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儿科精品-Measles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疹 ppt课件

• 近年发现麻疹在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并发症等 方面有一些变迁,在儿童发病率明显下降的同时 ,未计划免疫(计免)或免疫失败的青少年发病 在继续增加。
(二)麻疹病毒的抗原变异
• 近年来一些国家分离的麻疹野病毒的血凝素 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已有了较大的 变异,有多个基因型。
• 已证实麻疹野毒株存在多个谱系的实验结果 越来越多,根据H和/或N蛋白的基因序列同 源性的差异,大致可将当前流行的麻疹病毒 分为6个谱系。N、F、H、M、P和L基因的异 质性均有报道。
(四)流行特征
1.发病率
• 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麻疹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 群最严重的六种传染病之一。40年前没有麻疹疫 苗时,几乎全部儿童都有受染发病,当时全球平 均现患者3亿,死亡人数700万~800万/年,是全 球死亡例数最多的。虽然开展计划免疫后麻疹发 病率急剧下降,但全球每年仍有3500万例麻疹, 其中70万儿童死于麻疹,而且可有严重的并发症 ,包括巨细胞肺炎(GCP)、包涵体脑炎(MIBE)和 少见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由于麻疹感 染可导致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很普遍。( 1)发热,一般来自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 热伴惊撅。
( 2)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 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
( 3)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 ( 4)科普利克斑
• (二)出疹期
• 发热第3一4d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 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一5d出齐。皮疹初为淡 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 ,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 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疹间皮肤 正常。
• N和H基因是麻疹基因组中最易变异的基因 。
(二)麻疹病毒的抗原变异
• 近年来一些国家分离的麻疹野病毒的血凝素 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已有了较大的 变异,有多个基因型。
• 已证实麻疹野毒株存在多个谱系的实验结果 越来越多,根据H和/或N蛋白的基因序列同 源性的差异,大致可将当前流行的麻疹病毒 分为6个谱系。N、F、H、M、P和L基因的异 质性均有报道。
(四)流行特征
1.发病率
• 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麻疹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 群最严重的六种传染病之一。40年前没有麻疹疫 苗时,几乎全部儿童都有受染发病,当时全球平 均现患者3亿,死亡人数700万~800万/年,是全 球死亡例数最多的。虽然开展计划免疫后麻疹发 病率急剧下降,但全球每年仍有3500万例麻疹, 其中70万儿童死于麻疹,而且可有严重的并发症 ,包括巨细胞肺炎(GCP)、包涵体脑炎(MIBE)和 少见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由于麻疹感 染可导致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很普遍。( 1)发热,一般来自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 热伴惊撅。
( 2)上呼吸道炎,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 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
( 3)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 ( 4)科普利克斑
• (二)出疹期
• 发热第3一4d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 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一5d出齐。皮疹初为淡 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 ,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 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疹间皮肤 正常。
• N和H基因是麻疹基因组中最易变异的基因 。
麻疹PPT课件

编辑版ppt
7
麻疹
病原学
麻疹病毒形态
编辑版ppt
8
麻疹病毒编辑形版p态pt
9
麻疹
编辑版ppt
10
麻疹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 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 病毒,具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
(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
编辑版ppt
14
麻疹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 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其中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侵 入血流,造成第2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编辑版ppt
15
麻疹
(一)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编辑版ppt
4
麻疹
编辑版ppt
5
麻疹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链RNA病毒,麻疹病 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包膜有三种结构 蛋白,其中融合蛋白在病毒扩散时可使病毒细胞与 宿主细胞融合。
编辑版ppt
6
麻疹
病原学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 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在流通的空 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病毒耐寒、耐干 燥。
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 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 引起细胞病变;② 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 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版ppt
16
麻疹
(二) 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麻疹的病理变化特征是感染形成多核巨细胞。因病 毒或免疫复合物在皮肤真皮表浅血管,使血管内皮细胞 肿胀、增生,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和 血浆渗出,表皮细胞变性坏死,而形成麻疹皮疹和粘膜 疹。
Measles麻疹英文课件

• `3.1 complement combining antibody;
• 3.2 hemagglutinin inhibiting antibody
• 3.3 neutralizing antibody
• 4 .Only one antigenic type of measles virus
• is known.
3.2 . Passive immunization placenta globulin or gamma globulin. <5 days prevent onset >5 days relieve symptoms
• 2 .Site of the measles virus exists measles can be detected from blood and nasal, pharyngeal secretions.
• 3. Three kinds of antibodies are produced after infection,that is
• 3. Eruption stage
3 .1. Time: the3~5 days after fever;but the 4th day is most common;
3 .2 . Shape:maculopapular
3.3. Seuence:behind the ear→along the hairline→face→neck→chest→back→abdome n→limbs→hand and feet(palm,sol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1 .Rubella (German measles) ; • 2 .Roseola infantum (infant
• 3.2 hemagglutinin inhibiting antibody
• 3.3 neutralizing antibody
• 4 .Only one antigenic type of measles virus
• is known.
3.2 . Passive immunization placenta globulin or gamma globulin. <5 days prevent onset >5 days relieve symptoms
• 2 .Site of the measles virus exists measles can be detected from blood and nasal, pharyngeal secretions.
• 3. Three kinds of antibodies are produced after infection,that is
• 3. Eruption stage
3 .1. Time: the3~5 days after fever;but the 4th day is most common;
3 .2 . Shape:maculopapular
3.3. Seuence:behind the ear→along the hairline→face→neck→chest→back→abdome n→limbs→hand and feet(palm,sol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1 .Rubella (German measles) ; • 2 .Roseola infantum (infant
湘雅儿科精品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肺 炎 Pneumonia
Classification in clinic
•病程分类 急性(1个月内)
(duration) 迁延性(1~3个月)
慢性(3个月以上)
•病情分类 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situation)
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外
其它系统亦受累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 流行性感冒(Epidemic influenza)
• 急性传染病(Acute infections disease)早期上感为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
驱症状,如麻疹、流脑、百日咳等
• 急性阑尾炎 腹痛先于发热
第八页,共28页。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I)
Treatment
• General treatme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与治疗
熟悉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Complication) 熟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十页,共28页。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肺 炎 Pneumonia
Overview
• 肺炎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儿 科疾病,是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 ,占婴儿死亡率的1/4 •是我国儿童“四病”防治之一
• Etiologic treatment
第九页,共28页。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 Pneumonia
目的要求(Purpose and requirement) 了解小儿肺炎的分类(Classification) 掌握支气管肺炎的病因(Etiology)、病理生 理(Pathophysiological)、临床表现(Clinic manifestation)、诊断(Diagnosis)、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