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b. 举例说明劳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c. 讨论参与劳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2.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从小做起a.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家庭劳动b.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感悟3. 第三课时:我是家庭小主人a. 教授学生如何承担家庭劳动责任b.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劳动c.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如做饭、洗衣等4.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共创美好集体a. 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b.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劳动实践活动c. 让学生分享团队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5.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常识a. 教授学生劳动安全知识,如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b.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c. 进行劳动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表现,评价其劳动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分享的材料,评价其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
3. 组织劳动技能比赛,检验学生的劳动实践成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教育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 家庭劳动实践记录表。
3. 劳动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强化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
3. 定期组织团队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知和经历。
3. 讲解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一)1. 讲解并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二)1. 讲解并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拔河比赛等。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课时:劳动与环境保护1. 讲解劳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想法和做法。
3. 讲解如何在劳动中做到环保,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分享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操作、团队协作活动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2.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团队协作器材(如拔河绳等)。
4.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劳动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生活品质。
2. 教学内容: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巧,如快速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七、第七课时:农业劳动体验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劳动的过程和技巧,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章节二: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实用的收纳、整理、维修与保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品收纳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2. 教学重点:学会实用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品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民间文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示范用收纳盒、维修工具、编织材料、木工材料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收纳盒、编织材料、木工材料等学生自备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收纳、整理、维修保养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演示收纳、整理、维修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编织技巧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以木工技艺为例,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收纳、整理、维修保养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编织和木工技艺的实践操作。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收纳方案,并说明收纳方法。
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工作品,如小木勺。
2. 答案:收纳方案: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收纳空间和收纳方法。
木工作品:根据教材示例,选择合适的木料,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劳动者,要热爱劳动2. 第二课时:基本劳动技能(一)学习扫地、拖地的方法练习扫地、拖地,保持教室卫生3. 第三课时:基本劳动技能(二)学习整理书桌、书架的方法练习整理书桌、书架,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4. 第四课时:团队协作劳动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集体打扫卫生、植树等5. 第五课时:劳动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评选出最佳劳动者、最佳团队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采用示范法,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能力。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
2.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整理箱等。
3. 团队协作活动材料:如植树工具、卫生打扫用品等。
六、第六课时:制作手工艺品教授学生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等。
学生动手制作,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七、第七课时:家庭劳动教育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的方法,如打扫房间、洗衣服等。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劳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八、第八课时:安全常识教育讲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避免受伤。
