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性能测试方法介绍(富士康)
电镀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电镀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2016-04-12 12:3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电镀质量检测镀层质量的好坏包括镀层外观、结合力、厚度、耐腐蚀性及各种功能性。
(1)镀层外观:要求结晶均匀、细致、平滑、颜色符合要求。
光亮镀层要美观、光亮。
所有镀层均不允许有针孔、麻点、起皮、起泡、毛刺、斑点、起瘤、剥离、阴阳面、烧焦、树枝状和海绵状镀层以及要求有镀层的部位而无镀层。
(2)镀层厚度:检验方法有金相显微法、磁性法、显微镜法等。
(3)镀层结合力: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是通过对镀层的摩擦、切割、变形、剥离等,然后对该部位进行观察,看镀层是否被破坏。
(4)镀层耐蚀性:测定方法有户外暴晒试验、人工加速腐蚀试验及点滴腐蚀试验法。
(5)镀层孔隙率: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纸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6)镀层硬度:指镀层对外力所引起的局部表面形变的抵抗强度。
镀层的硬度决定于镀层金属的结晶组织。
(7)镀层耐磨性:磨损试验方法以采用旋转摩擦橡胶轮法、落砂法和喷砂法较为普遍。
(8)镀层钎焊法:指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9)镀层内应力:镀层处于拉伸或压缩受力状态
(10)镀层脆性:脆性会导致镀层开裂,结合力下降。
测定方法主要有弯曲法、芯轴弯曲法等。
镀层的检验

镀层的检验在刷镀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制定镀层质量品的检验标准和测试镀层性能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提高刷镀镀层的质量,减少返工率。
I由于而定试方法有很多,有的参照槽镀的测试方法,有的于1 1科研院所有自己的测试标准。
考虑到刷镀规模小以及不正规的特殊性,一般只要满足生产需要就行,要将1E因此这里介绍一些方便而实用的检验方法。
(1)镀层外观的检查工件经刷镀后产生的镀层层应光滑、平整、致密、不起泡,镀层色泽均匀一致,无氧化烧焦区域,具有该金属镀层自己特征的金属光泽,这样的镀层仅靠肉眼观察,可以视为合格。
如有缺陷,按缺陷的多少和程度视为次品.但次品和废品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技术要求而定的,而且还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不平整,可以打磨一下,不光亮可以进行抛光处理,厚度小骨进行补镀等,只有大块脱落或龟裂严重的镀层,才要将旧镀层退除后重新刷镀。
(2)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检测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目前大多数是定性的,如弯曲试验、折断试验、锉削试验、锤击试验、划痕试、偏心磨削等,还有的采用黏结拉抻法、拔销法和顶推圆环法。
1)弯曲试验。
取与刷镀零件材料相同试样材置于【科伟泰】深圳电镀设备弯曲试验器号上弯曲180。
取出试片,用低倍放于弯曲试验器上弯曲180,取出试片,用低倍放大镜(5倍)观察镀层变形区域,镀层应无崩裂,结合力好. 2)锉削试验。
同样制作一个试样,镀层与被镀件完全相同,用扁锉JJ 在试件边上从基体锉向镀层脱镀层没有脱落为合格。
3)打磨试验。
试件与被镀件相同,刷镀好后,用锤子击打钢棒一头,钢棒另一头呈光滑半圆球形,打击摩擦后镀层无隆起时即6脱落为合格。
4)划痕试验。
按以上同样的方法制作试样,或在零件表面允许的部位制作试样。
用淬火钢划针在层表面上下左右各划3-4道划痕,间距为2-3mm,深度达基体,划痕交叉处不应脱皮、龟裂. 5)折断试验。
按以上同样的方法制作好试件后,将试件用台虎钳夹住一端,用扳手反复弯曲另一端,直至折断,观察断裂处,镀层没有起皮或者脱落为合格。
镀层结合力检测方法

镀层结合力检测方法
1. 划格试验法!就像在镀层上画小方格一样,用刀具轻轻地划,然后看看镀层会不会剥落呢!比如给一个小零件做这样的检测,就能知道它的镀层结合力好不好啦。
2. 弯曲试验法哟!把试件弯曲,感受一下它的镀层会不会有裂痕或者脱落,这就像是掰一根小树枝,能看出它是不是结实呀。
比如说检测一个镀过层的薄片,弯曲它,哇,马上就能看出结果啦。
