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完整)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专题十四小说阅读[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考题位置――第11题](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高考语文全国各地小说阅读汇编(20篇附详解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全国各地小说阅读汇编(20篇附详解答案)1、邻居们老舍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
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
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
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
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
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象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
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
—设若长得够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
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
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
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的过去偷花草。
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
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
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
"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
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
”"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
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占I”八、、■"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
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谁敢呢?”“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
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
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

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分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精彩结局(俄罗斯)契诃夫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
她专事说媒。
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
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
我的职业是稳定的。
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
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
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
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
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
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没问题,”她补充道。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新娘,尼古拉·伊奇?”“我?随它去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你知道,柳波夫·格里戈列夫纳,”斯特奇金庄严地叹了口气,“我是个正派而强壮的人。
美丽和一般的外表对我来说是次要的,因为,你知道,脸不能当水,你必须担心娶一个漂亮的妻子①大多数事情都会发生。
我想是的:对一个女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的内心。
换言之,她应该心地善良,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品格。
不用说,如果妻子看起来很富有,那么看着她肯定很舒服。
然而,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智慧。
但说实话,事实上,女人不需要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会自命不凡,幻想成真。
最重要的是她必须尊重我,明白我给了她幸福。
“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扶贫题材小说(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扶贫题材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麦海徐广慧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
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
那老张,肩膀上挎着一个布书包,书包里放着写日记的本子。
老张走在大街上,像个谜语。
老张走路一晃一晃的。
见人就说,吃了呗?干什么去呀?见到岁数大的,他就喊大爷大娘、叔叔婶子,见到岁数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
大家被他问得一蒙一蒙的,瞪着眼睛看着他,心里嘀咕:这人谁啊,俺不认识你啊。
那个自称老张的人是谁呢?慢慢地,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老张是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驻村干部。
来福村的扶贫工作队一共三个人,老张是队长,在来福村任第一书记。
您的梦想是什么?老张挨家挨户,问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呃,梦想,这个……梦想嘛……被问的人看看天,陷入了沉思。
也有的人装作挠痒痒,一把捂住了自己的鼻子,担心自己笑出声来。
老张还是问。
老张像个小学生一样,把老百姓说的话都记到了他的小本本上。
他像是追风筝一样,追着村子里的人,非要弄清他们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
老李是个有梦想的人。
谈起梦想来,老李眼睛湿乎乎的。
老李说,专员啊,俺从小的梦想就是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修。
真的,这也是俺爹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俺爹没啦,俺也到了半百的年纪啦,这梦想还没实现。
老李媳妇的嘴快,老李的话还没说完,老李媳妇就说,哎哟,专员,今儿个我把这话儿撂这儿,您要是真能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了,我马素芬就在来福村大街上倒着走。
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我找人规划一下,下个月就动工。
老张一拍大腿,整个人像弹簧一样,从杌子上跳了起来。
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老张在跟领导道别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但很清楚。
红房子、黄土地、白杨树、绿麦子,是老张梦境的依靠。
老张在工作前,每年的春夏之交,都会回到家乡,穿着布底鞋,到麦海里走一走。
他喜欢麦子。
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等到结了穗,灌满浆,就变为了黄绿色。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小说视角(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小说视角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镢头徐建英沉睡了很多年后,我醒了。
曾经披荆斩棘的钢锋不再,是一把失去光泽的旧镢头。
经过长途跋涉和风餐露宿之后,我出现在荒山野岭中的一座新建的茅草棚里。
棚前,是泥黄色的沙石土坡;远望,是沟壑纵横的沼泽地和一眼看不到边的荆棘林。
嘹亮的军号响起,一群脸膛黝黑,身穿褪色土黄色军装的男人从草棚侧边那一排排低矮的窑洞里钻出来。
他们行走的时候,昂首挺胸,齐整的阔步踏着地面,所到之处黄沙飞扬,嘹亮的军号一声声直冲云霄。
我从他们每天集合的谈话中知道这是一个叫烂泥湾的地方,被当地人编成歌儿在唱:“天上无飞鸟呀,地上不长草;十年九干旱啊,风吹石头跑……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是把好刀,可惜太长时间没用,锈坏了!”一声叹息过后,我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捧在掌心。
随后,那双大手起炉燃灶,我被扔进熊熊燃烧的炭炉,在我痒痛发热、浑身难受时,一把铁钳夹着红通通的我,与一个叫钢的兄弟同放在铁砧上。
经过大手无数次的大锤错小锤后,我一次次由红变黑,由黑变青,一次次在水槽旁等候,嗞的一声入水淬……直到一阵阵叫好声传来,我成了一把镢头,一把泛着幽冷光芒的黑褐色镢头。
在与一个叫槐儿的姑娘合二为一后,那位长着一双大手的叫郝树才的战士带走了我。
郝战士带着我,记不得拓了多少荒林,掘走多少沙石,刨倒多少荆棘,我一次次被插进土石,在掀起的沙砾中舞蹈,我们以一天垦荒四亩多的成绩,被亲切地称为“气死牛”。
有时候,郝战士也会带着我去拾粪,去更远的荆棘林,背回一袋又一袋的野菜。
与我合二为一的槐儿,曾经白皙光滑的皮肤日渐发暗,在一个秋日的午后,她倒了,一位叫榆儿的姑娘代替了她。
可是没过多久,榆儿的腰杆断裂,白蜡接力与我成了搭档,郝战士在一次集结后没再回来,我来到了一个叫刘宝斋的家里。
烂泥湾褐灰的沼泽地不见了,泥土开始芬芳,庄稼开始泛绿,嫩绿的野草同刘宝斋的汗水滋润着我,让我日渐强壮。
新高考语文的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高考语文的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美)罗宾·西尔弗曼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
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
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
“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
”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
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
”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
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
