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化学竞赛试题-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联考三

合集下载

05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05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六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K-39 Cl-35.5 Fe-56 Cu-64 Hg-200.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神舟5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 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 NO遇空气生成NO2(C) CO2与NO反应生成NO2(D) NO与H2O反应生成NO22.下列物质使用合理的是(A) 在制玻璃的原料中再加入Co2O3制成蓝色玻璃(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食品(D)用酚醛树脂制作高弹力运动鞋3.对盐类物质可有下列分类: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是一种混盐,硫酸铝钾KAl(SO4)2是一种复盐,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是一种络盐。

对于组成为CaOCl2的盐可归类于(A)混盐(B)复盐(C)络盐(D)无法归属于上述类别4.某同学在做苯酚的性质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思考了一下,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A) 溶液中仍无沉淀(B)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 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D) 溶液呈橙色5.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

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

[化学试卷]2005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试卷]2005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5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六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A)0.01 mol·L-1醋酸溶液(B)0.02 mol·L-1醋酸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 mol·L-1醋酸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2.某有机物分子组成为C9H12,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可能结构有多少种(A)6 (B)7 (C)8 (D)93.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凝固点下降法。

例如水是常用的溶剂,当水中溶解了某种不挥发的溶质时,水的凝固点(即冰点)即会下降,海水在0℃时不会结冰就是这个原因。

凝固点下降的程度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是何种物质无关。

当溶剂的量确定时,凝固点的降低值与溶质分子数成正比。

已知10.0 g樟脑中溶解0.412 g萘,凝固点下降了13℃,即么,组成为C7H6O2的有机物0.23 g溶于15.6 g樟脑中,凝固点下降约多少?(已知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A)5℃(B)8℃(C)7℃(D)12℃4.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若其中有两个NH3分子分别被Cl-和H2O取代,所形成的[Co(NH3)2Cl2(H2O)2]3+的几何异构体种数有(不考虑光学异构)几种(A)3种(B)4种(C)5种(D)6种5.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解决了医务人员工作时的如厕难题。

名校化学竞赛试题-2005年全国初赛模拟试卷(4)

名校化学竞赛试题-2005年全国初赛模拟试卷(4)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4)(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满分 6 4 9 4 4 4 5 9 6 11 11 13 14H** 相对原子质量He **Li ** Be**B**C**N**O**F**Ne**Na ** Mg**Al**Si**P**S**Cl**Ar**K ** Ca**Sc**Ti**V**Cr**Mn**Fe**Co**Ni**Cu**Zn**Ga**Ge**As**Se**Br**Kr**Rb ** Sr**Y**Zr**Nb**Mo** Tc[98]Ru**Rh**Pd**Ag**Cd**In**Sn**Sb**Te**I**Xe**Cs ** Ba** La-LuHf**Ta**W**Re**Os**Ir**Pt**Au**Hg**Tl**Pb**Bi** Po[210]At[210]Rn[222]Fr [223]Ra[226]Ac-LaRf Db Sg Bh Hs Mt Ds第一题(6分)第三周期的元素中,下列原子能稳定存在(其余的若存在都具有放射性)2311Na、2412Mg、2512Mg、2612Mg、2713Al、2814Si、2914Si、3014Si、3115P、3216S、3316S、3416S、3616S、35 17Cl、3717Cl、3618Ar、3818Ar、4018Ar。

1.Mg、Si、S、Cl、Ar有多种稳定同位素,请分别列举哪一种的含量最大。

2.分析上述数据,总结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3.根据上述规律预测下列3个核素,谁最具有放射性:14449In、11950Sn、5525Mn第二题(4分)列出能够作为冷却剂(制冷剂)的液体的特性。

第三题(9分)1.向硫代硫酸钠溶液里滴加过氧化氢,可以发生若干个平行反应,其中一个主要反应是把硫代硫酸钠转化为连三硫酸钠(Na2S3O6)。

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四)

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四)

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四)(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3分,共30分)1.2005年10月3日,河南鹤煤集团公司二矿发生瓦斯爆炸34人遇难。

