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5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调强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

调强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焦 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 62例,按 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例。对照组 男 18例,女 13例;年 龄 21~72岁,平 均 (4654± 1139)岁。观察组男 20例,女 11例;年龄 20~72岁, 平均(4605±11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 意 义 (P>005),具 有 可 比 性。 本 研 究 经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病理活检确诊;符合 TNM 分期标准Ⅳ期;Karnofsky功 能 状 态 评 分 ≥70分;预 计 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监护人知晓本研究,自愿签署 知晓同意 书。 排 除 标 准:放 化 疗 禁 忌 证 者;出 血 倾 向
PR
CR
总有效率
数据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定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 31 3
10
12

58.06
观察组 31 1

15 11
83.87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骨髓抑制、口腔黏膜反应及恶
·1822·
河南医学研究 2019年 5月第 28卷第 10期 HENANMEDICALRESEARCH May2019,Vol.28,No.10
度为 0~Ⅳ级。③治疗后 1a随访两组生存率。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
组别 例数 PD
SD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组,对照组为单纯调强放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皮肤粘膜反应、口干、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多西他赛【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51-02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由于鼻咽肿瘤生长部位隐蔽及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1]。

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和单纯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男女比例30:16,年龄42~69岁之间,中位年龄56岁,既往均未接受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病理分型为未分化癌和非角化型癌,按1992年福州分期,其中Ⅲ期30例,IV期16例,均无远处转移,KPS≥70分,血象、肝肾功、心电图正常,不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无其他放化疗禁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分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采用6MV-X线,9野照射,1次/天,5次/周。

按照ICRU 50号和62号报告文件勾画靶区。

9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鼻咽原发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处方剂量为70~72Gy/35~36次,高危区及低危区处方剂量分别为60Gy/30次、50Gy/25次,并限制危及器官受量。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51例临床疗效分析

通讯 作者 :周同 冲 邮箱 :y d l 7 2 iae m g al 0 2 @sn .o 7 1
2 9 92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1 0 0年 第 1 6卷 第 2 4期
I MHGN,De e e 0 0,V 11 N .4 cmb r2 1 o.6 o2
日.5 / ,G V分 次剂量为 22G ,其处方剂量 为 7 - 48G /2~3 次 周 T . y 04~7 . y3 4次;C V1 次剂量 T 分 为 1 v 处 方剂量为 6 .~6 .G /4 6 .G , 8 1 2 48 y3 ~3 次;C V 分次剂量 为2G , T2 y 处方剂量 为 5 0~5 y 4G /
( 稿 日期 :2 1 — — 3 收 001 0) 0
( 任 校 对 :彭 鹏 旭 ) 责
鼻 咽癌调 强放 射治疗 5 例 临床疗效 分 析 1
杜莉莉 周同冲 石 兴源 刘源 宋先璐 廖 志伟
【 摘要 】 目的
观察 鼻咽癌调强放 射治疗 的急性 毒副反应 和近期疗效 ,并 于三维适形 放
6 v3 4G /0~3 次 。C V 处方剂量 5 5 y2 ~2 次 , 2 T2 0 4G /5 7 有残 留者适当缩野补量 。采用放 化综合 治疗 , 结合患者分期 情况给予顺铂 + 氟腺嘧 啶方 案化疗 ,中位 随访 时间 1 个月 。结果 7 D H分 V
压 、血氧饱 和度监测 ,而且必须 有专职麻醉师协 械 以满 足临床需求 。另外 ,部分 患者检查时会 出 助完 成 ,不 但耗时 ,而且 费用较 大 ,而经鼻 电子 现鼻衄 、鼻痛 ,本组 共出现 9 ,但 经相应处理 例 胃镜 检查 时从 鼻 孔插 入 ,可 不 接触 舌 根就 到达 后 可缓 解 ,并 能 完成 检查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5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较多,涉及到患者全身的诸多器官,主要以上消化道反应、口腔粘膜炎和皮肤损伤为主,观察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预后良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进行干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良反映情况,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为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提供较好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强调放疗;化疗中晚期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该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的成年阶段,而发病年龄以男性为主。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涉及到较多,一般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等[1]。

分析鼻咽癌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放疗治疗为主,对于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化疗,临床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相关功能受限,导致患者机体体质下降,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为正常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阻力[2]。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强调化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研究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同时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鼻咽癌局部复发调强放疗的初步疗效观察

鼻咽癌局部复发调强放疗的初步疗效观察

tehpp ayxa deohg s J .A c o rno H a ek h yo hrn n spau [ ] rhOtaygl edN c l
S r u g,1 9 1 5: 3 l一1 5 9 9, 2 1 5 3 4.
[ ] 王天铎 , 田. 颈部重 复癌 [ ] 山东 医科 大学学 报 , 9 , 5 卢永 头 J. 1 4 9
维普资讯
现代肿瘤 医学
20 0 7年 1 2月 第 1 5卷第 1 2期
[0 1]

