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实验环境•模拟器软件:GNS3、Packet Tracer等•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或者macOS•实验设备:至少两台路由器、至少两台交换机、一台主机等实验内容1.路由协议实验–实验1:使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3.验证静态路由配置是否生效–实验2:使用RIP协议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3.验证RIP协议配置是否生效–实验3:使用OSPF协议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3.验证OSPF协议配置是否生效2.交换技术实验–实验4:VLAN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配置VLAN及端口划分3.验证VLAN配置是否生效–实验5:交换机间链路聚合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配置交换机间链路聚合3.验证链路聚合是否配置成功–实验6:交换机堆叠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配置交换机堆叠3.验证交换机堆叠配置是否成功3.综合实验–实验7: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实战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2.配置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3.解决实际网络问题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使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参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网络拓扑图,使用模拟器软件搭建实验环境。
2.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工具,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
3.验证静态路由配置是否生效–使用ping测试命令,验证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确认静态路由配置生效。
实验步骤2:使用RIP协议实验1.搭建实验网络拓扑–参照实验指导书提供的网络拓扑图,使用模拟器软件搭建实验环境。
2.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工具,配置路由器的RIP协议。
3.验证RIP协议配置是否生效–使用ping测试命令,验证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确认RIP协议配置生效。
路由交换实验指导书(1)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实验平台路由交换验指导书打造新一代高校通信实验平台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目录实验一: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 (3)实验二:配置交换机VLAN 聚合实验 (5)实验三:配置路由远程桥接功能 (8)实验四:配置防火墙的PPPoE功能 (10)实验五:配置防火墙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 (12)实验六:配置防火墙VLAN Trunk (15)实验一: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一,组网需求企业的不同部门拥有相同的业务,如上网、VoIP等业务,且各个部门中的用户位于不同的网段。
目前存在不同的部门中相同的业务所属的VLAN不相同,现需要实现不同VLAN中的用户相互通信。
如图1-1所示,部门1和部门2中拥有相同的业务上网业务,但是属于不同的VLAN且位于不同的网段。
现需要实现部门1与部门2的用户互通。
图1-1配置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组网图二,配置思路采用如下的思路配置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1.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确定用户所属的VLAN。
2.在交换机上配置允许用户所属的VLAN通过当前二层端口。
3.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IF接口并配置IP地址,实现三层互通。
说明:为了成功实现VLAN间互通,VLAN内主机的缺省网关必须是对应VLANIF接口的IP地址。
三,数据准备为完成此配置例,需准备如下的数据:1.在Switch上配置接口Eth0/0/1加入VLAN10和VLAN20。
2.在Switch上配置VLANIF10的IP地址为10.10.10.2/24。
3.在Switch上配置VLANIF20的IP地址为20.20.20.2/24。
4.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Eth0/0/1加入VLAN10和VLAN20。
5.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Eth0/0/2加入VLAN10。
6.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Eth0/0/3加入VLAN20。
H3C网络学院路由交换第四卷实验指导书

实验1 配置G R E V P N 实验任务一:GRE VPN基本配置步骤一:搭建实验环境在SWA上配置VLAN2,将接口E1/0/2加入VLAN2:[SWA]vlan 2[SWA-vlan2]port Ethernet 1/0/2步骤二:检测公网连通性查看SWA的路由表和端口状态,确认其工作正常。
[SWA]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down: administratively down(s): spoofingInterface Physical Protocol IP Address DescriptionVlan-interface1 up up 1.1.1.2 Vlan-inte...Vlan-interface2 up up 2.2.2.2 Vlan-inte...[SWA]display ip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6 Routes : 6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1.1.1.0/24 Direct 0 0 1.1.1.2 Vlan11.1.1.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2.2.2.0/24 Direct 0 0 2.2.2.2 Vlan22.2.2.2/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也可以使用display interface命令。
在RTA和RTB上配置公网接口互通所需的静态路由。
