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1什么是非酶褐变非酶褐变是指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2、什么是加压杀菌是在完全密封的加压杀菌器中进行,靠加压升温来进行杀菌,杀菌温度在100°以上3、什么是分段冷却4、什么是脱气脱气是去氧或脱氧,亦即在果汁加工中除去果汁中的氧。
5、简述影响果蔬干制速度的因素。
「制过程中.干燥速度的快慢4TT-制品品质的好坏起着书要作用。
干燥速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归納起来可分为脚方ι⅛h —是F燥环境条件如T燥介质温庞.空吒湿度、空气流速等,二是原料本身性质和狀态,如原料种类和原料干燥时的狀态-(一)干制条件的影响I-干燥介质的温度杲蔬干制哆采用预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円干燥时.热空气丐湿的物料接触.将所带热量传递给被T燥物料*物料所吸收的热量使其含有的部分水分汽化*所以T燥介虜的温度合卜•降,而此时干燥介质是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H如果要加快干燥速度,应提高空气和水蒸弋温度,增大「•燥介质和果蔬间的温差,加快热量向果蔬传递速度,同时加快使水分外逸速率口如果以空气作为「燥介质,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產囉保持平衡.此时温度变为次要因盍汀Fl为物料内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它表咐外逸Hh耳农血形成饱和水蒸气层.如杲不及时排出,将阻碍物料内水分的外移和蒸发,从而降低水分的蒸发速度。
所以,温度的影响也将因此而降低。
如果I•燥介质的温度低’物料表面水分藏发速度就慢’「燥速度慢,I•制时间延长,∣∣Γ⅛6*j½⅛r制品质量下障“如采下燥介质的温度高,物料友面水分燕发速度快,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小于表面水分燕发速度时,水分蒸发就会从表而向内层深处转移。
但是,果蔬T 制时,特別是T制初期* 一般不宜采用过高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会产牛以下不陆现象:第一,高温使果蔬组织中的汁槪受热快速膨胀,致使细胞壁破裂,内容物质流失, 第二,加快果疏中的糖和其它有机物的分解或燃化,对制品的外观和凤味宦成损失;第三,因为果蔬會水虽较高.T燥初期,由于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的方向相反,阻碍水分由内向外的扩散’便外层温度继续上升,世至达到介质温度.在物料农IfIi形成高温、低湿的情况,容易导致物料表面形成干膜或硬壳现象*进而收缩、龟裂.影响水分蒸发,降低干制品质量汀因此,干制过程必须控制T燥介质的温度,选择适宜的T⅛S温度G具体所用的干燥温度高低,应根据干制品的种类和性质*⅛⅛t一般在4υ-9tnd含水量高的果蔬,干燥温度对以采用前期持续髙温,后期适当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分的内外扩散相适应。
果蔬加工复习参考

果蔬加工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外扩散作用
2、内扩散作用
3、商业无菌
4、湿度梯度
5、干制品的复水性
6、烫漂
7、均质
8、最大冰晶生成带
9、鲜切果蔬加工 10、回软
二、综合题
1. 影响高甲氧基果胶凝胶和低甲氧基果胶的因素主要有什么?
2. 果蔬罐头排气的目的和方法?
3.食盐和食糖的保藏作用?
4. 果蔬糖制品按照加工方法和产品状态可分为?
5.速冻食品的包装形式
6.果汁取汁的方法?
7.糖的特性
8、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9、果蔬原料常用的护色方法主要有哪些?
10、速冻食品和缓冻食品的区别(5分)
11、水果和蔬菜在速冻工艺上有何异同?
12.果脯蜜饯常出现的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13.果蔬汁制作工艺流程?
