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分解

合集下载

新通信原理第1 2章

新通信原理第1 2章
图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2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连续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连续变化的。 连续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连续变化的。 离散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 离散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 凡是信号的参量取值对应于模拟信号是连续的 或取无穷多个值, 或取无穷多个值,称之为模拟信号. 凡是信号参量的取值是有限个值,携带着离散消息, 凡是信号参量的取值是有限个值,携带着离散消息, 称之为数字信号. 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可以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两类: 可以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两类:
1940-1945年 二次大战刺激了雷达和微波技术的发展 年 1948年 年 发明晶体管,香农提出了信息论, 发明晶体管,香农提出了信息论,通信 统计理论开始建立。 统计理论开始建立。
1949年 年 1956年 年 1957年 年 1958年 年 1960年 年 1961年 年 1962年 年 1960-1970年 年
频率
3Hz
传输媒质
有线线对
长波无线电
-
30kHz 30kHz
用途 音频、导 航、时标
3030300kHz 300kHz kHz3 0 0 kHz3MHz 330MHz 30MHz 3030300MHz 300MHz MHz3 0 0 MHz3GHz 330GHz 30GHz 3030300GHz 300GHz 107108GHz
第一章 通信概论
1.1 通信的发展史 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换句话说: 通信 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换句话说: 按照传统的理解 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通信的任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 通信的任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 通信历史五个阶段: 通信历史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通信方式是语言。 第一阶段的通信方式是语言。 语言 第二阶段从发明文字以及邮政通信开始。 第二阶段从发明文字以及邮政通信开始。 发明文字以及邮政通信开始 第三阶段以发明印刷术为标志。 第三阶段以发明印刷术为标志。 发明印刷术为标志 第四阶段从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发明开始. 第四阶段从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发明开始 电报 开始 第五阶段为信息时代。 第五阶段为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思考题答案【张辉、曹丽娜】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思考题答案【张辉、曹丽娜】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简答题第一章1-1、什么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凡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为模拟信号。

凡信号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为数字信号。

区别:在于信号参量的取值。

1-2、何谓数字通信?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缺点。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②差错可控。

③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

④易于集成化。

⑤易于加密处理。

缺点:占用频带宽,需要同步。

1-3、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简述各小方框的主要功能。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图(1)信源编码与译码:数据压缩(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减小传输带宽,提高通信的有效性。

模/数转换,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信道编码与译码:通过加入监督码元(纠错/检错)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3)加密与解密:通过加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性。

(4)数字调制与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

1-4、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指的是什么?各有哪些重要指标?有效性——传输速率(传码率、传信率,频带利用率)可靠性——差错率(误码率、误信率)1-5、按信号的流向和时间分类,通信方式有哪些?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6、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码元速率(R B):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

信息速率(R b):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

R b=R B·H(b/s)【信息速率=码元速率×平均信息量】第三章3-1、什么是狭义信道,什么是广义信道?狭义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广义信道: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一些转换装置。

信道的组成框图:3-2、在广义信道中,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调制信道:调制器的输出端到解调器的输入端所包含的发转换装置、媒质和收转换装置三部分。

第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第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Fn(x1,x2,…,xn; t1,t2,…,tn)=P{ξ(t1)≤x1,ξ(t2)≤x2,…, ξ(tn)≤xn} 如果存在
2 Fn ( x1, x2 ...;t1,t2 ...,tn ) f ( x1, x2 ..., xn ; t1, t2 ...,tn ) x1 x2 ...xn
赖于起始时刻t1及t2与t1之间的时间间隔τ,即相关函数是t1和τ
的函数。
第2章
随机过程
由于B(t1, t2)和R(t1, t2)是衡量同一过程的相关程度的,因 此,它们又常分别称为自协方差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对于两 个或更多个随机过程,可引入互协方差及互相关函数。设ξ(t) 和η(t)分别表示两个随机过程,则互协方差函数定义为 Bξη(t1,t2)=E{[ξ(t1)-aξ(t1)][η(t2)-aη(t2)]} (2.1 - 11) 而互相关函数定义为


a(t)是时间t的函数,它表示随机过程的n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 动中心。
第2章 2. 方差
随机过程
2 [ ( t ) a ( t )] E[ (t )] E
[ (t ) a(t )]2
x 2 f1 ( x, t )dx [a(t )]2