3. 热震试验法呢!给镀层加热然后快速冷却,这得多刺激啊,就像让镀层经历一场“冰火两重天”,看看它能不能扛得住,像检测一个小饰品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呀。
4. 锉刀试验法哇!用锉刀去锉镀层,哎呀,这可真考验镀层的牢固程度呢,就像用锉刀去挑战镀层的“底线”,比如试试一个小工具的镀层结合力就这么干。
5. 坠落试验法嘿!把试件从高处扔下去,看看镀层会不会摔坏,这多简单直接呀,就像扔一个小玩具,马上见分晓哟。
拿个小镀件来试试这个方法吧。
6. 拉伸试验法呀!对试件进行拉伸,看镀层能不能跟着一起变形而不脱落,这就像拉橡皮筋一样有趣呢。
像检测一个小金属条的镀层结合力就可以用这个。
7. 摩擦试验法呐!用东西去摩擦镀层,看它会不会被擦掉,多直白的方法呀,就好像摩擦一个小物件让它“原形毕露”。
找个镀过层的小物品来试试呗。
8. 撕拉试验法哟!直接去撕拉镀层,感受一下它有多难被扯下来,这真的很刺激呢,就如同和镀层展开一场“拔河比赛”。
比如对一个小部件进行这样的检测呀。
我觉得这些镀层结合力检测方法都各有特点,都能很好地检测镀层结合力呢,能帮我们了解镀层的质量好坏!。
镀层性能检测项目及方法

镀层性能检测项目及方法科标涂料检测中心可提供镀层性能测试,主要涉及外观检测、结合力检测、厚度检测、孔隙率检测、硬度检测、内应力检测、镀层脆性检测以及焊接性能检测等。
电镀层外观检验金属零件电镀层的外观检验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验。
外观不合格的镀件就无需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
检验时用目力观察,按照外观可将镀件分为合格的﹑有缺陷的和废品三类。
外观不良包括有针孔,麻点,起瘤﹑起皮﹑起泡﹑脱落﹑阴阳面﹑斑点﹑烧焦﹑暗影﹑树枝状和海绵状江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没有镀覆的部位等缺陷。
结合力试验镀层结合力是指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力不好,多数原因是镀前外理不良所致。
另外,镀液成分与工艺规范不当或基体金属与镀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县殊,均对镀层结合力有明显影响。
评定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通常采用定性方法。
定性测量法,是以镀层金属和基体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不同为基础,即当试样经受不均匀变形,热应力和外力的直接作用后,检查镀层是否有结合不良现象。
具体方法可根据镀种和镀镀件选定:(一)弯曲试验;(二)锉刀试验;(三)划痕试验;(四)热震试验电镀层厚度的测量电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检测法与非破坏检测法两大类。
其中破坏检测法有点滴法科标涂料检测中心(SCT)是一家专业从事涂料检测的机构,中心主营涂料的成分分析、成品检测、老化测试以及防火阻燃测试,由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运营。
﹑液流法﹑溶解法﹑电量法和金相显微法等多种;非破坏检测法有磁性法﹑涡流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和光切显微镜法等等。
测量时除溶解法等是镀层的平均厚度外,其余多数是镀层的局部厚度。
因此,测量时至少应在有代表性部位测量三个以上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厚度结果。
孔隙率的测定镀层的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
孔隙大小影响镀层的防护能力。
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1.贴滤纸法:将浸有测试溶液的润湿纸贴于经预处理的被测试闰上,滤纸上的试液渗入孔隙中与中间镀层或基体金属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颜色的斑点在滤纸上显示。
镀层性能的评价方法

镀层性能的评价方法镀层性能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表面形貌观察方法表面形貌是评价镀层质量的第一指标,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等观察方法来进行评价。
