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文化建筑的先行者
大都会

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简介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于1975年由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Madelon Vriesendorp 和Zoe Zenghelis在伦敦创立。
目前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在美国纽约有分所,是一家专门从事当代建筑设计、都市规划与文化分析的公司,共雇用了约1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建筑师、研究人员、设计师、CAD建筑师、模型构建师、工业设计师以及平面设计师。
创始人雷姆·库哈斯1944年生于鹿特丹,早年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曾在伦敦建筑联合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
曾引起广泛争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大楼设计方案就出自他之手。
[编辑]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历史早期在1970年代早期,库哈斯与增西利斯在AA建筑学院相遇,当时库哈斯是学生,而增西利斯是建筑学的讲师。
1972年,他们合作的第一个案子是库哈斯在AA的毕业作品;称为乌托邦/恶托邦计划,此作品宛如一道柏林围墙,将伦敦切开成两半。
名称是「大出走:或成为建筑的志愿囚徒」(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
此作品带有犟烈的库哈斯风格,将尖锐的概念贯穿整件建筑作品。
接下来的作品还有1974年《给地球俘虏的城市》﹙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1975年的Sphinx旅馆(Hotel Sphinx)、1975年到1976年的新社福岛与社福旅馆(New Welfare Island/Welfare Palace Hotel)、1975年的罗斯福岛再发展计划(Roosevelt Island Redevelopment);这些案子充满了大胆的建筑理念,以惊人的纸上模型呈现﹙基地皆为纽约市的曼哈顿﹚仅管上面这些具有犟烈理念的建筑从未被建造过,但在库哈斯1975年出版的知名著作《神智不清的纽约:一个追寻自由宣言的主题城市》﹙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ISBN:1885254008﹚里,引起了相当多的讨论和共鸣。
库哈斯

拉维莱特公园是纪念法国大 革命200周年巴黎建造的九大工程之一 ,拉 维莱特公园建造于“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 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的年代。拉维莱特 公园向我们展示了法国的优雅、巴黎的现代、 热情奔放,具体到音乐、绘画、雕塑等,甚 至还有被认为是最优雅的语言——法语的展 示。
• 波尔多住宅是一座位亍法 国波尔多市郊的民宅,由 荷兰建筑师雷姆· 库哈斯及 其事务所OMA亍1994年 设计,建筑1998年竣工。 上下三层,一二层多使用 玻璃幕墙,三层为私密性 较强的主卧室和儿童房。
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 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地上层数:51层 45层 地下:3层 最高建筑约230米 塔楼主体成84度角倾斜 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
图 书 馆 外 观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由荷兰建筑 师雷姆· 库哈斯(Rem Koohas) 所设计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TheSeattle Public Library不 仅获选为时代杂志2004年的 最佳建筑奖,2005年美国建 筑师协会的杰出建筑设计奖 (AIAHonor Awards)还赢 得了纽约客杂志的高度赞誉, 被称为“本时代修建的最重要 的新型图书馆”。
广州市歌剧院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 哈迪德(英国)主 持设计,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其外形如“圆润双砾”, 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 别。由于采用钢-钢砼混合结构,预计用钢量将超过 12000吨(未考虑深化设计时增加的各类节点板、支座板 及辅助构件),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6750 吨的两倍。
高度直觉的结构主义
——雷姆· 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1944年生于鹿特丹,幼年 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来移居阿姆斯特丹, 曾经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库哈斯 曾在伦敦建筑联合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 学习建筑。1975年,他与艾利娅.曾格荷 里斯、扎哈.哈迪德一道,在伦敦创立了 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简称为 OMA),进行全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与城 市规划。目前,OMA的总部设在荷兰鹿 特丹,库哈斯目前是OMA的首席设计师、 哈佛大学教授。近年来,他又成立了 AMO以研究OMA。 雷姆.库哈斯重要的建筑作品包括:法 国图书馆(1981年)、拉维莱特公园(1982 年)、波尔多住宅(1994年)、荷兰驻德国 大使馆(1997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加建 (1997年)、西雅图图书馆(1999年)、中央 电视台新楼(2002年)、广州歌剧院(2002 年)等。
荷兰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