[RT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RTA-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TA-GigabitEthernet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RTA-GigabitEthernet0/1]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RTA-GigabitEthernet0/1]ip route-static 2.2.2.0 255.255.255.0 1.1.1.2[RTB]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RTB-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TB-GigabitEthernet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RTB-GigabitEthernet0/1]ip address 2.2.2.1 255.255.255.0[RTB-GigabitEthernet0/1]ip route-static 1.1.1.0 255.255.255.0 2.2.2.2步骤三:配置GRE隧道接口[RTA] interface Tunnel0[RTA-Tunnel0]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252[RTA-Tunnel0] source 1.1.1.1[RTA-Tunnel0] destination 2.2.2.1[RTB] interface Tunnel0[RTB-Tunnel0] 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252[RTB-Tunnel0] source 2.2.2.1[RTB-Tunnel0] destination 1.1.1.1步骤四:为私网配置静态路由[RTA]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Tunnel0[RTB]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Tunnel0配置时也可以用下一跳地址。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指导书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指导书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指导书浙江传媒学院⽹络⼯程教研室实验⼀搭建交换机模拟实验环境⼀、实验⽬的1.掌握交换机模拟软件的安装与使⽤⽅法;2.掌握⽤模拟软件设计⽹络的⽅法;3.掌握在模拟环境中配置⽹络设备的基本⽅法。
⼆、实验要求1.安装⽹络实验模拟软件;2.按实验内容要求设计⼀个简单的⽹络;3.按实验步骤完成各⽹络设备的配置;4.进⾏相关测试;5.对实验结果进⾏分析讨论;6.完成实验思考题;7.实验结束提交书⾯实验报告。
三、实验环境1.运⾏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台;2.⽹络实验模拟软件Boson Netsim。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安装Boson Netsim模拟器软件;2.启动⽹络设计器,按图1-1设计⼀个⽹络拓扑,在该⽹络中有两台Cisco2950交换机,两台交换机通过快速以太⽹端⼝1进⾏级联;3.添加4台PC机,PC1和PC2分别连接在交换机1的第2和第3号端⼝,PC3和PC4分别连接在交换机2的第2和第3号端⼝;4.设计完成后,保存该⽹络拓扑结构;5.启动⽹络模拟器软件,在“File”菜单下,选择“Load Netmap”菜单项,装载刚才设计好的⽹络拓扑结构,以模拟出该⽹络环境;6.分别设置这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为C2950A和C2950B;7.分别设置4台PC机的IP地址为192.168.3.11,192.168.3.12,192.168.3.51,192.168.3.52;8.在PC1中,分别Ping主机PC2,PC3和PC4,检查⽹络的连通性;9.在模拟器的“File”菜单下,选择“Save multi devices configs”菜单项,将整个⽹络配置保存到⼀个⽂件中,然后退出模拟器;10.重新启动模拟器,并加载前⾯设计的⽹络拓扑结构;11.在模拟器的“File”菜单下,选择“Load multi devices configs”菜单项,从保存的配置⽂件中恢复⽹络配置;12.检查各⽹络设备的配置是否恢复。
h3路由交换技术第三卷实验指导书

《h3路由交换技术第三卷实验指导书》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h3路由交换技术的实验指导书。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h3路由交换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技术。
一、h3路由交换技术概述h3路由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数据包交换的网络技术,它通过在网络中建立虚拟路径,实现数据包的快速传输和路由选择。
h3路由交换技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快速部署和调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中。
二、h3路由交换技术的原理与实验1. 虚拟路径技术h3路由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虚拟路径技术,它通过建立虚拟路径来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虚拟路径,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从而深入理解虚拟路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数据包交换与路由选择h3路由交换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包的快速交换和路由选择,这得益于其高效的路由算法和数据包交换机制。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搭建实验环境,利用h3路由交换技术进行数据包交换和路由选择,从而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实际应用。
三、h3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3路由交换技术在当今网络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实验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h3路由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并掌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相信读者对h3路由交换技术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对h3路由交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为网络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个人对h3路由交换技术的理解和观点,我认为这一技术在未来的网络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h3路由交换技术将成为网络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h3路由交换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网络技术。
路由交换无线实验指导书_0928资料

目录交换技术模块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4)实验二交换机全局配置 (7)实验三交换机端口基本配置 (9)实验四查看交换机系统和配置信息 (11)实验五交换机端口隔离 (13)实验六跨交换机实现VLAN (17)实验七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21)实验八快速生成树配置 (25)路由技术模块实验一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配置 (35)实验二路由器的全局配置 (38)实验三路由器端口的基本配置 (40)实验四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44)实验五静态路由 (47)实验六 RIP 路由协议 (53)实验七 OSPF单区域路由 (59)实验八 IP标准访问列表进行网络流量控制 (66)交换技术模块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名称】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理解交换机各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技术。
【背景描述】小王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负责网络中心的设备管理工作。
来公司报道后,公司要求小王熟悉公司内部安装的网络产品。
公司采用的是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小王登录配置交换机,了解、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
