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 儿科简介 • 儿童常见疾病 • 儿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儿科研究与发展
01
儿科简介
儿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阶段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 与治疗以及促进儿童健康。
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儿科医生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留观30 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较高。
饮食搭配
应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适量摄入肉类、蔬菜、水 果等,避免偏食或挑食。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影响宝 宝的消化系统和牙齿健康。
03
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促进患儿
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04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疫苗接种与预防
疫苗种类
包括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等,用于预防结核病、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接种时间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接种时间不同,家长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 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等。在生长过程中,儿童会经历不同的敏感 期,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听觉、视觉、触觉等。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儿科医生更好 地照顾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02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发 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乳喂养、辅食 添加、断奶)
消化紊乱
2.儿保门诊定期健
感染性疾病
康检查 3.预防接种
传染病
4.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

5.衣服宜用布料、
透气、吸水
6.注意安全,预防
意外
幼儿期 ( 1-3 岁 )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1 .体 格 生 长 缓 消化紊乱
1.合理喂养(母乳

意外(创伤、
喂养、辅食添 加、断奶)
3.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 4.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
体方法
儿科学的特点
基础医学方面:解剖、机能、病理、免 疫、心理特点
临床方面: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诊 断、治疗、预后与预防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 共40周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 为止的4周
年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月)
八 九 十二
哭 静 会笑 伊 呀 姆妈 模仿 模仿 会意 会叫人
与家庭经济、文化水平、育儿方式、小儿性格、性别、年龄等 有关,新生儿对成人声音、触摸可产生反应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心理活动的发展
注意发展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是 在感知发育基础上自然发生的;后者是自觉的,有目 的的,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想象的发展 想象也是一思维活动,新生儿无想象 能力
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是人们对事物情景或观念 所产生的主观体现和表达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个性是每个人处理环境关系的 心理活动的综合模式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过程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颅骨
3-4M骨缝闭合,后囟:<6-8W,前囟:1-1.5y
体格检查:儿童主要生理指标
牙齿
出牙顺序 6m 0011,9m 2211,12m 2222 ,18m 3333,2y 4444,
2.5y 5555 6-12y乳牙替换,12y 第二恒磨牙,17-18y智齿
头围 出生32-34cm,3M/↑6cm,1y/↑12cm(46cm) 2y/↑2cm(48cm),2-15y/↑6-7cm 胸围 出生32cm,1y:46cm,>1y:头围+年龄-1
有无疖肿;提耳时有无疼痛,乳突有无压痛 口腔:口唇有无苍白、干燥、紫绀及口角糜 烂或疱疹;口腔粘膜、牙龈、舌及咽部有无 充血、溃疡、粘膜斑;有无龋齿、杨莓舌、 扁桃体肿大及鹅口疮等
注意儿童不同年龄特点
体格检查:颈部
柔软或强直 观察有无斜颈、短颈等 甲状腺是否肿大,有无颈静脉充盈 气管是否居中
生命体征
神志 呼吸 淋巴结、扁桃体 心肺
腹部
神经系统
体格检查:儿童主要生理指标
呼吸脉搏
年龄分期 呼吸 脉搏 新生儿(<28d) 40-45 120-140 婴儿(<1y) 30-40 110-130 幼儿(<3y) 25-30 100-120 学龄前期(<7y) 20-25 80-100 学龄期(<F12y M13y)18-20 70-90
体格检查:心脏
有无心前区隆起(正常小儿搏动范围在2~ 3cm2内,肥胖儿则看不到),心尖搏动是否弥 散,心脏搏动的性质及位置 叩诊:<3岁小儿只叩左右界;判断结果时需结 合年龄特点,注意上下一致(左界2岁内在第四 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 ~1cm处,5岁后在左 锁骨中线内0.5cm处) 听诊