光学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镀层的整体形貌,例如表面平整度、均匀性等,而电镜可以观察到镀层的细微结构特征,如晶粒尺寸、晶界结构等。
二、镀层厚度测量方法镀层的厚度对镀层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目前常见的测量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X射线荧光光谱仪适用于非破坏性测量,可以准确测量镀层的厚度;而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观察镀层截面形貌,结合能谱分析技术,可以获得更详细的厚度信息。
三、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镀层的结合力是评价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剥离试验、拉伸试验和压痕试验等。
剥离试验通常使用胶粘剂和粉尘粒子将镀层与基材分离,通过测量分离力来评价结合力;拉伸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力来检测镀层的抗拉强度;压痕试验是通过在镀层上施加压力来评估结合力。
四、耐蚀性测试方法镀层的耐蚀性能直接影响着镀层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
一般可以使用盐雾试验、腐蚀试验等方法来测试。
盐雾试验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海洋环境,使用盐雾喷雾进行腐蚀,观察镀层表面的腐蚀痕迹,进而评价其耐蚀性能。
五、硬度测试方法镀层的硬度是评价其抗磨损能力和耐腐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显微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等。
显微硬度计能够测量镀层的微观硬度,可以通过划痕实验来评估镀层的硬度;而维氏硬度计适用于测量镀层的宏观硬度,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六、磨损性能测试方法磨损性能是评价镀层表面的耐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磨损试验机、摩擦系数测试等。
磨损试验机能够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磨损情况,通过测量磨损量来评估镀层的磨损性能;摩擦系数测试则可以评估镀层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性能。
七、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电化学性能是评价镀层阻抗特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镀层测厚法简介

镀层测厚法简介简介镀了锌的工件,是可以有几种方法来断定镀层的重量或厚度的。
很多时候,选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测试是会受制于测试工件的大小、形状及数量多少等因素。
一些测试方法是不损工件,但有一些方法却是具破坏性的,因为这些方法可能需要剥掉锌层的一部份,也可能要把覆料切片。
(一) 磁性测厚法 (Magnetic Thickness Measurements)镀层的厚度是可以用合乎 ASTM E 376 的磁性测厚仪测量法( Magnetic Thickness Gauge Measurements ) 来断定的。
每一个试样( Specimen ) 最少要取五个读数 ( Readings ) 。
每一个试样的平均厚度数值是要有不少于特定规格 ( Appropriate specification ) 内所列出的次一级镀层厚度 ( Coating Thickness ) 的数值。
如这些重量测试是从有不同钢厚度 ( Thickness of Steel ) 的工件中取样的话,每种钢厚度的测量都需要符合其个别特定规格的指定数值。
1 电磁线圈2 能量转换组件3 仪表( 二 ) 剥层秤重量度法 ( Stripping and Weighing Method )锌层的平均厚度是可以用合乎 ASTM A 90 的剥层秤重量度法来断定的。
又或者把有代表性的部份抽出数块锌层试样 --- 每片的可量度镀层面积须最少有 10 平方吋 ( 64.5 平方厘米 ) --- 来断定其平均镀层重量。
从距离元件的两端约 4 吋 ( 100 毫米 ) 左右各抽出一个试样,而在该元件的中央位置再抽取另一试样,各试样的镀层重量应不少于特定规格( Appropriate specification ) 内所列出的镀层厚度 ( Coating Thickness ) 数值。
