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

合集下载

郭庄

郭庄

2、乘风邀月轩
此轩位于郭庄东南隅,濒临 西湖,临湖一侧前置平台,可见 西湖宽阔水面,轩前又见园内庭 院深深;夏日移去此轩槅扇门窗, 即成无遮拦凉亭,荷香随风而至, 消尽暑气;冬天安上门窗,又成 一座暖阁,任窗外雪花纷飞,轩 内依旧暖意宜人。相携到此,乘 长风,邀明月,坐于轩内,品茶 欢谈间还可观赏西湖美景,极目 远眺,蒙蒙江南,意境深远。
(2)、郭庄里面的水和西湖是 相通的,也就造成了郭庄既是一个 独立的私家庭院,又是美丽西湖中 的一个小景点。相互呼应,融入到 大的环境中了,那通水之处在“赏心 悦目亭”那下面。
五、建筑及小品特点
郭庄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 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 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 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古人讲:“凡图 中楼台亭宇分春堂为全园的布局中 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 之所。它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 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 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 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 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 景色明朗。它与叠山分居水池之 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 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其功 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 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它的特 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 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 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 园外美景。
四、设计手法
1、借景
郭庄最成功之处就是借西湖的 湖光山色、塔堤六桥及周围植物之 景作为园林环境。被誉为“西湖古 典园林之冠”。 东借西湖、北借曲院风荷,南 望雷峰塔。
“园外有湖,湖外有 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 西湖之胜得之。”
——陈从周

后发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郭庄镇的调查与启示

后发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郭庄镇的调查与启示

后发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郭庄镇的调查与启示郭庄镇位于句容市西南部,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溧水区东屏镇接壤,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

圩田众多,河网密布,虽然土地肥沃,但历史上屡遭水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工业曾一度辉煌,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快,镇域经济在句容乃至苏南处于欠发达板块。

去年下半年,按照市委分工,这里成了我的工作联系点。

通过一年来的蹲点与调研,我深切地感到,在句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郭庄的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善抓机遇,奋力发展,全镇经济社会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市长朱晓明到郭庄调研指导重点项目建设时,对郭庄的发展亮点均给予充分肯定。

新常态下,郭庄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后发地区有着借鉴意义。

这里看不到下行压力,稳中奋进的态势令人鼓舞郭庄历史上曾是朱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如今,郭庄大地生机勃勃,发展活力逐步激活,后发优势初步显现。

2014年,郭庄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5.3亿元、5130万元、16716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56.4%、80.2%、43.4%。

今年上半年,郭庄镇各项发展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21.25亿元、41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1.6%、77.8%;衡量企业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工业投资、工业用电量两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9%、30.9%。

——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传统农业焕发新姿。

2.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已部分启动,依托国家级储备粮库生产传统粮油,是江苏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2万多亩丘陵山地,全面发展果、蔬、茶及苗木等特色种植。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如雨后春笋,其中端王村农业生态园面积达2200多亩,1000多亩美国蓝莓吸引了大批南京市民前来采摘和品尝。

虬北村今年新建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了杨梅等句容地区欠缺的新品种,还将引进火龙果,实行差别化种植。

郭庄方言及其教学

郭庄方言及其教学

郭庄方言及其教学吴守恒一、郭庄话属何种方言什么是方言?方言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换言之,方言就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语音方面(当然也有语汇和语法的差异)。

郭庄位于吴头楚尾,方言系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

当地以下江官话为主,保留着吴方言的痕迹。

从郭庄的历代隶属来看,绝大部分时间归江宁府(即今南京市)管辖,仅唐朝一段时间和解放后划归镇江。

南京是六朝古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郭庄地近南京,仅相隔30余公里,必然带来人际语言交往的融通,因而,郭庄话又带着吴音味儿。

郭庄的当地人颇多,少数移民(如苏北、山东等地)来郭庄居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语言基本为郭庄地区语言所同化。

由此可见,郭庄的方言并不复杂,且多数词汇、语言近似(或相同)普通话。

但郭庄方言也有许多字、词汇与普通话(主要是读音)差异甚大,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下面是收集的部分郭庄方言,旨在教学普通话时作为参考。