以这些为主要复习内容,但不是全部,有时间可以多复习些,看课件就行,希望最后一学期的考试大家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1。
果蔬加工工艺学(重点梳理)

第一章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的预处理1、果蔬加工定义: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产品的过程,可称其为果蔬加工。
2、果蔬中的化学成分:叶绿素、花青素、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
3、果蔬败坏的原因:(1)、微生物败坏: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导致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因为生物引起的败坏,通常表现为生霉、酸败、发酵、软化、腐烂、膨胀、产气、变色、浑浊等。
(2)、化学败坏:变色,包括酶褐变、非酶褐变、叶绿素和花青素在不良的处理条件下变色和褪色、胡萝卜素的氧化以及各种金属离子与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起的变色。
变味,主要是加工制造和储藏中造成的芳香物质的损失和异味的产生。
4、果蔬加工保藏方法①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完全生机)②抑制食品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抑制微生物和酶)(假死)③运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不完全生机)④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无生机原理)5、原料成熟度:①可采成熟度(绿熟):指果实膨大长成,但风味还未达到顶点②加工成熟度(坚熟):指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性;③生理成熟度:指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低,一般称这个阶段过熟。
6、常用去皮方法:手工去皮、机械去皮(旋皮机,擦皮机)、化学去皮(碱液去皮:浸碱法、淋液法)、热力去皮、酶法去皮、冷冻去皮、真空去皮。
7、烫漂处理的作用:①破坏酶活性;②增加细胞透性;③排除果肉组织内的空气;④可以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⑤可以排除某些果蔬原料的不良气味;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肉组织变得富有弹性,果块不易破损,有利于装罐操作。
8、防止酶促褐变的方法:①单宁,酪氨酸含量少的加工原料②钝化酶(热烫、食盐浸泡、亚硫酸盐)③控制氧供给。
第二章果蔬罐藏1、食品罐藏:就是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大部分卫生物消除掉,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的条件下,使食品于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资料整理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资料整理填空题1、果蔬干制要求原料有的干物质含量。
2、大小分级是分级的主要内容,方法主要有分极和分级。
3、常用的化学洗涤剂有盐酸、、漂白粉和4、果蔬去皮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去皮、、热力去皮和真空去皮。
5、果蔬所用的抽空液常用盐水和护色液。
6、酶褐变的关键作用因子有酚类底作物、和7、果蔬罐藏容器主要有、和蒸煮袋。
8、装罐方法可分为和9、在干燥介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愈低,则空气的愈大,果蔬的干燥速度10、果蔬汁澄清的方法有、明胶单宁法、和其它方法。
11、蜜饯的糖制方法可分和两种。
12、果蔬汁原料要求出汁率,取汁13、蔬菜腌渍加工原料一般要求水分含量,干物质多,肉质厚,风味,粗纤维少者为好。
14、目前常用的果蔬分级机械有分级机,振动筛和15、液去皮处理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16、果蔬抽真空方法具体有法和法。
17、果蔬罐头排气的方法有和真空排气法。
18、绝大多数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基质中具有最大的抗热力,随着食品下降,其抗热力逐渐下降甚至受到抑制。
19、罐头冷却用水必须清洁,符合标准。
20、影响果蔬干燥速度的因素有干燥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果蔬的种类状态和21、对果蔬汁能起到均质作用的设备有、趋声波均质机和22、高甲氧基果胶胶凝过程中,酸起到消除果胶分子中的作用,使果胶分子因氢键吸附而相互连成网状结构。
23、果蔬干制要求原料内质厚而,粗纤维24、果蔬加工原料选择时应考虑原料的、和新鲜完整、饱满的状诚。
25、常用的化学洗涤剂有、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
26、果蔬去皮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去皮、碱液去皮、和真空去皮。
27、抽空处理的条件和参数主要有真空度、、抽气时间和28、酶褐变的关键作用因子有、酶和氧气29、罐藏工艺中空罐的准备工作包括空罐的检验、和30、排气方法主要有和31、自然干燥一般包括的干燥作用和干燥作用两个基本因素。
32、酶法澄清果蔬汁时果胶酶作用的适合pH为,温度33、形成良好果胶胶凝最适合的比例是果胶含量,糖浓度65-67%。
果蔬加工复习题

果蔬加工复习题果蔬加工复习题一、果蔬加工的意义和作用果蔬加工是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转化为更方便储存、运输和食用的产品。