1 61 ・ 7
生下 咽癌 , 行全喉切 除术 后两 周该 患者发 生 咽瘘 , 经局 部换
药、 压迫包扎后 3月 愈合 , 活至今 。对 于 同时性 重复 癌患 存
e sa s atro scn r r acr[ ] acr e e , r kfc f e odp ma cne J .C e tr a r i o r i y s n L ts
2 0 ,1 1 . 04 : 1
【 参考文献 】
[ ] WarnS G t 1 re , ae O.Mut l pi r ln n tm r.A sre s lpe r ymagat u os uvy i ma i o tele tr adas tta s d [ ] fh tr uen t ii t y J .Am JC cr 9 2 ia a sc u l a e,13 , n
[ ] 肖水芳 , 6 真岛一彦. 下咽癌 和喉癌的多重癌 [ ] 中华耳鼻咽 喉 J. 科杂志 ,9 8 ( 3 :8 19 ,0 ) 11~13 8.
3 ( ) 2 3~ 4 . 2 3 :4 2 6
[ 6 1]
Ho n n N ,Ne s M ,Co r d ma e n tC,e 1 Ov r x r s in o 5 n a ta . e p so fP 3 i e e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比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98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每组4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

结果:调强放疗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组4~7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远期生存率高于常规放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关键词】鼻咽癌;常规放疗;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生存率【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76-02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腔顶部与侧壁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因其发病部位比较隐匿且结构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比较困难。

目前,临床上在鼻咽癌的治疗中,主要采取放射治疗,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

但放疗过程中由于对病变部位周围组织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因此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影响预后。

本文对我院实施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远期并发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5—2009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每组个49例,其中常规放疗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60.97±2.12)岁,调强放疗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9.37±2.18)岁。

两组鼻咽癌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病理证实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初治患者;②KPS评分≥70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无放、化疗禁忌证;③放疗前CT检查无明确远处转移病灶;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均于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清楚,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放疗或放、化疗知情同意书。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120例临床结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2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IMRT 治疗,同时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急性反应情况。

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随访三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7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口干急性反应的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有效保护鼻咽周围的正常器官和组织,治疗效果好,急性反应小,对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急性反应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

由于鼻咽癌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恶性程度高,容易较早向颈部淋巴结进行转移,因此治疗难度较大[1]。

目前,对于鼻咽癌的治疗主要采取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CRT)容易造成不同靶区的剂量分布不均,导致正常组织在治疗时受到高剂量的照射,存在一定缺陷[2]。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IMRT 治疗,同时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T治疗。

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咽活检病理检查,诊断证实为鼻咽癌患者,既往未进行过放射治疗,且未发生远处转移。

观察组120例患者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7±4.6)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27例,Ⅲ期32例,Ⅳ期43例。

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9±5.1)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26例,Ⅳ期3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入选病例排除: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心脏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已发生远处转移者。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6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分析李坊铭;陈国健;王羽;程霞;何景扬【摘要】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2008新分期下初治鼻咽癌应用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60例按2008年广州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12例,Ⅲ期25例,Ⅳa期19例,所有患者全程均接受IMRT治疗,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综合治疗。

根据ICRU52号和60号定义,鼻咽及颈部靶体积定义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nd)、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各靶区处方剂量均以其计划靶体积(PTV)定义给予,即PGTVnx、PGTVnd、PTV1、PTV2,处方剂量分别为68 Gy、64~68 Gy、60 Gy、54 Gy,分次数30~33次,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IMRT给予照射。

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面膜固定,行CT模拟定位,数据传至Viran eclipse 10.0调强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计划设计及评估。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及晚期损伤。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

全组患者有2例死亡,1年生存率为96.7%。

60例患者中,3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骨、肝、肺,远处转移率为5%,2例分别于治疗后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局部复发,且均为鼻咽野内复发,1年局部控制率为96.7%。

大部分患者为1~2级急性反应,有2例患者因发生3度放射性口腔炎,未完成全程放疗,全组未出现4级以上放射性反应者。

PGTVnx、PGTVnd、PTV1、PTV2的平均剂量均数分别为72.3 Gy、69.3 Gy、66.5 Gy、58.3 Gy,PGTVnx、PTVnd、PTV1、PTV2的V95平均剂量覆盖分别为99.8%、99.9%、99.7%、99.5%。

结论2008新分期下初治鼻咽癌获得较好的近期局部控制率,各靶区剂量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同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下降,从而较好的保护了周围危及器官,但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及病例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