【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
特权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
路由与交换实验3

实验一路由器的简单配置一、实验性质本实验为设计型实验,实验学时为2学时。
二、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的管理特性,学会配置路由器支持Telnet操作的相关语句。
三、预备知识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四、实验设备R2624路由器(1台),PC机(1台)五、实验内容1、背景描述假设某学校的网络管理员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路由器进行了初次配置后,他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时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使他可以实现这一愿望。
本实验以一台R2624路由器为例,路由器命名为RouterA。
一台PC机通过串口(Com)连接到路由器的控制(Console)端口,通过网卡(NIC)连接到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端口。
假设PC机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7,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8,255.255.255.0。
2、实现功能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Telnet对路由器进行远程管理。
3、拓扑结构PC NIC ComF0/1Console192.168.0.138我们小组使用GNS3模拟器来完成本次实验,实验拓扑如下图:R2做如下配置把它配成一个PC机。
六、实验步骤1、在路由器上配置fast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
2、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
验证测试:验证从PC机可以通过网线远程登录到路由器上3、配置路由器特权模式密码。
验证测试:验证从PC机通过网线远程登录到路由器上后可以进入特权模式4、保存在路由器上所做的配置。
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配置已保存七、实验报告要求1、完成实验内容,截图实验过程及结果,并在实验结束前上交实验报告。
2、截图show veision命令的显示结果,并指出显示内容的含义。
实验二保存路由器配置到TFTP服务器一、实验性质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实验学时为2学时。
二、实验目的能够将路由器配置文件备份到TFTP服务器。
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学习和了解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并掌握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配置和实现方法;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法。
实验设备:Cisco路由器;Cisco交换机;PC机。
实验内容:实验一:基本路由协议配置配置IP地址和路由协议;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配置动态路由协议;配置路由过滤和路由汇总。
实验二:高级路由协议配置配置路由重分发和路由重分布;配置路由红istribution;配置路由过滤和路由汇总;配置路由策略。
实验三:交换技术配置配置交换机基本设置;配置交换机端口和VLAN;配置交换机STP;配置交换机EtherChannel。
实验四: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网络拓扑结构;配置网络拓扑结构。
实验要求:学生应该熟悉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配置和实现;学生应该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配置。
实验一:基本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IP地址和路由协议在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和路由协议,使用以下命令:Router(config)# interface interface-id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ip-address subnet-mask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config)# router protocol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其中,interface-id是接口名称,ip-address是IP地址,subnet-mask是子网掩码,protocol是路由协议名称,network-address是网络地址,wildcard-mask是通配符掩码,area-id是区域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目录目录0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1b5E2RGbCAP实验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5p1EanqFDPw 实验三 OSPF基本配置12DXDiTa9E3d实验四 BGP基本配置17RTCrpUDGiT综合实验175PCzVD7HxA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实验名称】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如何给VLAN内添加端口,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jLBHrnAILg【需求分析】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交换机的端口隔离,然后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xHAQX74J0X【实验拓扑】图2-1 实验拓扑图【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1台二层交换机1台【预备知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VLAN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Trunk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实验原理】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
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
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
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
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LDAYtRyKfE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Zzz6ZB2Ltk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
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协议的标准。