该工件的平均镀层重量就是那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亦不应少于特定规格 ( Appropriate specification ) 内所列出的镀层厚度( Coating Thickness ) 数值。
镀层厚度检测方法

镀层厚度检测方法
镀层厚度检测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用的几种:
1. X射线荧光法(XRF):这种方法是通过照射样品表面的X 射线,然后测量样品返回的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确定镀层的厚度。
XRF法适用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镀层。
2. 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EPMA法是使用电子束照射样品表面,然后测量样品返回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确定镀层厚度。
EPMA法对于较厚的镀层和复杂的样品结构非常有效。
3. 微区X射线衍射法(μ-XRD):这种方法通过在样品表面扫描X射线束,然后分析返回的X射线衍射图案来测量镀层的厚度。
μ-XRD法适用于较薄的镀层和复杂的样品结构。
4. 厚度计:这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方法,使用厚度计在样品表面测量镀层的厚度。
厚度计通常使用非接触或接触式探头,适用于较薄的镀层和平坦的表面。
5. 显微镜观察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来判断镀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对于较粗的镀层和可见的变化非常有效,但对于较薄和均匀的镀层效果较差。
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镀层厚度检测。
镀层厚度测试方法

镀层厚度测试方法镀层厚度是指通过电镀等工艺在被镀基材上形成的一层覆盖物的厚度。
测量镀层厚度的准确性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镀层厚度测试方法。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使用显微镜或投影仪等设备,测量镀层厚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非常准确,但需要专业的测量设备和操作技巧。
首先,需要将被测样品进行切割或打磨,使得镀层的横截面暴露出来。
然后,使用显微镜或投影仪等设备对镀层进行观察,并通过测量仪器测量镀层的厚度。
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因此适用于质检等需要破坏性测试的情况。
2.非破坏性测量法:非破坏性测量法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测量镀层厚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电磁感应、超声波或X射线等技术。
其中,电磁感应方法通过感应被测物体中感应电流的变化来推断镀层的厚度。
超声波方法则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来测量镀层的厚度。
最后,X射线方法是通过测量X射线的吸收程度来间接测量镀层的厚度。
与直接测量法相比,非破坏性测量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样品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3.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准确测量镀层厚度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镀层的测量。
该方法通过测量光谱中的特定能谱线来确定镀层中的元素成分,并进而间接推断镀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不需要直接接触或破坏样品,因此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样品。