已知瓦斯气又叫煤层气,它与天然气成分无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瓦斯气主要成分是甲烷B瓦斯气在空气中占任意体积分数时,均会发生爆炸C 井下及时通风透气、加强监测,控制瓦斯气的浓度并严禁明火,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D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加剧温室效应。

2.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为:+XO3-+6H+=3X2+3H2O,据此判断:X元素位于A Ⅲ族B ⅣA族C ⅤA族D ⅦA族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之比为1︰1,2︰1,3︰1的元素共有A 4种B 5种C 6种D 7种4.13.8g 63%的HNO3溶液密度为1.38g•cm-3和100mL 13.8 mol/L的HNO3溶液相比,正确的是A 都应用棕色广口瓶存储B 浓度不同的两种HNO3(aq)C 溶液的体积不同但浓度相同D 均可与Au反应而发生钝化现象5.氢气是21世纪优质的能源。

要利用氢能,必须解决好储氢问题。

如图是一种储氢合金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则其化学式上A La8Ni9B LaNi4C LaNi5D La5Ni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00mL 1mol·L-1 Fe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为0.1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醛完全燃烧所得CO2分子数为0.2N AC 0.6 g CaCO3与Mg3N2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3N AD 80 mL 10 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 A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B 将20℃时KCl溶液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减小C 某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a g/100g水D 将标准状况下的饱和CO2水溶液置于常温下,一定会放出CO2气体8.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几种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是:A 石油是烃的混合物,石油工业中采用干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B 氯气和氢气混和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成盐酸C 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再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D 合成氨工业中,由于氨易液化,N2、H2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9.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稀硫酸作乙酸和乙醇酯化的催化剂B用浓硫酸作乙醇制乙烯的催化剂和脱水剂C 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可与1mol Cu完全反应D 1 mol·L-1和18 mol·L-1的硫酸各20mL,加足量的铝,后者产生的氢气多10.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技术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

B3中国化学会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备用试题

B3中国化学会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备用试题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国化学会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备用试题(2005年10月9日9︰00-12︰00 共计3小时)●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一题(12分)将H2O2慢慢加入到SbF5的HF溶液中得一白色固体A,A是一种盐类,其阴离子呈八面体结构。

1.A的结构简式,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2.A不稳定,能定量分解,B是产物之一,其中亦含有八面体结构,B的结构简式为。

3.若将H2S气体通入SbF5的HF溶液中,则得晶体C,C中仍含有八面体结构,写出C的结构简式。

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将H2O2滴入液氨中得白色固体D,D是一种盐,含有正四面体结构,写出D的结构式和生成反应方程式。

5.比较H2O2和H2S的性质异同。

第二题(12分)锂电池由于其安全可靠的性能,体积小、质量轻、高效能及可逆等卓越品质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器材中。

下图为锂电池工作原理图,阴极材料由LiMO2(M=Co,Ni,V,Mn)构成,阳极材料由石墨构成,阴、阳两极之间用半透膜隔开,充电时锂离子由阴极向阳极迁移,放电时则相反,电池可表示为:(-)C n/LiClO4/LiMO2(+)1.写出锂电池充放电时的可逆电极反应。

2.根据上图所示的LiMO2的尖晶石结构,写出氧的堆积方式,并指出Li和M占据何种空隙,画出以氧为顶点的一个晶胞。

3.锂离子在阳极与石墨形成固体混合物,试推测并画出锂离子嵌入石墨的可能结构。

4.早期的阳极材料用的是锂金属,试指出锂金属作阳极材料的不足,并说明还可以用什么物质替代石墨作阳极材料?第三题(10分)固体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将激发的能量转变为可见光的固体物质。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十)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十)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十)非选择题专项强化训练(一)(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1.(9分)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