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小说 专题训练(301-4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
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
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
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
现在,打败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
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
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
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
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
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
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学生版)放鸭莫言青草湖边的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
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
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
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呢,姑娘?”“湖西王庄。
”“老王呢?”“老了,退休了。
”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
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叫李老壮的吗?”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
”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
“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
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
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
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
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
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
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
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一转眼春去夏,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冷脸
冯骥才
①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
他不是脾气怪才没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
他那张脸就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人。
②没人知道他的事。
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
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三天后他没走,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
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③冷脸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④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
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
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
这一来,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
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
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甲,掉头回去。
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⑤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⑥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
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
这两位早先在厂甸、天桥一带扬名立腕。
先甭说“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
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
北京不是还有种拿蝉蜕做的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毛猴”吗?这外号就在北京叫得山响。
毛猴来到天津,在南门外的喜福来开说。
头一天,台下就坐满了人。
冷脸听到信儿也来了。
⑦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冲冷脸来的,只有冷脸自己完全不知道。
⑧毛猴上来,在台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
毛猴他俩往下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这就是那个冷脸。
他俩想:今儿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见过,先不管这脸,轻轻快快有说有笑之间,啪地甩一个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
人全笑了,惟独冷脸不笑。
毛猴目光都扫见了,相互递个眼神,表面不当事,接着说笑,不经意中又使一个包袱,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又绝,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脸还是没笑。
毛猴见了,还不当事,接着再来;下边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听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
毛猴一使,全场爆笑,笑声要掀去屋顶,毛猴再看,冷脸居然赛个睁着眼的死人。
⑨毛猴觉得不好,知道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
心里没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
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荤段子,加上不停的现挂,直说得脑门流汗,嗓子冒烟,冷脸还是那张冷脸。
最后,那个逗哏的瘦猴索性对着冷脸抖一个砸锅卖铁似的包袱,说:“这位爷,您要是再不笑,我俩可真要脱裤子了。
”
⑩全场又一阵大笑。
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我退了。
”话说完,起身离座走了。
到了也没露出个笑脸。
毛猴两个站在那儿下不了台,这算栽到家了,只好耷拉脑袋回北京。
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
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声杀手。
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
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决不再听相声了。
(选自《小说月报》,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第②段记叙冷脸不会笑的传说,既让读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过严重伤害而不会笑的真正原因,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B.第⑨与⑩段中,冷脸在观众面前被毛猴当做“包袱”笑料,实在难为情,但为了风度,还是用反讽的语气称赞毛猴的表演,板着脸,带着怨恨离场。
C.小说叙事以本色朴素的白话口语为主,加入了大量的地方方言,读来别具风味。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凝练传神地塑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
D.小说着意刻画“冷脸”肖像,表现人物对生活的冷峻态度。
由“赛个铁面人”“赛个睁着眼的死人”等肖像描写,可见冷脸迟钝麻木,心如死灰。
答:A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B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阶,并没有带着怨恨。
D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
2.小说在刻画冷脸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5分)
答:__示例:①冷面如铁,阴沉黑硬。
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
②喜听相声,热爱生活。
他好听相声,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
听相声就为了笑,而笑是对生活热爱
的表现;虽然他冷脸不笑,但内心还是渴望笑声,热爱生活。
③心思细腻,心地善良。
毛猴精彩的相声逗得观众开心不已,却在冷脸身上栽了跟头。
面对毛猴的讨饶,冷脸明白自己成了看热闹的主角,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为对方找台阶。
在知道自己成了相声杀手、没人敢往南门外说相声时,为观众和演员考虑,从此不再进相声园子。
④自尊自爱,情趣高雅。
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只有干活的空闲去听听相声;在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谈资、相声杀手时,马上主动离场,放弃自己的喜好,再不进相声园子。
__
[解析]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果答“不苟言笑”或“敏感果敢”等酌情赋分。
3.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6分) 答:__示例:①放手也是一种爱(从冷脸的放弃进相声园子的角度)。
②微笑面对生活(从冷脸成为别人看热闹的角度反向)。
③冷峻也是个性(从冷脸面对生活的冷峻角度)。
④包容和尊重(从观众看热闹的心态角度)。
⑤功利的艺术,终会伤害观众,失去观众(从毛猴等表演者的目的,最终失去观众冷脸的角度)。
⑥生活不全是笑声(从冷脸和观众的角度)。
结合文本分析部分略。
__
[解析]6分,任选两个,结合文本谈启示。
每一点启示3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
如有其他的理解,言之有理亦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
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
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