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一、番茄的特征特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番茄为喜温性蔬菜,其适应性较强,对基质的选择要求不严,在6~35℃均可生长,地上部分平均温度在24~27℃时,可以正常开花和结果,在18~2℃下生长时,落花率较高。温度超过40℃时,生长受阻,并使茎叶发生日灼环死现象。温度低于15℃时生长受到影响,并影响开花;低于10℃,生长缓慢,呈现开花不结果;5℃时茎叶停止生长。当温度降-1~3℃时,将公发生冻害。根际部分温度以20~26℃最佳,高于33℃或低于13℃时,根系生长不良。

番茄喜光,对光照条件反应敏感,光照不足时生长不良,常会引起落花、落果,易使植株发生徒长、开花坐果少、营养不良等各种生理障碍和病害,冬春季节勤擦洗棚膜,增强透光性,同时在温室内后墙上张挂反光幕,一般10~15天擦洗一次,在连续阴天时,进行人工补光。

番茄根际适宜的基质湿度在80%左右,空气湿度75%~80%。

二、品种选择

1.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寡光(光照弱、光照时间短)或阶段高温、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及结果性良好。

2.选择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无限生长型、产量高,商品性好,平均单果重在150克以上,果色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择,果实表面光滑、畸形果少,耐储运,商品率达95%以上。

3.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高抗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等,并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4.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经多点试验、示范,适宜无土栽培各茬次的品种有中杂9号、朝研299、粉冠108、218、欧帝等。

三、栽培茬口

1.越冬一大茬 9月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上市。

2.秋延茬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

3.早春茬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4月中句

四、栽培技术

1.穴盘育苗选择适宜的种植茬口,规模化种植时利用工厂化育苗手段

进行穴盘育苗,小户生产时进行番茄穴盘二级育苗。

(1)种子消毒处理。

①温汤浸种法。将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50~60℃热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中,边倒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静置浸泡6~8小时,该方法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但对种子内部的病菌消灭不彻底

② 药剂处理法。用40%磷酸三钠1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及种子内部的病菌,冲洗种子后浸泡6小时。

包衣种子干籽直播,不需处理,每穴1粒种子。

(2)穴盘二级育苗。将都鲜的杨树锯末用开水处理后,做成10理米厚的苗床,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散播在苗床上,待两片子叶充分平展后进行分苗。

将高锰酸钾稀释成1000倍液,均匀喷洒在基质上,或每立方米基质中加人50%多菌灵100~200克,充分混拌均匀堆闷2小时后装入72孔穴盘。然后将子叶苗移植在穴盘中,每穴移栽1株,移栽完后将穴盘苗放置在设有防虫网的条件下进行管理,穴盘苗的根坨小、易缺水而使幼苗发生萎蔫,应早晚补充水分,夏秋季节育苗时利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冬春季节育苗时覆盖保温设施,适栽苗龄35~40天。

2.定植前准备栽培基质的准备、栽培设施建造。

3.定植将番茄幼苗按大小进行分级定植,通常小苗移栽在温室中间,大苗移栽在温室两侧,移栽前对幼苗进行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幼苗进行喷雾,定植时苗坨适度深栽萌生不定根,定植后穴内浇灌移栽灵或恩益碧(NEB)溶液,定植株距为40~45厘米,每槽定植两行,每667米,栽苗1900~2200株。

4.定值后管理

(1)温度、水肥管理。

①缓苗期。加强温湿度管理,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夜温17~18℃。空气湿度保持在75%左右,基质湿度保持在80%以上。

②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3~30℃,夜温15℃以上。空气湿度保持在75%~80%,基质湿度保持在80%~85%。夏秋高温季节在棚膜外层覆盖遮阳网或

在膜上泼泥水形成遮阴物,冬春寒冷季节除晚上覆盖草帘等防寒物外,在气温较低或阴雪天气的晚上,在草帘外层覆盖一层塑料棚膜,可提高室温2~3°C。

③定植后20天追施有机生态专用肥十大三元复合肥的混合肥料(100千克生态专用肥+50千克复合肥+0.5千克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每隔10~15天地施一次,每株用量以12党为基础,逐次增加,整果期达到25克。

④ 结果盛期。除加强温度、湿度、追肥和浇水之外,需及时叶面道施钙肥和磷酸二氨钾等

(2)植株调整。整枝是番茄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植株长至20~25厘米时及时吊蔓;番茄采用单蔓换头整枝,留4~5穗果后,掐头换枝,在第四~五穗花蘸花后,留两片叶子掐头换枝,每株一般可坐9~11穗果,结合整枝及时疏花疏果,每穗留3~5个果实,开花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9:00~10:00用20~30毫克/升防落素或番茄灵溶液蘸花,也可用0.015%~0.02%2,4-滴溶液涂抹花柄。蘸花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浓度,温度高时浓度偏向下限,温度低时应用上限。

番茄分枝能力强,要及早摘除,一般在不影响吸收营养与水分的前提下,5厘米以上的侧枝要及早去除,并及时摘除黄叶、老叶和病叶。

五、适期采收

番茄果实因品种不同,其保藏时间不同,根据不同品种确定适宜的采收期。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培训讲学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