周边村镇29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公路旁3个乡镇万余人疏散。

氯气所到之处草木枯黄、大片蔬菜被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山坡上/低洼处) ;(2)如果你在该厂实验室准备撤离时,应该准备什么样的简易“防毒面具”避免吸入较多的氯气? ;(3)如果你当时在距离化工厂较近的居民家中,如何利用家中现成物质来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4)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处理,他们先把泄露的氯气钢瓶投入一盛有某物质水溶液的水缸中,该物质是 ;(5)对于弥漫在空气中没有散去的氯气,消防队员喷洒了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水溶液进行处理,该化学物质是 ;2.(6分)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支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同学各找来铝制牙膏皮,各自设计一种装置来制取一试管氢气。

他们设计装置如图所示:(1)上述两装置相比, (填“甲”或“乙”)装置设计更合理。

(2)用较合理的装置来制取氢气,现欲使氢气充满收集气体的试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

(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牙膏皮或稀硫酸来完成反应?(填写2种物质即可)。

3.(5分)已知pH =2的高碘酸(H 5IO 6)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0.01mol/L 的HIO 3或HMnO 4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1)H 5IO 6是 (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2)已知H 5IO 6和MnSO 4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12分)A 、B 、C 、D 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 −−→−+2O B −−→−+2O C −−→−+O H 2D 。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九)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九)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九)(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4分,共40分)1.在医学、日常生活中四种常见溶液①福尔马林;②医用酒精;③生理盐水;④食醋中的醋酸。

它们的浓度大小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2.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鱼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

“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番风味。

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层浮油沸点较高,难以挥发B 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C 去掉上面的-层浮油,将减弱“过桥米线”的保温效果D 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可产生美味的物质3.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a个甲基,n个亚甲基,m个次甲基,其余为羟基。

则羟基的个数为A 2n+3m-aB n+m+aC m+2-aD m+2n+2-a4.在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下列物理量,其中跟阿伏加德罗常数(N)无关的量的个数是A①物质的量(n) ②摩尔质量(M) ③相对原子质量(M r) ④气体摩尔体积(V m) ⑤原子半径(r)⑥键能(E) ⑦燃烧热(△H) ⑧溶解度(S) ⑨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⑩化学反应速率(v)A 3个B 4个C 5个D 6个5.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

已知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 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A 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 C 离子晶体 D 金属晶体6.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A 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B 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加入NaOH后不变红C 乙二酸能洗去溅在布条上的蓝墨水D 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7.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 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8.应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进行杀菌、消毒。

2005年浙江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

2005年浙江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4分,共40分)i.中科院于2003年1月22日提出: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战略意义。

所谓生物柴油就是以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柴油代用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B 生物柴油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柴油相同C 发展生物柴油有益于保护环境D 发展生物柴油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ii.2002年12月湖北九连墩古墓发掘1000多件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出土大量高规格的青铜礼器和竹木漆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适宜用硝酸将其除去B 制作这些青铜器主要是铜、锡及锌等形成的合金,先腐蚀的是铜C 这些文物出土后不经处理就可展示D 这些文物出土后可用明矾溶液浸泡并涂上防腐材料等处理iii.在通信网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是化合物半导体。

现在最为普及的有两种化合物半导体,一种是镓砷半导体,它用作为便携电话和无线电通信发射微波的零件。

另一种化合物半导体由比镓(Ga)多18个电子的元素A和与砷同族且电子层比砷少一层的元素B组成,它是作为通信电缆中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中继器零件。

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GaPB AlPC GaAsD InPiv.化学上以12C作为确定原子量的标准。

若把12C的原子量定为24,并规定把24克12C所含碳原子数定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使0.1mol(新定义)金属钠跟过量的水反应(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