(2.1-7)
D[ξ(t)]常记为σ2(t)。可见方差等于均方值与数学期望平方 之差。它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t对于均值a(t)的偏离程度。
第2章
随机过程
设有n台性能完全相同的接收机。我们在相同的工作环境
和测试条件下记录各台接收机的输出噪声波形(这也可以理解 为对一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进行n次观测)。测试结 果将表明,尽管设备和测试条件相同,记录的n条曲线中找不 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波形。这就是说,接收机输出的噪声电压随 时间的变化是不可预知的,因而它是一个随机过程。 由此我们给随机过程下一个更为严格的定义:设 Sk(k=1, 2, …)是随机试验。 每一次试验都有一条时间波形(称为样本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
1.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4 信息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0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的目的 ——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 ——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形式) 信息 ——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本质) 通信方式和手段
手势
语言 电报 旌旗 遥控遥测 消息树 电话
其中:f x 为连续消息出现的概率密度
42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信息传输角度
矛盾 统一
有效性: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速度问题
可靠性:准确程度,质量问题

模拟通信系统度量标准
有效性: 有效传输频带
可靠性: 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
43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在数据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法
分类

串行传输 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 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0 1 1 0 0 1 0 0 并行/串行 转换器
8比特依次发送
COM RS232
发 送 方
01100100
0 1 1 0 0 1 0 0 串行/并行 转换器
接 收 方
优点:节省线路 铺设费用 缺点:速度慢, 需要外加码组或 字符同步措施




主讲: 刘晨晨
1
本课程的地位

《通信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主 要学习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是学习通信 系统和技术的必备基础和先行课程。 核心内容
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 景,介绍通信系统的 工作原理。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第二版 (张辉 曹丽娜 著) 第一、二章 课后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第二版 (张辉 曹丽娜 著) 第一、二章 课后答案

2.23×
10含 =8.028×
106 (bit)
(2)等 概率时有最大信息熵 ,由 式 (1-3)得
H m a 冬 = l b 5 2 . 3 ( b t / 符 号 )
此时平均信息速率最大 ,故 有最大信息量
r碰 x=T.R:.刀 吨 =36o0× 1000× 2.33=8,352× 10‘ (bit)
题 解 笞
0,008,试 求 e和 v的 信息量
评注 等 橇卒 一妇 1-5 设
知英文字母 e和 v出 现 的概率分别 为 0,105和
若该 系统改为传送 解 (1)
各码元独立等汪辛
(2) 1-6 某
萧 b = ∴ 一 ⑺ P h 一 ⑾ b ⒍ = 8 ⒇ Φ ω

b ⒍

= ⒊

Φo
v的 信息量
解 因 为各铜
1-8 已
知二
传输速率为多少法

笫 1=纶
・9・
凡 =R:1bM=风
lb4=⒛
0(b/s)
(2)平 均信息量为
H=÷ lb5+÷ lb4+÷ b订/符 号 ) lb4十 击 lb詈
=1,985【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R=: bR・ H1o =o× 195185 .8=9.【 b 淹 )
评注 等 概 率时才 能获得 最 大信 息速率 ,这 是 因为 等概 率时有 最 大熵 。 一 数字传输 系统传送 二 进制码元 的速率为 2400B,试 1-5 设 求该 系统 的信 息速率 , 若该系统改为传送 十六进制信号码元 ,码 元速率不变 ,则 这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设 ) 各码元独立等概率 出现 。 解 (1) (2) 风 R、 =风 =⒛ 00【b/s) =风 lb16=2400× 4=9600(b/s)