3.1栽培条件 大棚温室草莓无土栽培尚不普遍,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掌握运用、对环境气候条件的控制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无土栽培可采用5m宽、60m~80m长的玻璃或塑料大棚温室。就草莓生产本身并不一定能获得足够的效益,但如能利用闲置的生产番茄、黄瓜等的温室,稍加改造后就可利用。这种温室结构适宜草莓短期栽培,并与蔬菜作物轮作。拱棚或半拱棚温室成本较低,但技术难度较大,使用时必须配备一些其他辅助设施。 3.2栽培支架 由于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采收劳动强度大、费工等问题,目前推崇通过支架将栽植面提高到适宜人工采摘的高度,以便提高劳动效率。悬挂式栽培装卸迅速,也利于其他作物的轮换栽培,可通过调节高度来优化工作条件,采用漏斗回收灌溉营养液。国外市面上有专供草莓生产的支架。也可采用简易的木桩台面支架,但安装比较费时。推荐的种植面高度为1.4m~1.6m。 3.3培养基质 无土栽培的培养基质一定要事先进行消毒处理(如高温消毒)。草莓无土栽培可采用以下基质:泥炭土:草莓栽培长期所采用的一种基质,具有保水能力强、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最大的问题是草莓苗易发生窒息。松树皮:具有很大的孔隙度与稳定结构,产地成本较低,但应注意腐熟度或团粒结构不一致问题,定植后的温度控制是关键。也可采用泥炭与松树皮混合,可克服各自的不足。石绒:是一种普遍受欢迎的栽培基质,价格较高,栽培技术要求高。 3.4灌溉———施肥系统 灌溉与施肥通过一个滴灌管道系统完成,分定量泵和计算机施肥两种方式。定量泵成本较低,便于安装,适宜小规模和简单生产模式。计算机灌溉具有自动控制功能,性能可靠,尽管价格昂贵,但对于大规模生产必不可少。使用前要进行水质分析,灌溉管道应置于栽植袋下。用流量为1~2L/公顷的滴头,通过延长管导向头,将滴灌头伸进栽植袋内。滴灌系统运转的正常与否取决于过滤的有效性,流量及每次滴灌量都要严格控制。

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 一、番茄的特征特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番茄为喜温性蔬菜,其适应性较强,对基质的选择要求不严,在6~35℃均可生长,地上部分平均温度在24~27℃时,可以正常开花和结果,在18~2℃下生长时,落花率较高。温度超过40℃时,生长受阻,并使茎叶发生日灼环死现象。温度低于15℃时生长受到影响,并影响开花;低于10℃,生长缓慢,呈现开花不结果;5℃时茎叶停止生长。当温度降-1~3℃时,将公发生冻害。根际部分温度以20~26℃最佳,高于33℃或低于13℃时,根系生长不良。 番茄喜光,对光照条件反应敏感,光照不足时生长不良,常会引起落花、落果,易使植株发生徒长、开花坐果少、营养不良等各种生理障碍和病害,冬春季节勤擦洗棚膜,增强透光性,同时在温室内后墙上张挂反光幕,一般10~15天擦洗一次,在连续阴天时,进行人工补光。 番茄根际适宜的基质湿度在80%左右,空气湿度75%~80%。 二、品种选择 1.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寡光(光照弱、光照时间短)或阶段高温、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及结果性良好。 2.选择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无限生长型、产量高,商品性好,平均单果重在150克以上,果色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择,果实表面光滑、畸形果少,耐储运,商品率达95%以上。 3.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高抗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等,并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4.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经多点试验、示范,适宜无土栽培各茬次的品种有中杂9号、朝研299、粉冠108、218、欧帝等。 三、栽培茬口 1.越冬一大茬 9月下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上市。 2.秋延茬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 3.早春茬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4月中句 四、栽培技术 1.穴盘育苗选择适宜的种植茬口,规模化种植时利用工厂化育苗手段 进行穴盘育苗,小户生产时进行番茄穴盘二级育苗。 (1)种子消毒处理。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及其好处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及其好处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如表1所示。 表1 无土栽培与土栽培产量比较 从上表看出无土栽培的增产潜力是很高的。意大利栽培茄子,土培为每公顷33625公斤,无土栽培则达8600公斤.公顷-1 ,增加1.5倍,奥地利的维也纳,有一座蔬菜工厂,每平方米的面积可生产1吨蔬菜。日本筑波科学城有一株水培番茄,自1980年播种后一直生长不衰,成了一棵番茄树,结了上万个果实。一株厚皮甜瓜(无土栽培)结果近百个,而土栽培每株仅能结瓜1-2个。我国的试验也不例外,山东农业大学邢禹贤等的试验,无土栽培西瓜单产量达4.75公斤,而土培只有2.6公斤。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86年黄瓜无土栽培,结瓜1个月统计,108株的平均单株产量就达1.9公斤左右,一般土培是达不到的。 无土栽培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例如番茄的外观、形状和颜色好,维生素C的含量可增加30%,矿物质含量增加近一倍。 花卉无土栽培也有成效。香石竹的香味变得浓郁、花期长,开花数多。单株开花数为9朵,土培只有5朵。无土栽培时香石竹裂萼率仅8%,而土培高达90%,明显提高了商品品质。 (二)节约水分和养分 土壤种植时灌溉的水分、养分大量流失、渗漏、浪费很多;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养分水分的流失和渗漏,充分被作物吸收和利用。意大利的试验结果,说明了此问题(表2)。 表2 无土栽培与土栽培的耗水比较 上表说明土壤栽培不仅产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在北京地区秋季进行大棚黄瓜无土栽培试验,自7月30日播种至9月14日,共计46天,浇水(营养液)共21.7立方米。若进行土培,46天中至少浇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统计结果,节水率为50-66.7%。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是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精编版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1.立体草莓无土栽培优点 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 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 667m28000~10000株,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每667m2的栽培总量可达11000~13000株。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 1.2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草莓是对土壤病菌非常敏感的作物之一,一旦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栽种,土壤病菌就会严重威胁到草莓。对很多农户来说,要想连续种草莓,要么换地块,要么轮作(前茬作物季节安排不当可能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由于立体栽培采用的基质是泥炭土、木屑等,除了能高产、高效,还可重茬式补充营养,从而有效地解决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难题。棚架采用“品”字型骨架,每层之间互不遮挡,使每棵草莓都能沐浴到阳光,这样不仅有利于草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果实着色也均匀,

