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6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病理学是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之一。
它的任务是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变化。
并结合机能和代谢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认识疾病的本质。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病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除必须密切联系病理生理学外,尚须以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所以病理学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但要注意从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批判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病理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以便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病理学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辩认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还应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
适当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本大纲供五年制医学专业使用,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实习标本和学时分配,是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病理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教学计划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病理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班)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一、前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学科。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熟悉主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认识疾病的本质,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的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
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注意机能与形态、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从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避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病理学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及内容有笔试、标本及切片考试、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
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实习,实习包括观察大体标本、显微镜标本、及课堂病例讨论(可机动安排)等,通过实习达到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对病变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等)。
二、病理学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精减教学内容,压缩课堂教学,本大纲按100学时设定,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42学时。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熟悉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概念、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学的发展和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新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1.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3.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大、化生和增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
结合病理变化及发生部位,了解几种病变的结局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2.了解细胞损伤的一般超微结构表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的病变。
2024年病理学实验教案(带目录)

病理学实验教案(带目录)病理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掌握病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病理学总论: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
2.系统病理学: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造血系统等的病理学。
3.病理学技术:包括病理标本的制作、染色技术、显微镜的使用等。
三、实验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讲解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方法。
2.示教:演示病理学实验的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病理学实验操作。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四、实验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等。
2.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
五、实验安排1.实验室安排:确保实验设备齐全,实验环境安全。
2.实验课时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实验课时。
3.实验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标本、试剂等。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生物安全、化学安全和物理安全。
2.实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实验报告撰写: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实验效果评估1.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病理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1.及时总结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注重实验教学的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病理学实验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理论讲授1.系统性:理论讲授应该按照病理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病理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4005课程名称:病理学实验实验学分:1.5 实验学时:48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安排实验一病理学实验概论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病理学实验基本要求病理标本观察程序和方法观看病理尸体解剖录象参观病理学技术室介绍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程序实验目的与要求:(略)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及台(套)数:显微镜,每人一台。
实验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大体标本:肾或脑压迫性萎缩、高血压左心室肥大、肝脂肪变性、肾或脾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脑液化性坏死(脓肿)、足干性坏疽、肠湿性坏疽。
组织切片: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肝细胞脂肪变性、肾或脾凝固性坏死、脓肿。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损伤的原因;萎缩的原因、病理变化;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生机制、结局;肝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
