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服药时间

合集下载

高血压用药指导

高血压用药指导

高血压用药指导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因此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高血压药物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血压用药指导。

1、遵循医生的建议如果您被诊断为高血压,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为您开具适当的药物。

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您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确保您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2、按时服药高血压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服用,因此请务必按时服药。

如果您经常忘记服药,可以尝试设置定时提醒或将药物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提醒自己服药。

不按时服药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遵循用药剂量高血压药物的剂量通常是根据您的身体状况和血压水平而定的。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服药。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高血压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请在服药前咨询医生。

例如,如果您正在服用某些抗抑郁药物或抗生素,请告知医生您的血压状况,以便医生能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

5、监测血压变化在服药期间,请定期监测您的血压变化。

这将有助于您了解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您的血压控制不佳或有任何不适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也非常重要。

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减轻压力等措施,以帮助控制血压水平。

高血压用药指导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遵循用药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血压变化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措施。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或不适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用药,以控制血压并保持健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指导。

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量,以降低血压。

建议每天摄入的盐量不超过6克。

避免在食物中添加过多的盐,同时也要少吃含盐量高的食品,如腌制品、咸鱼等。

降压药的服用原则

降压药的服用原则

降压药的服用原则降压药的应用原则(1)急重症急治、轻慢症缓治对一些急症重症患者,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需要选用强效或者速效的药物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因病情进展而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而一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即使血压较高,也应以逐渐增加剂量的方式使血压稳定、缓慢下降,避免血压骤降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2)坚持长期、规律的服药除了一些较轻的高血压外,一般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如果时停时服,容易因为血压时升时降,引起血管受损,导致并发症和意外产生。

所以,在将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应该选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少以及服用方便的药物长期维持应用。

而且还应结合人体内血压的时间变化规律来服药,晨起服药、睡前忌用是科学的服用方法。

(3)合理选择联合用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每种药物的单用剂量,同时还有可能互相抵消原有的副作用。

大多数患者都需采取联合用药的形式,但剂量和组合需因人而异,不能看见别人用药效果好,就胡乱模仿,这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来实施个体化治疗。

经常与其他药物联用的主要有利尿剂和钙拮抗剂。

(4)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因为服药后引起了不适,开始随意减少用量或者停用药物,这也是不科学的。

对症状缓解或有不适的患者,应在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剂量,直至达到最小的剂量,既可减少副作用的影响,也可维持理想的降压效果。

如随意减量或停用,易引起血压反跳。

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1)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等。

(2)β受体阻断剂可导致乏力、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加重胰岛素抵抗等。

(3)钙拮抗剂可导致头痛、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绞痛等。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导致难治性咳嗽、高血钾、皮疹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导致头痛、头晕等。

(6)交感神经抑制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7)血管扩张剂有可能因使血压下降过快而使心律反射性加快。

简单版高血压用药知识点超详细大全

简单版高血压用药知识点超详细大全

氯沙坦钾胶囊
• 适应症;1,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用法用量;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时服用。对大多数人通常起始剂
量和维持剂量为每天一次50毫克,治疗3到6周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
• 在部分病人中增加到每天一次100毫克可产生进一步的降压作用。 • 不良反应;腹痛,乏力疲劳,胸痛,水肿,心悸,头晕失眠
• 3,横纹肌溶解,服药期间要问肌肉的反应情况。4,晕厥和失去意识。
• 5,高钾血症
缬沙坦胶囊
适应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80毫克或160毫克,每天一次,进餐时或空腹服用。建议 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早晨),2周内达确切降压效果,4周后达最大 疗效,效果不满意可加利尿剂。 不良反应;关节痛,无力,背痛,腹泻,头晕,头痛
尼莫地平
• 不良反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 治疗时约有11.2%的病患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压下 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
• 肝炎、皮肤刺痛、胃肠道出现、血小板减少,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 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
• 少见;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乳酸 脱氢酸、AKP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别的血小板数的升高。
酒石酸美托洛尔
•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的心肌病。 主动脉夹层、心率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功能症等。也 可用于心衰,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用法用量:剂量应个体化,避免心动过缓,应空腹服用。
•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疲劳,肢体发冷,心动过缓,心悸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
尼莫地平片
• 适应症: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珠网膜下腔出血所至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变异性的影响

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变异性的影响

r u go p,me in go p a d lt o p h mb ltr 4 hbo dp es r n da u n aeg u .T ea uaoy2 lo rsuea dI eeas ee td r r MT w r lod tce .Res t yi uls Da t me
oh rwa t e y,e e i g a mi i r t n wa f e a o i i e ma e mo e ef cie i e r a i g n s ts s l lo r su e v n n d n s ai y o v ml dp n y b r f t d c e sn ih y t i b o d p e s r t o l e v n oc
Blo e s r r e a d Blo r s u e Va ib l n o d Pr s u e Su g n o d P e s r r i y i a i t
Pa i t t s n ilHy e t so t s wi Es e t p r en h a en in
A t t f 1 p t n s wi s e t y e t n in w r ii e n o 3 g o p c od n o t e a mi i r t n t o a o ai t l 6 e t e s n i h p r s e e d v d d it r u s a c r i g t h d n s a i i h l a e o t o me:e r al y
m a ytl l dpesr w ss nf at nrae ae t o t go pta a i er o p( enss i bo rs e a i icn yicesdi p t ns f a u hnt t n al g u P=0 0 ) oc o u gi l n i l er h yr .3 . 1 h t d r ei i o g t yt i bo rsue s s s nf a t ihr hnt tner n da u P T es n addva o f ih s l l dpesr a l i icn yhg e ta a i al a dmeingop( a tn n s oc o w ao g i l h y r