商品果率可达93%以上。可以说,立体无土栽培的草莓,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提高了。同时,将草莓种植在距地面50cm高的栽培槽中进行无土栽培,不用弯腰便可以摘到草莓,与常规方法种植的草莓相比较,颜色鲜亮、口感好,而且洁净卫生,更适合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 1.3可随时控制草莓生长环境,有效解决低温阴雨对生长的影响 春节期间本是草莓产销的旺季,可年年都会发生由于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草莓根系被冻死的现象,种植户损失惨重。立体种植草莓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利用设施设备对草莓光照、通风、热能、湿度等生长环境进行控制,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草莓生产周期一般可缩短为3个月以内,产量为普通模式的3倍。草莓赶在了春节前价格最贵的季节大量上市,效益更是成倍增长。 2.栽培管理技术 2.1棚架的搭建 为保证通风透光,温控大棚[8]最好采用南北走向,棚宽为6~8m,长30m 左右。架子可采用钢筋、角钢、竹架、木架等(表面做防腐处理)。我们采用这几种方式搭建棚架。每个钢架长3m,宽98cm,高1.2m,品字行结构,两铁架过道宽60cm。每个大棚可以排放5列,每列放9个铁架。 2.2品种选择 棚栽草莓要选用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果实风味佳的品

农业技术大全-第10章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大全-第10章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第10章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国内外无土栽培最多的作物是蔬菜,其中以番茄的栽培面积最大,其次是黄瓜、莴苣、甜椒。此外还有茄子、甜瓜、西瓜、鸭儿芹、甜菜、草莓、西芹等。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从事蔬菜保护地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无公害

蔬菜生产,甚至是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果菜类无土栽培技术 一、黄瓜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又名胡瓜、王瓜等,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物,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热带潮湿森林地区。古代分南、北两路传入我国华南和北方,分别形成华南系黄瓜和华北系黄瓜。黄瓜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无土栽培的产量仅次于番茄,是无土栽培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浅根性,主要根群分布在15~20cm表土以内,再生能力较差。茎为蔓性,中空。叶呈五角形或心脏形,单叶互生,叶色浓绿或浅绿。花通常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较小,多簇生。雌花较大,多单 3

生。果为瓠果,棒状或长棒状,嫩瓜大部分为深绿色或浅绿色,亦有少数为淡黄色或白色。种子扁长椭圆形,黄白色或白色,千粒重30g左右,寿命2~5年不等。 2.生育周期黄瓜整个生育期分为:发芽期(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充分展平,需5~6d);幼苗期(子叶展平至第四片真叶充分展开,需30~40d);抽蔓期(从开始抽蔓至第一雌花坐果,需15~20d);开花结瓜期(从第一雌花坐瓜至拉秧,需30~60d)。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黄瓜为喜温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要求略有不同。发芽期适温为27~29℃,幼苗期白天22~25℃,夜间15~18℃,开花结瓜期白天为25~29℃,夜间18~22℃。黄瓜生长发育要求的昼夜温差以10℃左右为宜。 (2)光照黄瓜喜光,也较耐弱光。光饱和点一般为5.5万~6万lx,光补偿点为 4

桂林大棚草莓A型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桂林大棚草莓A型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桂林大棚草莓A型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来源:广西桂林市蔬菜研究所作者:刘春惠 立体栽培是将植物架离地面进行栽培的一种模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太阳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1]。草莓浆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口感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莓株高20 cm 左右,适合进行立体栽培;草莓花、果实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进行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具有高投入、高产出、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业。近20 a 来桂林草莓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势头迅猛,但草莓仍以小拱棚栽培方式为主,由于冬季保温性能差和南方阴雨天气湿度大等原因,病虫害发生严重,致使产量损失大、果实品质差。借助美丽的漓江流域沿岸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资源,发展草莓立体无土栽培观光农业意义重大,市场前景广阔。2013-2016 年我们进行了草莓大棚A 型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 倍,节约土地2/3 以上。现将草莓A 型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1 A 型架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系统

A 型架立体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由支架、栽培槽、栽培基质、水肥灌溉管网组成。 1.1 A 型栽培架 A 型栽培架由支架和栽培槽组成。支架由角钢焊接成“A”字形,高130~150 cm,底宽80 cm,长20 m;两边脊上分别安装3 层或4 层半圆形PVC材质的栽培槽,层间距40 cm;栽培槽直径40 cm,深13 cm;每条栽培槽基质表面沿草莓植株近旁铺设2 条滴灌带。栽培架南北走向放置,相邻两架间距60 cm。 1.2 栽培基质 采用山东鲁青牌营养基质。 1.3 水肥滴灌系统

