新生儿尿量少,但次数多,因此,要做到勤换尿布,定时更换尿布。
每次哺乳前、喂水前,两次喂奶之前或喂水之间,更要更换尿布,以免食后因翻腾引起呕吐。
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揩干,涂鞣酸软膏(女孩要从前向后洗,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部,而引起尿道感染),再换干净尿布,尿布宜用质柔软吸水强的浅色棉布,每次换下尿布应洗涤干净,用开水烫或煮沸消毒,最好能在阳光下曝晒,保持干燥,整好备好。
不宜垫橡皮布或塑料布,以免发生红臀。
如已发生,除及时更换尿布,保护局部清洁,干燥外,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30min,每日1次,15次~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应注意保暖及烫伤。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一:新生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新的医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小儿保健,防治小儿疾病,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未来,所以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年出生儿童约800名左右,新生儿体重1.9-5.2千克。
其中男婴约占新生儿的55,4%,女婴约占新生儿的44.6%。
新生儿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
因此,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和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疾病和死亡,就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我们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和大家共同探讨。
1 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应以22℃左右为宜。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
且新生儿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皮肤,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中。
【可用预热的被毯包裹;也可放置于红外线保温台上或暖箱中数小时】。
2 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新生儿喂养主要依赖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最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
母乳中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可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采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同时通过喂奶的过程可增进母子感情,密切母婴关系,良好的感觉刺激使婴儿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
新生儿疾病筛查护理体会论文

新生儿疾病筛查护理体会【关键词】新生儿筛查;人类;新生儿【中图分类号】r 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417- 01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每个出生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我院自2001年开展疾病筛查包括:苯丙酮尿症(pku)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2010年12月开始包括:苯丙酮尿症(pku)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自2001成功为8892名新生儿进行了疾病筛查,筛查率95%以上,血片合格率在99%以上。
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3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2例,经积极治疗后愈后良好,并继续追踪观察。
新生儿血样的采集、保存及递送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首要环节,对筛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将产生直接的影响[1]。
我科护士主要负责血标本的采集、保存及递送工作,现将我近年来血标本采集工作中的体会汇报如下。
1 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1.1 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在我院开展时间较长,大部分家长能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能积极配合我们的采血工作。
但仍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很健康,没必要筛查或者因为心疼孩子而拒绝采血。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耐心地向家长讲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劝说家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生儿疾病筛查,千万不可存有侥幸的心理。
告知淄博市政策,筛查确诊后可以免费治疗到3-6岁。
以及因拒绝筛查而发病,影响孩子治疗效果,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不能享受免费治疗的事例。
拒绝者签署疾病筛查拒绝采血签字书,一式三份,分别存档于住院病历、科室、市疾病筛查中心,保存书面资料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 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采血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 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后进行。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

浅谈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篇一:儿科护士论文范文儿科护士论文范文儿科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同情心,时间久了更加容易疲劳,而长期过度支出情感可以使儿科护士出现同情心疲乏的现象。
儿科护士论文范文一:小议儿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Arthur1999年使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测量11个国家注册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北京和香港注册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项目均分分别为3.03、2.99[5]。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项目均分为2.94±0.38,总体水平是88.25±11.27,高于75分,偏向于积极。
反映专业自我概念的5种能力的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技能、灵活性、沟通交流、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和工作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
工作的灵活性则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
而专业技能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护理教育和护理培训及考核的重点,也是护理核心能力构成的基础,护士以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而感到自豪。
尤其是在儿科,由于患儿无法很好地理解及配合治疗,从而导致其对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特别是治疗项目的恐惧及抵触,同时其照顾者非常关注患儿的感受,因此对儿科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使得专业技能的提升成为儿科护士最迫切的需求。
技能与知识不同,技能必须亲自学习,并且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而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更加熟练及灵活地处理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和护龄儿科护士的灵活性和专业技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儿科护士年龄和护龄的增长,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工作经验逐渐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灵活性和专业技能也相应增高。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理人员由单身进入结婚生子的阶段,做了母亲及有了育儿经验后,更能体会及理解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处理问题的灵活性随之增高。
早产儿护理分析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早产儿护理分析论文1早产儿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1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摄入能量少,体内糖元储存不足,产热少。
汗腺发育不好,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极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环境温度过高又容易出现发烧。
[3,4,5]1.2呼吸不稳定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功能不稳定,肺和支气管发育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并发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频发的呼吸暂停,导致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3,4,5]1.3消化功能低下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差,经口喂养困难;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不恰当的喂养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甚至坏死性小肠炎,出现进行性腹胀;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胃、食道返流,出现溢奶、窒息现象。
[3,4,5]1.4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来自母体的抗体、补体含量较少,故抵抗力差,极易继发感染危及生命。
[3,4,5]2早产儿的护理2.1保暖护理保暖是对早产儿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护理措施,对早产儿采取的任何治疗和抢救措施均应在保暖的前提下进行。
[6]2.1.1控制环境温度由于早产儿体温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早产儿体温异常,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设早产儿专室,控制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至27℃~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以防失水过多,并减少1 / 7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湿度过低,会使早产低体重儿蒸发量加大而散热,影响保暖效果,故需每天检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生儿喂养护理综述5000字论文