口服降压药的服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口服降压药的服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主要的评价指标上两组患者在6AM、9AM、4PM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脉压,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关键词】高血压;服药时间;疗效;降压药
本次研究中为探讨口服降压药的服药时间对疗效影响,选取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高血压I-II级患者中108例进行分析,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53.70%),女25例(46.30%),年龄介于56和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8±3.15)岁,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脉压分别为(164.51±6.97)mmHg、(96.55±5.93)mmHg、(119.34±4.61)mmHg,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51.85%),女26例(48.15%),年龄介于56岁和68岁之间,平均年龄(61.63±2.96)岁。对照组患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压分别是(165.33±5.12)mmHg、(96.61±6.12)mmHg、(119.28±4.82)mmHg。两组在年龄、治疗前血压等一般因素上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结果
v通过对比,和6AM时血压相比,两组患者服药后9AM以及4PM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AM舒张压、平均脉差和4PM时相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9AM舒张压、平均脉差和4PM时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相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9AM和4PM血压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分析影响降压药服药时间不准确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析影响降压药服药时间不准确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分析影响降压药服药时间不准确的因素及护理对策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居多,以动脉压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前期的控制也存在较多缺陷。

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导致心、脑、肾多器官的损害[1],也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学者提出,口服药的服用时间与服用剂量同等重要。

降压药在血压达到高峰之前2小时服药效果最佳。

但现在普遍存在所有的降压药物都饭后半小时服用的现象,临床上大家易漏服口服药对降压效果的影响,忽略了服药时间不准确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1降压药服药时间不准确原因分析1.1护理人员的因素1.1.1不能严格执行用药原则,不能做到服药到口,或者是处方取药患者自服,护理人员督促不到位。

患者的饮食习惯不一样,服药时间难统一,有患者病情较轻,活动自如,离家较近,输完液就回家不在病房,难以做到按时服药。

1.1.2降压药种类繁多,各种新药不断问世,复方制剂层出不穷,用药时间不尽相同,护士原有的药物知识很难满足现在临床的需要,掌握有很大难度。

1.1.3医护沟通不到位,由于现在临床护士缺编严重,工作琐碎量大,日常工作疲于应付,工作繁忙,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年轻护士多,缺乏沟通技巧。

1.1.4责任心不强,带班护士管理患者不固定,对患者所服降压药不熟悉,不能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时间,年轻护士发药时,不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對,自身知识缺乏,不能有效指导。

1.2患者自身的因素1.2.1患者病情轻,能自理,经常不经允许私自回家,1.2.2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充分,认为没有不舒服就不用服药,血压接近正常就不用服药,观念老旧1.2.3知识缺乏,不了解降压药的正确服用时间,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对所服药物了解少。

2护理对策2.1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常用降压药的服用剂量,正确的服药时间以及不能按时服药对降压效果的影响,对于新降压药应进行药物知识培训,尤其是对新进职工和年轻职工,把常用降压药正确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服用方法制成卡片,以便护理人员学习与掌握。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晨、中午和晚上服药组。

对患者在服药前后24小时内的血压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组患者在服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但是服药时间的不同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不同的影响。

晚上服药组的患者血压降低效果最好,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最为明显。

早晨服药组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最小,中午服药组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次之。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晚上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并且有利于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服药时间、血压昼夜节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

然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物钟发生变化,血压昼夜节律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来控制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50例初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7.6岁。

所有患者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

这些患者是通过门诊筛选并进行初步评估而被纳入研究的。

在纳入研究之前,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了详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说明。

研究旨在评估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选取标准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未接受过任何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这些标准为确保纳入患者符合研究目的和疾病特征,以减少对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影响。

治疗高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及服用方法

治疗高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及服用方法

治疗高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及服用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为特征。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并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本文将就钙通道阻滞剂的治疗和服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钙通道阻滞剂介绍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流入的药物。

通过阻断钙离子的进入,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血管,减少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

根据其阻滞作用的特点,钙通道阻滞剂可分为二代和三代两类药物。

二代药物主要是远离心脏的周边血管起作用,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而三代药物则更多的作用于心脏,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中。

二、钙通道阻滞剂的适用人群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下列人群:1.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无并发症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如血压稍高但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2. 冠心病患者: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来缓解心绞痛症状。

