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十年常住人口

合集下载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1.05.17•【字号】•【施行日期】2021.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全市常住人口情况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5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常住人口[3]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4]为17560061人。

二、人口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39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136088人,增长68.46%,年平均增长率为5.35%。

图1-1 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5]三、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6]6424556户,集体户1062594户,家庭户人口为14480695人,集体户人口为307936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2人增加0.13人。

注释:[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汇总数据。

[2]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
全市按
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
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101.88万人,占
9.84%;15-64岁人口为
915.64万人,占
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8.28万人,占
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
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
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

深圳人口与医疗床位预测2

深圳人口与医疗床位预测2

一.问题的重述目标任务问题一:分析深圳近十年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变化特征,预测未来十年深圳市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全市和各区医疗床位需求;问题二:根据深圳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患病情况及所收集的数据,选择预测几种病(如: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小儿肺炎、分娩等)在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就医的床位需求。

二.问题的分析人口预测研究为国家制定社会安全经济计划和规划,用于理论和政策分析,并为未来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特别是对于深圳市这种发展迅速,流动性大的城市,对于当地的经济计划的制定和社会战略目标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针对深圳市来说,由于深圳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一线城市,科技实力雄厚,成为全国主要的电子技术发展中心,而且地处沿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随着每年深圳市GDP的不断提升,外来人口在深圳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来,甚至逐步超过了常住人口,由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增长比例大为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将其混在一起,而必须单独进行分析。

这里,我们先考虑常住型人口的发展规律,再来研究流动性人口会对总人口带来怎样的变化。

三.模型的假设1.假设附表和深圳市卫生部官网上所给数据均准确无误。

2.假设1979-2010年深圳市人口数量及其结构均为健康增长。

3.假设2010-2020年深圳市将不会发生重大的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灾难。

4.假设2010-2020年深圳市生长率和死亡率均为稳定发展。

5.假设深圳市流动人口数与深圳市GDP增长成正比。

6.假设所指的老龄化人口均为60岁以上的人口。

7.假设深圳市老龄人口中的住院比例为10%8.假设同种疾病在不同医院的住院时间大致相同。

四.模型的符号说明年份多项式拟合系数流动人口初值GDP 每年同比增长率某一种疾病的平均住院天数医院每天患某种疾病的例数五.非流动人口模型的分析和建立 1.数据分析这里,我们主要针对1979-2010年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的发展情况进行一下观察。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01-4-17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全市按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64.3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57.10万人,增长88.69%。

平均每年增加5.53万人,年平均增长6.34%。

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全市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的地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如下:三、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1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3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的3.50人下降了0.87人。

四、年龄构成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普查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346.41万人,占49.43%;女性为354.43万人,占50.57%;全市人口性别比为97.74(女性=100),其中特区内为110.04,特区外为91.30。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一、引言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以及惠州、东莞等新兴工业城市。

这些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广东省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读者了解各市的发展状况。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三、广东省各市人口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广东省各市的人口数据如下:广州市:1530.96万人(2019年)深圳市:1302.68万人(2019年)珠海市:198.52万人(2019年)佛山市:743.34万人(2019年)东莞市:746.45万人(2019年)惠州市:607.91万人(2019年)汕头市:500.73万人(2019年)湛江市:730.55万人(2019年)茂名市:547.83万人(2019年)肇庆市:410.15万人(2019年)揭阳市:614.84万人(2019年)韶关市:295.77万人(2019年)梅州市:438.83万人(2019年)河源市:257.63万人(2019年)阳江市:261.66万人(2019年)清远市:403.74万人(2019年)潮州市:275.45万人(2019年)汕尾市:347.65万人(2019年)云浮市:258.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省份之一,其经济实力一直备受。

而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则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广东省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

其中,广州市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111万人,其次是深圳市的166万人。

佛山市和东莞市的常住人口也分别达到了74万人和41万人。

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表明广东省的经济活力正在不断提升。

数学建模 人口医疗预测

数学建模 人口医疗预测

深圳人口与医疗需求预测摘要医疗需求与人口数量发展紧密相关。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历年人口数据分析,运用曲线拟合法建立模型,从而根据得到的人口数量预测,分析未来十年医疗床位需求。

问题一:根据深圳人口近十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与户籍人口以及非户籍人口的增长有关。

对于人口预测,我们运用了曲线拟合法,对历年的人口数据(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用Excel、Matlab软件进行拟合,选择了最能描述数据规律的曲线作为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得到了深圳人口呈增长趋势。

到达2020年,总人口数将达到1657.807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增长对总人口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历年户籍户数与户籍人口数分析,平均每户人数到2010年为3.5人/户,可知人口家庭规模的减小。

对于年龄结构,我们分析了3年的人口数据,画出散点图,并计算得到了青少年比例与老龄人比例,根据其变化规律,发现老龄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增长率大于青少年比例,可知老龄化程度在未来十年会日益严重。

对于医疗床位的预测,我们考虑到其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建立了人口-床位需求模型。

