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患者/家属知晓压疮预防措施。(3分)
3.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按时翻身,侧卧时保持30°侧卧。(3分)
4.患者了解压疮的危害。(2分)。
5.出院指导:患者及家属知晓出院后压疮预防措施。(2分)
查看、访谈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合要求本项不得分。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
第一部分பைடு நூலகம்一级指标一压疮护理组织管理(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制度管理
8
1.医院有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制度。(1分)
2.医院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临床指导和分析反馈。(2分)
3.科室有压疮管理护理文件夹(资料完整),放在醒目位置。(1分)
4.科室有压疮防治管理组织架构,工作职责明确。(2分)
3.压疮风险评估时机正确:
(1)入院2小时内完成评估,急诊手术、抢救等8小时内完成(4分)
(2)危及中危患者每周至少评估记录1次,高危与极高危患者每周至少评估记录2次,出现病情变化随时再评估(6分)
(3)出院评估(1分)
4.评估高危/极高危患者在床边或其他醒目位置放置“预防压疮”警示标识(1分)
5.责任护士知晓分管患者中属高危的压疮患者并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2分)
4.护士了解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2分)
5.护士了解压疮的上报流程。(2分)
现场查看科室培训资料,访谈相关人员。提问一名护士,一项不知晓扣2分,知晓不全扣1分。
第二部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评价方法及扣分标准
压疮风险
评估
18
1.护士知晓院内压疮评估量表内容。(2分)
2.入院患者有风险评估筛查,护理评分准确。(2分)

压疮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压疮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压疮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项目质量标准分值内容和要求评价方法基本要求皮肤清洁、卫生、完整性好、无异味、无瘙痒10·皮肤色泽正常,骨突部位无压痕、破损·皮肤干燥、清洁无污垢,皱褶,腋窝、腘窝、会阴、乳房下等处无臭味、汗酸味等特殊异味·无因皮肤不洁引起的瘙痒查看2-4名患者·不符合要求扣2分/人环境地面物体表面要求对高危患者评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分值达到高危值有预报10·对高危患者(危重、长期卧床、活动不自如、老年、肥胖、水肿、大小便失禁等)根据病情使用压疮危险评估表评估患者·评估分值达到高危值(Braden评分≤18分),填写“预报表”上报护理部并跟踪监护,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查看2-4名高危患者及记录·不符合要求扣2分/人医疗用品防范措施落实到位20·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对活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卧床者,定时变换体位或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高危人群建立床头翻身卡,每2h翻身1次,有记录,记录体位与实际情况相符,翻身、变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禁止独自一人搬动危重患者·高危人群的骨突出患者处于各种卧位时应采用软枕或其他设施垫(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胶体敷料保护)·根据病情给予患者使用气垫床·平卧需抬高床头时,一般不高于30°,半卧位时足底放枕,屈髋30°,并在腘窝下垫软枕·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主动或被动全范围关节运动,体位放置正确、舒适安全,肢体处于功能位·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皮肤可涂保护剂·压疮预防相关注意事项清楚(正确使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受压部位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缩短变换体位时间,禁止按摩压红部位皮肤;对感觉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查看2-4名高危患者·不符合要求扣2分/人换药室治疗室实施三级监控,有压疮诊疗常规20·实施三级监控: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有监控记录·病区24h内“压疮预报表”上报科护士长或护理部·每班护士在落实预防措施后在护理病程记录中应有描述,并每班严格交接患者皮肤情况·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科护士长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记录·每月护士长手册上对预防、发生、治疗压疮的情况有登记分析·护理部每月下科室检查,对疑难问题应组织护理专家会诊,并有记录·难免压疮必须有预报单,经护理部组织专家现场评估确认,护理措施到位,有监控和记录查看2-4名高危患者及相关记录·不符合要求扣2分/人配餐室患者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发展预防和护理措施10·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配合压疮预防的方法·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经常改变体位、定时翻身、经常自行检查皮肤状况及保持身体和床褥的清洁卫生等),并加强功能锻炼。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引言概述: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压力作用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症。

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制定了一套压疮评估标准。

本文将介绍压疮评估标准的内容和作用。

一、压疮评估标准的定义和目的1.1 定义:压疮评估标准是指用于评估和记录压疮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的一套指标和方法。

1.2 目的:通过压疮评估标准,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压疮的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二、压疮评估标准的分类2.1 压疮分级标准:根据压疮的深度和组织受损程度,将压疮分为不同的级别,常用的分级标准有Braden评分法、NPUAP压疮分级标准等。

2.2 压疮面积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压疮的面积大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图像分析法等。

2.3 压疮愈合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压疮伤口的愈合情况,常用的标准有PUSH评分法、Bates-Jensen评估法等。