熟悉变性的概念;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凋亡和坏死的区别。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和类型;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病理变化。
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及台(套)数:显微镜,每人一台。
实验三损伤的修复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大体标本:骨折愈合。
组织切片:肉芽组织。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创伤愈合的类型。
熟悉修复和再生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皮肤的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掌握再生的分类;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学特点。
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及台(套)数:显微镜,每人一台。
实验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大体标本: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静脉血栓、心室附壁血栓、肾或脾贫血性梗死、肠出血性梗死。
组织切片: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混合血栓、机化的血栓、肾或脾贫血性梗死。
动物实验:家兔空气栓塞实验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及病变特点;血栓形成的机理和过程;熟悉淤血的原因和后果;血栓的转归;栓塞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脂肪栓塞的后果;梗死的概念、形成的条件、类型及病理变化。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病理学一、课程简介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病理学又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因此,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通过病理知识的专业学习,医学生能够掌握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病理变化有临床病理联系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掌握内容:细胞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可逆性损伤的类型、概念及病理变化。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
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了解内容:病理性萎缩的原因。
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细胞老化的机制。
2.损伤的修复掌握内容:再生的概念;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肉芽组织的概念、结构、功能和结局;瘢痕组织的作用及对机体的影响。
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了解内容:干细胞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掌握内容: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瘀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肺瘀血和肝瘀血的病变与后果。
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
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栓子的运行的途径。
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类型及病理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了解内容: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的过程。
水肿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4.炎症掌握内容: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结局。
渗出的概念,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病理学》教学大纲(二)是病理学课程的进阶部分,侧重于探索更深入的疾病机制和相关的实验室技术。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正文:一、病理学原理与方法1.细胞和组织学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组织学染色技术及其应用2.病理学与免疫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免疫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3.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分子病理学技术和应用分子病理学在疾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4.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病理生理学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病理生理学与药物治疗的关系5.实验室病理学技术组织切片制备和染色技术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在实验室病理学中的应用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1.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2.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过敏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特征3.代谢疾病代谢紊乱引起的病理学变化遗传代谢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相关代谢疾病的病理学特征4.其他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5.肿瘤病理学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病理学特征常见肿瘤类型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病理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总结:《病理学》教学大纲(二)涵盖了病理学的原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通过深入学习该课程,学生将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有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实验室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的医学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研究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研究《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病理学英文名称:Path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大纲主撰人:孙勤暖大纲审核人: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主要是从形态学角度来阐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从疾病的形态结构的改变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打下理论基础。
它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病理解剖学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来论证理论。