二、郭庄方言异字同音所谓同音字是指声、韵、调完全相同而形义不同的字。

郭庄方言里有些字,在普通话里读音有区别,而方言里则是同一读音,或近似读同音。

如:“喜”、“死”、“洗”三字,普通话读音不同,而郭庄方言都似读“死”字音。

例如:“喜报”似读成“死报”,“洗脸”似读成“死脸”。

另外还有:“吃”、“册”,读成“册”。

例如:“吃饭”读成“册饭”。

“赤”、“册”,读成“册”。

例如:“赤山”读成“册山”。

“鞋”、“孩”,读成“孩”。

例如:“鞋子”读成“孩子”。

“街”、“该”,读成“该”。

例如:“上街”读成“上该”。

“今”、“根”,读成“根”。

例如:“今年”读成“根年”。

“家”、“嘎”,读成“嘎”。

例如:“到家”读成“到嘎”。

“脚”、“驾”,读成“驾”。

例如:“赤脚”读成“册驾”。

“换”、“货”,读成“货”。

例如:“换面”读成“货面”。

“觉”、“告”,读成“告”。

例如:“睡觉”读成“睡告”。

古典园林分析之郭庄讲解

古典园林分析之郭庄讲解

古典园林分析之郭庄讲解郭庄,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华阳镇秦峰山下,是中国南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典园林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古典园林艺术和独特的空间布局而闻名于世。

郭庄占地面积约10亩,由南到北呈“回”字形布局,主要由门廊、庭院和楼台组成,分为平面和立体两部分。

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题,融入了传统建筑、园艺和雕塑等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郭庄的门廊位于南侧,由两座石雕石牛象征着陆地,引导着游客进入庭院。

门廊正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中间有一条长椅。

庭院周围是高大的围墙,将内外空间分隔开来,给人一种层次分明的感觉。

庭院的地面铺设有青石板,地面上种植了几棵大树,增加了绿色植物的氛围。

进入庭院后,眼前是一座石砌的楼台,楼台下是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庭院。

楼台上有几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和观赏。

楼台的一侧是一片绿树成荫的小路,犹如一条画廊,给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感觉。

在烈日下,这里是游客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楼台上有一条石桥,连接着两个山峦,使庭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石桥两侧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上面种植着花卉和小灌木。

草地的尽头是一个石雕石亭,它犹如一座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一种高雅和神秘的感觉。

石亭的下方是一个小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郭庄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的楼阁,位于庭院的最北端。

楼阁的外观是红墙灰瓦,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楼阁内部有大厅和房间,供游客参观和休息。

楼阁的最高层是一个大露台,可以俯瞰整个庭院和周围的风景。

从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一个辽阔和美丽的山水画卷,感受到古代园林的魅力和韵味。

总的来说,郭庄是一座精美而独特的古典园林。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布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郭庄融入了传统建筑、园艺和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历史的传统和文化的内涵,领略到古代园林的魅力和韵味。

郭庄不仅是一座文化遗产,也是一座艺术品。

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刘福通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民事裁定书

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刘福通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民事裁定书

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刘福通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民事裁定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20【案件字号】(2020)冀09民辖终17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温丽梅王铁川王济长【审理法官】温丽梅王铁川王济长【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刘福通;葛磊【当事人】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刘福通葛磊【当事人-个人】刘福通葛磊【当事人-公司】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献县郭庄镇人民政府【被告】刘福通;葛磊【本院观点】上诉人虽主张双方非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但在本案管辖审理期间并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根据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交的电汇凭证、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可初步认定本案系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至于该案是否与上诉人有关需通过实体审理予以处理。

【权责关键词】合同管辖权异议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诉讼代表人书证证人证言证明【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经审查认为,上诉人虽主张双方非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但在本案管辖审理期间并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根据被上诉人在一审中提交的电汇凭证、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可初步认定本案系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至于该案是否与上诉人有关需通过实体审理予以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二款:“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规定,被上诉人作为接收货币一方位于河北省沧县,河北省沧县为合同履行地,故河北省沧县人民法院对本案享有管辖权。

