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的生成分泌和排出.

合集下载

子宫乳的名词解释

子宫乳的名词解释

子宫乳的名词解释子宫乳,是妇科领域的一个名词,用来形容女性子宫内的一种分泌物。

它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分泌并排出体外的一种液体,具有浓稠的黏性。

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子宫乳的分泌量和特性都会有所变化。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子宫乳的组成。

子宫乳主要由子宫内膜的腺体分泌的液体构成。

这些腺体受到雌激素的调节,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在月经期结束后的第一周,子宫乳的分泌量很少,并且呈现深红色或褐色。

此时,子宫内膜正在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腺体的分泌能力尚未完全恢复。

第二周开始,子宫乳的分泌量逐渐增多,颜色也变得较浅,呈现粉红色或白色。

这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增加,为了滋养受精卵的着床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果未受精,子宫乳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颜色也逐渐变深,直到经期再次开始。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子宫乳的功能。

子宫乳的分泌主要是为了保护和滋养受精卵。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可以提供给受精卵所需的养分,并增加其着床成功的机会。

同时,子宫乳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帮助防止感染,保持子宫的健康状态。

此外,子宫乳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和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子宫乳的分泌量和质地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子宫乳的分泌过少或过多,都可能表明女性的激素水平存在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生育能力。

同时,如果子宫乳的颜色异常或伴有异味,可能是炎症或感染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子宫乳的变化在不同的女性中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有些女性可能会分泌较少的子宫乳,而有些女性则可能分泌较多。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或问题,只要与生育能力无关,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比如异常增多、颜色发黑或伴有疼痛等,就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所以,子宫乳作为女性生理过程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不仅提供了养分和保护受精卵,还可以反映女性生育能力和健康状态。

对于女性来说,了解自己的子宫乳的特点和变化,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完整版)乳汁是如何产生的

(完整版)乳汁是如何产生的

乳汁是如何产生的乳汁的产生包括泌乳和排乳两个过程,二者是受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其中人体中的脑下垂体是参与泌乳和排乳的最主要内分泌腺。

在妊娠期卵巢和胎盘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腺泡和乳腺腺管的发育,但对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泌乳素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孕期乳房不分泌乳汁。

当胎儿娩出、胎盘剥离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然下降,脑下垂体开始分泌泌乳素,促使腺泡分泌乳汁.这时产妇开始有乳房胀满感,但乳汁不会自动排出,要使哺乳成功还需通过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来完成。

这两个反射如何建立呢?关键在于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

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吸吮乳头时,吸吮刺激了乳头和乳晕区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将刺激冲动传至脑下垂体后叶,使之分泌催产素。

该激素随血循环作用于乳腺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使之收缩而将乳汁排出,形成排乳反射。

吸吮刺激引起另一部分神经冲动直接传到脑下垂体前叶,使之分泌泌乳素,刺激腺泡继续分泌乳汁。

一般在婴儿每次吸吮的数分钟内,血中泌乳素量会增高10倍,为婴儿下次哺乳做准备。

因此只要婴儿不断吸吮,奶水就会持续不断源源而来.如果产后不及时给婴儿哺乳,母亲乳头得不到吸吮刺激,上述两个反射不能建立,乳汁不能排出,继续泌乳将受到抑制,乳汁的产生也将受阻.因此,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是促使乳汁产生的关键,吸吮刺激越多,乳汁产生也越多。

人乳人乳人乳,又称奶汁,性平,味甘咸,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乳化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营养成分。

人乳热服能补益五脏、益智填精、润躁生津、滋补血虚。

凡大便秘结、舌根强硬、目赤眼昏等用之皆有效;用新鲜人乳滴眼,可治目赤、目痛多泪等眼疾;用人乳制成眼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极佳。

目录性质作用原料介绍适宜人群食疗作用营养成分牛乳区别古书记载母乳喂养美容展开性质作用原料介绍适宜人群食疗作用营养成分牛乳区别古书记载母乳喂养美容展开性质作用人奶是阴血化生,营养极其丰富,且易于吸收。

乳汁的产生和分泌

乳汁的产生和分泌

乳汁的产生和分泌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乳汁的产生和分泌(一)乳汁产生和射乳的激素调节乳汁的产生是泌乳素与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泌乳素由于位于颅底的脑下垂体产生。