荷兰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雷姆·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至1972年他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建筑协会学院,之后又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
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
1972年,哈库斯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和工作了美国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在伦敦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后来OMA的总部迁往鹿特丹。
目前,库哈斯是OMA的首席设计师,也是哈弗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
其著作《错乱的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被认为是研究纽约文化和建筑的经典著作;其城市论《小、中、大、特大》(《SMLXL》)被建筑系学生称为建筑圣经。
库哈斯于2000年获得第二十二届普利兹克奖。
库哈斯参与的项目包括法国里尔市总体规划、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总部规划等。
其建筑作品也遍及世界各地,主要有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荷兰猪德国大使馆、法国图书馆、拉维莱特公园、波尔多住宅及葡萄牙波尔图音乐厅。
并曾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特茨克奖。
他的建筑思想虽然没有一个明显的完整体系,但在他看似复杂多变的建筑思想中,贯穿着一种文化的理念。
他始终坚持建筑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艺术,建筑必须要体现哟中历史的文化感,其立足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建筑思想,对当代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职业生涯中,他常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叛逆者的形象出现。
所以看过库哈斯著作的人都会觉得他的书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新奇、眩目的味道;而且,不断的充斥着跳跃与不知所云。
或许正是这种理念才是他的建筑能够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上。
如由他主持的即将新建中央电视台大厦的设计。
他的这种建筑思想来源于在对城市的认识的过程中,库哈斯的思考路径不是顺着建筑学的既定理论框架进行思考。
oma方法范文

oma方法范文OMA 方法是由荷兰建筑师雷默斯 (Rem Koolhaas) 在1975年创立的一家国际建筑事务所。
OMA代表着Office for MetropolitanArchitecture (都市/大都市建筑事务所),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当代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公司。
OMA方法不仅仅关注建筑设计,而且关注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并提出一种独特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旨在创造具有独特个性和适应性的建筑作品。
以下将探讨OMA方法的几个关键特点。
1.基于研究和调研的设计:OMA方法注重对项目背景和潜在需求的深入研究和调研。
他们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及对城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来为每个项目制定独特的设计方案。
这种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旨在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切实性。
2.反思和创新:OMA方法倡导对现有建筑和城市设计范式的反思和挑战。
他们试图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来打破传统的建筑和规划模式,为每个项目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OMA方法鼓励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和探索,以创造出独特且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
3.多学科团队合作:OMA方法强调多学科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他们相信通过将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社会学家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融合在一起,可以为项目提供更全面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合作的方法能够促进创意和创新的产生。
4.空间、时间和社会的综合考虑:OMA方法将建筑、城市和社会视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交互影响的整体。
他们关注空间、时间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要素考虑到设计中。
这种综合考虑的方法旨在创造既有功能性又具有意义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5.多样性和适应性:OMA方法倡导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他们相信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案。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灵活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和要求,以实现对环境和社会的最大化适应。
