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九寨沟生字教学

合集下载

《九寨沟》教案

《九寨沟》教案

《九寨沟》教案《九寨沟》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九寨沟-教案教学设计体会课文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通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第一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九寨沟)2、设疑:题目中的沟指的是山沟,这里的山沟为什么叫九寨沟呢?九寨沟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九寨沟》教案2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词。

3、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感悟第三自然段课文中语言的美与景色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

九寨沟是中国唯一荣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两项桂冠的旅游胜地。

它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瀑布组成神秘、奇妙的自然风光,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那么,九寨沟在哪儿?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呢?学习这一篇课文,必须弄清这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课文《九寨沟》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希望大家认真地阅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朗读,一边听一边思考上述问题。

2、读后交流。

(1)九寨沟在哪儿?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回答,并提示:课文是写一个地方。

灵山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九寨沟教案2 苏教版

灵山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九寨沟教案2 苏教版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语言的积累上也变得丰富且具有个性了。他们易于打开思维,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可以朗读、可以歌唱、可以绘画、可以介绍,更可贵的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3.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结合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学习当小导游介绍九寨沟。
【教学重点】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围绕第三、第四自然段介绍的内容,课前准备了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和珍稀动物的图片。通过媒体欣赏到了直插云霄、峰顶银光闪闪的雪峰奇观;像颗颗宝石的大大小小的湖泊;遍布整个河谷及山坡的原始森林,以及高低错落如白练腾空的瀑布。孩子们都惊呼一片,他们惊叹大自然赋予九寨沟的神奇魅力,从视觉上感受着九寨沟的绮丽风光.欣赏图片的同时学习文章,抓住文字了解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自的特点,朗读起来绘声绘色.
10.九寨沟
【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和灵幻的异兽珍禽。
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来历,第三、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异兽珍禽。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作者在描写中能抓住特点,选取典型景物加以介绍。介绍自然景观,选取“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写;介绍珍稀动物,选取“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写。写每样景物又抓住各自的特点。文字不多,但却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语文《九寨沟》教案

四年级语文《九寨沟》教案

四年级语文《九寨沟》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语文《九寨沟》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九寨沟》教案1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个只识不写。

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奇妙美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景,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娟秀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知道课文,感悟九寨沟的奇妙美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知道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娟秀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同学们,我们曾经随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出示:我在课文中游玩过(观赏过)什么样的哪里。

(如:XXX幽雅的西湖)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九寨沟在哪里?为何称为“九寨沟”?它是怎样的一条沟?……)二、初读课文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摸索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形:(1)出示生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示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1、指名逐段朗诵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渐归纳出:一、二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四上10《九寨沟》滕州大坞

四上10《九寨沟》滕州大坞

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10 九寨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涤”、“溉”2个生字,理解“荡涤、灌溉”等由生字组成的新鲜优美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通过诵读、背诵积累语言。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围绕文章总结段(最后一段)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篇章结构的写法。

教学难点:2. 在朗读课文中,展开想象,学习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通过诵读、背诵积累语言。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 围绕文章总结段(最后一段)逐段读懂课文内容,按照总—分—总的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大意。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画圈、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

采用背诵、运用练笔积累语言。

四、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去游览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读准“窜、若、禽”等字音。

2、出示四字词语(课后题三)指名读正确。

重点认识生僻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评价是否读正确、流畅。

要注意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欣赏风景。

4、默读课文,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哪一个自然段集中总结了九寨沟的优点,画出来。

交流:⑴指名读第一节,写了什么?(地理位置、由来)有三个地名读正确:南坪、平武、松潘⑵指名读第二节,写了什么?(来到景区童话世界)⑶指名读第三节,写了哪些景物?默读一句句地找一找,标一标。

⑷指名读第四段,写了哪些小动物?默读一句句地找一找,标一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九寨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九寨沟

10、九寨沟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悟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了解九寨沟的珍稀动物。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文字。

