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如下: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作并广泛
流传的口头文学。
2.特征: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
1.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等。
3.民间谚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等。
4.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
5.民间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等。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
2.功能:民间文学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传承功能等。
四、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1.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记录、间接采集等。
2.整理原则:包括保持原貌、尊重群众创造、去粗取精等。
五、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1.传播方式:包括口传、书面传播、现代传媒传播等。
2.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绪论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两种含义: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又叫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2、民间文学的性质(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3、(选择)民俗学之“民”的内涵是“民众”。
4、集体创作、口头流传是民间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本质区别的重要内容。
5、民俗:即民间风俗,一个国家的民众集团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
6、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如有些民族唱情歌是婚恋的一种重要手段。
(2)被民众用以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有些时政民谣表达了民众对政府、官员或社会的尖锐抨击。
(3)娱乐和放松。
如劳动歌可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4)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有效工具。
如一些童谣能够起到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的作用。
(5)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如司马迁在记述五帝的历史时就主要依据神话传说资料。
这说明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对历史学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7、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
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2)历时追溯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演化状况,以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3)共时比较法。
将研究对象与别的地方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在不同地域发生的传承规律和变异情况。
8、(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间文学概论历年真题

民间文学概论历年真题1. 民间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012年)1.1 定义民间文学是指从民众生活中产生、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谚语、歌谣、俗曲、民间说唱文学等。
1.2 特点1.人民性: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文艺形式,具有浓厚的大众色彩。
2.口述性:民间文学作品大多是口头传唱或口头表演的,很少以书面形式存在。
3.广泛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与集体享用的产物,通过口头传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4.民族性:民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反映了民族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5.民间性: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产物,体现了民间智慧和民众的生活体验。
2. 民间故事的类型与特点(2015年)2.1 类型民间故事主要包括神话、寓言、传说、民间传说和民间笑话等。
2.2 特点1.艺术性和娱乐性:民间故事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叙述情节,富含艺术性和娱乐性,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和乐趣。
2.民间色彩:民间故事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体现了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
3.调侃性和幽默感:民间故事中常常融入了调侃和幽默的元素,富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能够引发读者的笑声。
4.丰富多样:民间故事类型繁多,各地的民间故事又有各自的特色,因此给人们带来了多样性的文化体验。
5.传承性:民间故事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人们之间广泛流传,代代相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民间传说的功能和意义(2018年)3.1 功能民间传说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丰富的作用: -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民间传说带给人们许多奇幻的故事和传说,满足了人们对于未知和神秘的渴望。
- 传递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民间传说中有许多道德故事和寓言,通过故事人物的经历和失败,传递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 保护民族文化和传统:民间传说是民族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流传,保护和传承了民族的文化传统。
- 催化社会变革和进步:民间传说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可以通过对传说的研究,了解社会的历史和发展。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绪论(25页)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三)我国“民”的内涵的变迁 1、民俗学运动的“五四”北大时期与中山大学时 期,“民”指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 重点指下层平民 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期,“民” 按严格的阶 级观点,指“人民”或“劳动人民” 3、在新时期,“民”的内涵又悄然变迁,一般民俗 学者逐渐用“民众”的说法取代了“劳动人民” 这样,民俗之“民”的范围就很宽泛了,它渐有包 容任何种类的人群的倾向。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社 会,所有人都是可以传承民俗和民间文学的“民众” 的一员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一)在体裁上,民间文学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民间散文作品,包括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歇后语等 第二类,民间韵文作品,包括民歌、民谣、 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第三类,民间说唱作品,包括民间曲艺和 民间小戏
三、民间文学的性质
(一) 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 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 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 文学样式。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 学性。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 时又具有表演性
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 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 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作品 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 该作品的主要特征、传承 规律、演变情况等
关键概念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学 民俗 语言民俗 民间
田野调查 采风 历时追溯法 共时比较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P5-P7 2、什么是“民间”?P3-P4 3、怎样看待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P5 4、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二)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切实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独 特规律,对民间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注 意学会研究民间文学的特有方法 (2)熟悉民间文学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 掌握鉴赏、分析民间文学作品的视角和方 法
民间文学概论课件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 方式,主要是通过口耳 相传,代代相传,因此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
集体性 传承性
口头性 变异性
地域性 人民性
民间文学的类型
民间文学的类型
故事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包括 了各种题材和内容,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 生活故事等。故事往往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
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歌谣
歌谣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反映人民的生活 和心声。歌谣的内容广泛,包括爱情歌谣、劳 动歌谣等
谚语
谚语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口头表达形式,它通过 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谚 语往往富有哲理和启发性,能够给人以启示和
教益
传说
创新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
6
间的民间文学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 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 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
价值和意义
结论
结论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价值。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 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加强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保 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中来,让这一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 加璀璨的光辉
结论
1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2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学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以《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为标题,探讨钟敬文对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定义与分类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是指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创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歌谣等多种形式。
他强调了民间文学的本土性和群众性,认为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民间文学进行分类时,钟敬文提出了“三性”分类法。
即将民间文学分为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
自然性指的是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作品,如山水诗、谚语等;社会性指的是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作品,如民间故事、歌谣等;人文性则强调了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作品,如民间爱情故事、儿童歌谣等。
二、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钟敬文提出了系统研究民间文学的方法,主张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
他强调了实地调研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实地,与民众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民间文学的特点和内涵。
同时,他也注重文献研究,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为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三、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他强调了民间文学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滋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他还指出了民间文学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
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都可以从民间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自身的创作。