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第九课时:劳动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清洁、帮助孤寡老人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收获,分享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喜悦。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感受。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如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步骤。
3.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洗涤衣物和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完成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含义和价值b. 讨论劳动的意义c. 分享身边的劳动故事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劳动技能a. 教授简单的劳动技巧b. 学生动手实践c. 指导与反馈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a. 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b. 开展团队游戏活动c. 引导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4. 第四课时: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a. 讲解环保知识b. 学生动手制作环保小制品c.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2. 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3. 团队游戏器材:如绳子、圈圈等。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教授学生简单的家电使用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七、教学内容1. 第五课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a. 讲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b. 学生实际操作,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指导与反馈2. 第六课时:简单家电使用与安全a. 教授家电的基本使用方法b. 讲解家电使用的安全常识c. 学生动手实践,如开关、插座操作等3. 第七课时:创新与问题解决a. 讲解创新的重要性b. 开展创新活动,如改进生活用品、设计新工具等c.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会解决4. 第八课时:珍惜劳动成果a. 讲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b. 学生参与农田劳动、蔬菜种植等实践活动c.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八、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介绍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学习目标和要求。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安全操作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 劳动场所的安全规定。
3. 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传授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了解劳动场所的安全规定。
3. 教师演示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劳动安全知识,进行互动问答。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打扫卫生。
2. 洗衣服、洗碗。
3. 烹饪简单的菜肴。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传授家庭劳动技能。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3. 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家庭劳动技能,进行互动问答。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四章:学校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提高学校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整理书包、书桌。
2. 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3. 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传授学校劳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看懂编制方法程序图,能编制简单的结饰.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及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3.感受我国传统手工编制品装点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看懂编制方法的程序图教学难点:能依图编制简单结饰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制作材料中的红绳;每人两米的彩绳;大头针;塑料泡沫;同心结、酢浆草结、草板书设计:编装饰物图观察〈〉盘制—整理文字课后总结:盘长结一、教学目标:1、认识盘长结,了解有关盘长结的相关知识;2、能依据盘长结图编制盘长结,提高识图能力;3、进一步感受我国结艺的魅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二、教学重点:盘长结的编制方法.三、教学难点:能依据图独立编制.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指导看图——尝试编制——讲解示范——操作实践六、教学用具:教具:泡沫板、珠针、镊子;编制好的盘长结(四线、六线等)、一米左右的彩绳;学具:泡沫板、珠针、镊子;盘长结的图;一米左右的彩绳;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引入:1.出示四线盘长结,好看吗?谁知道他的名字?2.盘长结的结形曲绕,因有如“盘肠”而得名.结虽曲折,但双绳永远相跟相随,结构密实.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制盘长结.答:盘长结激发兴趣二.指导看图:1.还记得编结的要领吗?2.认识图中符号的意义:●线的中点;线由此开始做;表示前面已完成的部分;表示现在要完成的部分;抽线的方向;3.结合文字说明看图,用手指着线看看线是怎样穿压的,认清线的走向.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答:1观察绳是怎样穿压——看说明,记走向;2.细心盘制——心要静,不着急;3.整理成型——按顺序,不会乱;结合文字说明看图盘长结的编制方法三.看图编制:1.提示:盘制时每一转弯处可用大头针固定,以方便线的穿压;从第二步开始可以使用镊子,帮助走线.2.在编制时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先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大家讨论.3.重点示范步骤四,让学生数清线,记住口诀.4.继续练习编制,要求:耐心、细致;看图尝试编制观看教师演示练习编制能依据图独立编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四.调整结饰:1.认清内耳、外耳;2.演示调整:拔掉大头针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再从第一个外耳起依线调整.3.指导调整认一认观看教师演示调整五.小结:1.展示调整好的盘长结,表扬.只有耐心、细致的编制才能更好更快的编制好盘长结.2.出示六线盘长结、八线盘长结;与盘长结组合的中国结饰;[成品或图片均可]这些结饰都是用一根彩绳编制的.3.只要你动脑筋,用我们学过的结,也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漂亮的结饰. 组内展示班内展示观看,说说都有哪些结饰组合的.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品质进一步感受我国结艺的魅力板书设计:步骤图:盘长结盘长结的结形曲绕,因有如“盘肠”而得名.结虽曲折,但双绳永远相跟相随,结构密实.结形可大可小,可长可方,做成六线、八线、十线…….耳翼也可随盘长结心所欲变形.做此结一般用大头针将线固定在泡沫板上,按步骤走线.单独做一个四线盘长结用线80厘米.图 1 图2将线从中心点开始固定按穿一压一的次序走四成图1所示形状. 排线,见图2.左线向右走全压,向左走全穿.见图3线向上时穿一压三做二次,向下时,穿二压一穿三压一,绕回处.如此做二次.见图4.