这种加工方式不仅能够延长果蔬的保鲜期,还能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果蔬加工业也是食品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满足人们对多样化食品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二、果蔬加工的常见方法1. 脱水:将水果和蔬菜中的水分去除,使其变成干燥的产品。
常见的脱水方法有晒干、烘干、冷冻干燥等。
脱水后的果蔬产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便于储存和运输。
2. 鲜榨汁:将水果和蔬菜榨汁,提取其中的汁液。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果蔬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方便饮用。
常见的鲜榨汁有苹果汁、橙汁、胡萝卜汁等。
3. 酱腌:将水果和蔬菜切碎或切片,加入适量的盐、糖、醋等调料进行腌制。
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果蔬的口感和风味,增加其食用的多样性。
4. 烘焙:将水果和蔬菜制作成糕点、面包等烘焙食品。
这种方法可以使果蔬更易于食用,同时也增加了食品的口感和美观度。
三、果蔬加工的技术和设备果蔬加工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来完成。
其中,常见的技术包括切割、蒸煮、烘干等,常见的设备包括切割机、烘干机、蒸煮锅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果蔬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四、果蔬加工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高,果蔬加工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对于方便、营养、美味的果蔬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果蔬加工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蔬包装、运输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五、果蔬加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果蔬加工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加工过程中的能耗问题等。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
例如,建立果蔬种植基地,加强与农户的合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稳定;引入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效率,降低能耗。
六、结语果蔬加工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多样化食品的需求,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果蔬加工工艺学试题

果蔬加工工艺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果蔬加工工艺学的定义是:A. 指导果蔬加工的原理、方法和技术B. 研究果蔬的种植和收获技术C. 指导果蔬加工企业的管理方法D. 研究果蔬的生长环境和保鲜技术2. 下面哪个工艺可以实现果蔬的脱水处理?A. 冷冻B. 蒸煮C. 袋装D. 太阳晒干3. 切割是果蔬加工中的常见工艺步骤,下面哪个切割工艺可以用于制作蔬菜色拉?A. 片割B. 丝割C. 丁割D. 刀割4. 以下哪种果蔬加工工艺可以用于制作果酱?A. 榨汁B. 烘干C. 果脯D. 采摘5. 果蔬加工中脱色是指:A. 去除果蔬产品中的颜色B. 添加色素使果蔬产品更鲜艳C. 提高果蔬产品的防腐能力D. 增加果蔬产品的光泽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果蔬的采收要求和处理原则。
2. 举例说明果蔬的加工方法以及适用的蔬菜和水果品种。
3. 介绍一种果蔬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保鲜技术,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三、综合题(20分)某果蔬加工企业想要生产一种新型的果蔬饮料,你作为果蔬加工工艺学的专家,请根据你的专业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你会选择哪些果蔬原料作为该果蔬饮料的成分?给出理由。
2. 请设计一套合理的果蔬饮料加工工艺流程,并解释其中每个工艺步骤的作用。
3. 果蔬饮料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写完文章后请仔细检查,确保文章中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同时确保文章内容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感谢您的耐心和努力,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果蔬加工复习题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果蔬加工专用种:对于某些果蔬产品,只有某些品种符合加工,而这一类品种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鲜食品品质二、简答:1、叶绿素、花青素、矿物质“碱性食品”、果蔬涩味的主要来源(单宁)叶绿素:叶绿素a 叶绿素b花青素:矿物质碱性食品:果蔬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钾、钠、镁等。
约占果蔬干重的1%~5%,叶菜可达10%~15%,80%为K、Na、Ca,被称为碱性食品。
果蔬涩味:(1)单宁类物质(2)儿茶素、无色花青素、羟基酚酸等也具涩味。
2、抑制酶促褐变常用的护色处理方法及原理1)、食盐水护色:减少溶解氧,抑制氧化酶系统活性;高渗透压使酶细胞脱水失活。