通信原理-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zskj/5017/txyl/navi/cjwtdhdh.htm)一、课程介绍<<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无线电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与传输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并且是这些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网络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及噪声分析、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及性能分析。

在介绍通信系统时以现代常用的及正在发展的通信系统为主。

本网络课程适用于上述专业本科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同时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教程。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教程的阐述力求条理清楚、深入浅出,除应用必要的数学工具外,尽量从物理概念上把问题解释清楚。

用多媒体来展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某些基本原理和系统流程,并对通信原理中的某些关键技术采用Java编程给出定量的分析。

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2电子电路基础3信号与系统4概率论与随机过程5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重点需要的数学工具1 卷积定义及性质2傅立叶变换及性质3 欧拉公式4 积分参考文献樊昌信张甫等编著 <<通信原理>>(第5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指定教材)南利平<<通信原理简明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张辉曹丽娜王勇<<通信原理辅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李文海,徐耀先编著.数字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徐靖忠,王钦笙编著.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0张应中,张得民,温启荣,张继努,胡庆编著.数字通信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刘颖,王春悦,赵蓉编著.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韦乐平,李英灏编著.同步数字体系(SDH)原理与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曾甫泉,李勇,王河编著.光同步传输网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纪越峰编著.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刘少亭,付慧生.数字通信.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王彦骏.数字通信系统.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毛京丽.数字通信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教学计划本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通信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2010年12月17日 19
2.6 通信系统的性能 续) 通信系统的性能(续
数字系统 传输速率(传码率):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 传输速率(传码率):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 ):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 单位---波特 单位 波特(B) 波特 传输速率(传信率):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 传输速率(传信率):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 ):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 单位---比特 秒 单位 比特/秒(bit/s) 比特 误比特率: 误比特率:Pe =
2010年12月17日
9
2.2.2 通信系统
1. 信源:连续信源->模拟信号 信源:连续信源 模拟信号 离散信源->符号序列, 离散信源 符号序列,数字信号 符号序列 2. 信号处理:预处理,数字化, 信号处理:预处理,数字化,转换
3. 发送与接收 4. 传输媒质:声波,电磁波,光波 传输媒质:声波,电磁波, 电缆,光缆, 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 5. 通信网络与信令
1.3 学好通信的经验
选修几门基础课程
信号与系统 随机过程 通信系统原理 通信电路原理 卫星通信 移动通信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应用信息论
自学
2010年12月17日
5
1.4 教学内容和重点
《现代通信原理》将以通信系统为背景,主要 现代通信原理》将以通信系统为背景, 讲述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 讲述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随机信号分析、信道、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随机信号分析、信道、数字 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 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输、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及同步 原理等 原理等。 重点以数字通信为主,以上内容作为电信类学 重点以数字通信为主, 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以作为进一步深入该领域学 生的先修知识。 生的先修知识。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第二版_(张卫钢_著)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_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第二版_(张卫钢_著)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_课后答案

F2 ( ) [ ( c ) ( c ) 0.5 { [ ( ) ( )] * [ ( c ) ( c )]} 2 j [ ( 6) ( 6)] j [ ( 7) ( 7) ( 5) ( 5)] 4
ww
w.
kh da w. co
课 后 答 案 网
1-1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 【答】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 连续变化的信号,或者通俗地讲,波形为连续曲线的信号就 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在其出现的时间内具有 无限个可能的取值。 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的信 号叫做数字信号。实际应用中的数字信号一般是只有两个取 值“0”和“1”的脉冲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在于:模拟信号的取值为无 限多个,而数字信号为有限个取值,通常只有“0”和“1” 两个值。
1-9 已知电话信道的带宽为 3.4kHz。试求: (1)接收端信噪比为 30dB 时的信道容量; (2)若要求该信道能传输 4800b/s 的数据,则接收端要 求最小信噪比为多少分贝。
ww
w.