三、压疮评估标准的具体内容3.1 压疮分级标准的内容:包括评估压疮的深度、组织损伤的程度、感染情况等。

3.2 压疮面积评估标准的内容:包括测量压疮的长、宽、深度等,以确定压疮的面积大小。

3.3 压疮愈合评估标准的内容:包括评估压疮伤口的愈合速度、愈合质量、愈合程度等。

四、压疮评估标准的应用4.1 临床应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压疮评估标准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伤口清洁、换药、预防感染等。

4.2 护理管理:通过对压疮评估标准的应用,可以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减少压力、保持皮肤清洁、保持适当的体位等,以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4.3 研究和统计:压疮评估标准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统计和分析,为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五、压疮评估标准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5.1 局限性:压疮评估标准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仍存在主观性和操作性的局限性,需要医护人员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评估。

5.2 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压疮评估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未来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客观评估指标,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六、压疮护理质量评理评估
1.护士知晓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流程、压疮诊疗及护理标准。
2.新入院、转科的患者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3.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变化时,再次评估。
4.高危患者每日评估、记录一次,低危患者每周评估一次、记录一次。
预防措施
1.对压疮高风险患者根据压疮预防护理标准采取预防措施。
2.根据病情需要,患者卧位舒适平安,侧卧时采取30°,必要时使用减压敷贴。
3.长期卧床或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使用气垫床。
4.床单位干净整洁平整无皱褶。
5.对高危患者须每班观察其皮肤情况,必须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6.护士对压疮高风险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压疮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
1.患者一旦发生压疮,要积极处理压疮,同时向病区护士长报告。
2.责任护士在24~48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并上报护理部,事件重大、情况紧急的应在2小时内上报。
3.科室组织讨论,分析事故发生根源,尽量减少压疮事件的发生。
4.压疮事件发生例数上升的科室,年终要进行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良。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压疮是指因长时间的压迫和摩擦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的医疗并发症。

为了准确评估和监测压疮的发展和病情,制定了压疮评估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疮评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压疮评估标准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压疮评估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医护人员准确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压疮风险和病情,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压疮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2. 意义:通过压疮评估标准的使用,可以提高对患者的关注和护理质量,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和病情的恶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二、压疮评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 皮肤状况评估:a. 皮肤颜色:正常、苍白、发红、发绀等。

b. 温度:正常、过热、过冷等。

c. 湿度:正常、干燥、潮湿等。

d. 弹性:正常、下降等。

e. 气味:正常、异味等。

f. 痛觉:正常、疼痛、麻木等。

g. 破损:有无创伤、溃疡、破裂等。

h. 水肿:有无水肿现象。

2. 压力评估:a. 压力分布: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分布情况。

b. 压力强度:压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

c. 压力持续时间:长时间受压的部位。

3. 活动能力评估:a. 活动范围:患者的活动范围和能力。

b. 肌肉力量: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

c. 活动限制:患者因压疮而受限制的活动范围。

4. 营养状况评估:a. 体重:患者的体重情况。

b. 营养摄入: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

c. 蛋白质摄入:患者的蛋白质摄入情况。

d. 血液检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如白蛋白水平等。

5. 患者风险评估:a. 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特征和病情,使用压疮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b. 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的压疮风险分为低、中、高等级。

6. 压疮分级评估:a. 压疮分期: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分期。

b. 分期标准:根据压疮的深度、组织损伤程度和病情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分期标准。

7. 压疮测量和记录:a. 压疮尺寸测量:测量压疮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b. 压疮面积测量:测量压疮的面积。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压疮评估标准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压疮风险以及压疮的严重程度的工具。

通过标准化的评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压疮风险,以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压疮风险评估标准1. Braden评分系统Braden评分系统是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之一,包括6个维度:感知知觉、潮湿、活动、挪移能力、营养和摄入、磨擦力和剪切力。

每一个维度都有特定的评分范围,总分范围为6-23分。

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压疮风险越高。

2. Norton评分系统Norton评分系统也是一种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包括5个维度:普通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活动能力、活动限制和体重损失。

每一个维度都有特定的评分范围,总分范围为5-20分。

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压疮风险越高。

3. Waterlow评分系统Waterlow评分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包括11个维度:年龄和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健康状况、皮肤完整性、潮湿、活动、挪移能力、营养和摄入、磨擦力和剪切力、特殊风险因素、压疮风险分级。

每一个维度都有特定的评分范围,总分范围为0-64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压疮风险越高。

二、压疮分级标准1. 压疮分期标准压疮分期标准是用于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常用的压疮分期标准有以下几种:- 北美压疮分期标准: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压红斑、浅表损伤、浅表溃疡、深部组织损伤。

- EPUAP/NPUAP压疮分期标准: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压红斑、浅表损伤、浅表溃疡、深部组织损伤、深部坏死、未分期。