四、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钟敬文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如《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等,系统总结和研究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他还编辑和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集,如《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诗歌选》等,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钟敬文对后人的影响与启示钟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后来的学者和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研究方法强调了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为后来的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民间文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1、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领会: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试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在这个多元文化大比拼的时代,每个民族都在努力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
于是,民间文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符号,受到了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共同重视。
民间文学可以分成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类型。
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
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加广泛。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恐怕永无枯竭之意。
借助电脑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服务于民众生活的各种民间文学创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3.领会:民间文艺学的性质(谈谈对民间文艺学性质的认识)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民间文艺学则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
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人民大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长诗、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但不包括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舞蹈。
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因此,民间文艺学自然属于文艺学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学,他研究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中集体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
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关系密切。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生活文化传承的的学问,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艺学比一般文艺学更需要历史学的帮助。
民间文学和民族学也有很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第1题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为何被称之为“天籁之音”?(论述题,不少于1000字)民间文学为何被称之为“天籁之音”?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栽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民间文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其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是在创作和流传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它具有以下四点基本特征:一、集体性。
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征。
这种性质,一方面体现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与传承过程融于一体、同步展开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文学凝聚集体智慧与艺术才华所获得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表达了植根于民俗生活的特定民族、地域或时代的集体观念。
二、口头性。
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以这种方式创作和传播,将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觉及时地表现出来,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生活场景被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使整个创作和传承活动充满了生活意蕴。
三、变异性。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间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
它的这种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四、传承性。
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它即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固然包含了该民族各个阶层的共同创作,各个阶层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民间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学。
在苏联,它被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日本,则被称为“口承文艺”……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即使它们的距离不一,但其民间文学的构思、表现手法却是相似的,有的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阿拉神灯型的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这一类。
“真诗在民间“,”真美在民间“,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文化,被誉为是”天籁之音“,具有”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学习民间文学丰富了我们的文学知识;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更使我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可能与民间文学发生关系,学好民间文学,都将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运用,以更好地保护、宣传和发扬民间文学。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足以被称之为“天籁之音”题目分数:100此题得分:0.0作业总得分:80作业总批注:作业1.第6题在()中,讲述人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前……”。
A.故事B.神话C.传说D.史诗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7题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时期的民间叙事诗。
A.先秦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8题在20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的学人是()。
A.梁启超B.鲁迅C.黄遵宪D.章炳麟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9题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是“最心爱的宝书”。
A.《笑林》B.《山海经》C.《庄子》D.《三国演义》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10题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
A.专项调查B.专题调查C.专访调查D.随机调查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22题远在2500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A.《吕氏春秋》B.《论语》C.《诗经》D.《逍遥游》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26题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进行创作。
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民间语言D.方言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27题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A.惊人的记忆力B.独特的传承风格C.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的活仓库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28题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
B.民间故事C.神话D.歌谣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29题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
A.典型人物形象B.平面人物形象C.箭垛人物形象D.历史人物形象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35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
A.湮灭世界的大洪水B.熊熊燃烧的大火C.地震??D.火山爆发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2.第38题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
A.第三人称叙述体B.第一人称叙述体C.第二人称叙述体?D.自传体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3.第39题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
A.《楚辞》B.《庄子》C.《尚书》D.《山海经》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4.第40题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A.鬼话B.仙话C.神话D.道教故事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5.第44题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B.伊阿宋C.挪亚D.宙斯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6.第11题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对口的形式可以分为()等种类。
A.一头沉B.外插花C.子母哏D.贯口E.腻缝答案:A,C,D标准答案:A|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7.第12题唱故事中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
A.山东快书B.金钱板C.弹词D.天津快板E.渔鼓答案:A,B,D标准答案:A|B|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8.第13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的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做出科学分类。
A.观念B.题材C.角色D.民族E.母题答案:B,D,E标准答案:B|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9.第14题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
A.讲瞎话B.讲经C.摆龙门阵D.说白话E.讲古答案:A,B,C,D,E标准答案:A|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0.第15题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按其调查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
A.全面普查B.随机调查C.专题调查D.专项调查E.专访调查答案:A,C,D,E标准答案:A|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1.第30题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等著作的作者吸取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E.《聊斋志异》答案:B,C,D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2.第31题歌谣按照歌唱者职业与生活内容可分为:()。
A.山歌B.革命歌谣C.渔歌D.樵歌E.采茶歌答案:A,C,D,E标准答案:A|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3.第32题在中国,至少有42个民族流传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神话,其中有()。
A.大禹治水的故事B.石龟拯救型故事C.雷公报仇型故事D.传错话型故事E.天女之恋型故事答案:A,B,C,E标准答案:A|B|C|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4.第33题就具体的表演事件来看,表演的语境是由()等不同因素共同构成。
A.表演内容B.表演情景C.时间和空间D.社会结构E.传承人和受众答案:B,C,D,E标准答案: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5.第34题民间杂剧其种类繁多,主要有()。
A.歌舞戏B.影戏C.南戏D.木偶戏E.滑稽戏答案:A,B,D,E标准答案:A|B|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6.第45题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渔夫与水鬼B.两兄弟C.观棋遇仙D.两老友E.孩子和山妖答案:B,D标准答案:B|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7.第46题包袱的组成过程有()。
A.铺B.系C.解D.结E.抖答案:B,C,D,E标准答案:B|C|D|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8.第47题关于农业种子的来历,中国各民族流传的神话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
A.神赐说B.窃取说C.尸体化生说D.洪水灾难说E.大禹发明说答案:A,B,C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9.第48题表演情景具有的特点有:()。
A.即时性B.不变性C.社会性D.民族性E.惯常性答案:A,E标准答案:A|E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0.第49题属于幻想故事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