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古典文化的种子
让诗香词韵熏染校园 使雅言典范浸润心灵

让诗香词韵熏染校园使雅言经典浸润心灵山东省定陶县实验小学 2013-4-1定陶县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牡丹之乡,陶朱公故里,是山东省义务教育首批教学示范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进取、务实高效、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和协合作、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培养目标,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深入挖掘学校课程内容,探索学校课程发展思路,把“诵读经典诗文”开发为校本课程,以诵读经典诗文拓宽学生阅读视野,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
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学校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坚强有力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经典诗文诵读”领导小组,建立活动组织,科学分工,形成了校长亲自抓;业务校长引领;教科室具体负责教材编写,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监督,活动效果的检查;年级组具体实施,语文教师重点参与的一条龙管理体系。
确定了因级适宜编教材,责任到人抓落实,形式多样搞活动,及时有效做评价的活动原则。
二、形成制度,做到“三个有保障”教材有保障。
教科室组织精兵强将,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古诗文中广泛搜集材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精挑细选,编订成册,图文并茂,文质兼美,人手一份。
低年级是以《三字经》、《弟子规》和浅显易懂的古诗文为主。
中高年级则是广泛涉及唐诗、宋词、古典美文、歇后语、成语故事等,为诵读活动提供了教材保障。
资金有保障。
学校为诵读活动的实施设立了专项资金,使教材的印刷、教师的培训、教具的购买、学生奖品的发放、诵读活动的展示等都能及时、顺利地进行。
时间有保障。
每周两课时的诵读课,由语文教师担任,列出计划,写出教案。
每日早饭后二十分钟,午饭后二十分钟,在语文、数学教师的交替指导下背诵。
每节课前三分钟,由班级吟诵小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诵读。
各年级每周分别规定统一的时间,让学生在多功能教室欣赏形式不同的古诗文内容,包括:古诗文新唱、古诗文讲解、古诗文诵读等等。
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美篇

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美篇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知幼儿是整个社会最纯真、最可爱的群体。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和同事们精心策划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们布置了主题墙,将古代诗词、字画、春联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位老师来给孩子们讲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下,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齐天大圣孙悟空、蟠桃园中的仙丹和精灵们的世界,他们兴致勃勃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和喜悦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一场传统手工制作活动。
孩子们根据所学内容,手工制作了各种传统文化主题的工艺品,如中国结、窗花、剪纸等。
这些小手艺品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才艺,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场儒家经典诵读比赛。
孩子们在比赛前不断重复练习,认真领会诗词的内涵。
比赛当天,孩子们你争我夺,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论语》、《大学》等经典名篇,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夸赞不已。
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我们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和趣味,还注重了教育性和价值性,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感受和领悟传统文化。
通过这场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让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大放异彩。
回想起这次活动,我深感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断探索和学习,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浅议“蒙田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米歇尔 ・ 埃康 ・ 德・ 蒙 田( 1 5 3 3 — 1 5 9 2 ) 是欧洲文艺复兴晚 期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 。“ 我是人 , 我认为人类 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 。在蒙田的书房里, 贴着古罗马喜 剧作家泰伦修的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向我们透露 出蒙田精 神世界 的广度 以及他对全人类事物的关注和息息相关之 情。在随笔集中 , 蒙 田以自己为描写对象 , 开始了漫长的人 性探索之旅 。 与早期人文主义者所不同的是 , 他未借助神而 直面人与整个现实世界 。在他看来 , 世界是复杂多变的, 每 个人又都是不可复制的、 独一无二的存在。 因此每个人都拥 有适宜 自己发展的时机 ,教育要适应不 同生命个体的 自然
些素材的广泛采用 , 使近现代音乐创作带有鲜明的中国风 格, 成为中国群众所喜闻乐见 的作品。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 风格丰富了世界音乐 ,并开始在世界乐坛上产生越来越大
日
摘要 : 蒙田是1 6 世 纪法国著名的人 文主义思想家, 时代和 个人 的成长经历促 成 了“ 蒙 田式” 人文主义的形成 。与早期 的人 文主义者相比, 蒙田对人的认 识与剖析 更为深刻 , 他抛 弃 了宗教立场 , 不迷信权威经典 , 不完全赞美人 而是深刻的剖 析人。 这使 蒙田认识到人的个 } 生 是千差万剐的 , 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有 自己的特点。 这直接影响 了蒙田的教育观 , 他认
接受早期的学校教育。波尔多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 城市 , 聚集了很多人文主义学者。 居耶那学校由著名的人文 主义教育家古维奥主持办学, 教学方法新颖活泼, 禁止严酷 的体罚 。蒙田在这里学习了7 年, 一方面受整体文化氛围的 影响 , 一方面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 自 修阅读。 对古典作品的 阅读和思考 , 使蒙田的观点向苏格拉底 、 西塞罗和人文主义 者靠拢 。他认为人类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人而非物质世界的 研究。同时, 他心 目中的英雄全都是古代人 。 恰如人文主义 者那样, 蒙田也把古代人当作评论现世的参照。i l l 古典著作 的阅读近一步将他引入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领域 ,逐渐形
幼儿园古韵传承:古诗古词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计划