通过对全市人口历年住院人数的分析,拟合出其未来十年变化,预测出每年的人均住院率,同时分析了人均住院天数以及病床使用率等因素。

代入模型即可求出全市及各区的床位需求量。

预测到2020年时,全市床位需求达到4.7522万张。

结果说明了深圳市医疗机构的床位需求是成上升趋势的。

问题二:不同疾病在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同地区的患者数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医疗机构的床位保障要求也有所不用。

对于小儿肺炎,我们不考虑人体机能的进步,即认为不同病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一直保持不变,并认为患病人数与床位需求量成正比。

通过matlab计算马尔科夫链移交矩阵、小儿肺炎住院人数占青少年人口比例及青少年人数确定患病人数,并结和历年深圳的床位情况,建立了合适的医疗需求模型,并对不同医疗机构为后十年的床位需求做出了预测。

通过2010年,2011年深圳市小儿肺炎的数据分析并预测,可得到2020年三级综合医院小儿肺炎患者的床位需求量为180张,妇幼保健院床位需求为149张,儿童医院的床位需求为251张,其他医疗机构为227张。

深圳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

深圳常住人口与非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现在通常叫“实有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就是“户籍常住人口‎”),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也就是“外来人口”和“本地其他行政‎区域流入人口‎”)。

非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就‎是户籍不是在‎这个派出所里‎的人,属于外来的人‎口(报在这个户口‎本上的是临时‎户口)。

12日下午,深圳市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常住人口1‎035.79万人,10年增加了‎近335万人‎,平均每天新增‎近1000人‎。

10年新增人‎口334.95万人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00.84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334.95万人,增长47.79%,年平均增长率‎为3.98%。

深圳常住人口‎增长率快于全‎国(0.57%)、全省(1.90%)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上‎一个十年(6.34%)。

解读过去10年,深圳人口仍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

10年来,深圳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到深圳‎工作和生活。

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达四分之三强‎。

二是户籍人口‎增长较快。

10年间,深圳采取多项‎措施,降低了入户门‎槛,加快了户籍人‎口增长步伐。

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达25‎1.0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1.4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30万人‎,增长1.1倍,年平均增加1‎3万人,年平均增长7‎.53%。

“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74对比,10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

广东人口多少

广东人口多少

广东人口多少最近有不少小伙伴问,广东人口是多少?2020年,广东省常住人口为39722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总数4099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十年共增加1275万人,增长10.9%——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了什么?又表明广东的人口结构在怎样变化?最近又有多少地区公布了相关数据?是不是意味着广东将要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呢?今天起我就带大家了解下,广东常住人口及户籍登记情况。

一、常住人口广东常住人口数量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其中深圳有6466万人。

十年间增加1275万人,增长10.9%。

如果按照2010年每10万居民拥有3.7名适龄人口计算,广东每10万居民拥有247名适龄人口。

这么多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人要涌入大城市发展。

1、广州广州常住人口2020年达到1094.97万人,在全国排在第七位。

常住人口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但广州也出现了不均衡状况。

2018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长0.66%。

2019年增长4.55%;2020年常住人口增长6.04%,比2019年少增0.92%。

常住人口持续负增长,2019年达到负增长0.6%,2020年广州开始缓慢回升。

2、深圳深圳是广东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突破6千万。

深圳有6466万人,占广东总人口1.4%左右。

其中常住香港、澳门和内地的总人口分别为1598万人、944万人和874万人。

截至2020年末,深圳全市户籍人口689.79万人。

3、东莞东莞人口与2010年相比,增加156万人,增幅10.5%。

这是因为十年间东莞常住人口增加了147万。

东莞市的人口是中国第一人口大市,也是广东的人口大市,全市户籍人口是1070.56万人,流动人口约为940万人。

根据“十三五”规划,东莞将继续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努力实现全市户籍人口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有序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近十年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变化特征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79万,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3.98%。

具体变化特征如下。

一.家庭户人口
根据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50.3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40.2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3人减少0.52人。

深圳家庭的小型化,比其他城市更为明显,新婚家庭居多,未来对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需求较大。

二.年龄构成
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8万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4万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8万人,占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8.40%,比广东省的76.36%高出12个百分点;按照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达到老年社会的标准,深圳离进入老龄化社会还较远。

三.性别构成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同2000年“五普”的97.74对比,10年间,深圳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

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2个百分点;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实际上深圳常住人口性别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的现象,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已经显现。

主要原因是深圳过去十年坚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三来一补”等需要大量女性劳动力的加工装配型产业逐步萎缩或外迁,信息、通讯、金融、现代服务等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高端产业逐步增长,“人
随产业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不同性别人口的需求变化,最终造成深圳人口性别比出现较大改变。

四.民族构成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56个民族还有少数几个在深圳没有常住人口。

现在则全齐了。

全国第六次次人口普查,深圳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43.3万,占全市4.26%,而且56个民族全部都有,人口过万的包括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回族和满族等。

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在深圳有常住人口,人数过50万的包括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等。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7.9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23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6.27万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22338人上升为239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数由52170人下降为44050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121.41万人,平均每六.
六、人口地区分布
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