- Bates-Jensen压疮分期标准:分为13个阶段,包括不同类型的压疮和非压疮性皮肤损伤。

2. 压疮分级标准压疮分级标准是根据压疮的深度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常用的压疮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 压疮深度分级标准: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Ⅰ级(压红斑)、Ⅱ级(表浅溃疡)、Ⅲ级(深部溃疡)和Ⅳ级(深部坏死)。

- 压疮组织损伤分级标准: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Ⅰ级(非创伤性皮肤损伤)、Ⅱ级(表皮损伤)、Ⅲ级(真皮和皮下组织损伤)和Ⅳ级(深部组织损伤)。

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住院患者压疮预防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2
一人一 项不符 合要求 扣1分
查看资料
6、科室每月有压疮个案质量分析、改进
2
7、每年有统计发生压疮的数据统计,并分析持续改 进
2
备注:每个科室检查 3 个病人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统计住院病人压疮预防合格率(检查合 格数/检查总人数)
现场查看 患者3名
2、病情许可时,床头摇高应≤30°,减少剪切力,侧卧时,用软枕支撑并保持≤30°
2
3、使用合适的减压器具如翻身枕、气垫床等
5
4、肢体良姿位摆放,有预防垂足措施
3
保持
皮肤
清洁
15 分
1、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清洁后可用中性润肤液涂 抹,禁用酒精擦拭
5
一人一 项不符 合要求 扣1-5分
现场查看 患者3名 并询问患 者
评估
15分
1、所有入院患者的皮肤状况均按要求进行Braden评 分,评估准确
2
一人一 项不符 合要求
现场查看 护理记录 和医嘱
2、动态评估、频次合适。巴顿评分15-18分,每周
4
评估记录1次;巴顿评分≥13分,每周评估记录1次;巴顿评分≤12分,72小时评估记录1次,≤9分,每 天评估一次。患者转科时,《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
3
3、病人及家属知晓体位摆放的方法,如关节和骨突 处垫软枕,减压用具/用品如何正确使用
5
4、病人及家属知晓活动的意义、下床活动 3 次/日、每日活动肢体关节数次
5
5、病人及家属知晓勿按摩压红部位
5
体位
15分
1、更换卧位,每 1-2h 翻身,翻身或搬动时严禁拖、拉、拽
5
一人一 项不符 合要求 扣1-5分
2
一人一 项不符 合要求 扣1分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

压疮评估标准压疮是指因长时间的压迫、摩擦和剪切力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而引起的皮肤损伤。

压疮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皮肤状况的观察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以下是压疮评估标准的详细内容。

1. 压疮风险因素评估:- 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压疮。

- 性别:女性患压疮的风险略高于男性。

- 活动能力:长期卧床或坐位不动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压疮。

-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压疮。

- 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增加患者患压疮的风险。

2. 压疮评估工具:-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的风险。

- 压疮分级评估工具:根据压疮的深度和组织损伤程度,将压疮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治疗和护理。

3. 压疮评估指标:- 压力分布:观察和评估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分布情况,特别是容易受压的部位,如脊椎骨、骨头突出的部位等。

- 皮肤完整性:观察和评估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包括是否有红肿、破裂、溃疡等症状。

- 湿度和温度:观察和评估患者皮肤周围的湿度和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和温度都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 活动能力: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包括是否能够自主翻身、行走等,活动能力差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压疮。

- 疼痛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疼痛感觉,疼痛可能是压疮的早期表现之一。

4. 压疮预防和治疗措施:- 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减少对某一部位的持续压力。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湿度过高。

-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坐垫:选择适合患者的床垫和坐垫,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剪切力。

-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 使用辅助装置: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使用辅助装置,如轮椅、助行器等,减少对皮肤的压力。

通过对压疮评估标准的详细了解和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压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候文秀
副组长:李国倩
成员:王会艳、李琼、唐字芳、穆永霞、尚力杰、字玉菊、廖家芝、曹万鑫
压疮护理管理小组职责:
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协助做好对全院压疮护理的评估、指导、督导工作。

2、制定和完善压疮护理评估表及工作流程。

3、负责为压疮提供专科护理,提高护理人员在评估和处理压疮问题上的专科护理知识及专科护理技巧,给予患者全面护理。

4、组织对难免性压疮的确认;科室经申报压疮高危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而仍然发生的少数难免性压疮,压疮管理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24小时内查看病人,确认是否为难免性压疮,提出进一步的防治措施。

5、及时对护理工作中的压疮问题给予评估和指导。

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制定护理措施,跟踪评价效果。

质控小组成员每月抽查各科室患者压疮护理情况1次。

6、及时搜集、关注、传达、培训国内外有关压疮护理的新
知识、新技术、新业务信息。

7、每季度召开压疮质控管理小组成员会议,针对检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段落工作,指出存在问题,做到及时反馈。

压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016年1月制定)
备注:满分100分,≥95分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