案 网
Rb RB log 2 M 1000 2 2000 b / s
kh da w. co

F ( )


止频率为 1 ,求输出信号 s(t),并说明是何种调制信号。
案 网
经低通,得到
H
【解】设左边输入端相乘器的入点为 A 点,上下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入点各为 B 和 C 点,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出点各为 D 和 E 点,相加器上下两个入点分别为 F 和 G 点,相加器的出点为 H 点,则该调制系统各点的波形如题 2-3 解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 绪论 2)信道编码与译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由于噪声、衰落以及人为干扰等, 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小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 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
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
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可 靠通信。
第 1 章 绪论
图 1 -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第 1 章 绪论 图中各部分的功能简述如下: 信息源(简称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 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根据消 息种类的不同,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模拟信
源送出的是模拟信号,如麦克风(声音→音频信号)、摄像机
第 1 章 绪论 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我们知道,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号是基带信号,基带的含义是 指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如语音信号为 300~3400Hz , 图像信号为0~6MHz。由于这种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 一般不宜直接传输,这就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 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 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 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携带有信息, 二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三是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 频率远离零频,因而已调信号又称频带信号。
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
以连续变化,或者说在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值,而不 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如图1-2(b)所示的抽样信号。
第 1 章 绪论
图1–2
模拟信号波形
(a)连续信号;(b)抽样信号
第 1 章 绪论
图 1 -3 (a) 二进制波形; (b)
2PSK 波形
第 1 章 绪论
第1章
1.1Leabharlann 绪论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主要性能指标 1.5 通信发展趋势
第 1 章 绪论
1.1通信系统的组成
1.1.1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一个或多个
目的地。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包括信道)的 总和称为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
第 1 章 绪论
3)加密与解密
在需要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人为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叫 加密。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 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
第 1 章 绪论 4)数字调制与解调 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 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 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
消息的传递是通过它的物质载体 —— 电信号来实现的,
即把消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如连续波的幅度、频 率或相位; 脉冲波的幅度、宽度或位置)。按信号参量的取 值方式不同可把信号分为两类,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第 1 章 绪论 凡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为模拟信号。 如电话机送出的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等。
(图像→视频信号);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如电传 机(键盘字符→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并且, 模拟信源送出的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也可送出数字信号。
第 1 章 绪论
噪声源不是人为加入的设备,而是信道中的噪声以及通信
系统其他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示。噪声通常是随机的,其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它的存在干扰了正常信号的传输。关于信道与噪 声的内容将在第3章中讨论。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
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
始电信号。 受信者(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
即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扬声器等。
第 1 章 绪论
1.1.2
图1-1 中,信源发出的消息虽然有多种形式, 但可分为
两大类: 一类称为连续消息;另一类称为离散消息。连续消 息是指消息的状态连续变化或是不可数的,如语音、活动图 片等。离散消息则是指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 如符 号、数据等。
(差分)相移键控DPSK。对这些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
相干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对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 一般用相关器接收机或匹配滤波器。
第 1 章 绪论 5)同步 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 提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1-5是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化模型,实 际的数字通信系统不一定包括图1-5中的所有环节,如在某 些有线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无需调制就可以直接传送,称 之为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其模型中就不包括调制与解调环 节,详见第5章。 应该指出的是,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后可以在数字通 信系统中传输,数字电话系统就是以数字方式传输模拟话音 信号的例子。当然,数字信号也可以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 如计算机数据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话网来传输,但这时必须使 用调制解调器(Modem),以适应模拟信道的传输特性。
第 1 章 绪论 需要指出,消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 仅只有连续消息与基带信号、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之间的 两种变换,实际通信系统中可能还有滤波、放大、天线辐 射、控制等过程。由于以上两种变换对信号的变化起决定
性作用,而其他过程对信号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本书中
关于模拟通信系统的研究重点是:调制与解调原理以及噪 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详见第4章)。
第 1 章 绪论
图 1-4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第 1 章 绪论
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 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 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 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又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作
用之二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
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第6章中将讨论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两种方式:脉冲编码 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 (ΔM)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 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