新生儿喂养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报告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研究进展。
方法采用文献法,通过在网上,图书馆等搜集整理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资料。
结论目前新生儿常用喂养方式为除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一些早产的新生儿,由于胎龄不足等等原因他们常常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所以本文探究新生儿喂养的方式护理,对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新生儿喂养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方式;护理前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生儿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但是目前新生儿中很容易出现新生儿,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进行人工喂养。
NICU新生儿由于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很容易患者上各种器质性疾病,这些有机疾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
所以合理、科学的喂养对新生儿的生存、生长、发育、健康和营养至关重要。
然而,NICU新生儿的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新生儿的喂养技术等。
协调新生儿吮吸和吞咽食物的能力对喂养技术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1.1胎龄的影响一般来说,胎龄25~30周的新生儿肠胃蠕动范围比较小,并且蠕动不规则。
35周的新生儿会内促进对食物的蠕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功能更加完善。
胎龄越小的新生儿,体重越轻,胃肠功能越低,就很容易出现为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1.2围产期因素影响围产期的胎儿因为产时缺氧,体温过热等等因素,会是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出现代谢紊乱、肠蠕动改变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OriO1e等人发现65.2%的喂养不耐受病例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与围产期因素密切相关。
1.3喂养时间的影响新生儿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不完全,肠道功能也不完全,所以喂养时间也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调查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卫生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方法:抽取300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卫生规范调查,通过考核、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要求采样方式进行记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考核率100%,调查合格为56.67%,高级职称为69.77%;初级职称为45.24%,调查发现高职称合格率高于初级职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调查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11-01
医院感染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1]。
其他研究表明,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发生医院感染约占30%[2]。
手部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
因此,手卫生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手卫生(hand hygiene)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总称[3]。
为了掌握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卫生学指标,对我院新生儿科护理人员采集的手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之间抽样调查300名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卫生情况,进行卫生规范调查,通过考核,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附录b要求采样。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
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2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16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1.3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2结果
2.1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人数173人次,合格率57.67%;按照资质而言,高级职称的手卫生合格率最高,达到69.77%;初级职称且工龄短合格率最低,只有45.24%,与高职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有差异。
分别与高职比较,*x=5.24,p0.05;***x=1.47,p>0.05
2.2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菌群及菌落数
2.2.1新生儿科护理人员手部平均菌落数56.0814.6 cfu/cm2,初级职称且工龄小于2年的平均菌落数多,高达39.2cfu/cm2,菌落数最多可达到100cfu/cm2。
高年资的人员平均菌落数最小,为14.6 cfu/cm2。
2.2.2对不合格的127份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共检出143株微生
物,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40株,占27.97%)、四联微球菌(48株,占33.57%)、革兰阳性芽孢杆菌(23株,占16.08%)、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占5.59%)、大肠埃希菌(9株,占6.29%)、阴沟肠杆菌(5株,3.50%)、产酸克雷伯菌(7株,占4.90%)、液化沙雷菌(3株,占2.10%)。
3讨论
who依据循证医学在2007年颁布了最新版本的《who 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4],对全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我国于2009年也颁布实行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手卫生消毒的标准、设施、方法等进行了要求。
根据统计结果,手卫生合格率偏低,在45.24%-69.77%之间,与报道不同[5]。
低年资的护理人员手卫生不合格率高,应该加强新入院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在工作的开始就明白手卫生的重要性,理解认真洗手,增强手卫生依从性是每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使手卫生制度彻底贯彻到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细节中,认真领会手卫生既是保护患者,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医疗行为。
再者,改善洗手环境,增加洗手设施安装数量,加大手消液的普及使用,把手消液放在每个工作地点,治疗车、新生儿温箱等地方,方便每位护士使用。
根据菌群结果,分离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如果管理不好,易造成严重的院内感染,引起社会的不安,为了加强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洗手措施,首先,医院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绩效
考核,让每位护士都明白手卫生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医疗安全。
其次,护士加强学习,不仅包括业务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微生物流行病学及院内感染等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
临床护理人员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患者,如床单元的清洁、测量血压、扎液、换液等各项护理检查,如果在进行各项操作前不严格“洗手”,那么“污染”的手作为“中间桥梁”会把病菌传给患者,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通过“洗手”这个简单而重要的动作,加强手卫生意识,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2]牛秀成,张素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
[3]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2009-04-01
[4]pittet d,allegranzi b,boyce j,et a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and their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j].infect control hospital epidemiol,2009,30(7):611
[5]于敏华,俞建平.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