2.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难点:感受九寨沟的迷人风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九寨沟》。

师板题,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九寨沟的动人风光,知道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原因,可以说九寨沟是一个……(师故意省略后面的话语,让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九寨沟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呢?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练读,整体感悟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美景,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

2.出示自学提示画一画:用“——”画出景物相关的句子。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美?(抓住关键词进行体会)。

读一读:看能不能要读出景物的特点来。

3.自主学习:学生自己一边默读一边勾画,然后同桌交流。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三、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全班交流:雪峰1.出示:“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2.学生谈体会:a.“一座座”——雪峰多;“插入云霄”(雪峰高);峰顶是“银光闪闪”的。

(因为雪峰很高,积雪终年不化,很亮,所以银光闪闪)。

b.教师相机出示投影图片,配合学生的讲述。

c.朗读。

练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B .湖泊(一)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出示: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2.学生谈体会。

a.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大大小小”“颗颗”——湖泊多)。

这么多的湖泊像宝石,是个比喻句。

写出了湖泊很美。

b.相机出示投影图片,配合学生的讲述。

点拨:想象一下,还像什么呢?c.朗读。

练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二)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四年级(上)第10课《九寨沟》主备人:顾玲玲说课讲解

四年级(上)第10课《九寨沟》主备人:顾玲玲说课讲解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顾玲玲施教日期:年月日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预习作业:《练习与测试》一1. 校对批改。

2. 交流总结辨析词语的方法。

“县”的上半部分是两横。

“继”的右半部分笔顺应该是先里后外。

•预习作业:生字新词1. 小组合作读词,解词。

镶嵌: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

窥视:暗中观察。

蔚为壮观: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

憨态可掬:形容天真而显单纯,毫无心机的样子充溢在外,很招人喜爱。

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

2. 记忆三个多音字:泊没嚼3. 齐读词语。

4•口头完成《练习与测试》二1. 小组合作读词,解词。

2. 齐读词语。

3. 完成《补充习题》二、1,集体校对。

•预习作业:长句1. 朗读长句。

2. 了解长句的朗读方法: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注意好停顿。

第二板块预习检测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预习情况。

•预习作业:《练习与测试》一(补充“县城” 一词)1.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其余冋学交换批改,交流时注意提醒书写的注意点。

2. 总结辨析词语的方法。

•预习作业:生字新词★出示第一组词语:松潘镶嵌宛如湖泊出没攀吊窥视咀嚼羚羊蔚为壮观憨态可掬1. 小组内练习读准词语,理解词语意思,指名汇报。

2. 强调三个多音字:泊没嚼3. 齐读词语。

4. 口头完成练习:《练习与测试》二★出示第二组词语:林深叶茂诗情画意咼低错落色彩斑斓蔚为壮观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异兽珍禽1. 小组内练习读准词语,理解词语意思,小组汇报。