《儿科学》医学课件-PPT课件13份

《儿科学》医学课件-PPT课件13份

肺炎
讨论儿童肺炎的症状、预防和 治疗方法。
鼻炎
探讨儿童鼻炎的原因、症状和 治疗方法。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Hale Waihona Puke 1便秘2探讨儿童便秘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3
腹泻
介绍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症状和治疗 方法。
胃炎
讨论儿童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1 尿路感染
介绍儿童尿路感染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方法。
常见饮食问题
讨论儿童可能遇到的饮食问 题和解决方案。
婴幼儿常见疾病
1
病毒感染
介绍婴幼儿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如感冒
皮肤问题
2
和腹泻。
讨论婴幼儿可能遇到的皮肤问题,如湿
疹和尿布疹。
3
呼吸道问题
介绍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问题,如哮喘 和肺炎。
儿童心理健康
游戏与互动
探讨游戏和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 的积极影响。
情绪管理
《儿科学》医学课件
这份医学课件共有13份幻灯片,涵盖了儿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儿科学概述到 不同系统的疾病,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
儿科学概述
1 儿科学定义
2 儿科医生的角色
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 疾病和健康的医学科学。
儿科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儿 童相关疾病,提供儿童健康 咨询。
3 重要性
儿科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他们获得良好的医疗照 顾。
压力管理
提供儿童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探索儿童压力管理的方法,帮助 他们应对挑战。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1 脑损伤
讨论儿童可能面临的头部损 伤和脑损伤,如脑震荡。
2 癫痫
介绍儿童癫痫的症状、诊断 和治疗。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儿科学基础 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 ppt课件
胚胎期
胎儿期
PPT学习交流
6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为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 •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围生期。(胎儿晚期、 分娩过程、新生儿早期)
PPT学习交流
新生儿期
7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婴儿期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特别迅速。
PPT学习交流
9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学龄前期
•3周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要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质,包括增强体 质、生活习惯、思想品德、早期教育等。 •易患肾炎、风湿热等疾病。
PPT学习交流
10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学龄期
•从6~7岁入小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之前为 学龄期。
PPT学习交流
16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三、小儿体格生长
•胸围是用软尺由乳头向背后绕肩胛角下缘1周的长度, 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
•新生儿胸围约32cm。1岁时约44cm,接近头围,2岁 后胸围渐大于头围。
•一般营养不良小儿由于胸部肌肉、脂肪发育差,胸围 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 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
PPT学习交流
12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二、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PPT学习交流
13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 育
三、小儿体格生长
•体重是各器官、各系统和体液的总重量。

儿科ppt课件

儿科ppt课件

合理膳食建议
为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均衡的膳食。包括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等;适量 摄入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类、薯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2024/1/30
10
03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
2024/1/30
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具备耐心、细 心、责任心和爱心,能够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备较强的沟 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024/1/30
6
02
儿童生长发育
2024/1/30
7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连续性、阶段性、不 均衡性等。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 春期等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特点各不相同。
13
神经系统疾病
2024/1/30
热性惊厥
常见于6个月至3岁儿童,表现为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发作,治疗以控制体温、预防复发为 主。
癫痫
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癫痫 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
脑性瘫痪
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024/1/30
16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
01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这
些问题可能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行为表现。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  PPT课件

