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软件操作说明
Limaco ULM雷达软件说明书(中文)

Limaco公司 ULM雷达物位计软件使用手册2014-5-29目录文件约定 (2)安全事项 (3)第一章 (5)系统要求: (5)本地接口 (5)第二章 (6)开始 (6)连接步骤: (7)基本配置 (9)设备信息: (11)回波画面: (12)显示参数 (13)信号处理: (13)关于本文件本软件使用手册为ULM雷达物位计的快速设置和安全操作提供了完整的说明。
本手册是专为接受培训的人员而设计的。
操作前,请先仔细阅读本手册。
文件约定整个文件中所使用的约定如下。
附加信息指出有用的附加信息。
注意事项、警告和危险指出可能导致伤害或损伤的潜在的危险情况。
安全事项授权人员本手册内所说明的所有操作仅可由接受过培训的授权人员实施。
出于安全和担保原因,设备的任何内部工作必须由生产商的授权人员实施。
适当运用ULM系列雷达物位计。
误用警告不当或错误使用该设备会对特定应用程序带来危害,例如容器过满,或错误安装,或因错误调整而对系统组件造成的损伤。
一般安全说明ULM系列雷达物位计是一种高科技设备,因此需要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和准则。
用户必须注意使用本手册内的安全说明以及具体国家的安装标准、所有普通的安全规程和事故预防规则。
第一章系统要求:系统要求如下:硬件:所需的硬盘空间4MB(仅用于ULMCFG应用程序)FOT文件:607byte/每个CDROM驱动器和USB接口最少1个串行口(内置R232/USB) 处理器:奔腾 1GHz内存:至少64MB RAM硬盘:若启用FOT文件,则硬盘每年的自由存储区大小至少应为30GB。
图形分辨率:最小800x600接口: RS232, USB(取决于配置)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7本地接口ULMCFG软件通过一个RS485接口就可以实现与设备的通信。
图1显示了一台运行APM管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和多台ULM雷达之间的连接图,该连接图使用了一个RS485接口。
图1第二章开始运行该软件前,先确保设备与计算机相连,并确保计算机可以识别该通信设备(RS485/RS 232转换器)。
LS避障型激光雷达配置软件使用说明书

LS避障型激光雷达配置软件使用说明书(2022年8月版)山东科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Shandong Kel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目录简介 (1)1安装环境及软件安装 (2)1.1系统环境 (2)1.2软件安装与卸载 (3)1.2.1LS配置软件的安装 (3)1.2.2LS配置软件的卸载 (3)1.3启动与退出LS配置软件 (3)1.3.1LS配置软件的启动 (3)1.3.2LS配置软件的退出 (4)2软件用户界面 (5)2.1菜单 (5)2.1.1文件 (6)2.1.2设备 (6)2.1.3视图 (7)2.1.4帮助 (7)2.2设备信息栏 (7)2.3工具栏 (8)2.4树形图 (8)2.5设定区域 (9)2.5.1工作模式/响应时间 (10)2.5.2区域组选择 (10)2.5.3区域设置 (12)2.5.3.1区域组选择小视图 (12)2.5.3.2区域编辑工具栏 (13)2.5.3.3绘图区域 (21)2.5.3.4状态栏 (22)2.5.4诊断 (23)2.5.5数据记录 (25)2.6状态栏 (25)3LS配置软件应用实例 (26)3.1配置准备工作 (26)3.1.1软硬件和电缆准备 (26)3.1.2USB驱动安装 (26)3.1.3激光雷达上电启动 (29)3.1.4配置软件启动 (30)3.1.5建立连接 (30)3.2LS配置实例一 (31)3.2.1激光雷达和软件建立连接 (32)3.2.2防护区域配置 (32)3.2.2.1切换到【区域配置】 (32)3.2.2.2设置防护区域 (32)3.2.3传输配置给激光雷达 (37)3.3LS配置实例二 (38)3.3.1LS和软件建立连接 (39)3.3.2配置【工作模式/响应时间】 (39)3.3.3配置【区域组选择】 (39)3.3.4防护区域配置 (41)3.3.4.1切换到【区域配置】 (41)3.3.4.2区域组一配置 (41)3.3.4.3区域组二配置 (41)3.3.5配置传输给扫描仪 (41)3.4LS配置实例三 (42)3.4.1激光雷达和软件建立连接 (42)3.4.2配置【工作模式/响应时间】 (42)3.4.3配置【区域组选择】 (43)3.4.4防护区配置 (43)3.4.4.1切换到【区域配置】 (43)3.4.4.2区域组一防区设置 (44)3.4.4.3区域组二防区设置 (44)3.4.5配置传输给激光雷达 (44)3.5诊断实例 (45)3.6不同激光雷达之间复制配置信息实例 (46)4常见问题及解决 (48)4.1激光雷达未被识别或建立连接失败 (48)4.1.1卸载USB驱动方法 (48)4.2其他问题 (50)简介LS避障型激光雷达(以下简称LS)配置软件使用说明书适用于指导LS型激光雷达的配置、诊断。
CAS探地雷达说明书