催产素可促使乳腺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收缩,有利于乳汁排出。

(二)乳汁的分泌1 、乳汁的分泌主要靠泌乳素和催产素。

催乳素(泌乳素)作用于乳腺的泌乳细胞,产生乳汁。

催产素作用于腺泡周围的肌细胞,使肌细胞收缩将其中的乳汁排出。

当孩子吸吮乳头时,脑垂体产生催产素,通过血液循环来到乳房,作用在乳腺泡周围、乳腺管的肌细胞,肌肉收缩,将乳汁送到乳头,婴儿才能吃到乳汁。

还有部分催产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妈妈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帮助恶露排出。

夜间喂奶会有更多泌乳素产生,如果只是白天喂奶夜里不喂,就不会有充足的乳汁。

有的妈妈白天母乳喂养,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吃一大瓶奶粉或牛奶,认为这样可以让乳房很好的休息,晚上多产点乳汁,她也可以等到很好的休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这种方法使妈妈不会有充足的乳汁,孩子还会产生错觉。

夜间喂奶时,母亲感到比较放松,容易睡觉。

同时,24 小时纯母乳喂养才能抑制妈妈排卵,起到避孕作用。

这是射乳反射比较夸张的画面这张是实际情况,射乳反射可以像小喷泉一样喷出来。

2 、母乳中的抑制因子母乳中有抑制因子,如果乳房过度充盈,乳头抑制因子就会返回到乳腺泡,使乳腺分泌乳汁减少。

因此每次喂奶时要尽量把一侧乳房排空再换另一侧,将乳头抑制因子排出。

另一方面乳汁中的脂肪是粘在乳腺泡壁的,只有当乳腺泡排空时,脂肪才能从乳汁中排出。

3 、含接促进下奶时,小孩的含接姿势很重要。

如果含接姿势差,孩子吃奶时只叼着乳头,像右侧图片,就吃不到乳汁。

因为吃不到乳汁,吃奶的时间就会长,对乳房的过度刺激会造成妈妈产生很多乳汁。

所以在训练孩子时,要让他掌握正确的含接姿势,让其下嘴唇翻出来,把乳头乳晕都包住,挤压乳晕,使孩子嘴里产生负压,乳汁流到孩子嘴里。

第十二章 泌乳

第十二章  泌乳

第十二章泌乳乳腺(mammary glands)是类似皮脂腺和汗腺的一种皮肤腺。

虽然在所有哺乳动物中乳腺是基本相似的,但在腺体形状和合成、分泌等方面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也只有雌性动物才能充分发育而具备泌乳功能。

泌乳(lactation)包括乳的分泌和排出两个独立而相互制约的过程,乳腺在初次妊娠过程中达到完全发育,在分娩后开始分泌乳汁。

雌性动物在每次分娩后,乳腺持续分泌乳汁的时期称为泌乳期。

各种动物的泌乳期长短不一,猪约60天,黄牛和水牛约90~120天,乳牛约300天。

在分娩后,猪约14天,牛约21~42天可达到泌乳高峰,此后便逐渐下降。

从乳腺停止泌乳到下次分娩为止的一段时期,称为干乳期。

第一节乳腺的结构乳腺的位置和数量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牛、绵羊、山羊、马和鲸的乳腺位于腹股沟区;灵长类和象的乳腺位于胸部,猪、啮齿类和食肉类动物的乳腺沿着胸腹部分布。

正常情况下,牛有4个功能乳头和腺体,绵羊和山羊有2个,每个乳头有一乳头管及隔离腺区。

猪和马的每个乳头通常有2个乳头管,每一导管连有才独立的分泌区。

此外,牛可能有额外的副乳头(supernumerary teats),每一副乳头与一小腺体相联系,为正常腺体或者缺少分泌区。

大约40%的母牛可能会有副乳头1~4 个不等,在绵羊、山羊、猪和马也发现有副乳头。

乳房主要有两种组织,一种是由乳腺腺泡和导管系统构成的腺体组织或实质;另一种是由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的间质,保护和支持腺体组织。

乳房的外面被覆盖着柔软的皮肤,皮下有浅筋膜,其下面为深筋膜。

深筋膜与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包围整个乳腺。

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还进入腺体内部将乳腺分为若干小叶,各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可随着乳腺内乳汁的积蓄而使整个乳房扩张。