1%-2%食盐水;氯化钙:护色、硬化,提高耐煮性。
2)、酸溶液护色:降低pH,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溶解氧。
常用柠檬酸、苹果酸或抗坏血酸,浓度为0.5%-1%。
3)、烫漂处理:(原理如下题所示)4)、抽空处理:果蔬中空气对罐藏、果脯制作不利。
将原料在一定的介质里置于真空状态下,使内部空气释放出来,代之以糖水或无机盐水等介质的介入。
5)、硫处理: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类,多用于干制和果脯亚硫酸的作用:A、护色—抑制氧化酶、防止羰氨反应;B、防腐—抑制好气性微生物、抑制酶活;C、抗氧化—消耗氧、抑制氧化酶;D、促进水分蒸发—增大细胞透性;E、漂白—与有色化合物结合变成无色衍生物。
3、烫漂工序在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中的作用(1)破坏原料组织中酶的活性,防止褐变(2)软化或改进组织结构,利于加工(3)稳定或改进色泽:定绿、透明等(4)杀灭部分附着于原料的微生物,减少半成品的带菌数。
(5)可改进原料的品质。
除去果蔬的部分辛辣味和其它不良风味。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商业无菌: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2、罐头杀菌的D值:就是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
果蔬加工工艺复习材料

果蔬工艺学复习材料绪论1果蔬加工的概念:指以新鲜的果品或蔬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加工适应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制成各种无生命特征的、能长期保藏的加工制品的过程。
2果蔬加工工艺学:研究果蔬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果蔬采后处理方式:一是贮藏保鲜,依靠维持产品本身的生命活动,即耐贮性和抗病性使产品得以保存,最后仍以鲜品形式供应消费;二是加工,它是以新鲜果蔬产品为原料,经过各种处理,制成加工品后供应消费。
但两者的目的相同,均延长了果蔬产品的供应期,提高其附加值。
4果品蔬菜加工的意义⑴使产品长期保藏,减少损失——最初动因(2)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满足物质需求,使产品升级增值,获得更高经济价值⑶果蔬加工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⑷果蔬加工可以为特殊行业提供必需品。
5果蔬加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①加工过程,即工艺流程或工艺路线②加工方法,即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规范6.确定某一具体加工工艺的注意点:①要有经济头脑②要有安全意识③要有营养观念④要有环保精神第一章果蔬加工的保藏原理1果蔬及其制品败坏的主要原因食品败坏:指食品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状态,质量变差而不宜食用的现象。
一般表现为变色、变味、浑浊、沉淀、生花、长霉、腐烂等。
⑴生物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活动)首要原因:有害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重要原因:产品杀菌不彻底;(2)化学因素(引起变色、变味、维生素损失等)①酶的作用(引起变色、变味、变软、营养价值降低等)②非酶作用(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等引起的非氧化褐变)(3)物理因素(光、温度、压力和湿度等)通过引起化学变化或改变微生物生存环境引起食品败坏。
(4)物理化学因素混浊果汁、果肉饮料、蛋白质饮料等不稳定体系,颗粒分散或乳化得不好,会在保质期内发生沉淀,引起败坏。
2果蔬加工保藏的主要方法(1)加热杀菌,如:巴氏杀菌,常压杀菌,高压杀菌(2)冷杀菌,如:紫外线杀菌,辐射杀菌,超高压杀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第一章1.果品蔬菜加工概念:指以新鲜的果品或蔬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加工适应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制成各种无生命特征的、能长期保藏的加工制品的过程。
2.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全省第一;蔬菜总产量保持第一,以北运菜、水东菜闻名。
存在问题: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偏低。
发展对策:杜绝市场上销售甲胺磷。
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等禁用高毒农药,杜绝在蔬菜生产上使用违禁农药的行为,防止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发生。
3.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
现状:我国的果蔬加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向型果蔬加工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存在问题:①标准体系尚不完善②综合利用水平低③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④专用加工品种缺乏和原料基地不足。