21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 就有《育婴家秘》4卷、《幼科发挥》2卷、《痘 疹心法》23卷、《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 13卷等。
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倡导“育婴四法”,即 “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
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 观点。
他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 〔如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 创134方,其中丸剂70方、散剂45方、膏剂6方、 汤剂6方、外用7方,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医师 所习用。
钱乙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
医学课件
16
北宋时期,各地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流行, 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撰写了《小儿 斑疹备急方论》,书中记录了用白虎汤及青黛、 大黄等药物的治疗经验,是为天花、麻疹类专 著之始。
医学课件
23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小 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首重望 诊,主张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辨别脏腑 的寒热虚实;他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 惊风等证,有其独到之处;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 的应用。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由清代朝廷组织编写, 是书广泛搜集清代以前有关儿科的证治经验,加 以分析归纳编纂,立论精当,条理分明,为了便 于记忆,均以歌括列前,注解立后,颇受初学者 与临床医生的欢迎,内容丰富,方法多效,既适 用于临床,又适用于教学。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 20卷,论儿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除 小儿内科病外,论及小儿外、皮肤、骨伤、眼、 耳鼻咽喉、口齿、肛肠科病证70多种,脏腑、 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备,对中 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 “烧灼法断脐”以预防“脐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否则会给 诊断造成困难
PPT学习交流
5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主诉,现病 史,个人史,既往史, 家族史
PPT学习交流
6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
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 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 抚养人的信息、病史叙述者与患儿的关系及 病史的可靠程度
PPT学习交流
7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主诉 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或)体征及时间
例如:食欲不振2天,伴恶心半天
PPT学习交流
8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现病史
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 欲情况、大小便、睡眠,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详细询问各种症状的起因、发生发展情况及诊 治经过
PPT学习交流
13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既往史:
以前患过何种疾病、与本次疾病密切关系者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 者如有,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触的情况,父母 是否近亲结婚、母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 (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
PPT学习交流
14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触诊:心脏搏动位置,有无心包摩擦感及震颤 叩诊:心界随年龄而改变 听诊:心音强弱、心率快慢、有无心律不齐和
心脏杂音
PPT学习交流
23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 安静、光线/室温适当 ▪ 被检者取卧位 ▪ 医生站在其右侧 ▪ 适耳的听诊器 ▪ 按规范检查手法检查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疗原则
1主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
PPT学习交流
1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疗原则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 和体格检查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概述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 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新生儿或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或智力发育迟缓者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情况
PPT学习交流
12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个人史
喂养史:母乳喂养、人工或混合喂养 年长儿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 患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尤为重要 预防接种史: 接种程序、有无不良反应及处理
情况
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体重准确测量
身长:3岁前用量板测量
PPT学习交流
18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
年龄
新生儿 ~ 1岁 1 ~ 3岁 4 ~ 7岁 8~14岁
呼吸(次/分)
40~45 30~40 25~30 20~25 18~20
脉搏(次/分)
PPT学习交流
20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头部
头颅:大小与形态,有无血肿、特殊面容及畸 形,囟门及骨缝是否闭合
眼:眼睑有无下垂、水肿,结膜充血,巩膜黄 染,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射
鼻、耳和口腔:有无畸形、糜烂、异常分泌物、 充血/出血、炎症等
PPT学习交流
21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用药情况,如药物名称、剂量、方法、时间、 治疗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PPT学习交流
9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现病史
起病时间:不易问准,应认真详细回顾 临床症状:不会叙述,以特殊行为表示 分清主次:小儿患病常累及多个系统 全面了解:除主要疾病,问其他疾病 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与现病密切相关的的疾病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1:4 1:3~1:4
1:4 1:4
PPT学习交流
19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一般外表 营养状况、病容、神志表情、反应、体位、 行走姿势及语言 • 皮肤和皮下组织 颜色、弹性、水肿/脱水、皮疹、出血点、结 节等 • 浅表淋巴结 大小、位置、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压 痛
要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 床系统思维,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并 正规书写病历
PPT学习交流
3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采集
态度要和蔼亲切 语言要通俗易懂 注重与家长沟通 对孩子关怀耐心 家长和孩子信任
PPT学习交流
4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采集
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 不可先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
PPT学习交流
10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个人史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生活史和 预防接种史
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 有侧重详略
PPT学习交流
11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个人史
出生史:母孕期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体 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或过期产、生产方式、出 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等
PPT学习交流
16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一般测量和外表 皮肤和皮下组织 淋巴结 头、颈、胸、腹部 脊柱和四肢 肛门和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
PPT学习交流
17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一般测量
体温测试不少于5分钟,正常腋下温度为 36℃~37℃
呼吸接触史:疑似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 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 归转、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
PPT学习交流
15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方法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注意保温 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顺序灵活掌握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 危重儿先抢救,后全面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肺部检查
视诊: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无呼吸困难 及“三凹征”
触诊:无双侧语颤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婴幼儿较成人“清” 听诊: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无干/湿啰音及摩
擦音
PPT学习交流
22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心脏检查
视诊:心前区是否隆起,心脏搏动范围(正常 2~3cm2内)和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