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案资料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作用。
3.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劳动与技术。
2. 讲解:详细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应用。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3. 劳动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风险预防及事故处理。
2. 演示:演示一些劳动安全的实际操作,如正确使用工具、紧急疏散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劳动安全的实践练习,如穿戴安全装备、使用工具等。
第三章:日常生活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洗澡等。
2. 衣物整理:如穿衣、洗衣、叠衣等。
3. 房间整理:如打扫、整理床铺、收纳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各个日常生活技能的正确方法。
2. 演示:演示各个日常生活技能的操作过程。
3. 练习:让学生亲自实践,教师指导。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环保的含义。
2. 环保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环保的含义及在生活中如何实践。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做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第五章: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第一章:生活中的劳动技巧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学习如何正确叠衣服、整理床铺;1.2.2 学习如何清洁房间、扫地、拖地;1.2.3 学习如何洗衣服、晾晒衣物。
1.3 教学活动:1.3.1 演示正确的叠衣服、整理床铺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1.3.2 演示清洁房间、扫地、拖地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1.3.3 演示洗衣服、晾晒衣物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劳动技巧。
第二章:厨房里的劳动乐趣2.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厨房里的基本劳动知识,提高烹饪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学习如何正确洗菜、切菜;2.2.2 学习如何烹饪简单的菜肴;2.2.3 学习如何摆放餐具、整理餐桌。
2.3 教学活动:2.3.1 演示正确的洗菜、切菜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2.3.2 演示烹饪简单菜肴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2.3.3 演示摆放餐具、整理餐桌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厨房里的基本劳动技巧。
第三章:环保劳动教育3.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3.2.1 学习如何分类垃圾;3.2.2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用电;3.2.3 学习如何保护植物。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学生跟随操作;3.3.2 进行节约用水、用电的实践活动;3.3.3 带领学生去植树、保护植物。
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看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
第四章:手工制作劳动4.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2 教学内容:4.2.1 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4.2.2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4.2.3 创作自己的手工艺品。
4.3 教学活动:4.3.1 演示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4.3.2 学生自由创作手工艺品;4.3.3 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手工制作、简单维修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技工具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劳技工具及其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教学内容:介绍锤子、螺丝刀、胶水等基本劳技工具,演示工具使用方法。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手工工具,制作简单的工艺品。
教学内容:学习剪、折、粘等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简单的工艺品。
3. 第三课时:植物种植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学会种植一种植物。
教学内容:学习植物种植方法,动手种植一盆植物。
4. 第四课时:简单维修教学目标:学会简单的维修技巧,能够修复一些日常用品。
教学内容:学习螺丝的拆卸与安装,动手修复一个损坏的玩具。
5. 第五课时:环保意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讨论环保问题,提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五、教学资源1. 劳技工具:锤子、螺丝刀、胶水等。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植物种植工具:铲子、水壶等。
4. 损坏的玩具或其他日常用品。
5. 环保相关资料。
六、第六课时:简易木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木工知识。
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如锯子、凿子、砂纸等。
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木工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木工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演示如何使用锯子、凿子和砂纸等工具。
五年级下学期下册劳技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家务劳动、手工制作、种植养护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务劳动技能学习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基本家务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习惯。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技能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串珠等。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第三课时:种植养护技能学习基本的种植养护知识,如播种、浇水、除草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4. 第四课时:厨艺技能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面条、炒菜、制作凉菜等。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饮食观念。
5. 第五课时: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等。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技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劳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劳技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实际操作的准确性、熟练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材2. 教具:家务劳动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种植工具、烹饪器材等。
3. 课件:交通安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第六课时:环保意识与实践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开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七、第七课时: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团队游戏、讨论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介绍各种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强调劳动安全知识。
教学活动:1. 观看劳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劳动类型和劳动工具。
3. 进行劳动安全知识问答,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2. 指导学生制定家庭劳动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学活动:1. 分组进行家庭劳动技能的实际操作,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劳动计划,互相学习和鼓励。