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dvzfvkwMI1【实验步骤】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Switch#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qyn14ZNXISwitch(config>#hostname L2-SWL2-SW(config>#S3750#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EmxvxOtOcoS3750(config>#hostname L3-SWL3-SW(config>#第二步:在三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 添加端口L3-SW(config>#vlan 10L3-SW(config-vlan>#name xiaoshou!划分销售部的VLAN 10L3-SW(config-vlan>#vlan 20L3-SW(config-vlan>#name jishu!划分技术部的VLAN 20L3-SW(config-vlan>#exitL3-SW(config>#L3-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6-10!将端口Fa0/6至Fa0/10划分到VLAN 10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L3-SW(config-if-range>#exitL3-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1-15!将端口Fa0/11至Fa0/15划分到VLAN 20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L3-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L3-SW(config-if-range>#exitL3-SW(config>#第三步:在二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添加端口L2-SW(config>#vlan 10L2-SW(config-vlan>#name xiaoshou!划分销售部的VLAN 10L2-SW(config-vlan>#vlan 20L2-SW(config-vlan>#name jishu!划分技术部的VLAN 20L2-SW(config-vlan>#exitL2-SW(config>#L2-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6-10!将端口Fa0/6至Fa0/10划分到VLAN 10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L2-SW(config-if-range>#exitL2-SW(config>#第四步:设置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为TrunkL3-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L3-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3-SW(config-if>#exitL3-SW(config>#L2-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L2-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2-SW(config-if>#exitL2-SW(config>#第五步:查看VLAN和Trunk的配置L2-SW#show vlan第六步:验证配置PC3和PC1都属于VLAN 10,它们的IP地址都在C类网络192.168.10.0/24内,PC2属于VLAN 20,它的IP地址在C类网络192.168.20.0/24内,可以看到从PC3是可以ping通PC1的,如图2-2所示,而从PC3是不能ping通PC2的,如图2-3所示。
SixE2yXPq5图2-2 从PC3可以ping通PC1图2-3 从PC3不能ping通PC2此时,如果把PC1的连线转移到属于VLAN 20的端口上去,PC3和PC1将不再能够ping通了,如图2-4所示。
6ewMyirQFL图2-4 把PC1移到VLAN 20后也不能ping通【注意事项】1、交换机所有的端口在默认情况下属于ACCESS端口,可直接将端口加入某一VLAN。
利用switchport mode access/trunk命令可以更改端口的VLAN 模式。
kavU42VRUs2、VLAN1属于系统的默认VLAN,不可以被删除3、删除某个VLAN,使用no命令。
例如:switch(config>#no vlan 104、删除当前某个VLAN时,注意先将属于该VLAN的端口加入别的VLAN,再删除VLAN。
5、两台交换机之间相连的端口应该设置为tag vlan模式。
6、Trunk接口在默认情况下支持所有VLAN的传输。
实验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名称】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掌握在路由器上如何配置RIP路由协议。
【背景描述】假设在校园网在地理上分为2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有一台路由器连接了2个子网,需要将两台路由器通过以太网链路连接在一起并进行适当的配置,以实现这4个子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为了在未来每个校园区域扩充子网数量的时候,管理员不需要同时更改路由器的配置,计划使用RIP 路由协议实现子网之间的互通。
y6v3ALoS89【需求分析】两台路由器通过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一起,每个路由器上设置2个Loopback端口模拟子网,在所有端口运行RIP路由协议,实现所有子网间的互通。
M2ub6vSTnP【实验拓扑】图6‐1 实验拓扑图【实验设备】路由器2台【预备知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方法,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实验原理】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协议。
0YujCfmUCwRIP协议以跳数做为衡量路径开销的,RIP协议里规定最大跳数为15。
RIP在构造路由表时会使用到3种计时器:更新计时器、无效计时器、刷新计时器。
它让每台路由器周期性地向每个相邻的邻居发送完整的路由表。
路由表包括每个网络或子网的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度量值。
eUts8ZQVRd【实验步骤】第一步:配置两台路由器的主机名、接口IP地址RSR20#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QsAEJkW5TRSR20(config>#hostname RouterARouterA(config>#Router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GMsIasNXkA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Router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outerA(config-if>#Aug 15 23:46:32 RouterA %7:%LINE PROTOCOL CHANGE: Interface Loopback 0, changed state to UP TIrRGchYzg 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7EqZcWLZNXRouterA(config-if>#exitRouterA(config>#Router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RouterA(config-if>#Aug 15 23:47:00 RouterA %7:%LINE PROTOCOL CHANGE: Interface Loopback 1, changed state to UP lzq7IGf02E Router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zvpgeqJ1hkRouterA(config-if>#exitRSR20#configure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NrpoJac3v1RSR20(config>#hostname