番茄无土栽培论文

无土栽培技术课程论文 姓名:于海胜 专业班级:农学0903班 学号:20095261 日期:2012-4-24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摘要:番茄是重要的茄果类蔬菜之一,为代表性的蔬菜类无土栽培作物。本文对番茄无土栽培的品种选择、育苗技术、营养液管理、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实践证明,该技术在番茄无土生产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 前言:番茄又名西红柿,是温室大棚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番茄适应性广,栽培容易,产量高且营养丰富,以富含维生素 C 和多种矿质营养而著称,果实酸甜适口,风味独特,既可作为水果,又是人们喜食的主要蔬菜,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无土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主要蔬菜。 采用大棚无土栽培能很好地解决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和病虫害等连作障碍的问题,有效地调控作物优质高产所必需的水、肥、气、热条件,但这种“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营养液配制与管理都需要一些专业知识,而且往往NO3-含量超标,产品达不到有机蔬菜标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档次的提高,蔬菜的质量差价明显加大。根据当地经济、地理位置等状况发展特色蔬菜的无土栽培方式,生产无污染的“增值”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 无土栽培的设施条件 1.1 栽培槽:选择阳光充沛的温室或大棚,整地后按南北方向挖栽培槽,北面留 80 厘米做过道,南边余30 厘米,用垒成内径宽 48 厘米、槽边高 24 厘米的栽培槽,一般槽距为 72 厘米槽底部铺一层塑料膜防止渗漏。 1.2 灌水设施:在棚内建一个蓄水池,外管及栽培槽内管均可用塑料管,防止生锈腐蚀,槽内滴管数量为1到2 根。 1.3 栽培基质:有机质可用秸杆或锯未等,无机质可采用河沙、炉渣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好,一般有机肥∶无机肥 =4∶6,使用前半个月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在每平方米配好的基质中加入无土栽培专用肥 2 千克,经过消毒的鸡粪 10 千克,混拌均匀后放入栽培槽内,栽培基质可重复使用,但是在每茬作物收获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2 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 2.1 栽培季节的确定 目前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利用温室进行无土栽培番茄,一般分为二种茬口类型。其一为一年二茬,第一茬春番茄多在 11-12 月播种育苗,1~2月份定值,4~7 月采收,第二茬秋番茄在 7 月播种育苗,8 月定植,10 月至翌年 1 月份采收。另一种茬口类型是一年一茬的越冬投期栽培番茄,适于冬季较温暖、光照充足地区的温室栽培。多在 8~9 月播种,9~10 月定植,11 月至翌年 5 月连续采收。 2.2 品种选择 番茄对光照强废要求较高,其光饱和点为 70000Lx,秋分以后日照渐减,光强也大为减弱,因此冬春栽培宜选耐低温、耐弱光品种为宜,同时还应选用抗病和抗虫的品种。秋番茄栽培应选用生长势不过旺,耐病性强,着色均匀,品质好的品种。目前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多。最近几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种植品质好、糖分高的小番茄(迷你型番茄)品种

《无土栽培》教案

《无土栽培》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无土栽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花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大多都生长在哪里呢?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都生长土壤里,地球因为这些植物更加充满生机。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探索新的植物种植方式。你还见过其他离开土壤也能生长的植物吗(学生交流) 2、揭题: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些植物离开了土壤也能生长,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种植方式叫做无土栽培。 (二)探究知识 1、质疑提问 以前你们研究过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吗今天想不想研究能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吗(学生提问) 问得真好!你们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发现你们最关心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土壤为什么植物也能生长? (2)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 (3)无土栽培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2、分组研究 (1)提问: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有什么哪些办法? (2)学生交流。 无土栽培栽培技术最早使用是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伍德华德。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配制成营养液,再配上其他东西,来代替土壤栽培,这就是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不受环境限制,产量高、品质好,能反季节生产,减少病害。无土栽培由于其从栽培设施到环境控制都能做到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因而具有一般传统的土壤栽培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可以概括为以下面几个方面:(a)无土栽培的作物生长快,产量高。(b)免除土壤污染,可以生产出清洁卫生、少污染、无公害,品质好的产品。(c)省工、节水、省肥。由于不需要进行土壤耕作、整地、施肥、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大大减少,不仅能节省用工,同时劳动强度亦不大,能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的劳动条件,有利于省力化栽培。在人工控制下,通过营养液的科学管理来确保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因而可以大大减少了土壤栽培中水肥的渗漏、流失、挥发与蒸发,所以在沙漠干旱地区进行无土栽培亦是一项很好的“节水工程”。(d)可以避免土壤连作障害:如果土壤连作频繁,会导致土传病虫害日见增长,土壤盐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新进展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新进展 黑银秀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 210095) 摘要:本文简单综述了我国番茄无土栽培方式的新进展,旨在推动我国番茄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番茄,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综述 Tomato Soilless Culture in China's new progress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n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presented the advances of Tomato soilless culture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Tomato soilless 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Tomato;soilless culture;Key Technologies;Review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 Hydroponics, Solution Culture ):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番茄无土栽培的两大类型是水培和基质培,而我国目前番茄无土栽培方式最多的是混合基质培。水培是指植物部分根系浸润生长在营养液中,而另一部分根系裸露在潮湿空气中的一类无土栽培方法,番茄主要水培方式有深液流技术DFT、营养液膜技术NFT。基质培是指作物根系生长在各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固体基质环境中,通过固体基质固定根系,并向作物供应水分、营养和氧气的方法。基质培方式有槽式栽培,桶式栽培,袋式栽培,有机生态型栽培,树式栽培、柱式栽培等。 1.营养液深液流栽培 无土栽培技术中,深液流技术具有作物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种植系统,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广泛推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营养液深液流为栽培方式,荷兰“百利”番茄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在营养液深液流栽培方式下使用的营养液配方:营养液温度为22℃-32℃,营养生长期的适宜营养液浓度为1 500~2 500μS/cm,结果期的适宜营养液浓度为3 000—41300 μS/cm。根据番茄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采用基于CAN现场总线的温室小气候与营养液组分检测控制系统对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和根际环境进行测量、采集和调控。系统由营养液自动检测与循环系统和温室环境测控系统2部分组成。营养液循环系统主要由栽培床、贮液池、检测池、供液管道系统和回流管道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自动供应水和高浓度营养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入CAN总线模块。温室控制系统共有6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实时状况由传感器感应经由CAN总线输入模块输入到上位机后,控制系统要根据控制目标来操作温室的各种设备。控制系统的温室专用设备:天窗、内遮阳网、燃油热风炉、喷雾机、湿帘、风机、钠灯和二氧化碳钢瓶,共同构成了温度、湿度、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马一科等,2009)。 2.槽式栽培 栽培槽的种类有多种多样,通常用砖垒槽,以红砖居多,槽的底部一般铺一层0.1~0.2mm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以防止土壤病虫传染。也有不用砖砌栽培槽的,而是直接用小