发展方向:加强果蔬种植和加工区域和加工区域化格局;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扩大国内外市场;完善果蔬产品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领域:①果蔬优质加工专用品种型原料基地的建设②果蔬采后防腐保鲜及商品化处理③特色果蔬保鲜、预切果蔬及净菜加工与产业化④果蔬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利用与产业化⑤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产业化⑥果蔬速冻加工与产业化⑦果蔬脱水、果蔬脆片及果蔬粉加工与产业化⑧现代果蔬加工新工艺、关键新技术及产业化⑨传统果蔬加工的工业化、安全性控制与产业化⑩果蔬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4.果蔬败坏的原因①微生物活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时导致果品蔬菜及一切食品的首要原因。
②化学反应:果品蔬菜在加工过程中或其制品在贮存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对制品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败坏。
③酶:果品蔬菜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它们会催化发生形形色色的生物化学反应,引起制品变色、变味、变软、营养价值降低等,从而造成败坏。
第二章1.根据组织特性不同,果蔬的分类水果分类:核果类仁果类浆果类柑橘类蔬菜分类:叶菜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花菜类2.果蔬的品质包括:色泽、风味、营养和质地。
3.果胶与加工的关系①能与钙等多价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盐类,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此性质增加制品的硬度和保持块形,贮藏中利用此性质保持硬度和新鲜度。
②果胶水解后的甲氧基在果酒酿造中会生成甲醇,故含果胶非常丰富的某些原料在制酒时可能导致甲醇含量过高。
③果胶含量高的原料生产果汁时,取汁困难,要提高出汁率则需将果胶水解。
④果胶含量高,有利于混浊型果汁的稳定;对果酱具有增稠作用。
4.果胶形成的凝胶机理及影响因素。
机理:由于果胶质具有较高的黏度,故在一定温度下,当果胶质含量和糖、酸比列适当时就会形成凝胶。
影响因素:食糖的浓度,溶液的PH值,果胶的种类、性质和温度。
5.有机酸在果蔬加工中的重要意义:①果蔬酸味的强弱不仅与含酸量有关,还与酸的种类、解离度(pH)、缓冲物质的有无、糖的含量等因素有关。
②通常幼嫩的果蔬含酸量较高,随着发育的成熟,酸的含量会因呼吸消耗而降低,是糖酸比提高,导致酸味下降。
③果蔬中有机酸的存在,对微生物的活动非常不利;④有机酸在加热的时候还可以促进蔗糖和果胶等物质的水解,影响果胶的凝胶强度、促进非酶促褐变的发生等;⑤有机酸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护色和保护Vc免遭破坏。
6.维C的用途①具有抗癌作用;促进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改善、和的利用等②水溶液在酸性介质内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有氧条件下很快氧化,铜、铁等金属离子、光照可大大增加氧化速度。
③常用作营养强化剂和抗氧化剂、护色剂。
7.叶绿素的性质①不稳定:在有氧或见光条件:极易遭到破坏失绿;酸性介质:叶绿素可转变成脱镁叶绿素,呈褐色;碱性介质:常温下叶绿素较稳定;加热可使叶绿素分解成叶绿醇、甲醇和水溶性的叶绿酸,叶绿酸呈鲜绿色,较稳定;在强碱下,叶绿酸还可以生成更稳定的钠盐、钾盐,亦呈绿色;还可以采用添加一类盐类:如ZnCl2、MgSO4、CaCl2等进行护绿②在正常生长发育的果蔬中,叶绿素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而果蔬进入成熟期或采收以后,叶绿素的合成停止,原有的叶绿素逐渐减少或消失,绿色消退,表现出果蔬的特有色泽;③而对于绿色蔬菜来说,绿色的消退意味着品质的下降,低温、气调贮藏可有效抑制叶绿素的降解。
8.花青素的性质①色彩随着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不同而变化;当苯环上羟基取代数目增加时,颜色变蓝紫;而当甲氧基数目增加时,颜色变红色。
②花青素的颜色还随着pH值不同而变化,呈现出酸红、中紫、碱蓝等;③同一种花青素在不同果蔬中可表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不同的色素在不同果蔬中可表现出相同的色彩。
④它是一种感光色素,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着色状况是判断果蔬品质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⑤花青素很不稳定,加热对它有破坏作用,遇金属铁、铜、锡则变色;可与钙、镁、锰、铁、铝等金属结合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络合物,色泽变得稳定而不受pH的影响。
9.单宁与果蔬加工的关系①单宁具有特殊的收敛味觉,对果蔬制品的风味影响很大;如红葡萄酒的饱满酒味;单宁与合适的糖酸共存,可有非常良好的风味;但单宁太多会使风味过涩;单宁能强化有机酸的酸味。
②单宁与水果加工品的色泽有密切关系,遇铁变黑色、与锡长时间共热呈玫瑰色,遇碱变蓝色,因此果蔬碱液去皮后一定要尽量洗去碱液;在有氧条件下,极易氧化发生酶促褐变。
③单宁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④单宁易与蛋白质结合发生沉淀,用来澄清、稳定果汁和果酒。
第三章1.加工专用种:某些原料品种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鲜食品质,但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这样的品种称为加工专用种。
2.果蔬加工对于原料的要求。
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制品对原料均有一定的要求,制品品质与原料的加工适性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有:合适的种类、品种、适当的成熟度、新鲜而完好的状态3.果蔬成熟度:表示原料品质与加工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三个阶段: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