则在“新定义”条件下溶液pH为A 14B 14-lg2C 14+lg2D 14+2lg2v.在反应aA+bB cC的平衡体系中,无论升高温度或增加压强,C的浓度都会增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c 正反应吸热B a+b>c 正反应吸热C a+b>c 正反应放热D 无法确定系数关系正反应吸热vi.①2002年12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中使用了强力麻醉剂芬太奴(Fentanyl)和氟烷(Halothane);②目前医疗上用于砷中毒的最好药物是BAL(二巯基丙醇,分子式为C3H8S2O,结构类似于甘油),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浙江省名校高二化学竞赛联考(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各4分,共40分)1.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2D。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氘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dB 2.5dC 5dD 10d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 C2H4B N2F2C H2O2D S2Cl23.核化学家在回旋加速器上用高能86Kr离子轰击208Pb靶,氪核与铅核融合,放出1个中子,生成X原子,在120微秒后,该核分裂出1个α粒子(即氦原子核),衰变成另一个新核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元素属于第八周期元素B X的原子序数是116C Y原子的中子数为289D X原子的中子数为1754.钠盐和钾盐性质相似,但在很多生产实际中多用钾盐而不用钠盐,如实验室制氧气是用KClO3而不是用NaClO3,制黑火药用KNO3而不用NaNO3,并且在KNO3中不能含有NaNO3,以下各种理由合理的是A 钾盐比钠盐更容易得到B 钾盐的氧化性比钠盐强C 钾盐的熔点比钠盐高D 钠盐的吸湿性比钾盐强5.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②电工操作中规定,不能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连接线路,这是因为潮湿的空气中,铜与铝接触形成原电池,铝很快被腐蚀;③河海分界处易沉积成沙洲,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凝聚的结果;④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溶液或稀氨水;⑤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人能使蛋白质水解的碱性蛋白质,为了不降低酶的活性,洗衣服时水的温度越高越好;⑥冬季为防止皮肤皲裂,可使用含水量30%左右的甘油护肤,由于甘油具有吸湿性,所以能保持皮肤滋润;⑦SO2和Cl2均可用来漂白物质,同时使用会使它们漂白效果明显增加;⑧苯酚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药皂中常常掺有少量苯酚,所以我们可以将苯酚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起消毒作用A 2句B 3句C 4句D 5句6.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A:如果A中二个氢被甲基取代的异构体种数有A 11B 13C 15D 177.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

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

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其原因是A 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 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 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降低D 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8.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t℃。

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20g、30g,析出A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 c=a+bB c=2b-aC c=a+2bD c=2a-b9.标准状况下的H2S气体4.48L通入100mL 5mol/L的CuSO4溶液中,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2mol/L NaOH溶液,当溶液的pH=7时,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已知:Cu(OH)2的K sp=2.2×10-20)A 100mLB 500mLC 250mLD 200mL10.环己醇(-OH)、丙酮(CH3COCH3)和戊醛(CH3CH2CH2CH2CHO)的混合物2.000g 完全燃烧后,所得气体通过P2O5吸收瓶,吸收瓶增重1.998g,则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A 74.75B 86.00C 71.75D 81.33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正确答案,各4分,共32分。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K +、Ag +、NO 3-、F -B pH 值为11的溶液:S 2-、SO 32-、S 2O 32-、Na +C 水电离出来的[H +]=10-13mol/L 的溶液:K +、SiO 32-、Br -、Na +D 所含溶质为NaNO 3的溶液:Fe 2+、H +、Cl -、SO 42-12.参照反应Br +H 2→HBr +H 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正反应为吸热的B 正反应为放热的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D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3.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的说法错误的有 A 在标准状况下,11.2L 氟化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 混盐CaOCl 2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 Cl 2时转移N A 个电子 C 60.09g SiO 2晶体中有4N A 个Si -O 键D 3.2g Cu 与10.0g 98%的H 2SO 4反应可得0.05N A 个SO 2气体分子14.国际奥委会公布的违禁药物目前有138种。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右,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组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B 它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 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D 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 氢氧化钠反应15.下列各种溶液中的粒子浓度(mol/L )关系正确的是A 1mol/L 的(NH 4)2SO 4溶液:c(SO 42-)>c(NH 4+)>c(H +)>c(OH -)B 0.2mol/L 的Na 2CO 3溶液:c(OH -)=c(H +)+c(HCO 3-)+c(H 2CO 3)C 0.1mol/L 的NH 4Cl 溶液与0.05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c(Na -)>c(NH 4+)>c(OH -)>c(H +)D c(NH 4+)相等的(NH 4)2SO 4溶液,(NH 4)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c[(NH 4)2SO 4]<c[(NH 4)2CO 3]<c(NH 4Cl)16.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 2(足量)中燃烧,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Na 2O 2层,得到气体仍是aL ,下列混合有机物中符合此条件的是A CH 4 C 2H 4B CH 3OH CH 3COOHC C 2H 6 HCHOD HCOOH CH 3COOCH 3 17.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 (g )+Y (g )3W (g )+2Z (g ) 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 、Y 的量分别为:甲 乙 丙 丁 X 2mol 1mol 2mol 1mol Y 1mol 1mol 2mol 2mol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 或Y 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 X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B X 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 Y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 Y 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 18.已知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2种,则联n 苯(n ≥2)的二氯取代物种数为A n 2+4nB n 2+3.5n +1C n 2+3.5n +1.5D 0.5n 2+6.5n -3N CH 33CH CO OCH 2HCl .三、(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19.(6分)A、B、D均为常见化合物,它们都由两种元素组成,C代表一类化合物;甲、乙、丙都是非金属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右转化关系:(1)单质乙、丙分别为▲、▲。