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综述了我国无土栽培的突出特点及发展现状,对我国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就无土栽培研究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土栽培;突出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soilless cultiv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of the solution, the use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research prospect. keywords: soilless cultivation;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s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土栽培俗称水培或水耕,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与其他设备来栽培作物的农业技术。它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目前按根系固定方式可分为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两种栽培方式。液体基质(即水培)又可分坐浴式、浅水式及喷雾式。固体基质分有机和无机基质两种。其中有机基质有锯木屑、草炭、甘蔗渣、酒糟、炭化壳谷等,无机基质有砂、陶砾、火山灰岩、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 1. 立体草莓无土栽培优点 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 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10000株,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每667m2的栽培总量可达11000~13000株。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 1.2 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草莓是对土壤病菌非常敏感的作物之一,一旦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栽种,土壤病菌就会严重威胁到草莓。对很多农户来说,要想连续种草莓,要么换地块,要么轮作(前茬作物季节安排不当可能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由于立体栽培采用的基质是泥炭土、木屑等,除了能高产、高效,还可重茬式补充营养,从而有效地解决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难题。棚架采用“品”字型骨架,每层之间互不遮挡,使每棵草莓都能沐浴到阳光,这样不仅有利于草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果实着色也均匀,商品果率可达93%以上。可以说,立体无土栽培的草莓,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提高了。同时,将草莓种植在距地面50cm高的栽培槽中进行无土栽培,不用弯腰便可以摘到草莓,与常规方法种植的草莓相比较,颜色鲜亮、口感好,而且洁净卫生,更适合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 1.3 可随时控制草莓生长环境,有效解决低温阴雨对生长的影响 春节期间本是草莓产销的旺季,可年年都会发生由于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草莓根系被冻死的现象,种植户损失惨重。立体种植草莓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利用设施设备对草莓光照、通风、热能、湿度等生长环境进行控制,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草莓生产周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姓名:梁颖瑜黄可韵单位:东莞中学高二(10)班邮编:523005 E-mail:llloveww@https://www.360docs.net/doc/212772335.html, kathyh89@https://www.360docs.net/doc/212772335.html, 研究目的: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新趋势。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发展无土栽培技术。90年代美国新兴起一门家庭水培服务业,即专为城市居民承建“家庭菜园”或“家庭花园”。但这一技术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只是一个概念。为了使这一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得到更好的认识,我们做了一些研究调查。 内容提要:介绍无土栽培的优点,种类,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重点讲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 问题提出:为什么要发展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有何优点?有何积极影响?其发展前景如何?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阶段: 一:确定研究小组的成员为黄可韵,梁颖瑜.以刁宏垠老师为指导老师. 二: 确定本次研究课题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研究三:就此研究课题展开研究调查.上网,到图书馆、书店查找资料,同时就无土栽培的优点展开讨论。四:按以下的几项内容整理资料。五:将资料输入电脑并加以修改。六:总结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讲述心得体会。 研究方法:搜查资料,讨论问题,调查研究。 无土栽培法又称营养栽培法、水耕法。它是在栽种作物时不用土壤,不施粪肥,一般仅用化学肥料或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供给作物所需养分的特殊栽培方法。它既是实验室里进行作物栽培的方法,也是实验室进行作物培养实验的一种研究手段。它一般在较封闭的室内环境进行,因此受病虫害感染的机会很小,很少施用农药,所以可种植出无污染、无公害作物。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解析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解析-----------------------作者:

-----------------------日期: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祥解 1、无土栽培的特点 花卉无土栽培也即水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花卉植物,大多数水培中为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又采用沙、砾、泥炭、蛭石、珍珠岩、浮石、玻璃纤维、岩棉、树皮块或锯末等作固体基质,再加入一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又名沙培、砾培、泥炭培、蛭石培、珍珠岩培、浮石培、锯末培等。无土栽培可以不用土壤,所以扩大了花卉的种植范围,沙漠、石山等不毛之地,窗台、阳台、屋顶等处皆可栽培花卉。如屋顶进行无土栽培,夏天也可使室温度降低2-3度。 无土栽培也有省水省肥的优点。土壤栽培由于水分流失多,故水分消耗量要比无土栽培大7倍左右,且氮、磷、钾、等养分也易被土壤固定,据估计一般养分的损失达一半以上,而无土栽培损失很少,尤其是封闭式栽培,几乎没有损失。无土栽培花卉,无杂草,无病虫,清洁卫生,便于运输、销售,也是室内陈设布置的佳品,由于离开了土壤,所以可大大减少劳动量。 花卉无土栽培由于通气好,营养均衡充足,花卉植物生长发育好,与土壤栽培比其产量高、质量好。如无土栽培的香石竹要比土栽的提前2个月开花,每株多开4朵花,且其香味浓、花期长、上等品

率高。无土栽培的盆花,与土栽比,明显生长健壮、整齐,叶色浓绿,花多而大、色泽鲜艳,花期长。 2、无土栽培的类型 无土栽培根据所用基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 沙培法:是以直径小于3毫米的沙、珍珠岩、塑料或其他无机物质作为基质,再加入营养液来栽培花卉植物的方法。砾培法,是以直径小于3毫米的砾、玄武石、熔岩、塑料或其他物质作为基质,再加营养液来栽培花卉植物的方法。 水培法:是无土栽培中最早采用的方式,是花卉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方法。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的状态,以增加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营养液。 锯末培法:采用中等粗度的锯末或加有适当比例刨花的细锯末。以黄杉和铁杉的锯末为好,有些侧柏锯末有毒,不能使用。栽培床可用粗杉木板建造,内铺以黑聚乙烯薄膜作衬里,床宽约60厘米,深约25-30厘米,床底设置排水管。锯末培也可用薄膜袋装上锯末进行,底部打上排水孔,根据袋大小可以栽培1-3棵花卉植物。锯末培一般用滴灌供给植物水分和养分。 喷雾培法:是将花卉作物的根系悬挂于栽培槽的空气中,以喷雾的方法来供给根系营养和水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营养和水分,同时

实用无土栽培技术(低成本)

导言 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在各地逐渐发展起来,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能避免土传病虫害等连作障碍,同时还具有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省肥、省水、省工以及可以在一切不适于一般农业生产的地方进行作物生产的特点,同时无土栽培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使妇女和老年人也能从事这种生产活动。目前发达国家温室作物生产70%以上都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 但是传统的无土栽培也存在一次性投资大,运转成本高,而且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难度较大等缺点,因此这些系统在我国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 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成功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栽培技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具有节肥、节水、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并且操作简单,系统排出液无污染,产品品质好。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立足于有机种植和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与传统的营养液无土栽培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化学营养液的传统观念。它采用有机固态肥取代化学营养液,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只需灌溉清水。 第二,大大拓宽了栽培基质的取材范围。采用可就地取材的廉价农作物秸杆、玉米芯、废菇渣等农产废弃物全面取代价格昂贵的草炭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并可连续使用3-4年。 第三,显着降低了无土栽培的成本。一次性投资较最简单的营养液槽降低45%,肥料成本降低53%,基质成本降低60%。 第四,增产效果明显。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番茄年亩产量超过两万公斤,最高产量达到22187.78公斤,达到目前国内的最高产量水平。 第五,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将有机农业成功的导入无土栽培,符合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施肥标准,能明显改善产品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尤其是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硝酸盐的含量。 第六,大大降低了操作管理的难度。在“简单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无土栽培肥水管理的“标准化”,使无土栽培技术由深不可测变得简单易学,实现了管理的“傻瓜化”。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各种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鲜切花等都可以采用此项技术。 1 茄果类 茄果类有番茄、樱桃番茄、茄子、辣椒、普通甜椒、彩色甜椒、人参果等。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经验完整版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经验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 1.立体草莓无土栽培优点 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栽培为大棚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可节约用地,适种范围广 从单位面积栽培量来看,传统栽培模式草莓的栽植密度为每667m28000~10000株,改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后,种植株数可提高20%~30%,每667m2的栽培总量可达11000~13000株。另外,就土壤条件来讲,草莓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用传统方法栽培时宜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而改用立体无土方法栽培时,由于营养基质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本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不管土壤肥沃与否,甚至在荒坡、荒滩或者水泥地上也能发展,只要营养基质符合要求,就能保证草莓正常生长。 1.2可有效提高品质,适合发展观光农业 草莓是对土壤病菌非常敏感的作物之一,一旦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栽种,土壤病菌就会严重威胁到草莓。对很多农户来说,要想连续种草莓,要么换地块,要么轮作(前茬作物季节安排不当可能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由于立体栽培采用的基质是泥炭土、木屑等,除了能高产、高效,还可重茬式补充营养,从而有效地解决草莓栽培中的重茬难题。棚架采用“品”字型骨架,每层之间互不遮挡,使每棵草莓都能沐浴到阳光,这样不仅有利于草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果实着色也均匀,商品果率可达93%以上。可以说,立体无土栽培的草莓,住的是基质,喝的是营养液,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提高了。同时,将草莓种植在距地面50cm高的栽培槽中进行无土栽培,不用弯腰便可以摘到草莓,与常规方法种植的草莓相比较,颜色鲜亮、口感好,而且洁净卫生,更适合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 1.3可随时控制草莓生长环境,有效解决低温阴雨对生长的影响 春节期间本是草莓产销的旺季,可年年都会发生由于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草莓根系被冻死的现象,种植户损失惨重。立体种植草莓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利用设施设备对草莓光照、通风、热能、湿度等生长环境进行控制,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草莓生产周期一般可缩短为3个月以内,产量为普通模式的3倍。草莓赶在了春节前价格最贵的季节大量上市,效益更是成倍增长。 2.栽培管理技术 2.1棚架的搭建

