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单相变压器实验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doc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doc 单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单相变压器,了解其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特点,掌握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方法,为今后的电力系统及电器设备的学习与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1.单相变压器2.电源柜3.电压表4.电流表5.电阻箱6.实验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单相变压器是一种将一个交流电压变换为另一个交流电压的装置。
它由一个一次绕组、一个二次绕组和铁芯构成。
当一次绕组接通交流电源时,交变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场,使二次绕组感应出电压。
通过改变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可以改变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四、实验步骤7.连接实验电路:将单相变压器、电源、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和实验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8.通电前检查:确保实验线路连接正确,电源极性正确,且电源电压与变压器铭牌上的额定电压相符。
9.通电运行:逐渐调高电源电压,观察变压器的运行情况。
记录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值。
10.改变匝数比:将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数比进行调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11.断电检查:在实验结束后,断开电源,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有异常。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实测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发现:12.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也相应增加,这表明变压器的传输特性与输入电压密切相关。
13.通过改变匝数比,我们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整。
当匝数比减小(即增加一次绕组匝数)时,输出电压降低;当匝数比增加(即增加二次绕组匝数)时,输出电压升高。
这一现象验证了变压器的匝数比对输出电压具有决定性影响。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单相变压器,验证了变压器的变压原理以及匝数比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单相变压器能够实现交流电压的变换,且匝数比的改变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输入电压的变化对输出电压也有影响。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单相变压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报告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探究不同联结组方式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并验证三相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三相变压器是由三个独立的单相变压器通过特定的联结组方式连接而成。
根据不同的联结组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电压和电流变换。
本实验中将研究Y-Δ联结组和Δ-Y联结组两种常见的联结方式。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三台单相变压器编号为T1、T2、T3,并检查其绝缘性能。
2. Y-Δ联结组实验:a. 将T1、T2、T3的高压侧H1、H2、H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Y形连接。
b. 将T1、T2、T3的低压侧X1、X2、X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Δ形连接。
c. 将三相电源分别接入T1、T2、T3的高压侧,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d.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e.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流比值。
3. Δ-Y联结组实验:a. 将T1、T2、T3的高压侧X1、X2、X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Δ形连接。
b. 将T1、T2、T3的低压侧H1、H2、H3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Y形连接。
c. 将三相电源分别接入T1、T2、T3的高压侧,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d.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e.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流比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Y-Δ联结组实验和Δ-Y联结组实验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在Y-Δ联结组中,高压侧的电压和低压侧的电压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高压侧电压为低压侧电压的平方根的三倍。
2. 在Δ-Y联结组中,高压侧的电压和低压侧的电压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低压侧电压为高压侧电压的平方根的三倍。
3. 在Y-Δ联结组中,高压侧的电流和低压侧的电流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高压侧电流为低压侧电流的平方根的三倍。
4. 在Δ-Y联结组中,高压侧的电流和低压侧的电流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低压侧电流为高压侧电流的平方根的三倍。
实验三(1)单相变压器

实验三(1)单相变压器一、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1、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 cosφ0=f(U0)。
2、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cosφK=f(I K)。
3、负载实验(1)纯电阻负载保持U1=U N,cosφ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2)阻感性负载保持U1=U N,cosφ2=0.8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方法12、屏上排列顺序D33、D32、D34-3、DJ11、D42、D43图3-1 空载实验接线图3、空载实验1)在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按图3-1接线。
被测变压器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的一只作为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 P N =77W ,U 1N /U 2N =220/55V ,I 1N /I 2N =0.35/1.4A 。