原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人的管辖权异议并无不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裁定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郭庄

郭庄

景有互借。郭庄 也着意为西湖添 美。从苏堤上遥 望郭庄,亭台楼 阁、围墙曲岸构 成了一条简练的、 断断续续的微弱 界面,真正为山 水的点缀,人的 活动跟山水的主 次关系非常清楚。 园中景色一些儿 不露,有平远写 意的笔触
“赏心悦目”亭为四角攒尖方亭,居高临下,八面来风
两宜轩为跨水木结构廊轩建筑,既分割了庄内的“静必居”与 “一镜天开”两大园区,又与香雪分春堂互成对景。轩东西两侧 为长廊状,与池岸假山相依相接。
船坞
拙政园小飞虹的翻版
谢谢观赏
郭庄分“静心居”和 “一镜天开”两部分, 是典型的前宅后园格局。 “静心居”为宅院部分, 是主人居家、会客之场 所,室内陈设精致典雅, 古色古香。“一镜天开” 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 主题的精致花园。这里 曲廊环绕、小桥流水、 假山叠石、花木簇拥。 沿池有“香雪分春”、 “乘风邀月”、“两宜 轩”、“赏心悦目”、 “景苏阁”、“如沐春 风”等景点。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 对重修后的郭庄评价道: “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 裱。”有诗为证: 西湖郭庄闲眺 陈从周 苏堤如带水溶溶, 小阁临流照影空。 仿佛曲终人不见, 阑干闲了柳丝风。
南面是主体建筑之一清梅松古斋,五架的梁连着一个轩, 额上题着“香雪分春”
园内不同花式的漏窗,很多可以看到西湖一角
郭 庄
郭庄为杭州绸商宋瑞甫于清 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 建,俗称宋庄。民国期间, 宋家败落,卖给汾阳郭氏, 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全庄占地近万平方米,南北 分静必居和一镜天开两个景 区。庄园借西湖之景,与西 湖山水融为一体,被誉为 “西湖古典园林之冠”。著 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对郭 庄评价道:“风姿再现,如 古画之重裱。”
景 苏 阁
景苏阁为二层为硬山顶砖 木结构绣楼,面湖三开间, 其门窗上刻有梅兰竹菊等 图案。上下前檐出挑,下 有檐廊。景苏阁其实是作 为先抑后扬的屏障。一般 障景往往以湖石等,因西 湖水面实在开阔,也就用 了一个园中最大体量的阁 置于此处。出了圆洞门是 一个月台,此处视野完整 开阔,正可东借苏堤之秀 色,西揽双峰之烟云,南 望南屏之幽姿,北眺保俶 之倩影,湖光山色尽收眼 底。

简析杭州郭庄的江南园林风格

简析杭州郭庄的江南园林风格

简析杭州郭庄的江南园林风格摘要:本文介绍了郭庄的历史和现状,从园林建筑、山水空间、假山、植物的配置和景观空间营造手法等方面论述了江南古典园林郭庄的特点,并提出了植物修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总体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公园郭庄园林风格1.郭庄的历史和现状郭庄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卧龙桥畔的杨公堤15号,原名“端友别墅”,系杭州绸商宋端甫建于1907年的一处园林别业,俗称宋庄。

民国期间,宋家败落,别墅卖给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后几易其主,园林荒废,建筑改为他用。

汾阳别墅于1989年重修,1991年开放。

别墅总体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积9788平方米,水面占29.3%,建筑面积1629平方米,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院。

[1]2.郭庄的园林总体风格郭庄东临湖滨,西界西山路。

香雪分春厅、西山爽气厅等住宅建筑在西南,正门面向杨公堤,正厅名“香雪分春”。

住宅建筑北侧为园林的主体部分,当中为略呈方形的水池,自东北角上引来西湖之水。

水池的四面建置堂榭、游廊等,结合山石堆叠而呈环抱这势,池岸曲折有致,花木扶疏。

[2]园林的东、南墙既能围合园林空间,又能通过墙上的一系列漏窗借入西湖之景。

北面一墙之隔与曲院风荷景区相邻。

建筑风格淡雅朴素,青瓦素墙,褐色门窗;建筑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清新洒脱,总体呈现“粉墙黛瓦、清新雅致”的江南古典园林风格。