CAS探地雷达采集软件说明书RadarSample 12.10.31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目录1 连接WIFI无线网络 (3)2 RadarSample主界面说明 (4)2.1 标题栏 (4)2.2 工具栏 (4)2.3 图形显示区 (6)2.4 状态栏 (6)3 雷达参数设置 (6)4 调色板设置 (8)5 保存路径设置 (8)6 系统设置 (9)7 GPS设置 (10)8 滤波设置 (10)9 背景去除设置 (11)10 拉伸显示 (12)11 增益曲线 (13)12 操作实例 (14)1 连接WIFI无线网络在连接WIFI无线网络之前,首先要设置IP地址,如图1-1所示,IP地址设置为“192.168.1.X”,最后一个字段可以是2~255之间的任意数;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图1-1 设置IP地址然后连接WIFI无线网络。
如图1-2所示,点击系统工具栏上的图标,弹出如图1-3所示的操作界面,然后点击相应频率雷达的网络名(网络名为Shielded_+天线频率),最后点击网络名下面的“连接”按钮即可。
图1-2 系统工具栏图1-3 WIFI连接图2 RadarSample 主界面说明RadarSample 采集软件主界面如图2-1所示,可分为4个主要功能区:标题栏、工具栏、图形显示区和状态栏。
图2-1 RadarSample 采集软件主界面2.1 标题栏图2-2 标题栏标题栏主要显示当前保存的文件名和软件版本,如图2-2所示。
2.2 工具栏图2-3 采集软件工具栏工具栏图形显示区状态栏文件名软件版本大多数控制按钮都在工具栏上,如图2-3所示,每个按钮的详细说明如下::点击按钮将弹出“雷达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3-1所示;该按钮的快捷键为F2。
:点击该按钮将开始采集数据;该按钮的快捷键为F5。
瑞典MALA探地雷达采集软件Groundvision2快速使用指南V2012.12