乳腺腺泡和导管系统是乳腺的基本结构。

腺泡是分泌乳汁的部分,由一层分泌上皮构成。

每一个腺泡类似一个小囊,有一条细小的乳导管通出,腺泡的数目决定乳腺的泌乳能力,腺泡越多,泌乳能力越强。

泌乳原理是什么

泌乳原理是什么

泌乳原理是什么泌乳原理是指哺乳动物产生和排出乳汁的生理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理机制,包括内分泌、神经调节和乳腺组织的生理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泌乳原理的相关知识。

首先,泌乳的生理过程是由乳腺组织完成的。

乳腺是由腺体和导管组成的复杂结构,它们在乳房内部形成了一个网络。

在泌乳的初期,乳腺组织中的腺体细胞会受到催乳素的刺激,从而开始合成和分泌乳汁。

催乳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在哺乳期间会大量分泌,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和乳汁的分泌。

其次,泌乳的过程也受到催产素的调节。

催产素是一种由垂体后叶分泌的激素,它在分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催产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同时也会影响乳腺组织,促进乳汁的分泌。

在哺乳期间,催产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婴儿吸吮乳头的刺激而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乳汁的排出。

此外,神经调节也对泌乳起着重要作用。

当婴儿吸吮乳头时,乳头周围的神经会传递刺激信号到大脑,激活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的过程。

同时,这种刺激也会引起乳腺组织的收缩,促进乳汁的排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母亲在哺乳期间会感到乳房充盈和乳汁排出的现象。

总的来说,泌乳的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涉及到内分泌、神经调节和乳腺组织的生理变化。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了解泌乳原理对于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促进对哺乳过程的科学认识和指导。

总结一下,泌乳原理是指哺乳动物产生和排出乳汁的生理过程,它受到催乳素和催产素的内分泌调节,同时也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

通过这些生理机制的相互作用,母亲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促进母婴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泌乳原理的相关知识,促进对哺乳过程的科学认识和指导。

泌乳的原理

泌乳的原理

泌乳的原理
泌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理现象,它是母体将乳汁分泌到乳腺腔内,然后通过
乳头排出,以供给幼崽或幼儿的一种生理过程。

泌乳的原理涉及到多个生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泌乳的原理。

首先,泌乳的原理与催乳素和催产素密切相关。

催乳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
种激素,它对乳腺具有促进分泌乳汁的作用。

在哺乳动物的哺乳期间,催乳素的分泌量会随着婴儿的吸吮频率和时间增加而增加,从而促进乳腺的分泌活动。

而催产素则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产后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恢复,同时也对乳腺的分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泌乳的原理还与乳腺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乳腺是由腺体和导管组成
的复杂结构,腺体内含有大量的腺泡和腺管,这些腺泡和腺管是乳汁的产生和储存的地方。

当受到催乳素的刺激时,乳腺腺泡内的上皮细胞会分泌乳汁,然后通过腺管排出。

乳头是乳腺的出口,它由肌肉组织构成,当受到刺激时,肌肉组织会收缩,从而使乳汁排出。

此外,泌乳的原理还与婴儿的吸吮和刺激有关。

婴儿的吸吮动作能够刺激乳腺
分泌乳汁,这是因为婴儿的吸吮能够刺激乳头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此外,婴儿的吸吮还能够促进乳腺内乳汁的排出,从而满足婴儿的喂养需求。

总的来说,泌乳的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涉及到催乳素和催产素的作用、乳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婴儿的吸吮和刺激等多个方面。

了解泌乳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哺乳动物的生理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母婴保健工作,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泌乳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乳的分泌与生成