3.郭庄的园林风格分析3.1入口部分自杨公堤主入口进园,其入口部分空间组合异常曲折、狭长、封闭,处于其内人的视野被极度压缩,甚至有沉闷、压抑的感觉,进入香雪分春厅外廊及小内院时稍感开阔,但当走到外廊尽头而进入园内的主要空间时,便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典型的运用空间对比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在有限的庄园范围,为了求得小中见大,以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在进入园内主要景区空间之前,有意识地安排若干个小空间,这样便可以借两者的对比而突出园内主要景区。

[3]3.2住宅建筑香雪分春厅外廊南侧即郭庄的主要住宅建筑香雪分春厅、西山爽气厅。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1. 引言- 介绍江南园林的历史和文化地位- 介绍杭州郭庄的概况2. 古典造园手法的概述- 概述古典造园手法的起源和传统- 分析其美学价值和意义3. 杭州郭庄的设计特点- 分析杭州郭庄的地形、风水和历史背景- 介绍园林的整体布局和主要景观4. 古典造园手法在杭州郭庄的应用- 分析园林中各种园林元素的设计手法和应用- 详细介绍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景观的构成和设计手法5. 结论- 总结杭州郭庄古典造园手法的特点和价值- 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借鉴和发扬这些传统手法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著名。

在江南地区,园林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文化符号。

园林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江南园林的风格独特、设计精致,这种传统的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在众多江南园林中,位于杭州的郭庄被誉为是一座古典园林的代表。

杭州郭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规模庞大且历史悠久的园林。

这座园林占地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拥有众多的古建筑、植物和艺术品。

因此,杭州郭庄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江南园林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秉承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与自然相融合。

这种文化理念对园林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江南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自然的材料和自然元素,创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美。

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杭州郭庄便是以这种理念而建设起来的。

杭州郭庄作为一座古典园林,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

杭州郭庄始建于汉朝,这意味着它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经过多个朝代的修建和整修,杭州郭庄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杭州郭庄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独具匠心,有着很高的价值。

其建筑格局和花园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精华。

园中山水为主,建筑既俊俏秀丽又庄重华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杭州西湖西山路卧龙桥北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绸商宋端甫所建。

俗称宋庄,也名“端友别墅”。

临流卷阁,依嶂开楼。

有联曰:“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

”民国时,宋庄曾抵押给清河坊孔凤春粉店,后卖给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园濒湖构台榭,有船坞,以水池为中心,曲水与西湖相通,旁垒湖石假山,玲珑剔透。

庄内“景苏阁”正对苏堤,可观外湖景色。

郭庄雅洁,被园林学界誉为“西湖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1950年后,郭庄移作他用,建筑与园林损缺荒芜。

1989年10月由园林部门收归整修,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其旧貌,1991年10月1日重新开放。

庄园占地9788平方米,水面近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29平方米,分“静必居”、“一镜天开”两景区,布局典雅,别具情趣。

郭庄为清代宋端甫修建,命名“端友别墅”,光绪年间产权转到闵人郭士林名下,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名为“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

江南园林志一书中称:“雅洁有致似吴门之网师,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说,此园不仅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而且有许多景致具有绍兴特色。

例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还有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然是绍兴风格。

步入郭庄,先见“静必居”,后入“一镜天开”。

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处。

后为园林部分,也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

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上悬匾额“香雪分春”。

后堂旧有的一幅楹联重新制作后挂在庭前:“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

顿时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

这是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中间是一个用石板栏杆围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气氛。

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

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敞室临湖,正对六桥烟柳,览尽湖光山色。

晴日月夜,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

还有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饮赏月,那真可谓神仙之乐。

还有相邻的一处佳景是二层楼的“景苏阁”,原是绣楼,面临苏堤压堤桥,背后有宁静雅致的花园,此处也是庭园的主体建筑,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