无土栽培技术的可行性方案

无土栽培技术的可行性方案一.无土栽培概述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大家都知道,传统农业中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如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树、茶叶、花卉、烟草等,都必须利用土壤栽培,可以说,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就是利用土壤的栽培技术,农业与土壤是密切相关切的。而自1929年格里克教授试种一株无土栽培番茄成功以来,作物栽培终于摆脱自然土壤的束缚,可进入工厂化生产的诱人发展前景。无土栽培无须依赖土壤,它是将蔬菜等作物种植在装有营养液的一定栽培装置中,或是在充满营养液的砂、砾石、蛭石、珍珠岩、稻壳、炉渣、岩棉、蔗渣等非天然土壤基质材料作成的种植床上,因其不用土壤,故称无土壤栽培,而且由于它不用一般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而是依靠提供营养液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施肥技术,所以无土栽培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即简称水培、水耕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由于由于不用土壤,在技术上是一重大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先进设施,新型的基质材料的应用,无土栽培已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进

(3)气雾培:是将营养液用喷雾的方法,直接喷到植物根系,根系悬挂在容器中的内部空间。基质栽培是植物通过基质固定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方法。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栽培方式。 (1)无机基质:包括砂培、砾培、蛭石培、珍珠岩培、炉渣等。 (2)人工基质:岩棉培、聚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泡沫等; (3)有机基质:包括锯木屑、蔗渣、草炭、稻壳、熏炭、树皮、麦秆、椰壳糖、膨化鸡粪、菌糠等。 不同的无土栽培类型和方式,由于采用不同的栽培基质、不同的装置的栽培床和不同的供液方式,其效果、技术难度大小不一。 a.营养液膜栽培技术: 营养液膜栽培即NFT栽培(Nutrient Film Technigue),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与传统的无土栽培技术相比.具有设备简易,投资小成本低、便于生产上推广应用等优点。此项技术是由英国温室作物研宄所AllenCooper教授最早

无土栽培技术

什么是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大家都知道,传统农业中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如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树、茶叶、花卉、烟草等,都必须利用土壤栽培,可以说,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就是利用土壤的栽培技术,农业与土壤是密切相关切的。而自1929年格里克教授试种一株无土栽培番茄成功以来,作物栽培终于摆脱自然土壤的束缚,可进入工厂化生产的诱人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无须依赖土壤,它是将蔬菜等作物种植在装有营养液的一定栽培装置中,或是在充满营养液的砂、砾石、蛭石、珍珠岩、稻壳、炉渣、岩棉、蔗渣等非天然土壤基质材料作成的种植床上,因其不用土壤,故称无土壤栽培,而且由于它不用一般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而是依靠提供营养液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施肥技术,所以无土栽培又被称为营养液栽培,即简称水培、水耕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由于由于不用土壤,在技术上是一重大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先进设施,新型的基质材料的应用,无土栽培已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温、水、光、肥、气等的自动调节与控制,实行工厂化生产。因此,无土栽培是当代现代化农业的高新技术,是现代设施栽培的新技术。 甜瓜的无土栽培技术

1)栽培槽设置 栽培槽在温室内南北设置,栽培槽框架选用24cm×12cm×5cm的标准红砖,用4层红砖(也可选用3层红砖)做成,槽内直径48cm,高20cm,槽间距60cm,北高南低,坡降为0.5%,长度依温室的宽而定。槽框建成后,在槽的底部隔离土壤铺一层0.1mm厚的塑料薄膜后放粗基质,然后再铺一层塑料编织袋,填上混合细基质。或用土槽覆膜栽培,即在地面下挖20-25 cm的土槽,覆膜填基质,地上铺一层红砖压膜。槽向走道可用红砖、编织袋、塑料膜、砂子等铺设。 (2)基质配料及发酵 按秸秆、菇渣、炉渣3︰4︰3或用麦衣(麦秸):玉米秆:河沙按3︰3︰4的比例配制。将以上材料分别粉碎(小于3cm),每立方米基质加过磷酸钙2.5-3公斤,充分拌匀后发酵。基质发酵时,最低层要覆上薄膜与土壤隔离,堆高1.5m,含水量要达到70-80%,上盖棚膜堆闷发酵30-45天,直到充分腐熟为止。在发酵过程中,要每1周翻料一次,并根据情况适量补充水分。基质的原材料应注意消毒。粗基质用作贮水(排)水,最好选用过筛的粗炉渣,粒径达到1-3mm,与腐熟的秸秆混合,同时,混合基质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肥,经消毒处理后,准备装槽。 (3)滴灌设施的选择 灌溉软管可选用北京双翼薄壁软管微灌系统,供水水源可在温室内另建水位差1.5-2.0m以上的贮水池1个,建独立的灌水系统。

