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讲明以下加点的字词〔一空2分,共30分〕1、看起来...假设有光:2、才.通人:3、豁然..爽朗:4、便要.还家:5、不管..魏晋:6、皆叹惋..:.7、便扶.向路:8、寻向所志.:9、欣然规.往:10、后遂无咨询津...者:11、选贤与.能:12、故交不独亲.其亲:13、矜.、寡、孤、独、:14、女有归.:15、盗窃乱贼.而不作: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各题4分,共40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三、«骆驼祥子»名著阅读〔一空3分,共30分〕1、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2.情节及性格:祥子是个。

他性格,如同骆驼一样。

他最大的妄图是。

第一次,他攒了三年买的车,被抢走;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钞票就被敲诈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钞票买的,但虎妞难产而死,他只好把车卖掉安葬虎妞。

通过三起三落后的他,性格变得,最后以堕落完成了他的悲剧一生。

3、人物:小讲同时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的车主刘四,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

答案:一、1、看起来:模模糊糊,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模样。

2、才:仅。

3、豁然:宽敞明亮的模样。

4、要:通〝邀〞,邀请。

5、不管:不要讲,〔更〕不必讲。

6、叹惋:感叹、惋惜。

7、扶:沿、顺着。

8、志:标记。

9、规:打算。

10、咨询津:咨询路。

那个地点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11、与:通〝举〞,选举。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上册(2014年修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大道之行也(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与: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3)男有分.,女有归分:(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选贤与能。

通意思:(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意思:(3)可爱者甚蕃。

通意思:(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意思: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归.分: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4.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5.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6.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篇。

(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

其中《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给下列各字注音。

睦()矜()分()恶()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讲信修..睦信:修:(2)货.恶其弃于地也货:(3)盗窃乱贼.而不作.贼:作:(4)故外户而不闭.闭:10.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1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1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1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24 大道之行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40分)1、选贤与.能()2、不独亲.其亲()3、鳏寡孤独....()4、废疾..者() 5、男有分.()5、女有归.()6、谋闭而不兴.()7、乱.贼而不作.() 8、外户而不闭.()9、货恶.其弃() 10、是为大同.()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它是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被合称为“五经”。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4doc 初中语文一、文学常识填空«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

«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

〝大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

二、依照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1.老而无子的人。

〔 〕2.老而无夫的人。

〔 〕3.老而无妻的人。

〔 〕4.幼而无父的人。

〔 〕三、讲明以下句中相同的词语1 2 3 4 .与:选贤能()遂外人间隔().闭:是故谋而不兴()故外户而不().行:大道之()复前().为:天下公()人五()与与闭闭行行为为⎧⎨⎩⎧⎨⎩⎧⎨⎩⎧⎨⎩四、翻译句子1.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五、请用自己的话来讲讲〝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六、阅读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纲纪,准那么〕;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通〝智〞〕,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明〕其义,以考其信,著〔明,揭露〕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职位〕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注音。

笃〔 〕禹〔 〕2.讲明以下句中加粗的词。

〔1〕今大道既隐〔 〕〔2〕以睦兄弟〔 〕〔3〕是谓小康〔 〕3.选择以下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小孩一样抚育其他的小孩。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译:因此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

C.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译:〔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

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译:如有不以礼为准那么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大道之行也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大道之行也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测试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与: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3)男有分.,女有归分:(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选贤与能。

通意思:(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意思:(3)可爱者甚蕃。

通意思:(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意思: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归.分: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4.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5.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6.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篇。

(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

其中《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寡、孤、独、8.给下列各字注音。

睦()矜()分()恶()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讲信修..睦信:修:(2)货.恶其弃于地也货:(3)盗窃乱贼.而不作.贼:作:(4)故外户而不闭.闭:10.11.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 j ǔ)能 B讲信修睦.( mù) C货恶.其弃于地也(wū)D男有分.( fèn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选贤与.能(“与”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3、填空《大道之行也》选自《》,它是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与《》、《》、《》、《》被合称为“五经”。

4、翻译句子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⑵盗窃乱贼而不作————————————————————————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盗窃乱贼而不作.而两狼之并驱如故.A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不足为外人道.也C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大道.之行也6、按课文原句填空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⑴——-————⑵————————子:⑴——————⑵————————8、孟子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哪句话意思相同?——————————————————————————————————————课内精段赏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字⑴男有分.,女有归.分———归————⑵是故谋.闭而不兴.谋———兴————2、翻译下列句子⑴选贤与能——————————-⑵讲信修睦————————————3、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写在下面,并解释出来⑴————通————解释————————⑵——通————解释——————————4、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5、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励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而奋斗,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这样的进步思想家或社会改革家?——————————————————————————————————6、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单的描述一下。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24 大道之行也一、基础知识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故外户而不闭(闭:)⑺大同(同:)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二、课内阅读检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释词: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⑵不独子.其子(子:)⑶矜、寡、孤、独(孤:)⑷盗窃乱贼而不作(贼:)2.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大同:3.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⑴⑵⑶4.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5.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三、拓展阅读检测怪哉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

帝乃使东方朔视之。

还对曰:“此虫名怪哉。

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

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

忧者,得酒而解。

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1.解释加点词语。

①观者莫识.()②还对曰.()③咸.仰首叹曰()④信.如其言()⑤何以去.虫()⑥以.酒灌()2.翻译句子。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6doc初中语文一、积存与运用1.给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与:睦:〔2〕矜、寡、孤、独、废疾者矜:〔3〕男有分,女有归分:〔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2.指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选贤与能。

通意思:〔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意思:〔3〕可爱者甚蕃。

通意思:〔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讲乎。

通意思:3.讲明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归分: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4.翻译以下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5.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6.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对秦汉往常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全书共有篇。

〔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

其中«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7.依照对课文的明白得,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讲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点。

二、阅读阅读以下文段,回答文后咨询题。

〔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给以下各字注音。

睦〔〕矜〔〕分〔〕恶〔〕9.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

〔1〕讲信修睦信:修:〔2〕货恶其弃于地也货:〔3〕盗窃乱贼而不作贼:作:〔4〕故外户而不闭闭:10.给选文加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大道之行也
一、基础知识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⑵废疾者(废疾:)
⑶女有归(归:)
⑷谋闭而不兴(兴:)
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⑹故外户而不闭(闭:)
⑺大同(同:)
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二、课内阅读检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释词: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⑵不独子.其子(子:)
⑶矜、寡、孤、独(孤:)
⑷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2.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
大同:
3.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4.文中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5.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三、拓展阅读检测
怪哉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

帝乃使东方朔视之。

还对曰:“此虫名怪哉。

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

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

忧者,得酒而解。

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
[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
1.解释加点词语。

①观者莫识.()
②还对曰.()
③咸.仰首叹曰()
④信.如其言()
⑤何以去.虫()
⑥以.酒灌()
2.翻译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狱处。

②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

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
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
1.略
2.⑴所以⑵残废人⑶女子出嫁⑷发生⑸兴起⑹用门闩插门⑺有和平的意思
3.略
4.《礼记》、儒家、戴圣
课内阅读检测
1.⑴和睦⑵以……为子⑶幼而无父的人⑷指害人
2.“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

3.略
4.略
5.成理成文即可
三、拓展阅读检测
1.①识辨②回答③都④确实⑤除去⑥用
2.①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

②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4.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