乳的分泌与生成
❖ 近一半的十六碳酸(软脂酸)和全部更长碳链的脂肪酸来自血液,这些脂肪酸按 重量约占乳脂中脂肪酸的60%。
第二节 乳的形成
三、乳脂肪的形成
❖3)甘油的来源及甘油三酯的生成
❖ 乳脂中的甘油一部分在乳腺组织中由葡萄糖合成,其余均 由血液中的脂肪水解而成。
❖ 甘油三酯是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合成的。
❖4)脂肪球的形成
第二节 乳的形成
一、乳腺的结构和乳汁的形成
❖ (二)乳的生成
表1-3 血浆与牛乳的主要化学成分(%)
血浆 水分 葡萄糖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氨基酸 中性脂肪 磷脂类
91.00 0.05 3.20 4.40 0.003 0.06 0.24
牛乳
水分
87.00
乳糖
4.90
乳白蛋白
0.52
乳球蛋白
0.05
白。
第二节 乳的形成
三、乳脂肪的形成
❖ (1)脂肪酸的来源 ❖ 乳脂中的脂肪酸可直接来自血液,或在腺泡腔上
皮细胞由乙酸、β-羟丁酸和葡萄糖合成。 ❖ 1)乳腺内脂肪酸的合成
❖ 几乎所有的十四碳(豆蔻酸)以下的脂肪酸和一半的十六碳酸(软脂酸)是由乙酸合 成的,少量的由β-羟丁酸合成。
❖ 2)来自血液的脂肪酸
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是维持泌乳所必需的。
第二节 乳的形成 七、乳的蓄积与排出
❖ (一)乳的蓄积 ❖ (二)乳的排出
❖ 1.排乳过程 ❖ 2.排乳反射 ❖ 3.排乳的抑制
图1-6 腺泡中乳的排岀
第三节 影响乳成分的因素 一、品种对乳成分的影响
表1-5 不同乳牛品种的年平均产乳量
项目
黑白花
国家
以色列
产乳量(kg)
近临产的时候开始分泌乳汁,但只有在分娩后才能 分泌大量乳汁。 ❖ 腺垂体对于发动泌乳的调控是必不可少的。 ❖ 雌激素可促使母畜的乳腺不同程度的发育和泌乳。

乳汁生成原理

乳汁生成原理

乳汁生成原理
乳汁的形成主要是体内各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妊娠期孕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胎盘升乳素升高,使乳腺发育及初乳形成。

胎盘娩出后,产妇血中雌孕激素及胎盘升乳素急剧下降,抑制下丘脑分泌的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在催乳素作用下,乳汁开始分泌。

初乳及成熟乳中大量的免疫抗体、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各种酶,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婴儿吸吮乳头可促进乳汁分泌,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环节,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

由于乳汁分泌量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保证产妇休息、足够睡眠、营养丰富的饮食及愉快的情绪等至关重要。

奶水是由脑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刺激乳房合成并分泌而形成的。

女性在孕期,卵巢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

但此时由于雌、孕激素抑制了脑垂体分泌泌乳素,所以并无乳汁的分泌。

待分娩以后,产妇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脑垂体便可以分泌催产素和催乳素作用于乳腺,乳腺细胞就会分泌出奶水。

建议分娩后尽早让新生儿接触母亲,让新生儿早期就开始吸乳,刺激奶水生成。

此外,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少,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的生成、分泌和排出
乳腺组织的分泌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物质生成乳汁后,分泌入腺腔内,这一生理过程叫做乳的分泌。

一、乳的化学成分
乳是由乳腺腺泡和细小乳导管分泌上皮细胞所分泌。

乳中含有水分、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脂质、糖类、无机物质、维生素、酶类、激素和生长因子、有机酸以及气体等化学成分。

乳分为初乳和常乳。

1、初乳
初乳:母畜乳腺在分娩后最初3-5天内产生的乳叫初乳。

初乳较粘稠、色黄,稍有咸味和腥味,煮沸时凝固。

①初乳中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较高;
②球蛋白和白蛋白内量丰富(直接吸收);
③大量的抗体、溶菌素等;
④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和少量激素与生长因子。

初乳几乎是初生幼畜不可替代的食物,对仔畜获得被动免疫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一乳牛初乳化学成分的逐日变化情况
产犊后天数(d)1 2 3 4 5 8 10
干物质(%)
24.
58 22.
14.
55
12.
76
13.
02
12.
48
12.
53
脂肪(%) 5.4 5.0 4.1 3.4 4.6 3.3 3.4
酪蛋白(%)
2.6
8 3.6
5
2.2
2
2.8
8
2.4
7
2.6
7
2.6
1
清蛋白及球蛋白(%)12.
40
8.1
4
3.0
2
1.8
0.9
7
0.5
8
0.6
9
乳糖(%)
3.3
4 3.7
7
3.7
7
4.4
6
4.8
9
3.8
8
4.7
4
灰分(%)
1.2
0 0.9
3
0.8
2
0.8
5
0.8
0.8
1
0.7
6
2、常乳
常乳:初乳期过后,乳腺所分泌的乳汁,叫做常乳。