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为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及防治疾病打下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实习项目一、组织的损伤、修复实习学时题目肥大萎缩化生 4 变性肉眼标本心脏肥大心脏萎缩肾盂积水脑室积水肝浊肿肝脂肪变心肌脂肪变性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心肌褐色萎缩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肾曲管上皮细胞水肿肝脂肪变性纤维结缔玻璃样变脾小动脉玻璃样变坏死细胞核的改变营养不良钙化肉芽组织镜片标本综合性实验一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变性坏死的类型手干性坏疽脾贫血性血梗死 4 坏死的结局组织再生综合性实验二阿米巴性肝脓肿二、血液循环障碍实习次数题目淤血血栓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肉眼标本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混合血栓血栓机化肾贫血性梗死镜片标本 4 梗死静脉血栓左心耳附壁血栓肾贫血性梗死肾醒梗死后瘢痕肺出血性梗死小肠出血性梗死综合性实验三三、炎症实习次数题目急性炎症肉眼标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脑脓肿慢性肺脓肿脓胸纤维素性心包炎闭锁性心包炎喉白喉慢性滑膜炎镜片标本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化脓性炎 4 纤维素性炎慢性炎症综合性实验四肺脓肿纤维素性腹膜炎鼻粘膜慢性炎慢性胆囊炎四、肿瘤实习次数题目肉眼标本皮肤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甲状腺腺瘤卵巢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单房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多形性腺瘤皮肤癌阴茎癌溃疡型直肠癌胶样型直肠癌隆起型大肠癌外阴白斑乙状结肠息肉病纤维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海绵状血管瘤纤维肉瘤恶性黑色素肝转移性癌肝转移性各瘤畸胎瘤镜片标本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皮肤乳头状瘤甲状腺腺瘤 4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结肠粘液癌结肠腺癌宫颈原位癌综合性实验五间叶组织良性肿瘤平滑肌瘤海绵状血管瘤 4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混合瘤综合性实验六纤维肉瘤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五、心血管系统疾病实习次数题目肉眼标本镜片标本风湿性心脏病慢性瓣膜病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再发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肌炎及心包炎细菌性心内膜炎 4 主动脉粥样硬化脑底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高血压病之肾脏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之脑干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出血克山病 4 综合性实验七克山病的心脏高血压病肾脏克山病的心肌六、呼吸系统疾病实习次数题目肺炎肺气肿矽肺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综合性实验八肉眼标本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气肿矽肺原发性肺癌镜片标本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肉质变伴有小脓肿形成矽肺肺燕麦细胞癌 4 七、消化系统疾病实习次数题目胃炎胃溃疡病肝炎 4 肝硬变肉眼标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胆汁性肝硬变食管癌息肉型胃癌溃疡型胃癌浸润性胃癌胃粘液癌原发性肝癌镜片标本慢性胃溃疡急性病毒性肝炎消化系统肿瘤慢性胃溃疡恶变肝细胞癌4 综合性实验九八、生殖、泌尿、内分泌、淋巴造血系统及骨关节疾病实习次数题目淋巴瘤 4 白血病肉眼标本霍奇金氏病之淋巴结非霍奇金氏病之淋巴瘤霍奇金氏病之脾白血病之骨髓白血病之肝、脾、肾镜片标本霍奇金氏病的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结瘤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乳腺癌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子宫颈癌子宫颈癌子宫绒毛膜癌绒毛膜癌肺转移绒毛膜癌肾转移葡萄胎恶性葡萄胎乳腺硬癌乳腺软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盂癌膀胱癌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毒性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佝偻病的肋骨及长骨骨肉瘤软骨瘤骨软骨瘤子宫绒毛膜癌葡萄胎乳腺单纯癌弥漫性毛细胞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膀胱移行细胞癌胶样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骨关节疾病骨肉瘤骨折愈合、综合性实验十九、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实习次数题目肉眼标本镜片标本 4 原发性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钙化痊愈原发性肺结核恶化进展伴发急性粟粒结原发性肺结核病核病急性肺粟粒结核病脾粟粒性结核局灶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病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样肺炎伴有急性空洞肺结核球肠结核肠狭窄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综合性实验十一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病假膜性结肠炎肠伤寒阿米巴痢疾之结肠肺包虫病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粟粒结核病干酪样肺炎肾结核假膜性肠炎伤寒之回肠阿米巴性结肠炎化脓性脑膜炎脊髓前角灰质炎*4 包虫病化脓性脑膜炎乙脑综合性实验十二四.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完成实验记录占3% 、绘制要求的病理变化图像占5% 综合实验临床病理资料讨论结果占2% 五.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李玉林. 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 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六、病理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常见疾病的组织切片标本综合实验观看尸体解剖录像七、病理学实验的要求: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病理学》或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保险学(健康保险)、中医学(医事法律)、音乐学、中医学、中医学(对外交流)、针灸推拿学专业[实验学时] 12 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病理学实验》是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类专业学生及部分与医学相关专业(医事法律、医疗保险等)学生,继《人体解剖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后与《病理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以形态学观察为主,结合机能学(动物实验)观察的、非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如何观察患病机体各系统、脏器的肉眼和镜下改变、机能变化等,与临床表现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的理解、应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各临床课程,以及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病理学在医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桥梁作用;2.学习病理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独立操作,观察动物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验加深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学生掌握、应用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学好临床课程、开展一些科研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实验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组织的损伤与修复1、实验的目的要求(1)了解组织损伤的基本形态学变化。
(2)结合形态变化及发生部位,了解萎缩变性、坏死各对机体产生什么影响。
2、实验内容大体标本(1)萎缩:脑积水、心肌萎缩、肾盂积水(2)变性:脂肪肝(3)坏死:脾梗死 (凝固性坏死)、肾结核(干酪样坏死)脑软化(液化性坏死)脾陈旧性梗死 (瘢痕)。
组织切片: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3、实验学时1学时实验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实验的目的要求(1)掌握肺和肝慢性淤血的形态(大体和显微镜)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学
英文名称:Path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
大纲主撰人:孙勤暖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它主要是从形态学角度来阐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从疾病的形态结构(包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的改变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打下理论基础。
它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故病理解剖学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实物标本的观察来论证理论。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掌握理论,为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及防治疾病打下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实习项目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一)完成实验记录占3%