变压器的低压线圈a 、x 接电源,高压线圈A 、X 开路。
2)选好所有电表量程。
将控制屏左侧调压器旋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将其调到输出电压为零的位置。
3)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按下“开”按钮,便接通了三相交流电源。
调节三相调压器旋钮,使变压器空载电压U 0=1.2U N ,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2U N 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0、I 0、P 0。
4)测取数据时,U=U N 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较密,共测取数据7-8组。
记录于表3-1中。
5)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 N 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出副方电压数据也记录于表3-1中。
表3-14、短路实验1)按下控制屏上的“关”按钮,切断三相调压交流电源,按图3-2接线(以后每次改接线路,都要关断电源)。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报告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报告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和仪器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六、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联结组的作用;2. 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连接方法;3.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电参数测量;4. 熟悉实验过程中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原理1. 三相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三相变压器是由三个单相变压器组成,其中两个单相变压器为副边,一个单相变压器为主边。
主边为三项式接法,副边可以采用星形接法或者三角形接法。
通过调整副边接线方式,可以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和相位。
2. 联结组的作用:联结组是指通过改变副边接线方式,可以得到不同输出电压大小和相位差。
常见联结组有Y-△联结组和△-Y联结组。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 实验箱;2. 三相变压器;3. 电流表;4. 电压表。
四、实验步骤1. 将三相变压器放入实验箱中,连接主边电源;2. 将副边接线方式改为Y-△联结组,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到副边的相线和公共端上;3. 分别测量副边的三个相电压和电流,并记录下来;4. 将副边接线方式改为△-Y联结组,重复步骤3;5. 将副边接线方式改为△-△联结组,重复步骤3。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Y-△联结组时,测得三个相电压分别为220V、220V、220V,电流为2A。
根据公式U1/U2=√(Z1/Z2),可以计算出主副变比为:U1/U2=220/√3÷220=0.577。
由于Y-△联结组时,输出电压大小是主副变比的平方倍,因此输出电压大小为0.333×220≈73V。
2. △-Y联结组时,测得三个相电压分别为380V、380V、380V,电流为0.67A。
根据公式U1/U2=√(Z1/Z2),可以计算出主副变比为:U1/U2=380/√3÷380=0.577。
由于△-Y联结组时,输出电压大小是主副变比的平方倍,因此输出电压大小为0.333×380≈126V。
实验三 单相变压器空载

实验三 单相变压器空载、短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单相变压器。
2.学习做单相变压器空载、短路实验。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单相变压器:(旧)U e1/ U e2 =220V/55V ,I e1/I e2=0.345A/1.38A ;(新)U e1/ U e2 =127V/31.8V ,I e1/I e2=0.4A/1.6A 。
2.交流电流表: 0.5A 。
3.交流电压表: 75V 。
4.单相功率表:75V 、0.5A 、cosφ=0.5 ;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单相变压器短路实验 (1)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按图1-3接线,单相变压器的高压边接调压器输出U 、N 端子,低压边短路。
调压器调在零位,正确选择各电表的档位,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闭合电源。
(2)监视电流表,缓慢增加电压,使电流为单相变压器高压边的额定电流0.4A (0.345A)。
读取 电流I 电流表A )、电压U (电压表V )、功率P (功率表W ),并记录在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册上。
(3)将电压调到零,关闭电源,记录室温θ。
2.单相变压器空载实验ax图1-3 单相变压器短路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4所示。
(1)按图1-4接线,单相变压器的低压边接调压器输出U 、N 端子,高压边开路。
调压器调在零位,正确选择各电表的档位,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闭合电源。
(2)监视电压表,缓慢增加电压,使电压为单相变压器低压边的额定电压31.8V (55V)。
读取电流I (电流表A )、电压U (电压表V )、功率P (功率表W ),并记录在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册上。
(3)逐渐减小电压U ,读取电流I (电流表A )、电压U (电压表V ),至电压U=0V 为止。
共测5~6点。
读取的数据并记录在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册上。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空载实验数据:(1)画出空载特性U 0=f(I 0)的曲线。
(2)计算额定时的空载参数:励磁阻抗 Zm’= U 0 /I 0 励磁电阻Rm’= P 0 /(I 0)2 励磁电抗Xm’=((Zm)2-(Rm)2)1/2折算到单相变压器高压边:Zm=K 2 Zm’ Rm=K 2 Rm’ Xm=K 2 Xm’。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实验原理•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不同于单相变压器的特点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室所提供的设备•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设备–确保安全使用2.连接电源和测量仪器–将三相电源正确连接–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3.进行实验–打开电源–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4.记录数据–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注意实验条件和结果5.停止实验–关闭电源–断开测量仪器和电源连接实验结果•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总结总结•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参考文献•引用相关的文献来源,如教材、资料等以上是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可以进一步展开描述和分析。
希望本报告能为读者提供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清晰概述,并对实验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有所帮助。