3. 心律失常患者:对于心房颤动、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有较好的疗效。

4. 血管痉挛性疾病:如雷诺氏病等,可通过扩张血管来改善症状。

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可同时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三、钙通道阻滞剂的服用方法1. 服药时间:钙通道阻滞剂通常在早上或晚上一次口服,一般在进餐前30分钟服用,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2. 剂量选择: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刚开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血压和耐受情况进行调整。

3. 服用时间:患者应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

如果有漏服或误服,应在下次服药时间内补服。

4. 注意事项:在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期间,患者需定期接受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检测。

四、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1.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面部潮红、心慌、心动过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服药时间切忌千篇一律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断最容易,治疗最简单。

高血压病人服药不就是每次1到2片,每日1次或每日2到3次吗?难道这服药还有学问吗?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是大有学问的!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压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

清晨,一觉醒来,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9-11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3-6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午夜后至觉醒前这段时间,血压又有少许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低平的。

这“二高一低”的时间是高血压的危险期。

高血压患者服药时间有个体差异
每个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都不太一样。

高血压病人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可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超勺型高血压。

1. 勺型高血压
勺型高血压是指血压的升高与昼夜变化形成了一定规律的高血压类型,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属于此型。

这一类型高血压的血压变化规律是:在24小时内血压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规律,从清晨起血压开始逐渐升高,在上午7~9时呈现一日中的血压最高峰值,之后稍有下降。

在下午5时左右又出现一个较小的血压峰值,之后血压缓慢下降,直到午夜至凌晨2~3时,血压降至一日中的最低谷状态。

按照这种“两峰一谷”规律画出的曲线类似勺状,故称为“勺型”高血压。

这一类型的高血压病人最好在清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若是能够24小时控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应在清晨7时左右服药,这样既可控制上午升高的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又不至于引起夜间血压过低,若服用中短效的降压药,要注意最后一次服药时间不能太迟,应在下午5~6时左右服药。

清晨血压特别高者,醒后应空腹服药,并注意起床动作宜慢,活动量宜小,逐渐过渡到日常生活的活动量。

2. 非勺型高血压
非勺型高血压与勺型高血压不同,有部分病人血压不具有以上规律性波动变化特点,称“非勺型”高血压。

服药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一般要在血压出现高峰前1~2小时服药。

3. 反勺型高血压
反勺型高血压即夜间血压不降,甚至比白天血压还高。

这种现象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密切有关。

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4. 超勺型高血压
超勺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显著降低,与日间血压均值相差大于20%。

由于夜间血压低,应尽量避免晚上服用降压药。

所以,高血压病人宜明确血压类型,服用什么药,如何用药,目标要认清。

在合理的时间服用合适的降压药
老年人多患有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弱,血压自动调节作用减低,故夜间血压下降的更为明显。

当血压下降至低于自动调节能力的下限时,血流缓慢,脑部血流量明显减少,严重时可发生脑梗死。

传统降压药的服用法一般为一日三次,或临睡前服用。

应该说,这种服法是欠合理的,不仅不能理想地控制血压,甚至增加了诱发脑梗死的危险性。

如果晨起血压高,白天第一次降压药要晨起服用;如果晨起血压高,晚睡前血压明显升高,晚睡前要服用降压药。

夏季和冬季也不一样,因为天气的影响,使得夏季宜选用长效降压药。

据观察发现,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中有2个血压高峰和2个低谷,即每日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然后血压逐渐上升;早起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中午12~13点为第二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18~20点为第二高峰,也是全天最高之时,然后血压又逐步下降。

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服一次,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的作用,而一般高血压患者夏天夜间睡眠质量差,常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

因此,夏天更适合选用长效降压药物。

研究发现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对HR、BP的作用,白天比夜间强;晨间服用长效一天一次的依那普利对白天的BP作用较强,傍晚服用时对夜间血压作用较强。

傍晚服用
isradipine(长效钙拮抗剂)矫正夜间血压下降的作用比晨间服药强,傍晚服用使夜间血压降得过低。

一天一次的硫氮唑酮晨间服用对夜间血压即有明显作用,傍晚服用时只对早晨和中午的血压起作用。

口服亚硝酸盐类制剂夜间较白天作用明显,r-tPA的溶栓效果在6PM到深夜的疗效比6AM至中午的疗效好,尿激酶作用类似。

合理的服药时间,应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来选择。

如短效降压药每日三次,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最后一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

也就是在血压高峰出现前半小时至1小时给药效果最好。

不可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每日只服用一次,应清晨醒后即服用。

经研究发现,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使白昼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

起到稳定24小时血压的目的。

同时,实践已证实这样服药比均衡给药的脑中风发生率低50%-70%。

服药最佳时间:早上7时和下午2时
白天的血压升高与觉醒及活动有关。

也就是说,睡觉醒后,血压逐渐升高。

许多研究表明上午10:00(8:00―11:00)和下午3:00―5:00血压最高,脑溢血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0:00。

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

因此对于多数患者,上午7:00和下午2:00服药最为合适。

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

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