幼儿园古韵传承:古诗古词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计划幼儿园古韵传承:古诗古词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计划一、幼儿园古韵传承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幼儿园古韵传承计划的实施,对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培养孩子们对古诗古词的热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教育计划,可以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情感,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古诗古词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在幼儿园古韵传承计划中,古诗古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诗古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审美价值,具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古词,可以培养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引导他们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奠定基础。
三、如何开展古韵传承计划1. 设置专门的古诗古词教育课程: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设置专门的古诗古词教育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孩子们的朗读、理解和表演,引导他们逐步了解和热爱古诗古词。
2. 组织古诗古词主题活动:可以通过古诗古词主题的亲子活动、绘本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深入感受古诗古词的魅力。
3. 结合游戏教学:可以结合古诗古词内容设计游戏教学,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古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古韵传承计划是非常有益的教育举措。
通过学习古诗古词,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启迪他们的心灵,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这也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他们的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塑造提供根基。
总结:通过对古诗古词的学习和传承,可以让孩子在幼年时期就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经典诗文滋润孩子心田

让经典诗文滋润孩子心田一、叨述诵读的缘起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缘起于学校的经典诵读,缘起于对李白的认识。
一年级教学《静夜思》时,孩子们兴致盎然,有些还能流畅地背出好几首李白的经典之作,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秋浦歌》、《夜宿山寺》等,让我欣喜非常,为孩子们的课外积累扎实而自豪。
但是,当我们谈到对李白有哪些了解时,孩子们却鸦雀无声,居然连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都一脸茫然,期待之下,也只有寥寥的声音。
待我简单介绍之后,孩子们略有所收获状,但讲到李白字太白时,下面竟是一片哗然,有几个还兴奋地喊着——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显然,孩子们有这样的反映,是最最真实的表达,但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沉重,叹息于孩子们对于古典文化知识的匮乏,以及意识的淡缺。
蓦然间,我突然有一种想法,要带着我的这些孩子们经历一次阅读的改革,把经典诗文请进我们一年级的课堂!二、抓住诵读的时机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因此,这个阶段也是诵读经典诗文的最佳时机,这也是我坚持改革,并立刻着手引领古诗文诵读的有力后盾,我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各方面了解之后,我把《三字经》首先请了出来。
它很通俗,而且又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一个纲要。
“凡训蒙,须讲究”,一步一步地讲,孩子们肯定能听懂。
把学习《三字经》的想法告诉孩子们之后,听到了一阵开心,随即脱口而出的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能背前面一小部分的,居然有五六个孩子,有个别孩子还能背出一大段,即使摸不着头脑的,也立马跟了上来,学习的兴趣可谓浓厚,算得上开“诵”大吉。
我带他们以背为主。
一开始,我没有跟他们解释,拿它当歌谣那样去学,其实,有些生硬的解释于他们来说,也并不怎么能懂,说不定还会因为一些枯燥的说教,影响他们背诵的兴趣。
因此,每天保证15分钟,每节语文课课前3分钟,一边背诵,一边请知识丰富的同学讲有关的故事,诸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
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方法

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方法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也不断提高。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怎样渗透传统文化已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方法。
通过了解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1. 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国或一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使幼儿接受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2. 塑造文化自信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理,能够为幼儿打造一个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生存环境,同时能够增强幼儿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促进认知和智力开发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广泛的观念、知识和历史背景等。
让幼儿接触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对事物进行更准确、更深入的认知。
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增加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道德品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塑造幼儿的品德和人格,促进幼儿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自觉。
二、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1. 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幼儿教育方法。
通过生活化教学,幼儿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民间舞蹈、春节拜年等。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2. 渐进式教学渐进式教学是一种逐步引导幼儿认知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逐渐引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幼儿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掌握传统文化。
比如,在幼儿园中,可以先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接着再教授相应的礼仪和习俗。
在琴瑟清响中涵养幼小的心灵——中国古典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施建议