引言三相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它通过将三相交流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进行转换,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三相变压器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原理三相变压器是由三个独立的单相变压器组成,每个单相变压器的一边连接在一起形成低压侧,另一边连接在一起形成高压侧。
当三相电源施加在低压侧时,通过磁耦合作用,使得高压侧也得到了对应的电压变换。
与单相变压器不同的是,三相变压器具有更高的功率输出和更有效的电能转换能力。
实验设备和材料•三相变压器实验装置•三相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设备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使用2.连接电源和测量仪器–将三相电源正确连接到实验装置的低压侧–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输入和输出的电流和电压3.进行实验–打开电源,让电流流过实验装置–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数值–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数值4.记录数据–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注意记录实验条件和结果,如输入电压和频率等5.停止实验–关闭电源,停止电流流动–断开测量仪器和电源的连接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 - 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关系结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三相变压器能够实现三相电压的互相转换 -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 - 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单相变压器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空载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 通过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和损耗。
3. 通过负载实验测定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包括电压比、电流比和效率。
二、实验原理单相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设备。
当交流电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时,会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
变压器的变比(K)定义为一次绕组匝数与二次绕组匝数之比,即 K = N1/N2。
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变比、短路阻抗、电压比、电流比和效率等。
三、实验设备1. 单相变压器2. 交流电源3. 电压表4. 电流表5. 功率表6. 电阻箱7. 示波器8. 发光二极管四、实验步骤1. 空载实验- 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入交流电源,二次绕组开路。
- 使用电压表测量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记录数据。
- 使用电流表测量一次侧的电流,记录数据。
- 计算变比 K = U2/U1。
- 使用功率表测量一次侧的功率,记录数据。
- 计算空载损耗 P0 = P1 - P2,其中 P1 为一次侧功率,P2 为二次侧功率。
2. 短路实验- 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入交流电源,二次绕组短路。
- 使用电压表测量一次侧的电压,记录数据。
- 使用电流表测量一次侧的电流,记录数据。
- 计算短路阻抗 Zs = U1/I1。
- 使用功率表测量一次侧的功率,记录数据。
- 计算短路损耗 Pk = P1 - P2,其中 P1 为一次侧功率,P2 为二次侧功率。
3. 负载实验- 将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入交流电源,二次绕组接入负载。
- 使用电压表测量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记录数据。
- 使用电流表测量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记录数据。
- 计算电压比 K = U2/U1 和电流比 I2/I1。
- 使用功率表测量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功率,记录数据。
- 计算效率η = P2/P1。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载实验- 变比 K = 1.2- 空载损耗 P0 = 5W- 空载电流 I0 = 0.5A2. 短路实验- 短路阻抗Zs = 50Ω- 短路损耗 Pk = 10W- 短路电流 Ik = 2A3. 负载实验- 电压比 K = 1.2- 电流比 I2/I1 = 0.5- 效率η = 80%六、实验结论1. 通过空载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变压器的变比和空载损耗。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

三相变压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三相变压器的实验研究,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加深对三相电力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三相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变压器,由三个互相平衡的单相变压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互感作用,将高压电能转化为低压电能,或者将低压电能转化为高压电能。
三、实验装置和仪器本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有:三相变压器、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电路:将三相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输出端与负载相连。
同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
2. 调节电源电压: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电源电压为所需的输入电压。
3. 测量电压和电流:分别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值。
4.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包括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
5. 分析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得到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功率,以及变压器的效率。
6.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对三相变压器的性能特点进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得到的结果,可以对三相变压器的性能特点进行讨论。
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值,可以计算得到变压器的变比。
通过计算得到的功率和效率值,可以评估变压器的工作效果。
同时,还可以讨论变压器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稳定性、电流稳定性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电流、功率和效率等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三相变压器具有较好的电压稳定性和功率传递效率,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转换和分配。