第三章:学校劳动岗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劳动岗位,培养学生承担学校劳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学校的劳动岗位,如清洁员、绿化员等。
2. 教授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学校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劳动岗位,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2. 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完成学校劳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劳动的种类,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活动:1. 观看社会劳动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等社会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第五章:创意劳动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劳动解决问题,如自制工具、改进工艺等。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劳技概述1. 了解劳技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掌握劳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手工制作1. 学习纸工、泥工、布工等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2. 完成手工作品的创作和展示。
第三章:劳动工具的使用1. 学习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等。
2. 掌握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常识。
第四章:家庭劳动1. 学习家庭常见的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第五章:农业知识1. 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如农作物种植、养殖等。
2. 体验农耕活动,感受劳动的辛勤和乐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技知识和技能。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劳技下册》2. 教具:讲解PPT、手工制作材料、劳动工具、农作物种植基地等。
3. 参考资料:相关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案例、故事等。
六、第四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家庭日常清洁、衣物洗涤、烹饪等基本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自觉承担家庭劳动的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家庭劳动技能,学生跟随操作。
2.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家庭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家庭劳动。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技术的思想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讲解劳动的定义、意义和价值。
分析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第二课时:基本的劳动技能教授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基本家务技能。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第三课时: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介绍现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使用电脑、手机等基本操作。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探讨劳动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分析劳动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5. 第五课时: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完成指定的劳动任务。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劳动与技术的相关知识、图片和案例。
2. 劳动实践材料: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3. 技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劳动技能和技术应用的知识,并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技术创新介绍生活中的科技创新产品,如智能家居、移动支付等。
学习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改善生活质量。
七、第七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讲解劳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使用工具的正确方法、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等。
学生讨论并分享劳动安全知识。
八、第八课时:环保意识与劳动技术讲解环保知识,强调劳动技术在环保中的作用。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铁锹等。
2. 讲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强调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其名称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中使用劳动工具的经验。
3.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进行劳动工具使用的小组竞赛,提高兴趣。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强调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练习掌握这些技能。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如打扫教室、整理图书馆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劳动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师提供一些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建议,如制定劳动计划、定时检查等。
4. 学生制定自己的劳动计划,并在教师的监督下执行。
第四章:学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家庭劳动技能,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讲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案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插花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2、了解有关插花的一些知识:插花需要的工具,插花的步骤方法。
3、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插花的艺术性教学难点:插花的技巧教学准备:利刀、剪刀、花泥、喷雾器等。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婚礼中一种高雅的礼品。
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出示课题:插花(同时播放音乐)二、新授: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3、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利刀、剪刀、花泥、喷雾器等。
4、演示插花步骤: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
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直立形、倾斜形、下垂形、直上形或对称形。
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也就是确定视点中心,困此,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
另外要有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5、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
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选择插花容器和花材。
在大家插花之前,我有个要求:请给作品起出名字,并派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立意构思及寓意。
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7、作品展评: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
你们比较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作者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8、插花的保鲜。
9、插花的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
三、小结: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插花,不是单纯的花草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它是融艺术、生活与一体的艺术活动。