但是,该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复杂的数据处理,因此对于普通实验室来说要求较高。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镀层厚度测试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保证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fidential
Page:7/95
外觀檢驗----常見鍍層的外觀要求
鍍層 外觀要求 允許的缺陷 不允許的缺陷 1.樹枝狀,海綿狀,條紋狀的鍍層; 2.黑點,斑點,粗糙,燒焦,氣泡,起皮等缺陷; 3.未洗凈的鹽類痕遞; 4.鍍層呈褐色或暗灰色 1.樹枝狀,海綿狀,條紋狀及黑點,斑點,粗糙, 燒焦,氣泡,起皮; 2.未洗凈的鹽類痕遞; 3.鍍層呈灰色,褐色,綠色和黑色斑點
Confidential
Page:12/95
五、鍍層性能測試方法
密著性
1. 定義 : 指鍍層與基體或中間體鍍層結合的好壞。 2. 測試方法 : 3. 測試方法的選擇 1.摩擦拋光法 2.鋼球摩擦拋光法 3.拉伸剝離法 4.粘膠帶剝離法 5.銼刀法 6.鑿子法 7.劃線劃格法 8.彎曲和纏繞法 9.磨/鋸法 10.拉力法 11.熱震法 12.深引(杯突)法 13.深引(突帽)法 14.噴丸法 15.陰极處理法 16.刷光法
鍍鎳
鍍金
1.金鍍層的顏色為 1.同一零件上有很輕微的不均勻的 1.粗糙 ,發暗,棕色的鍍層 金黃色 2.未洗凈的鹽類痕遞; 顏色和光澤; 2.鍍層應細致均勻
Confidential
Page:8/95
面粗度測試
•1.定義: •電鍍層表面粗糙度(舊標準稱光潔度)是指鍍層表 面具有較小間距和微觀峰谷不平度的微觀幾何特 性。 •鍍層表面粗糙度的高低,不僅影響鍍層的外觀質 量,同時也影響到鍍層的耐腐蝕性,使用壽命乃 至受鍍產品的強度,耐磨性以工件精度,動力消 耗和噪聲。 •對鍍層外觀質量來說,粗糙度和光亮度均能直接 反映,鍍層粗糙度癒低,光亮度癒高。 •粗糙度基本符號標含義查閱國家標準GB031-83規 定 Confidential
Page:5/95
四、鍍層性能測試項目
外 觀 密著性 厚 度 孔隙率 硬 度
Confidential
Page:6/95
內應力 延展性 氫脆性 可焊性 耐蝕性
五、鍍層性能測試方法
外觀
1. 目視 : 在天然散射光或無反射光的白色透明光線下用 目力直接觀察。光的照度應不低於300lx(即相當於 零件放在40w日光下距離500mm處的光照度)。 2. 面粗度測試 :鍍層表面粗糙度(舊標準稱光潔度)是指 鍍層表面具有較小間距和微觀峰谷不平度的微觀幾 何特性。(詳見國家標準GB031-83) 3. 光亮度測試 :裝飾要求較高的鍍件才測量的指標,是 指在一定照度和角度的入射光作用下,鍍層表面反 射光的比率和強度。
Page:9/95
外觀檢驗----面粗度測試
• 2.表面粗糙度的測試方法 • 表面粗糙度量測屬於微觀長度測量,目前採用方法 有比較法,光學法,針描法等多種,在此簡單介紹 比較法和外描法: • A 樣板對照法:屬於比較法中的視覺法,檢驗中採 用標準粗糙度樣板與被檢驗鍍層進行比較,反復觀 察兩者的加工表面絲紋,反光強度和色彩,最後以 受檢鍍層與哪個標準樣本相接近時,將該樣板的粗 糙度值作為受檢鍍層的粗糙度。 • B 輪廓儀法屬於針描法,其類型有機械式,光電式, 電動式等幾種,因電動式輪廓儀具有體積小,重量 輕,倍率高,測量速度和能以數字直接顯示Ra值等 優點,被广泛應用。 Confidential
鍍錫
1.零件焊縫處允許鍍層發暗; 1.錫鍍層應是銀灰 2.同一零件的顏色稍有不均勻; 3.輕微水印; 色至淺灰色; 2.鍍層應細致均勻 4. 形狀復雜零件的棱邊有輕微粗 糙 1.鎳鍍層應是稍帶 淡黃色的銀白色, 1. 顏色稍有均勻; 光亮鍍鎳應是非常 2.同一零件有不均勻的光澤; 光澤的銀白色; 2.鍍層應細致均勻
Page:14/95
密著性測試
劃線劃格試驗
採用一刃口磨到300銳角的硬質鋼劃刀,在零件表面上相距約2mm處 劃兩根平行線,劃線時應當施加足夠壓力,使劃刀一次就能劃破 金屬鍍層達到基體金屬。若兩劃線之間的覆蓋層有任何部分脫離 基體金屬,則認為附著強度不好。 本試驗的另一種劃法是:用鋼劃刀在鍍件表面上劃一個或幾個邊長 為1mm的方格,觀察在此區域內的金屬鍍層是否有起皮,脫落現 象。
Confidential
Page:15/95
密著性測試
.彎曲試驗 目前品檢質使用之方法
彎曲試驗是將鍍層鍍件進行彎曲或拐折。彎曲的程度和方式將隨基體金屬 的種類,形狀,覆蓋層的性質以及基體金屬與覆蓋層的相對厚度不同而 不同。 本試驗通常用手或鉗子進行。將試樣先向一邊彎曲,然後向另一邊盡可能 急速地變曲,直到試樣斷裂。彎卻的速率和半徑可用合適的機械裝置控 制。 本試驗會在基體金屬和覆蓋層之間產生切應力,若覆蓋層具有延展性,則 由於覆蓋層的滑動使切應力大為減少,甚至當基體斷裂時,也不會引起 覆蓋層剝離。 彎曲時,脆性覆蓋層會斷裂,即使如此,本試驗仍然能夠提供一些有關附 著強度的情況,應對斷裂處進行檢查,確定覆蓋層是否剝落或是否能用 刀子或鑿子剝離。 任何剝離,破裂,片狀剝落的遞象均可認為為附著強度不好。 試樣彎曲時,覆蓋層可要試樣的內側,也可在試樣的外側。一般隻需檢查 試樣的外側,就可判斷附著層的覆蓋強度如何。但是,在有些情況下, 檢查試樣的裡側,有可能判斷更全面。