结完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然后按线的走向调整耳翼. *注意:1.做前请你先用手沿着线走一走,看看线是怎样穿压的,认清线的走向.2.盘制时每一转弯处可用大头针固定,以方便线的穿压;从第二步开始可以使用镊子,帮助走线.3.盘制完后,请细心调节:(1)认清内耳、外耳;(2)调整时收内耳,留外耳;(3)拔掉大头针后,力量平均地向外侧拉外耳,再从第一个外耳起依线调整.图中的符号说明:1. ●线的中点;2.线由此开始做;3. 实心线,表示前面已完成的部分;4. 空心线,表示现在要完成的部分;5. 抽线的方向;课后总结:九重葛(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研究斜卷结的编制方法2、练习掌握斜卷结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的习惯.;二、教学重点:斜卷结的编制.三、教学难点: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尝试——讨论——实践六、教学用具:教具:成品花;彩绳;剪刀;编好2—4个斜卷结的绳;学具:彩绳;剪刀.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引入:1.出示用斜卷结编制的小物品(图片).好看吗?这些作品都是用打结的方法编制的.这个结叫斜卷结.2.今天我们来学习打斜卷结,做一朵美丽的九重葛.[出示作品花]观看作品激发兴趣二.学习斜卷结:1.拆一拆:样品绳上的斜卷结[左线]要求:(1)拆一下还原一下,再拆两下还原;(2)找一找规律;2.演示:怎么绕线的?3.右线上的斜卷结你能试着编一编吗?可以参考左斜卷的方法学习.4.教师示范5.练习左右斜卷结;组长带领尝试讨论学生演示尝试,讨论练习小组比赛交流左右斜卷的编制方法板书设计:课后总结:九重葛(二)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斜卷结编制九重葛的花瓣的方法.2、通过研究掌握编制的规律,并编出三片花瓣.3、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二、教学重点:编制九重葛的花瓣.三、教学难点:编制规律.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讨论——示范——实践六、教学用具:教具:半成品花;成品花;学具:彩绳若干.板书设计:课后总结:九重葛(三)一、教学目标:1、学习花瓣编制时首尾的技法和制作花蕊的方法.2、用辅助材料进行花朵的组合.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教学重点:花朵的组合.三、教学难点:花瓣编制收尾.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六、教学用具:教具:细铁丝、绿色胶带、花心、没收线的花瓣;三个花瓣;成品花;学具:没收线的花瓣.板书设计:课后总结:小狗教学目标:1.能独立用吉祥结编制小狗的身体,并将小狗的头与身体连接上.2.学会用秘鲁结做小狗的耳朵和腿.3.通过制作,感受成功的喜悦及编制的魅力.教学重点:编制小狗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秘鲁结做小狗的耳朵和腿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小狗的成品,狗的身体及头;彩绳70厘米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小狗秘鲁结:插接:交叉——绕线——穿套课后总结:琵琶扣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步骤图,自己动手编制琵琶扣;2、学习掌握琵琶扣整理定型的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的习惯.二、教学重点:琵琶扣的编制.三、教学难点:琵琶扣的编制整理.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观察——实践——交流六、教学用具:教具:编制绳、实物投影、成品扣、针线;学具:编制绳、书、针线、课前收集的资料.板书设计:课后总结:释迦结教学目标:1.识图学习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制释迦结.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3.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手工艺的艺术价值,感受其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制释迦结教学难点:看懂释迦结的编制图并编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识图学习释迦结的编法,能徒手编释迦结;第二课时:熟练掌握编制释迦结,尝试编制双线释迦结;课前准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板书设计:课后总结:蜻蜓扣(一)——万字结教学目标:1.了解编制蜻蜓扣的基本结.2.能看懂编制程序图,独立编制万字结.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质.教学重点:能看懂编制程序图,独立编制万字结教学难点:交叉的环各自向左右拉开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板书设计:课后总结:蜻蜓扣(二)——四股辫教学目标:1.知道编制蜻蜓扣的步骤与方法.2.掌握四股辫的编制方法,能独立编制蜻蜓扣.3.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体会劳动收获的喜悦. 教学重点:四股辫的编织方法教学难点:独立编制蜻蜓扣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蜻蜓扣,双线释迦结,彩线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蜻蜓扣——四股辫规律:跨下交叉课后总结:编玫瑰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的学习方法,使谁对编玫瑰花产生学习兴趣;2、掌握玫瑰花的编制方法;3、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趣.二、教学重点:学会编制的方法.三、教学难点:边折边卷使做出的玫瑰花更形象.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的主要方法:探究式学习六、教学用具:教具:实物投影、成品半成品若干;学具:学具材料.板书设计:1看一看,想一想:用纸做的玫瑰花与真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2拆一拆,想一想:这张纸是怎样卷成花瓣的?提示:慢慢地拆几层再试着还原,边拆边思考.拆到头看看这张纸是怎样固定在花茎上的.3试一试想一想:怎样编出的花瓣下边紧上边松?课后总结:种植的基本技法(一)——栽培吊竹梅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植物与生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2.进一步学习种植的基本技法,掌握用水晶花泥种植吊竹梅的方法.3.培养热爱自然,喜欢植物,美化居室环境的思想感情以及认真,持久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用水晶花泥种植吊竹梅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株的技法课前准备:1.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1)植物与生活、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2)水晶花泥的特点和用途.2.教具:各种基质、四种基质栽培的花卉、小玻璃杯、水晶花泥、剪刀3.学具:各组一盆吊竹梅、一小盘基质、每人一个小玻璃杯、一包水晶花泥、剪刀教学的主要方法:交流资料—观察了解—探究方法——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展示评议教学时间:1课时种植的基本基法(一)技法1 基质培——栽培吊竹梅技法2 分枝法课后总结:种植的基本技法(二)——栽培吊兰教学目标:1.了解吊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初步掌握用陶粒种植吊兰的方法,并做好日常管理.3.培养热爱自然,喜欢植物,美化家庭环境的思想感情以及认真、持久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用陶粒种植吊兰的方法.教学难点:选株、理根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吊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教具:土培和陶粒培的吊兰、吊兰小植株、玻璃杯、陶粒、水桶、清水3.学具:每组一小盆吊兰、吊兰小植株若干、水桶、清水;每人一个小玻璃杯、一袋陶粒教学的主要方法:交流资料——观察了解——探究方法——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展示评议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种植的基本技法(二)陶粒——栽培吊兰冲、泡——洗——理——填课后总结:缝制针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