七、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三相变压器的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实验仪器,并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我对三相变压器的工作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单相变压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单相变压器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P0=f(U0)。
2.单相变压器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 K=f(I K),P K=f(I K)。
3.单相变压器负载实验保持U1=U1N,cosϕ2 =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实验台主控制屏
2.三相可调电阻器900Ω(NMEL-03)。
3.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05C)。
4.单相变压器(NMEL-25,额定参数:U1N/U2N=220V/110V,I1N/I2N=0.4A/0.8A)
5.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功率因数表(NMCL-001)。
五.实验内容
1.单相变压器空载实验Array实验线路如图3-1。
A、V2分别为
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W为功率表,
需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
避免接错线。
实验时,变压器低压线圈2U1、2U2
接电源,高压线圈1U1、1U2开路。
a.在三相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
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并
合理选择各仪表量程。
b.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即按下绿色图3-1 空载实验接线图
“闭合”开关,顺时针调节调压器旋钮,使变
压器空载电压U0=1.2U2N。
c.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5)U2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0、I0、P0,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3-1中。
其中U0=U2N的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应密些。
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在U2N以下读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取副方电压U1U1。
1U2,填入表3-1中。
e.测量数据以后,断开三相电源,以便为下次实验作好准备。
出
2
cosϕ值与计算数据比较。
2.单相变压器短路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3-2。
(每次改接线路时,都要关断电源)
实验时,变压器T的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
A、V、W分别为交流电流
表、电压表、功率表,选择方
法同空载实验。
a.断开三相交流电源,
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
转到底,使输出电压为零。
b.合上交流电源绿色
“闭合”开关,接通交流电源,逐次图3-2 短路实验接线图
增加输入电压,直到短路电流等于1.1I1N为止。
在(0.5~1.1)I1N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 K、I K、P K,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3-2中,其中I k=I1N的点必测。
并记录实验时周围环境温度(o C)。
o C 序号
实验数据计算数据
U k(V)I k(A)P k(W)kϕ
cos 1
2
3
4
5
6
3.单相变压器负载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3-3所示。
变压器T低压线圈接电源,高压线圈经过开关S1接到负载电阻R L上。
R L选用NMEL-03的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
开关S1采用NMEL-05上的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同空载实验。
图3-3 负载实验接线图
a.未合上主电源前,将调压器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S1断开,负载电阻值调节到最大。
b.合上交流电源,逐渐升高电源电压,使变压器输入电压U1=U2N=110V,读出此时(空载)的输出电压U2,记录于表3-3中。
c.在保持U1=U2N的条件下,合下开关S1,逐渐增加负载电流,即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从空载到额定负载(I2=0A~0.4A)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和电流I2。
d.测取数据时,I2=0和I2=I1N=0.4A必测,共取数据6~7组,记录于表3-3中。
2
=1 U1=U2N=110V 序号 1 2 3 4 5 6 7
U2(V)
I2(A)0
六.注意事项
1.在变压器实验中,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合理布置。
2.短路实验操作要快,否则线圈发热会引起电阻变化。
七.实验报告 1.计算变比
由空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原、副方电压的三组数据,分别计算出变比,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变压器的变比K 。
2.绘空载特性曲线和计算励磁参数
(1)绘空载特性曲线U 0=f (I 0),P 0=f (U 0),cos ϕ0=f (U 0)。
(2)计算励磁参数
从空载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U 0=U 2N 时的I 0和P 0值,计算出励磁参数。
3. 绘短路特性曲线和计算短路参数
(1)绘短路特性曲线U k =f (I k )、P k =f (I k )、cos ϕk =f (I k )。
(2)计算短路参数
从短路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短路电流I k =I 1N 时的U k 和P k 值,计算出实验环境温度为θ(0
C)的短路参数,并按国家标准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750C 时的阻值。
θ
θ
++=︒5.234755.23475k C k r r , 27575k C k C k X r Z +=
︒︒
式中:234.5为铜导线的常数,若用铝导线常数应改为228。
4.利用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的参数,画出被试变压器折算到低压方的“Γ”型等效电路。
5.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ΔU
(1)绘出cos ϕ2=1的外特性曲线U 2=f (I 2),由特性曲线计算出I 2=I 1N =0.4A 时的电压变化率ΔU ; (2)根据实验求出的参数,根据下式计算出I 2==I 1N =0.4A 、cos ϕ2=1时的电压变化率ΔU 。
ΔU = ( U kr cos ϕ2 + U kx sin ϕ2 ) 式中:阻抗电压及分量
%1001751⨯=
︒N C k N k U Z I U ;%1001751⨯=︒N C k N kr U I U r ; %10011⨯=N
k N kx U X
I U
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性质的负载对输出电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