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

站在月门里透视,可见葛岭等倩影,如摄入画中一般,倍添人们游园的兴致。

跨出月门,是一船坞,引人下船,去畅游西湖美景。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山水湖石、竹木花草,水有进有退,有曲有直等,园林有大园包小园,风景有大湖包小湖。

都是造园人精心设置的,在园林中游览不仅是纵情山水,欣赏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也是在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尽染了浓郁的中国文人情怀。

环境步入郭庄,先见“静必居”,后入“一镜天开”。

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处。

后为园林部分,也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

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上悬匾额“香雪分春”。

后堂旧有的一幅楹联重新制作后挂在庭前:“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

顿时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

这是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中间是一个用石板栏杆围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气氛。

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

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敞室临湖,正对六桥烟柳,览尽湖光山色。

晴日月夜,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

还有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饮赏月,那真可谓神仙之乐。

还有相邻的一处佳景是二层楼的“景苏阁”,原是绣楼,面临苏堤压堤桥,背后有宁静雅致的花园,此处也是庭园的主体建筑,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

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

站在月门里透视,可见葛岭等倩影,如摄入画中一般,倍添人们游园的兴致。

跨出月门,是一船坞,引人下船,去畅游西湖美景。

进得门去,踱过月亮门,轻轻地叩开扇形窗,便见曲径回廊,水榭亭阁,到处是玲珑雕花,古香古色。

会客室里,堂悬佳联,那墨迹,淋漓着湖山风物;一张双腿盘龙的紫檀木八仙桌,椅虽在,人已渺,但依然恍闻有满座高朋的谈笑之声。

树是嘉木,花是奇花,那般滴翠的绿,那般羞涩的红,与别处不同的是,它们有栏杆相扶,有假石相依,有清波弄影,便多了几分异趣,几分妩媚。

青藤绕墙,绿萝缠树,碧系槛边,云歇楼台,烟雨中,散步青石路上,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一首清丽古词的韵脚上。

待到云开日出,有清风徐来,感觉到湖上初春爽爽的凉意;有鸣禽对歌,竹丛树隙间布满了阳光的琴弦。

杭州本地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宁静与安逸,假日,邀朋携友,围坐临风,或赏景,或品茗,或弈棋玩牌,或谈天说地,快快活活过一天。

外地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觅这高高灰色砖墙包裹着的往日时光和先人智慧。

郭庄分为“静必居”和“镜开天”两部分,中间以“两宜轩”相隔,前者为居家会客之所,后者是散步赏玩之地。

主人引西湖水入园,园中有湖,名为苏池,池形如镜,一镜开天。

有了水,一切便都有了灵气,有了秀色。

曲廊环绕于水,叠石临照于水,花木簇拥于水,水上小桥勾连,水上绿莲静波。

水木清华,楼台金碧,牖藏春水,帘卷画图,于是就出现了“香雪分春”、“乘风邀月”、“赏心悦目”、“景苏阁”、“如沐春风”等景点。

其中主体建筑是景苏阁,楼下是下棋、弹琴的场所,楼上置文房四宝,是主人吟诗作画的地方,整个儿弥漫着浓重的书香味儿。

屋宇园林是人必须天天面对的,屋宇园林的艺术化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缺少的艺术化,它带给人的是无尽的美的享受。

其实,文化人,抑或一般人,都需要山水林木的滋养,乔木竹林之下,杏花疏影之中,看朝晖暮霭,观春煦秋阴,人才活得怡然,活得有滋味。

山不在高,有灵则胜;景未必大,得趣便佳。

郭庄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名园,它建筑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借景”。