我相信大家通过花与草的构筑一定会将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加美满富有情调。
板书设计:插花立意构思确定插花的造型打底确定视点中心教学反思:第2课、电冰箱的使用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双门电冰箱的结构,并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认识双门电冰箱的结构教学难点: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电冰箱已成为家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学会使用电冰箱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省心。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双门电冰箱的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用途,学习其使用的方法。
二、新授:1、认识双门电冰箱的结构(看课件图)。
2、认识双门电冰箱主要部件的用途(认真阅读课件的内容而后交流)。
3、认识双门电冰箱的使用方法(认真阅读课件的内容而后交流)。
4、电冰箱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5、电冰箱使用的质量要求。
三、小结。
板书设计:电冰箱的使用结构用途注意的事项教学反思:第3课、钢笔的修理教学目标:认识自来水笔的结构、名称,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学会简单的修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养成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修理方法。
教学准备:有毛病的钢笔数枝,零号砂纸1张,蜡烛1根,火柴1盒,小针1根,刀片1片,旧牙刷1把。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手持一支钢笔示意学生看)同学们,这是一支钢笔,也叫自来水笔,它是我们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经常使用会出现各种故障,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学会简单的修理。
(板书课题:钢笔的修理)二、实物演示、了解名称师:(将手中的钢笔旋开笔帽,依次让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即:笔帽、笔杆、笔尖、尖套、笔舌、笔胆、储水器、护胆管、排气管等。
三、合作学习、归纳整理1、说说你使用的钢笔经常出现的故障。
2、大家动手把有故障的钢笔试着修一修。
(每组分别修理有故障的钢笔,并说出钢笔的故障及修理方法。
)3、成果展示(把修好的钢笔展示给同学欣赏,大家分享劳动成果。
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的事乐于做。
)4、概括修理钢笔的步骤方法。
5、概括修理钢笔的注意事项四、指导看书、全课总结1、学生归纳学习内容2、谈谈学习体会和收获板书设计:钢笔的修理笔帽、笔杆、笔尖、尖套、笔舌、笔胆、储水器、护胆管、排气管教学反思:第4课、水龙头漏水的修理教学目标:认识普通水龙头的结构,学会简单的修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养成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普通水龙头的结构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修理教学准备:水龙头教学策略:实践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水龙头漏水是水管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容易修理的问题之一。
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该问题,不去修理滴水的水龙头,却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会浪费不少钱。
持续的滴水在短时间内就会浪费掉不知道多少水费。
如何修理水龙头滴水呢?二、教学新知:1、认识普通水龙头的结构(看课件图2)2、学习普通水龙头漏水修理的步骤方法(看课件的内容及图3,看完后交流)步骤1:关闭供水,卸下在水龙头把手上面或后面的小螺丝以拆下固定在水龙头主体上的把手。
一些螺丝藏在金属按钮、塑料按钮或塑料片下面,这些按钮或塑料片卡入或拧入把手。
您只要把按钮打开,就会看到装在顶部的把手螺丝。
如果有必要,使用一些像WD-40规格的渗透润滑油来使螺丝变松。
步骤2:卸下把手,查看水龙头的部件。
用大鲤鱼钳或可调扳手取下填密螺母,小心不要在金属上留下划痕。
向与您打开水龙头时旋转的同一方向旋转阀芯或轴以把它们拧下来。
步骤3:取下固定垫圈的螺丝。
如果有必要,使用渗透润滑油来使螺丝变松。
检查螺丝和阀芯,如果有损坏要更换新的。
步骤4:用一个完全相同的新垫圈换掉旧垫圈。
与旧垫圈几乎完全匹配的新垫圈一般都可以让水龙头不再滴水。
您还要注意到旧垫圈是有一个斜面的还是平的,并且用相同的新垫圈进行更换。
只针对冷水设计的垫圈在有热水流过时会剧烈膨胀从而堵塞出水口,使得热水流变慢。
有些垫圈在冷热水中都可以工作,但是您要确定您买的用于更换的垫圈与原来的是一模一样的。
步骤5:将新的垫圈固定到阀芯上,然后把水龙头中的各部件重新装好。
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阀芯。
阀芯就位后,把填密螺母重新装上。
小心不要让扳手在金属上留下划痕。
步骤6:重新安装把手并把按钮或圆盘装回去。
重新开启供水,检查是否还有漏水。
3、学习水龙头漏水修理的注意事项4、水龙头漏水修理的质量要求。
三、小结。
板书设计:水龙头漏水的修理结构修理教学反思:第5课、自行车保养的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懂得一些自行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擦拭自行车的技能。
教学重点:懂得一些自行车知识的基础教学难点:擦拭自行车的技能。
教学准备:自行车一辆教学策略:实践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自行车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保养自行车的意义在于使它能正常运转,各种操作能正常实施,从而提高自行车骑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二、教学新课:1、认识自行车结构(看课件图1)2、认识自行车保养的方法:(看课件相关内容)(1)保持清洁;(2)保护轮胎和油漆部件;(3)检查螺丝;(4)加油润滑。
3、自行车保养要注意的事项(看课件内容)4、自行车保养的质量要求。
三、小结。
板书设计:自行车保养的方法结构技能教学反思:第6课、种植玉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得到种植玉米的一些基本知识。
2、让学生尝试自种玉米,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种植玉米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尝试自种玉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知识掌握。
尝试种玉米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这一课我们通过学习种植玉米,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看图1玉米种植一般有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要知道这些要求的意义。
二、教学新知玉米种植的六个环节(认真阅读课件内容)1、翻挖土地2、播种3、定苗4、管理5、人工授粉6、采收玉米三、注意事项(1)种植玉米要把握好节令。
(2)玉米最好的播种时间因具体的环境、位置不同而不同,要请教当地的农科人员,把握最佳时机。
四、质量要求五、师小结板书设计:种植玉米翻挖土地---播种---定苗---管理---人工授粉--- 采收玉米教学反思:第7课、玉米人工辅助授粉教学目标:1、使学生得到种植玉米的一些基本知识。
2、让学生尝试自种玉米,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种植玉米的一些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尝试自种玉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策略:通过学习让孩子感知什么情况下才要人工授粉,实践授粉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往往因高温干旱或阴雨连绵造成授粉不良,结实不饱满,导致减产。
试验证明,实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减少秃顶和缺粒现象,使籽粒饱满,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玉米雄花开放主要在上午8-11点,此时花粉刚开放,生活能力强,加之上午气温较低,田间湿度较大,最易授粉授精,如果没有风,花粉不易落下,到午后气温升高,田间湿度也下降,花粉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即使再落下来,也无授粉能力。
因此,在盛花期如果无风,就要实行人工辅助授粉。
授粉可采用人工拉绳法,即用两根竹杆,在竹杆的一端拴上绳子,于上午9-11点钟,,由两人各拿一竹杆,每隔6-8行顺行前进,使绳子在雄穗顶端轻轻拉过,让花粉散落下来。
授粉工作要在花粉大量开放期间,一般进行2-3次。
对于部分吐丝晚的植株,如果田间花粉已经散完,无法再授粉,则应采集其它田块玉米的花粉进行授粉。
二、教学新知玉米人工辅助授粉的步骤方法:1、采粉(看课件图1)2、授粉(看课件图2、图3)三、注意事项(1)授粉要在雄花花丝露出后1-2天内、花的颜色较为鲜艳的时候进行。
(2)雌花的生长不会完全同步,总会有部分花丝没有授到粉。
在玉米开花末期,应再授粉1-2次。
四、质量要求授粉时,要使花粉均匀地散落在雌花花丝上。
五、总结。
板书设计:7、玉米人工辅助授粉采粉--- 授粉教学反思:第8课、花卉的繁殖教学目标:1、掌握花卉繁殖类型及特点;2、掌握花卉无性繁殖类别中的压条法的技术要点。
教学重点:掌握花卉繁殖类型及特点;教学难点:掌握花卉无性繁殖类别中的压条法的技术要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策略:采用理论和实际结合方式,实践再回到理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花卉繁殖是为了增加花卉的植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