OMA方法的确立和实践对于当代建筑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OMA_亚洲:无间联系

[ UED ] 143 | 06 | 2023212OMA亚洲:无间联系OMA IN ASIA: PERSISTENT ENGAGEMENT自1990年代开始,OMA一直活跃于亚洲的建筑话语和建设。
1996年,雷姆·库哈斯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展开了有关珠江三角洲的详细研究,该地区当时正高速发展成人口稠密的大都市。
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展示了该地区复杂的都市状况,这些研究都记录于他的著作中(Project on the City I: Great Leap Forward )。
大概同一时间,库哈斯出版了《新加坡歌谣》,研究该城市国家如何在建筑、城市化和意识形态上,从殖民历史遗迹转变为大胆的革新实验场。
在建设上,21世纪初,OMA在韩国建成了首尔三星美术馆和首尔国立大学美术馆等项目。
2002年,OMA胜出了北京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国际竞赛。
带着充分体验亚洲建筑和都市转变、并在当地作出贡献的意图,OMA在2005年创办了北京办公室。
OMA北京由雷姆·库哈斯和奥雷·舍人带领,与当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工作,建造央视大楼。
与此同时,北京办公室在中国、新加坡以及亚洲其他地区,探索不同的建筑类型,也进行例如北京城市建筑保育、新型商务区发展等城市议题的研究。
2006年,OMA鹿特丹胜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设计竞赛,OMA在亚洲的足迹不断扩展。
2008年6月,香港政府宣布发展西九文化区,而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竞赛同时开展。
出于为两个城市的文化生态带来改变的愿景,OMA鹿特丹决定参与两个项目。
2009年,OMA获选为西九文化区概念规划设计的三个入选团队之一。
同年,OMA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设计方案胜出国际竞图。
当时,OMA在中国香港、台北、深圳、北京、新加坡和曼谷都有进行中的项目。
OMA决定在北京办公室以外,在香港亦成立一个设计办公室,作为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基地。
2009年夏天,十二名来自鹿特丹、香港和其他地区的建筑师,在大卫·希艾莱特带领下,成立了OMA香港办公室。
OMA-新加坡大规模住宅综合体

OMA-新加坡大规模住宅综合体-THE INTERLACE, SINGAPORE, 2009
此项目由OMA北京办公室总监奥雷•舍人先生连同OMA协理张维理先生(Eric Chang)领衔设计。
奥雷•舍人先生主管OMA在亚洲的项目,其中包括现时正在北京施工的57.5万平方米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及电视文化中心(TVCC)工程,以及新加坡Scotts 大厦。
32栋住宅楼,每栋6层高,以六边形的格局相互联结叠加,构成6个大尺度的的通透庭院。
相互联结的空间形成一种“垂直村庄”的形态,层叠形成的空中花园与私人屋顶平台竖向延续了庭院的景观。
多种社区服务设施与郁郁葱葱的植物相互掩映,为各项社交活动提供自然的环境。
在通过开阔的视野和雅致的建筑空间保护公寓私密性的同时,在水平方向连接的空间提供了清晰的室外社交空间网络,而这一切都在绿色的环境之中。
来自王光的投稿。
oma方法范文

oma方法范文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是由荷兰建筑师雷姆·科尔哈斯(Rem Koolhaas)于1975年创立的一个跨学科的建筑事务所。
OMA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览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实践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OMA的方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OMA的方法论得以揭示在其多元化实践中,在设计中包括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并通过对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理解来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法。
其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与调查OMA强调对环境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特定场所的特点和需求,OMA能够为每个项目提供贴近实际的设计解决方案。
2.网络图形和数据分析OMA使用网络图形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工具,通过整合城市和建筑相关的数据,包括人流、交通流、环境参数等,来了解城市的规模和特征。
这些分析结果有助于提供科学的依据,并指导设计过程中的决策。
3.多学科合作OMA注重与各个学科领域内的专业团队的合作。
通过与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工程师、社会学家等合作,OMA能够从多个角度和专业视角去理解和解决问题,为项目提供有机的整体解决方案。
4.实验性的设计方法OMA采用实验性的设计方法,包括采用模型、原型、绘图等手段进行虚拟实验。
通过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和空间组合,OMA能够发现新的创意和可能性,并且追求具有挑战性和突破性的设计。
5.空间剖析和场所戏剧性OMA致力于研究空间的结构和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建筑和城市的设计策略。
通过对场地的剖析和分析,OMA能够改变和突出特定空间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创造有戏剧性的场所。