西湖湖山绝美,环湖建筑都可“借景”,问题是如何做到谐美精妙,有灵气,有趣味。

郭庄在这方面可堪称至境,故在杭州有“庄子春秋”之誉。

园小乾坤大,举目四顾,景移杯前,画呈眼底。

点笔亭台,成图;着墨木石,成趣。

小桥流水,曲岸清波。

临风而立,隔湖相望,远处城廓列岸,苏堤苍然如带。

越轩阁,过石墩,沿层阶,身登建于假山顶上的亭阁,临窗翘首,心胸豁然,四围山色,环湖胜景,饱览无余。

背靠青山,怀抱西湖,咫尺之地,不觉其小,偏僻一隅,不觉其寂,这就是郭庄的不同凡响处。

景观荷塘郭庄位于杨公堤畔。

据记载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丝绸商宋端友所筑,故称“端友别墅”。

宋家败落卖给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江南园林志》称其“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静必居郭庄分为“静必居”和“一镜天开”两部分,中间以“两宜轩”相隔,是典型的前宅后园格局,前宅“静心居”为宅居部分;中心为一荷塘,塘中养有三只看家白天鹅,生人进来鸣叫不止;周边是居家、会客之仿清建筑;室内陈设精致典雅,古色古香。

可惜部分位置被杂货店占据,有点煞风景。

后者“一镜天开”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

主人引西湖水入园,园中有湖,名为苏池,池形如镜,一镜天开。

这里曲廊环绕于水,叠石临照,花木簇拥;水侧小桥勾连,水上绿莲碧波。

水木清华,楼台金碧,牖藏春水,帘卷画图。

沿池建有“香雪分春”、“乘风邀月”、“两宜轩”、“赏心悦目”、“景苏阁”、“如沐春风”等楼道亭阁;其中主体为“景苏阁”,楼下是下棋、弹琴的场所,楼上置文房四宝,是吟诗作画的风雅宝地。

“两宜轩”好像是茶社模样,挂满了不少文字书画,荷、菊、梅的图片好像占多数。

两宜轩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评点:此园不仅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而且有许多景致具有绍兴特色。

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另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然是绍兴风格景苏阁郭庄雅洁有致,精巧玲珑,镶在西湖山水中;小登沿湖“乘风邀月轩”,放眼朦胧中微风吹过,秋荷沙沙唱响;湖中荡舟,杭州郭庄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水.郭庄里面的水和里西湖是相通的,也就造成了郭庄既是一个独立的私家庭院,又是美丽西湖中的一个小景点.相互呼应,融入到大的环境中了,那通水之处在"赏心悦目亭"那下面.中国古典理水方法明-钟伯敬在《梅花墅记》中就说道:“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坚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

”郭庄位于杭州杨公堤畔。

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为丝绸商宋端友所筑,称“端友别墅”。

后归汾阳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江南园林志》称其“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1991年10月经全面整修后开放,成为西湖园林中最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

郭庄分“静心居”和“一镜天开”两部分,是典型的前宅后园格局。

“静心居”为宅院部分,是主人居家、会客之场所,室内陈设精致典雅,古色古香。

“一镜天开”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

这里曲廊环绕、小桥流水、假山叠石、花木簇拥。

沿池有“香雪分春”、“乘风邀月”、“两宜轩”、“赏心悦目”、“景苏阁”、“如沐春风”等景点。

郭庄雅洁有致,构思精巧,可与苏州网师园媲美,又借西湖外景,略胜网师园一筹,是杭州目前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为研究浙派园林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已被列入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9经过整修,正门处仍保持汾阳别墅的雕刻文字。

保持了原来的园林格局和风貌。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对重修后的郭庄评价道:“风姿再现,如古画之重裱。

”有诗为证:苏堤如带水溶溶,小阁临流照影空。

仿佛曲终人不见,阑干闲了柳丝风。

陈从周《西湖郭庄闲眺》江南园林志一书中称:“雅洁有致似吴门之网师,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

”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说,此园不仅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而且有许多景致具有绍兴特色。

例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还有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然是绍兴风格。

杭州郭庄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理水.郭庄里面的水和里西湖是相通的,也就造成了郭庄既是一个独立的私家庭院,又是美丽西湖中的一个小景点.相互呼应,融入到大的环境中了,那通水之处在"赏心悦目亭"那下面.中国古典理水方法明-钟伯敬在《梅花墅记》中就说道:“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坚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