程 朝 珠
的 情 感
中 国古 乐 推 崇 “ 德 ” 的 音 乐 ,认 为 音 乐 有 移 风 有
易俗 的作 用 ,只有 “ 有德 ” 的音 乐 才 能 用 于教 化 百 姓 。 中 国古 乐 多 是 对 崇 高 正 直 的歌 咏 ,如 《 花 三 弄》 塑 梅
讲 ,音 乐 可 以 移 风 易 俗 、调 和 人 群 ;从 个 人 来 讲 音 乐 可 以涵 养 性 情 、熏 染 气 质 。 科 学 研 究 发 现 ,中 国 古 典 音 乐 每 分钟 约 6 0拍 左 右 ,和人 体 节 律 相 吻合 ,有 利 于 幼儿 大脑 潜 能 的 开发 ,蕴 含着 丰富 的 教育 价 值 。
1 以 意 境 为 美 .
、
中 国古 典 音乐 在 幼 儿 教 育 中的 价 值
《 语 》 云 : “ 于 诗 ,立 于礼 ,成 于 乐 ”,可 见 论 兴
中 国古 人 把 乐 提 到 了 治 国安 邦 的高 度 。认 为从 国 家 来
中 国古 典 音 乐 受 道 家 文 化 的影 响 ,在 审 美 上 反 对
的 雅乐 ,不 喜 热情 奔 放 或 具 有 反 抗精 神 的 “ 卫 之 声 ” 郑
等 民 间 俗 乐 ( 恶 郑 声 之 乱 雅 也 ” 。 “ 而 温 ,宽 而 “ ) 直 栗 , 刚 而 无 虐 ,简 而 无 傲 ”是 中 国古 乐 的 理 想 境 界 。
然 之 音 ,即 “ 籁 ” “ 籁” 是 音 乐 家 追求 返 朴 归 真 天 , 天
的艺术 境 界 。 让 幼 儿 接 触 中 国 古 典 音 乐 ,帮 助 其 初 步 体 验 古 乐 中独 特 的 东方 美 ,不仅 有 助 于 幼 儿 从 中 国古 典 音 乐 中 获 得 其 美 学 意境 带 来 的 愉 悦 和 感 动 ,还 有 利 于幼 儿 东
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美篇

幼儿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美篇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的教育场所,应当积极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幼儿园组织了一系列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项活动是“农历新年庆祝活动”。
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幼儿园内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新年手工装饰品,如红灯笼、窗花、春联等,这些红色的装饰品将幼儿园点缀得红亮亮的,让每位孩子充满了新年祝福。
同时,幼儿园还组织了年夜饭和舞狮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入感受到中国农历新年的浓厚氛围。
第二项活动是“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竞赛”。
在这项活动中,幼儿园将知识竞赛的形式引入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增长知识。
幼儿园精心编制了一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的试卷,试卷中包含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各个节日的文化知识和习俗,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第三项活动是“中国画和书法体验活动”。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到了中国画和书法的魅力。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画和书法的历史渊源,并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画和书法艺术。
孩子们用毛笔蘸墨,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汉字,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默契之美。
同时,孩子们还在绘画纸上运用各种颜色,勾勒出一幅幅中国画,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中国画精致的线条和色彩的魅力。
第四项活动是“诗词朗诵比赛”。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园选取了适合幼儿朗诵的唐诗和宋词,让孩子们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独特之处。
每个孩子都在班级里选择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这既是锻炼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也是让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领悟。
第五项活动是“中国民间艺术品制作体验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如剪纸、麦秸画等。
这些艺术品制作需要孩子们认真观察,仔细描绘,独立思考,动手制作。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中国民间艺术品的独特之处,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古典文化的种子
【摘要】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首首泛黄的诗节,一段段优美的文章,代代传颂,历久弥新。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优秀的古诗文,能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不仅如此,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呢?我谈一下几点感受。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诵读
一、细心讲解,引发兴趣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虽然学生对于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但同时认为其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毫无用处。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伊始,便应该从诗词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并通过对诗人在写作当下心理、环境等的介绍分析,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做情感铺垫。
此后,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这一环节虽传统却必不可少,因为小学生的古典文学积累较少,水平不高,对一些诗词中的惯用手法及意象未能准确把握,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做到字字能落实。
因此,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古诗文素养,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内外兼修,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
二、创造意境,展现古诗感染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充分说明了古诗中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在学生读懂诗词大意,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在身临其境、身闻其声、身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
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蟑,忽然闭口立。
”描绘的是骑牛唱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
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通过想象,加深了学生诗境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反复诵读,理解吸收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加深对诗人情感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体味。
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0首。
此外,《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
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掌握感情朗
读的方法和技巧。
在确定感情基调后,把握节奏,抑扬顿挫,如此一来,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
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
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
因此,古诗的诵读应在综合朗读、反馈和思考的过程中如春风化雨般慢慢渗透,在不知不觉间将经典词句转化、吸收,在使用时信手拈来,不必临渴掘井。
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创造性地引用古诗文来表达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其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四、课外延伸,提升素养
随着家长对孩子学龄前教育的重视,多数学生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但往往不知其意。
这说明在孩子们中间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具有可行性。
因此,除课堂教学外,经典诵读还必须向课外延伸。
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课外诵读中收到实效,就必须教会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赏读成诵。
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
同时,为检验课外诵读效果,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古诗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
2.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
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诗句,写简单的赏析文章,写读后感等,这种边读边写的诵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写诵读感想。
3.编赏手抄报。
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古诗文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经典诵读,而且会动手动脑。
每个学期,我都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课外诵读活动中,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古诗中“春的脚步”》《难忘送别》《乘上诗歌的翅膀》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诵读读目标,同时也便于我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教师要满怀对中华经典古诗文的美好情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传承经典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活动,组织孩子们从小诵读经典,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种古典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