①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②脂肪:油酸、软脂酸和低分子脂肪酸的甘油三脂;
③糖:主要是乳糖(能被乳酸菌分解产生乳酸);
④水和无机盐:乳中含铁较少;
⑤生物活性物质:酶、激素和维生素等(药物)。

动物干物质(%)脂肪(%)蛋白质(%)乳糖(%)灰分(%)乳牛12.8 3.8 3.5 4.8 0.7
水牛17.8 7.3 4.5 5.2 0.8
牦牛18.0 6.5 5.0 5.6 0.9
山羊13.1 4.1 3.5 4.6 0.9
绵羊17.9 6.7 5.8 4.6 0.8
骆驼13.6 4.5 3.5 6.9 0.7
马11.0 2.0 2.0 6.7 0.3
猪16.9 5.6 7.1 3.1 1.1
兔30.5 10.5 15.5 2.0 2.5
二、乳的生成过程
1、乳是在乳腺腺泡和细小乳导管的分泌上皮细胞内生成。

2、生成乳汁的各种原料都来自血液,乳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乳脂和乳糖等是上皮细胞利用血液的原料,经过复杂生物合成而来的。

乳中的的球蛋白、酶、激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均由血液进入乳中,是乳腺分泌上皮细胞对血浆选择性吸收和浓缩的结果。

生成1升乳汁,需要400-500升
的血液流过乳房。

3、与血液相比较,乳中的钙增加了13倍,钾和磷增加7倍,镁增加4倍以上,但钠只有血液中的1/7。

三、原料来源
1、乳蛋白——以血液中的氨基酸为原料。

2、乳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反刍动物用丙酸)。

3、乳脂——原料为脂肪酸、甘油、乙酸和丁酸。

4、免疫球蛋白——反刍动物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IgG1,其次是IgG2。

它们都来源于血液,由腺泡上皮选择性地转运进乳中。

四、乳的分泌过程
乳腺分泌细胞内合成的或选择性吸收的乳组分,它的分泌过程包括两步:第一步:乳组分从其合成部位细胞质到达顶端细胞膜。

第二步:越过细胞膜进入腺泡腔中。

乳蛋白——胞吐;
乳糖——胞吐;
乳脂——质膜包裹的脂肪小球;
无机盐——被动扩散、钠泵、氯泵等。

五、乳分泌的调节
泌乳期间乳的分泌包括启动泌乳和维持泌乳两个过程,主要通过神经-激素的途径来进行调节。

1、启动泌乳:催乳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2、维持泌乳:PRL、GH、ACTH和TSH;乳腺导管系统内压;乳的排空。

六、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
生理阶段乳腺发育主要参与激素
幼畜没有发育E2,P ,GH,皮质醇,
T4(T3)
犊牛初情
导管系统开始生长,乳房开始膨大

妊娠期早乳腺导管继续发育,出现腺泡P,E2,PRL ,GH, 皮质
醇,胰岛素,hCG
中出现腺泡腔,神经、血管分布
晚具有分泌机能
分娩后正常泌乳,到高峰期,腺泡及细小导管逐渐萎
缩,泌乳能力下降、停止泌乳周期—泌乳
曲线
PRL(始动),OXT, GH,
皮质醇,胰岛素
再次妊娠从妊娠中期发育,循环进行。

胎次:6-8次最高
改建,母牛干乳期40-60d
六、乳的排出
哺乳或挤乳时,反射性地引起乳的容纳系统紧张度改变,使贮积在腺泡和乳导管系统内的乳汁迅速流向乳池,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叫排乳。

1、排乳过程:乳池乳、反射乳
2、排乳调节: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排乳抑制(中枢、外周)
(1)排乳反射
排乳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参加的复杂反射活动。

传入途径:挤压或吮吸乳头时对乳房感受器的刺激、外界环境的各种条件刺激传入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

传出途径:
神经途径:交感神经直接支配乳腺大导管周围的平滑肌活动
体液途径:催产素作用于腺泡和终末乳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并使它收缩。

(2)抑制排乳
疼痛、不安、恐惧和其它情绪性纷乱常抑制动物排乳。

异常的刺激如喧扰、闲人、新挤乳员、不正确的挤乳操作等,都将抑制排乳。

中枢性—催产素释放减少;外周性—交感神经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