Confidential
Page:19/95
厚度測試----稱量法 • 3.稱量法: • (二)零件鍍層的厚度計算公式: • 16.3.1稱重法:將鍍過的零件用有機溶劑去 油或未鍍過的零件用前處理的方法去油去鏽並 經蒸餾水清洗,在幹燥後稱取質量,然後褪鍍 層或鍍上鍍層,並經清洗幹燥後,再稱取失生 或增重,由下式計算零件鍍層的平均厚度: • δ= (m1-m2)/Sρ • 式中δ-鍍層的平均厚度µm; • m1 & m2-為鍍層變更前後之重量g, • S-為鍍層所覆蓋部分的表面積Cm2; • ρ-鍍層金屬的密度,g/mL. Confidential
過腐蝕的鍍件。 有機械損壞的鍍件。 具有大的孔隙,而且要有機械方法破壞尺寸才能 消除孔隙的鑄件,焊接件。 由於發生短路過熱而被燒壞的零件。 針孔,條紋,起皮,結瘤,脫落,開裂,剝離, 斑點,麻點,燒焦,暗影,粗糙,樹枝狀和海綿 狀沉積,不正常色澤及漏鍍等缺陷。 有上述缺陷的鍍層應及時反修處理,包括退除不 合格鍍層而重新電鍍和不需要去除鍍層而補充加 工—如重新拋光 Confidential
Page:10/95
外觀檢驗----光亮度測試 光亮度測試
• 鍍層的光亮度(光澤度)是裝飾要求較高的鍍件才測量的指標,鍍 層光亮度是指在一定照度和角度的入射光作用下,鍍層表面反 射光的比率和強度。 • 檢驗鍍層光亮度的方法,主要以目測法進行經驗評定和樣板對 照法作比較測定。 • 目測法評定鍍層的光亮度,是以檢驗人員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觀察鍍層表面的反光性強弱作為依據,將光亮度分為1~4級,以 1級光亮度最佳,多用於輕工日用產品的光亮度檢驗。 • A 目測光亮度經驗評定法的分級參考標準: • 1.一級(鏡面光亮):鍍層表面光亮如鏡,能清晰地看出面部五官 和眉毛; • 2.二級(光亮):鍍層表面光亮,能看出面部五官和眉毛,但眉毛 部分發糊; • 3.三級(半光亮):鍍層表面稍有亮度,僅能看出面部五官輪廓; • 4.四級(無光亮):鍍層基本無光澤,看不出面部五官輪廓。
NWInG 表面處理技委會
鍍層性能測試方法介紹
講 解 : 張代瓊
版 次: A 編寫組:CEC 電鍍 審 核: 林寶貴 核 準: 吳金昇
Confidential
Page:1/95
大綱
鍍層性能測試的必要性 優良鍍層的基本標準 不良鍍層的常見現象 鍍層性能測試項目 鍍層性能測試方法
Confidential
Page:3/95
二、優良鍍層的基本標準
鍍層的種類應符合技術要求 鍍層除應有其特有的顏色和光澤外,還應 具有其均勻,細致,結合力好的基本特點。 光亮鍍層應有足夠的光澤度。 輕微的掛具接觸印和水遞印及其它不影響 鍍層使用性能的鍍層缺陷允許存在。
Confidential
Page:4/95
三、不良鍍層的常見現象
C95
外觀檢驗----光亮度測試
B 樣板對照法,屬於目測法經改進後的比較法 1.標準光亮度樣板制作: 1.1 一級光亮度樣板:經加工標定粗糙度0.04 µm<Ra<0.08 µm的銅制(鐵制) 試片,電鍍光亮鎳後套鉻拋光而成; 1.2 二級光亮度樣板:經加工標定粗糙度0.08 µm<Ra<0.16 µm的銅制(鐵制) 試片,電鍍光亮鎳後套鉻拋光而成; 1.3 三級光亮度樣板:經加工標定粗糙度0.16 µm<Ra<0.32 µm的銅制(鐵制) 試片,電鍍半光亮鎳後套鉻拋光而成; 1.4 四級光亮度樣板:經加工標定粗糙度0.32 µm<Ra<0.64 µm的銅制(鐵制) 試片,電鍍半光亮鎳後套鉻拋光而成; 檢驗與評定;將被檢鍍件地規定的測試條件下(與檢驗表面缺陷相同),反復 與標準光亮度樣板比較,觀察兩者反光性能,最後以被檢鍍層的反光性 與哪個標準樣板相似,又低於更高一級光亮度樣板時,以該標準樣板的 光亮度級別,作為被檢鍍層的光亮度級別。 光亮度樣板使用期一般為一年。 C 光亮計測量鍍層的光亮度 主要採用光度計法測定鍍層的光亮度,適用於平面狀鍍件
Page:13/95
Confidential
密著性測試 • .粘膠帶拉伸剝離試驗: 生產現場快速檢測之方式 • 將一種纖維粘膠帶(粘膠帶的附著強度值 大約為每25mm的寬度為8N)黏附在鍍層 上,用一定質量的橡皮滾筒在上面滾壓, 以除去粘接面內的空氣泡。間隔10s後,用 垂直於鍍層的拉力使膠帶剝離,若鍍層無 剝離現象說明鍍層強度好。 • 本試驗特別適用於檢驗印刷電路板中導體 一觸點上鍍層的附著強度。試驗面積至少 應有30mm2。 Confidential
Confidential
Page:16/95
密著性測試
附著強度 試驗方法 覆 鎘 鉻 銅 鎳 蓋 鎳/鉻 ▲ ▲ 層 金 銀 ▲ ▲ ▲ ▲ ▲ ▲ 屬 錫 ▲ ▲ ▲ 錫- 鎳 合金 ▲ ▲ ▲ ▲ ▲ ▲ ▲ ▲ ▲ ▲ ▲ ▲ 鋅 ▲ ▲ ▲ 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