4.烫漂(预煮)处理的作用和目的:(方法:热水法、蒸汽法)①破坏酶活性,减少氧化变色和营养物质损失;②增加细胞通透性,有利于水分蒸发,改善复水性;③排除果肉组织内空气,可以提高制品的透明度,也可使罐头保持合适的真空度;④可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杀死大部分微生物;⑤可以排除某些不良风味;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蔬组织变得有弹性,果块不易破损,有利于装罐操作。
5.抽空处理的的方式、作用、目的。
目的:某些果蔬组织较疏松,含空气较多,对加工特别是罐藏或制作果脯不利,经抽空处理,使原料内部空气释放出来,代之以糖水或无机盐等介质的渗入。
作用:不仅可以护色,还可以减轻原料的热膨胀,提高原料的耐煮性使原料的肉质紧密,罐内可溶固形物含量得以保证,真空度得以提高,罐内壁的腐蚀得以减轻.果蔬抽空装置主要由真空泵、气液分离器、抽空锅组成。
方式:有干抽和湿抽两种。
6.硫处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P23的计算)作用:①具有强烈的护色效果;②具有防腐作用;③具有抗氧化作用④促进水分蒸发作用;⑤具有漂白作用;注意事项:①亚硫酸和二氧化硫对人体有毒,硫处理的半成品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脱硫处理再加工制成成品;②经硫处理的原料不宜制整形罐头,因为残留过量的亚硫酸盐会释放出二氧化硫腐蚀马口铁,生成黑色的硫化铁或硫化氢;③亚硫酸对果胶酶活性抑制甚小,为防止果肉软化,可在亚硫酸中加入部分石灰,生成亚硫酸钙,使之既具有钙离子的硬化作用,又具有亚硫酸的防腐作用,适用于草莓、樱桃等质地柔软的水果;④亚硫酸盐类溶液易分解失效,最好现配现用,宜在密闭容器中处理;⑤亚硫酸处理在酸性环境下作用明显,对于一些酸度偏小的原料处理时,应辅助加一些柠檬酸,其效果会更加明显;⑥硫处理时应避免接触金属离子,生产中应注意不要混入铁、铜、锡等重金属离子。
计算:[%*(1000+X)]/X*100%7.变色的原因及护色措施处理(措施)变色原因:果蔬去皮和切分后,与空气接触会迅速变成褐色,发生酶促褐变,影响外观,也破坏了产品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是果蔬中的多酚氧化酶氧化具有儿茶酚类结构的酚类化合物,产物最后聚合成黑色素所致。
护色处理:(1)烫漂护色(2)食盐溶液护色原理:①降低水中溶解氧②渗透压使酶细胞脱水失活(3)有机酸溶液护色原理:①降低PH值,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②降低氧气的溶解度(4)抽空处理护色原理:某些果蔬组织较疏松,含空气较多,对加工特别是罐藏或制作果脯不利,经抽空处理,使原料内部空气释放出来,代之以糖水或无机盐等介质的渗入。
第四章1.果蔬罐藏的基本原理罐藏果蔬之所以能长期保存,是因为罐藏工艺杀灭了罐内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罐内的真空状态又抑制了微生物残存芽孢的生长活动和一切需氧的化学反应,罐藏工艺也破坏了酶的活性。
2.酸度的划分酸性食品(pH≤);低酸性食品(pH>)低酸性食品(~)中酸性食品(~)酸性食品(~)高酸性食品(pH<)3.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常温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这种状态叫做商业无菌。
4.杀菌公式的意义(t1-t2-t3)/T或[ (t1-t2)/T]*p式中:T——要求达到的杀菌温度(℃); t1——为使罐头升温到杀菌温度所需的时间(min); t2——为保持恒定杀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min); t3——为罐头降温冷却所需的时间(min);p——为反压冷却时杀菌锅内应采用的反压力(Pa)5. TDT值、F值、D值和Z值。
TDT值:热力致死时间,表示在特定条件和特定温度下,使一定数量微生物全部致死所需的时间。
D值:指在指定的温度条件下,杀死90%原有微生物芽孢或营养体细菌数所需要的时间,相当于热力致死时间曲线通过一个对数循环时间。
Z值:在加热致死时间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即缩短90%的加热时间)所需要升高的温度数。
F值:指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下(121℃或100 ℃),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孢所需的时间,也称杀菌效率值、杀菌致死值或杀菌强度。
实,F安的关系、定义和意义。
F安:指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下(121℃或100 ℃),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孢所需的时间。
F实:指在某一实际杀菌条件下(有升温、恒温和降温阶段,罐头中心温度在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罐中心温度的变化数据和Z值等参数,经计算得到的实际数值。
F实<F安:说明该杀菌条件不合理,杀菌不足或杀菌强度不够,罐内食品角可能出现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应该适当地提高杀菌温度或延长杀菌时间;F实≥F安:说明该杀菌条件合理,达到了商业灭菌的要求,在规定的保存期内罐头不会出现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是安全的;F实>>F安:说明杀菌过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热损伤,杀菌条件也不合理,应适当降低杀菌温度缩短杀菌时间,以提高和保证食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