6.社会适应性和建筑策略OMA关注建筑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参与度和社会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环境。
通过结合建筑形式、材料、功能等要素,OMA旨在创造对环境友好且具有高质量的建筑。
OMA的设计方法在其众多的项目中得以应用,包括代表性的项目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总部(CCTV总部)、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荷兰鹿特丹市立博物馆等。
库哈斯作品及其分析

主要作品简介
•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
库哈斯和艾伦.凡.鲁恩设计的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新馆一举击败其 他同样实力不俗的竞争者,从30多 个进入决赛的方案中脱颖而出。颁 奖仪式上,Figel专员说,“提名的 项目代表了欧洲人每天接触到的建 筑所带来的文化精髓。它们是功能 和美感的结合,在塑造和谐环境方 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库哈斯和艾伦.凡.鲁恩设计的 荷兰驻德国大使馆新馆位于柏林亚 历山大广场后面,距离使馆区较远, 于2003年11月建成。评委对它的评 价是“空间宽阔、综合性强、富于 创新、惊喜无处不在”。
主要作品简介
•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库哈斯将跨越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 动中心的捷运围上一个椭圆形的隧道, 这样的处理手法着实打破了一般建筑 体验的范畴。 伊利诺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是一座 9300平方公尺的单层建筑,使用机能 包括: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等。库哈 斯以「路径」的概念打造学生活动中 心,在他眼里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来 回校园间的一个歇脚处。在那儿可以 坐下来读书、躲雨等。库哈斯以连续 的缓坡相互交错穿越来突显学生活动 中心的「路径」功能,而把部分功能 的地板下沉。此外,室内还有许多大 型的平面设计,如密斯——创办人头 像,以及放大的符号人等构成的墙面, 更增添了活动中心的特殊性与趣味性。
经典作品分析
外型分析
——央视大楼
对于外型,库哈斯首先为了强调动感,两 栋主体塔楼呈倾斜状。 然后经过一个巨型悬挑出去的空中拐角 间接相连的。 两栋塔楼之间的地面联结则是经过另 外一个与空中拐角相对应的地面拐角相连 的。 整个建筑看上去,是两个镂空的巨大 的“Z”交缠在一起的门字的三维立体形状, 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 大楼外面将采用特 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 有效遮蔽日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MA:文化建筑的先行者
他们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设计大胆、前卫,突破传统建筑的诸多局限;他们的很多作品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却又毫无争议地成为当地文化地标,他们就是因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下简称央视大楼)而被人熟知的OMA。
这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是如何在争议中前行,又是如何开拓亚洲市场的?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OMA合伙人、亚洲项目主管大卫·希艾莱特。
由OMA设计建造的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
“建筑不是炫耀观念,而是文化精神的延伸。
”
提到OMA,就不能不提到始终处于舆论争论焦点的央视大楼。
该建筑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创办的OMA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由于前卫的建筑风格,曾在2007
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央视大楼只是OMA探索建筑可能性的众多案例之一。
OMA的另一个经典案例、落成于2005年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同样得到大众“看不懂”的评论,但这栋造价近1.2亿美元的先锋建筑却获得业内好评,不仅将西雅图推向了国际建筑舞台,同时使OMA获得美国《时代》杂志2004年年度最佳建筑奖,以及2005年美国建筑业界最高成就奖——AIA荣誉奖。
对于褒贬不一的评价,希艾莱特表示,在理解大家不同看法的同时,也希望公众能够以包容心来看待前卫的建筑设计。
他解释,OMA的设计并不是观念上的炫耀,而是对一个地域文化生态的研究与探讨,OMA在执行每一个项目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我们要观察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生态,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
”他说。
曾担任央视大楼设计竞赛评委的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表示,起初他对这个“极其疯狂的设计方案”持保留态度,但到后来,他感觉这个设计能代表某种在中国新时期展现出来的精神: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即使人们不能完全理解设计背后的概念,他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建筑带来的深刻印象。
“不管怎样,央视大楼已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而且也得到了广泛认同,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逐渐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理念,对它的评价也会更加客观。
” 希艾莱特说。
不论公众对OMA的作品评价如何,都不能阻挡OMA对建筑文化的探索,以及进军亚洲的决心。