2. 齐读词语。

3. 这些词语还能够对对子,完成《补充习题》二、1,集体校对。

•预习作业:长句★由此形成的一道道咼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1. 指名朗读。

2. 小结长句的朗读方法: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注意好停顿。

第三板块理清脉络(5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苏教版语文四上九寨沟字词与拼音

苏教版语文四上九寨沟字词与拼音

10九寨沟(拼音练习)nán píng píng wǔsōng pān sān xiàn jiāo jièwàn shān cóng zhōng shén qíshān gōu zhōu wéi sàn bùcūn zhài jǐu zhài gōu xīxíng gīng lǐjǐng qītíng huàshìjièyīzuòzuòxuǒshān chārùyún xiāo fēng dǐng yīn guāng shān shān húpòkēkēbǎo shíxiāng qiàn cǎi dài gōu gǔqīng chèjiàn dǐsècǎi bān lán hégǔshān pōbiàn bùyuán shǐsēn lín qíng lǎng xuěfēng dào yìng gòu chéng yīfúfúwǔcǎi bīn fēn túhuànán guài hégǔgāo dībùpīng qiàsìyījíjíti ān rán tái jiēxíng chēng yīdào dào gāo dīcuòlào pùbùwǎn rúbái liàn téng kōng yín huāsìjiàn w ēi wéi zhuàng guān jìxǜzòng shēn lín shēn yèmào yàu rén zhújiàn xīshǎo zhēn xīdòng wùchūmòtǐtài cūzhuàng jīn sīhóu pàn diào zhǎbājīlíngkuùshìshàn yǘbēn pǎo líng yáng cuān chūlái úǒxiào shíyùn qìmìmìzhúcóng hān tài kějuǘd àxióng māo ruòwúqíshìjǚjuéxiān nèn zhúyèmǐn jiéměi zīzīzhào jìng zīxuěfēng chāyún g ǔmùcān tiān píng húfēi pùyìshòu zhēn qín chōng mǎn shīqíng huàyìrén jiān xiān jìng订正:字词: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万山丛中神奇山沟周围散布村寨九寨沟西行公里景区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山插入云霄(xiao)峰顶银光闪闪湖泊颗颗宝石镶嵌彩带沟谷清澈见底湖底色彩斑斓(lan)河谷山坡遍布原始森林晴朗雪峰倒映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图画难怪河谷高低不平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形成一道道高低错落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继续纵深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珍稀动物出没体态粗壮金丝猴攀吊眨巴机灵窥视善于羚(ling)羊突然窜出来消失运气秘密竹丛憨态可掬大熊猫若无其事咀(j ǚ)嚼鲜嫩(nen)竹叶敏(mǐn)捷谷底湖面美滋滋照镜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充满诗情画意人间仙境。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九寨沟》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九寨沟》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当小导游介绍九寨沟的风景。

教法:情境式、启发式、读悟式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解题:①指出生字“寨”的写法,并于“赛、塞”作区别。

②请学生质疑,激发兴趣。

“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读准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

(2)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3)提问:这些生字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4)尝试听写,并且反馈。

(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九寨沟?2、讨论:这篇课文围绕着九寨沟的“神奇、童话世界”讲了哪些内容?可以分成那几部分?3、小结:一(1)二(2-4)三(5)四、细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节中哪一句话讲出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勾画下来。

2、齐读这一节。

五、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读了课文,你向往九寨沟吗?为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并反馈。

2、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九寨沟的动人风光,那谁能说说九寨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过渡: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一起来欣赏介绍九寨沟的录像。

二、激情入课,整体感知1、欣赏九寨沟风光录像,看完后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潘 姓潘 镶嵌 镶牙 宛如 蔚为壮观 蔚蓝 宛若
P19 K13 H15 pān kuī hān
J20 jué
攀 窥 憨 嚼
攀吊 攀爬 窥视 偷窥
憨态可掬 高低错落 蔚为壮观 若无其事
诗情画意 色彩斑斓 憨态可掬 异兽珍禽
1
G7 X7 T8 Q9 J10 gōu xiàn tú qià jì
沟 县 图 恰继
九寨沟 县城 山沟 县长 水沟 县份 图画 图片 图纸 恰似 恰当 恰好 继续 继承 继任
C12 R8 M11 J11 Q12 cuàn ruò mǐn jié qí n
窜 若 敏捷禽
窜出 逃窜
东逃西窜 若无其事
如若 倘若
敏捷 禽兽 灵敏 快捷 家禽 敏感 捷径
异兽珍禽 敏捷
县(县城) 具(家具)
窜cuàn (窜出)
恰(恰当) 洽(融洽) 拾(拾起)
蹿cuān (上蹿下跳) 若(如若) 偌(偌大) 诺(诺言) 禽(家禽) 擒(擒拿)
P15 X22 W8 W14 pān xiāng wǎn wèi
潘 镶 宛 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