RouterBRouterB(config>#Router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1nowfTG4KI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RouterB(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outerB(config-if>#Aug 8 21:00:00 RouterB %7:%LINE PROTOCOL CHANGE: Interface Loopback 0, changed state to UP fjnFLDa5Zo 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tfnNhnE6e5RouterB(config-if>#exitRouterB(config>#RouterB(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RouterB(config-if>#Aug 8 21:00:28 RouterB %7:%LINE PROTOCOL CHANGE: Interface Loopback 1, changed state to UP HbmVN777sL RouterB(config-if>#ip address 10.2.2.1 255.255.255.0V7l4jRB8HsRouterB(config-if>#exit第二步:在两台路由器上配置RIP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 rip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RouterA(config-router>#exitRouterB(config>#router rip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outerB(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RouterB(config-router>#exit第三步:查看RIP配置信息,路由表RouterA#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2 83lcPA59W9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mZkklkzaa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inter area AVktR43bpw* - candidate default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 setR 10.0.0.0/8 [120/1] via 192.168.1.2, 00:00:17, FastEthernet 0/0 ORjBnOwcEdC 172.16.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0C 172.16.1.1/32 is local host.C 172.16.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1C 172.16.2.1/32 is local hos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 0/02MiJTy0dTTC 192.168.1.1/32 is local host.RouterA#Routing Protocol is "rip"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21 seconds gIiSpiue7A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flushed after 120 secondsuEh0U1YfmhOutgo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 is: not set IAg9qLsgBXIncom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 is: not set WwghWvVhPEDefault redistribution metric is 1Redistributing: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1, receive any version asfpsfpi4kInterface Send Recv Key-chainFastEthernet 0/0 1 1 2Loopback 0 1 1 2Loopback 1 1 1 2Routing for Networks:172.16.0.0192.168.1.0Distance: (default is 120>RouterA#RouterB#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B - BGP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ooeyYZTjj1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BkeGuInkxI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inter area PgdO0sRlMo* - candidate default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 setC 10.1.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0C 10.1.1.1/32 is local host.C 10.2.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1C 10.2.2.1/32 is local host.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1.1, 00:00:12,FastEthernet 0/0 3cdXwckm15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 0/0h8c52WOngMC 192.168.1.2/32 is local host.RouterA#show ip rip databaseRouterA#show ip rip interfaceRouterB#show ip ripRouterB#show ip rip databaseRouterB#show ip rip interface第四步:测试网络连通性RouterA#ping 10.1.1.1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0.1.1.1, timeout is 2seconds: v4bdyGious< press Ctrl+C to break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 J0bm4qMpJ9RouterA#ping 10.2.2.1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0.2.2.1, timeout is 2seconds: XVauA9grYP< press Ctrl+C to break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2/10 ms bR9C6TJscwRouterB#ping 172.16.1.1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72.16.1.1, timeout is 2 seconds: pN9LBDdtrd< press Ctrl+C to break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 DJ8T7nHuGTRouterB#ping 172.16.2.1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72.16.2.1, timeout is 2 seconds: QF81D7bvUA< press Ctrl+C to break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 4B7a9QFw9h第五步:用debug命令观察路由器接收和发生路由更新的情况下面是一个完整的RIP路由器接收更新和发送更新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RouterB接收到了RouterA发送的更新,其中包含一条路由信息172.16.0.0<可以看到水平分割原则的作用),然后刷新了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