2006年,OMA亚洲公司来到北京,开始建设央视大楼;2009年8月,OMA设立香港分支事务所,同年赢得台北艺术中心的招标,并获得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策划任务,还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签订了设计合同。
“资金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对我们来说,信任才是最关键的。
”
在人们的观念中,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
央视大楼最初的工程预算为50亿元,后来一路攀升至近200亿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吸引力
非同一般。
有了足够的资金,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唾手可得?对希艾莱特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希艾莱特认为,一个建筑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配合多方面因素,资金当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客户与设计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尤其是在亚洲的文化语境下,对一个项目的成功是十分必要的。
”他表示。
在中国,很多客户很想主导、控制一个设计方案,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在项目初期就与客户进行大量交流工作。
对设计师来说,不仅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更要让客户看到,在其先入为主的观点背后,设计师所能提供的众多可能。
在设计环节中,要充分运用专业的视角和创意让客户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让客户产生信任,并能和设计师一起完成项目。
希艾莱特认为,设计师与客户的关系并不是选择、交易,设计师不能选择项目或客户,客户也不能像购物那样挑选设计师,双方的理想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理解,进而共同创作。
他说:“我们希望与有着同样视角、同样乐意迎接挑战的客户一起工作,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友谊。
”
“不仅设计建筑,更希望为公众文化生活提供助力。
”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通过城市规划,特别是地标性建筑物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此,希艾莱特认为,城市形象的提升不能仅通过规划,依靠一两座标志性建筑。
他表示,建筑是蕴含在一个城市文化语境之中的,而整体语境造就了一个城市的身份特征,“建筑要始终与当地已有的文化语境相契合,而不是凭空造出一个城市的特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不能给城市带来改变,但这种改变不能是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而是要植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大众需求。
”
希艾莱特以OMA在香港的重点项目——西九龙文化区为例,阐述了他的理念。
西九龙文化区包括17个场馆,在着手这个项目的设计时,OMA对香港的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们没有套用看似高端、新潮的设计方案,而是希望通过新颖、亲切的整体规划,吸引所有的香港人来到这个文化区。
在这个文化区中,OMA设计了各种不同功能的设施,如博物馆、剧院、公园、集市等,以及为艺术家准备的工作室,用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西九龙文化区的建立,丰富香港的文化活动,我们相信只有让文化活动与当地情况相结合,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其中产生共鸣。
” 希艾莱特说。
OMA之所以能够以融入当地文化的前提设计建筑,与其合作机构的大力支持不无关系。
OMA由库哈斯创立于1998年,是一个以生产非建筑项目为主的设计研究的工作室,曾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和环球影业公司、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等工作。
希艾莱特对OMA的评价如此:“OMA不仅是做建筑的,更是着眼于人们生活的。
”通过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互相补充,达到打造文化建筑的目的。
“OMA不是将西方建筑模式植入亚洲,而是要融入亚洲的文化生态中。
”
作为一个海外机构的亚洲分部,OMA在亚洲并不仅是传递国际性建筑事务所的美学理念,更是要与本地文化融合,与本地人才一起合作。
“我们不是为他们建筑,而是与他们一起设计建筑。
” 希艾莱特表示,“我们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很注重与客户、本土设计师、策展人的交流,我们提供国际化的视野,分享自己的理念,但我们不支配设计。
在希艾莱特亚洲分公司里,80%的员工来自亚洲本土,我们甚至感觉自己是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亚洲公司。
”
希艾莱特同时透露,OMA正在有计划地扩大亚洲公司的业务。
通过央视大楼和深圳证券交易所,OMA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并希望能在中国有更多的合作。
另外,除了建筑物的设计,OMA还开展了很多内部设计和规划项目,并在南亚和环太平洋地区进行业务推广。
据悉,OMA目前正在着手策划印度尼西亚的两个项目,并在越南、澳大利亚都有在建方案,其在中国、南亚、环太平洋地区的项目达30余个。
“投入不同语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每个国家的不同经历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人文的研究与交流更是激发灵感、拓展眼界的重要来源。
” 希艾莱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