(二)、绘制要求的病理变化图像占5%
(三)综合实验临床病理资料讨论结果占2%
五.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一)李玉林. 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二)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
(三)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
六、病理学实验的内容:
包括四个部分:
(一)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
(二)常见疾病的组织切片标本
(三)综合实验(包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动物实验)
(四)观看尸体解剖录像
七、病理学实验的要求:
(一)掌握病理学的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二)要求学生掌握观察标本的方法
(三)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玻片标本的观察,一方面要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正确的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四)要求能够准确描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五)能够准确地绘画所要求的某些常见疾病的光镜下病理变化。
(六)要求掌握临床病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常见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七)要求观看尸体解剖录像资料,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
(八)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八、病理学实验注意事项:
(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要爱护标本。
(三)要爱护显微镜。
(四)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五)损害公物要赔偿
九、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1、预习:在实习之前应按教学进度表了解本次的实习内容,复习有关理论内容,针对实习讲义的要求复习有关的解剖学组织学知识(例如心脏的解剖学结构,肾脏的组织学结构等)。
2、理论联系实际:即把理论讲授内容及观察所见紧密结合,联系思考,互相验证,联系实习讲义提出的问题来思考,以巩固理论内容。
3、仔细观察标本;无论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要按实习讲义要求及参照实习讲义的描写仔细观察,要求能准确地认识病变。
(1)要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标本;任何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所显示的改变,都是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改变,而不是病变的全貌,故在观察标本时,要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加以理解。
对所观察到的病变,既要想到它是怎样发生的,又要想到它的进一步发展和结局是怎样?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病变。
(2)大体标本要与组织切片相结合;在观察标本时要将大体标本的肉眼所见与组织切片的镜下改变互相联系,在看大体标本时要想到这些肉眼改变是在什么组织结构改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在观察组织切片时要想到这样的组织改变大体应该是什么样的改变,这样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达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3)形态要与功能相联系;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正常的功能活动,反之,功能状态也能对形态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在观察标本时要经常联系分析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形态改变的意义。
(4)病理与临床相联系;病理改变是临床表现的基础。
只有熟悉掌握疾病的病理改变才能正确地解释临床出现的体征与症状。
所以学习病理解剖学,一定要做到病理与临床相联系,为学习临床课打下基础。
4、独立观察和描述;通过对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与描述,以完成作业报告。
具体方法如下:
(1)应用正常解剖组织学知识,对比观察病理标本,找出病变部位及形态变化的特点。
(2)应用病理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对病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病变特点。
(3)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抓住病变实质,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病理诊断。
独立观察和描述主要目的在于加深重点内容的印象以及学会一些科学的记录方法。
达到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基本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训练,以及基础理论和临床思维相结合的分析训练,从中学到科学思维方法。
十、病理学实验课的观察方法:
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辩认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
病理解剖学的实习标本包括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其观察的具体方法如下: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
大体标本是从尸体解剖或手术所获得的有病变的脏器及组织制作而成,它的观察方法是解剖学方法。
用肉眼(或用放大镜)来观察,即肉眼所见,其具体观察内容为:
(1)大小及重量:每个脏器发育正常时都有其一定幅度的大小和重量,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
原来正常的器官、组织可以体积增大或变小,重量增加或减少。
(2)形状:每一个脏器及组织都有其固有的解剖学形状及解剖学关系,而在某些病变情况下可使器官的形状发生改变。
(3)颜色:每个脏器都有其固有的颜色及光泽,在疾病的情况下,脏器的颜色可以发生改变,有的脏器
可以失去正常的光泽或变得晦暗。
除少数大体标本用原色固定液保存外,大多数标本用1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固定保存,因甲醛溶液易成酸性。
故标本中血液由红色变成黑色,胆红素被氧化由黄色变成绿色(胆绿素)。
(4)被膜:有的器官还应观察被膜的状态(紧张或皱缩)及厚度、颜色等等。
如是肿瘤则观察是否有包膜及其完整程度。
(5)切面及内面:观察组织器官时除了观察其外表形态、大小颜色等外,还要将器官切开或剪开来观察切面及内面颜色,结构……等等。
有的器官还要观察其厚度,如心脏要测心肌的厚度,肾脏测定其皮质的厚度。
有腔的器官测定其壁的厚度。
又如胃、肠管除观察浆膜面的颜色,壁的颜色结构外,还需要观察内面(粘膜面)的改变,及有无狭窄、扩张或异常增生的肿块。
(6)对病灶的观察,要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状、颜色、切面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7)其它:对器官及组织除用肉眼观察上述要求外,还应触摸其硬度(此项因标本已装瓶则无法检查)。
2、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步骤如下:
(1)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形态,它有助于辨认病变部位、病灶的数目和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时,要先将切片擦拭干净,不要把切片放反(盖玻片面应朝上)。
(3)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方法要求先用低倍镜将切片进行全面观察。
低倍镜观察的目的是辨认什么是组织或器官及其结构(如肝脏、观察肝小叶结构是否正常。
肠管,观察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构……等等。
(4)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的目的是有选择地详细地观察病变的结构及辨认细胞形态和改变(胞浆及核的特征及改变)。
尽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互动显微镜,培养学生观察玻片的标本的能力
十一、主要仪器设备
学生用OlympusBX41显微镜90台学生用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系统2套
motic全自动显微系统BA600Mot 德国leica组织切片机RM2135 1台
德国leicaTP1020组织脱水机 1台德国leica组织包埋机EG1150H 1台
互动显微镜一套及教室一间德国leica捞片机1台
德国leica烤片机1台恒温孵育温箱1台
冰箱FENGHUA 1台玻片染色架(铜或镍制的)1个/每组×4
染色缸25个
执笔人:教研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审核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