(2)化合物D形成的晶体类型是▲。

(3)单质甲和化合物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B和化合物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方程式注明条件)20.(6分)将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Cl3的混合物放在密封的管中加热,得到化合得到A。

A 为菱形片晶,具有金属光泽,对透射光呈红色。

(1)试写出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与AlCl3在300℃左右反应生成B,A与B具有相似组成。

试写出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FeCl3与乙醇混合,发生化学反应,随后往反应体系中通入氨气。

①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如何将反应产物加以分离?21.(8分)下面是一组有关氢硫酸与卤素反应的问题(1)实验一:取4mL饱和氢硫酸溶液于一试管中,加4mL饱和氯水(过量)。

发现试管内先出现白色浑浊,后又慢慢变澄清。

实验二:试管中注入3mL酒精,加入绿豆大小堆量的S粉,微热、振荡促其溶解,稍后将这种S的酒精溶液倒入盛有2/3试管体积的水中,然后平均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实验:一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另一个试管中通入氯气,一两分钟之内两个试管中的S都全部溶解成无色溶液。

①实验二中将S的酒精溶液倒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②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三个试管中都加入4mL饱和H2S溶液,分别滴入稍过量的氯水、Br2和I2水(从溶液的颜色判断),发现反应生成的S呈现的浑浊度是逐渐增大。

以上现象是否说明Cl2、Br2、I2的非金属性和氧化性依次增强,为什么?(3)如果将Cl2通入氢碘酸溶液,也会使溶液先呈棕褐色,后变为无色澄清溶液,写出两步反应方程式。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22.(6分)将一个洗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玻璃杯中。

(1)若因杯口窄,拿着鸡蛋的手无法伸进杯中将鸡蛋放入杯底,则放入鸡蛋的正确方法是▲。

(2)再向杯中倒入质量分数为0.2的盐酸,使液面高于鸡蛋约1厘米,鸡蛋静止后的状态可能是▲(大or小)头朝上,原因是▲。

(3)半分钟后观察,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大约5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不断反复。

请解释鸡蛋为什么上浮。

23.(10分)四氯化钛是工业上制备金属钛的重要原料。

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极易水解的无色液体,沸点为136.4℃。

工业上以TiO2、C、Cl2为原料,在800℃下制备TiCl4。

右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四氯化钛的反应装置,其主要操作步骤:①将TiO2、炭粉混合均匀后,装入管式电炉中;②连接好整套装置,在通Cl2前先通入干燥的CO2气体并持续一段时间;③将电炉升温至800℃,一段时间后改通Cl2,同时在冷凝管中通冷凝水;④当锥形瓶中的TiCl4的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改通CO2气体直至电炉中的瓷管冷却为止。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备TiCl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装置A 中的反应物为MnO 2、NaCl 、浓H 2SO 4,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操作②的目的是 ▲ ;(4)装置D 中冷凝管进水口的位置是 ▲ (填a 或b ),装置E 的作用是 ▲ ;(5)少量TiCl 4露置于空气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