草莓无土栽培技术

3.1栽培条件 大棚温室草莓无土栽培尚不普遍,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掌握运用、对环境气候条件的控制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无土栽培可采用5m宽、60m~80m长的玻璃或塑料大棚温室。就草莓生产本身并不一定能获得足够的效益,但如能利用闲置的生产番茄、黄瓜等的温室,稍加改造后就可利用。这种温室结构适宜草莓短期栽培,并与蔬菜作物轮作。拱棚或半拱棚温室成本较低,但技术难度较大,使用时必须配备一些其他辅助设施。 3.2栽培支架 由于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采收劳动强度大、费工等问题,目前推崇通过支架将栽植面提高到适宜人工采摘的高度,以便提高劳动效率。悬挂式栽培装卸迅速,也利于其他作物的轮换栽培,可通过调节高度来优化工作条件,采用漏斗回收灌溉营养液。国外市面上有专供草莓生产的支架。也可采用简易的木桩台面支架,但安装比较费时。推荐的种植面高度为1.4m~1.6m。 3.3培养基质 无土栽培的培养基质一定要事先进行消毒处理(如高温消毒)。草莓无土栽培可采用以下基质:泥炭土:草莓栽培长期所采用的一种基质,具有保水能力强、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最大的问题是草莓苗易发生窒息。松树皮:具有很大的孔隙度与稳定结构,产地成本较低,但应注意腐熟度或团粒结构不一致问题,定植后的温度控制是关键。也可采用泥炭与松树皮混合,可克服各自的不足。石绒:是一种普遍受欢迎的栽培基质,价格较高,栽培技术要求高。 3.4灌溉———施肥系统 灌溉与施肥通过一个滴灌管道系统完成,分定量泵和计算机施肥两种方式。定量泵成本较低,便于安装,适宜小规模和简单生产模式。计算机灌溉具有自动控制功能,性能可靠,尽管价格昂贵,但对于大规模生产必不可少。使用前要进行水质分析,灌溉管道应置于栽植袋下。用流量为1~2L/公顷的滴头,通过延长管导向头,将滴灌头伸进栽植袋内。滴灌系统运转的正常与否取决于过滤的有效性,流量及每次滴灌量都要严格控制。 3.5气候条件控制 生长初期应保持植株周围最低温度为8℃~10℃,以后按每周提高1℃逐渐升高,最终达到12℃~14℃。开花期温度可先升高到14℃~16℃,然后再降到12℃~14℃。当温度高达20℃~25℃时,应注意棚内通风。开始结果期,基质的最低温度应高出环境最低温度2℃,但基质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8℃。温度的控制可通过加温设施来实现。增加光照是提早成熟的有效措施。人工光源可采用白炽灯(10w/m2)。夜间光照每小时补充25min。供光时间可从生产开始期直到叶柄和花草长到足够的长度。光照过长会引起发育过量,由此造成病虫滋生。可通过动态方式(排气机)或静态方式(两端打开或顶棚打开)实现通气。棚内最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当湿度过大时,通过加温和换气来调节;当湿度过小时,通过喷雾机或雾化系统来增湿。

无土栽培技术论文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概述 摘要:概述无土栽培的发展,具体介绍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应用,并对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优缺点;展望 无土栽培就是无需土壤,而用营养液种植作物的一种栽培技术,它属于一种设施栽培。它利用一定的栽培设施,通过协调植物与环境、营养液与植物根系间的相互作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光水肥气条件,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蔬菜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蔬菜栽培技术,是实现蔬菜生产工厂化、现代化、高效化的重要途径。 1蔬菜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 在国外研究无土栽培起始于在用营养液培养植物,在1929 年,美国格里克在营养液中种植1株番茄高达7.5 m,产出果实重达14 kg,一时轰动全世界,当时称这种方法为水培1945年后开始应用水培生产蔬菜和粮食,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在西方和海湾地区已大量应用无土栽培进行工厂化生产蔬菜,在英格兰建成了一个有8 万㎡的水培温室,称为“超级番茄工厂”,使无土栽培走上工厂化、商业化。 我国现代无土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从1937年开始的,由上海的四维农场采用基质培生产少量番茄上市。1941年浙江农业大学陈子元教授与当时的华侨农场在上海进行试验,后来由于成本太高而被迫放弃。20世纪70年代后期,山东农业大学首先开始无土栽培生产试验,并取得了成功。80年代中期,进口的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已经从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人们要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无土栽培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迅速从研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无土栽培面积仅5.0 h㎡左右,而90年代中期仅北京就已达2.5 hm2左右,1997年全国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100.5 h㎡,近几年来我国的无土栽培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2-4]。 2无土栽培技术及应用 根据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采用的栽培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水培和基质栽培。 其中基质栽培中可用单一的基质培养法,也可用几种基质按比例组成混合基质培养法。基质是营养液的介质和载体,是植物的固定物质。无基质栽培法的水培法,常采用溶液流动培养方法,主要特征为“深悬流”,即提供的营养液的液层较深,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