瑞典MALA探地雷达采集软件快速使用指南白雪冰V 2012.12版1、将雷达系统与电脑连接成功后,等大约5~10秒钟,这时候电脑的本地连接提示“连接受限制或无连接”,不用担心,它不影响雷达系统和电脑的连接,直接点击电脑桌面的采集软件快捷方式进入到采集软件的界面下,如果这时雷达系统与电脑连接正常的话,窗口界面工具栏的变为红色;2、点击电脑键盘的“M”键(关掉输入法),进入到的窗口下进行测量任务的设置:①首先点击,选择你要存储测试数据的路径,建议在采集前,先在电脑硬盘分区里建立好测试数据的存放文件夹;②然后点击,如果天线的光纤模块或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A”位置,就选择,如果在“Slot B”,就选择,接着选择该模块的数据通道,因为我们的ProEx主机标准配置是双通道,所以有四个数据通道,“Internal”表示此模块连接天线的电磁波信号自发自收的数据通道,“External”表示此模块的天线接受另外一个模块天线的发射信号,称为它发我收的数据通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选择“Internal”自发自收的数据通道,选择完毕后一定要在后面的点上“勾”,表示激活此通道;③选择下拉条里天线,模块上连接的是什么天线就选择什么天线,如果不知道天线的型号,可以在每个天线的铭牌上查到天线型号,对应选择就是;④选择测量方式:“Wheel”表示用测距轮触发的方式采集数据(适合于测试现场表面平整的情况),“Time”表示用时间触发的方式采集数据(适合于测试现场表面不平整的情况),“Keyboard”表示用点击电脑的回车键触发采集数据(适合于超前地质预报或野外勘察等深部探测的情况),“Wheel”和“Time”都属于连续测量,建议尽量用“Wheel”测量方式;“Keyboard”属于点测,超前地质预报或地质勘查都必须使用点测;选择“Time”和“Keyboard”则不需要进行以下⑤和⑥的选择;⑤如果是选择“Wheel”的测量方式,就要选择里的测量轮文件:250MHz、500MHz、800MHz天线的直径150mm的测量轮文件是,250MHz、500MHz、800MHz 天线的MALA测链的文件是1200 MHz、1600 MHz、2300 MHz天线的单测量轮的文件是如果是车载天线测试路面,则需要先校准一个以汽车轮胎为测量轮的文件,然后选择;⑥接着选择里测距轮的信号来源位置,如果测距轮文件是150mm的测量轮文件或MALA测链的文件,就选择“Master wheel”,如果测距轮文件是单测量轮的文件,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A”位置,就选择“Slot A wheel”,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B”位置,就选择“Slot B wheel”3、点击进入到接收信号参数的设置窗口:①里显示的是雷达主机当前通道连接的天线的发射和接受天线的偶极子间距,为系统默认,不能改动!②为每道脉冲的采样间隔:25 MHz和50 MHz非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3~0.5米,适用于点测;1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1米,适用于连续测量或点测;25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5米,适用于连续测量;500 MHz和8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2米,适用于连续测量;1200 MHz、1600 MHz和23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1米,必要时可以最小设置到0.005米(测线很短的情况下),适用于手持式连续测量;如果是车载天线进行路面测试,采样间隔一般可以设置为0.2米、0.25米或0.5米;③和这两个选项不用选择4、进入,进行单道脉冲波形的设置:①点击的滑动块,选择连接天线的相应的采样频率,这里不能直接输入采样频率,必须点击水平滑动块来选择,也可使用电脑键盘的左右键来调整,以下为各个常用天线的采样频率经验值:25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00~400MHz5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500~600MHz1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1000~1200MHz25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2500~3000MHz5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7500~8000MHz8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10000~12000MHz12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0000~35000MHz16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5000~40000MHz23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40000~45000MHz②点击来选择每个电磁脉冲信号的时窗和采样点,这里同样不能直接输入时窗和采样点,必须点击水平滑动块来选择采样点,也可使用电脑键盘的左右键来调整采样点,采样点的调整间隔是“2”,时窗是通过采样点的大小来决定,采样点越大,时窗就越大;这里存在一个公式:时窗=采样点/采样频率,采样频率一旦确定了,时窗的大小就通过采样点来调整,一般采集软件默认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波速为0.1m/ns,那么每20ns就等于1米的测深,通过这个换算,我们可以很自由的定义采样点和时窗的大小,当然一般调整时窗的大小时,都要超出既定测深的10%~20%的范围,以免测试深度达不到需要的测深;③去掉的勾,调整的滑动块来调整每道脉冲的信号叠加值;如果是“Wheel”和“Time”等连续测量方式的话,选择“8”次叠加,然后打上的勾,如果是“Keyboard”的测量方式,选择“128”次叠加值,不要打的勾,意思就是每道脉冲采样点的叠加值都必须是128;④为每个天线的最大时间窗,这里不用选择,软件会根据你选择的不同天线自动默认;⑤以上设置完成后,将天线放置到测线的起点处,并贴紧(如果是车载天线测试路基或路面,就将测试车开到测试的起点处即可)后,用鼠标点击,让雷达系统自动去寻找时间剖面的零点,即让红色水平标尺对准单道脉冲波形的第一个波峰或波谷位置,如果自动对不准,可以用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红色标尺对准。
c GSSI软件RADAN地质雷达处理步骤

地质雷达软件RADAN用户手册美国地球物理测量系统公司美国劳雷工业公司2010年10月RADAN处理软件安装安装采集软件RADAN66和RADAN5,并且激活采集软件输入软件序列号serialnumber输入处理软件产品ID代码:radan计算获取软件激活码Windows7系统安装radan5安装radan程序,找到setup.exe鼠标右键要求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运行;RADAN软件第一次运行要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打开。
Windows7系统调整显示效果选择控制面板->所有控制面板项->显示->更改配色方案->windows经典->高级,对话框如下:选择颜色项目->桌面->颜色->设置红绿蓝资料整理1打测量,布置网格和测线,数据采集2数据拷贝与备份:从地质雷达主机把数据复制在个人电脑上,并利用2种以上存储介质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
3野外记录整理:整理野外记录本(包括各种参数,利用数码相机或者扫描仪对原始纪录扫描拍照,并制作成PDF格式文件便于日后随时查看野外现场原始资料),工作照片,收集的各种第三方资料(设计图纸、设计厚度、第三方检测资料),现场钻孔资料(里程桩号、芯样实物和照片、长度)。
利用钻孔资料反算电磁波传播速度或者材料介电常数。
4数据编辑与初步整理RADAN5资料处理RADAN6资料解释7图片制作8探测报告编写IGSSI地质雷达探测资料处理流程图数据备份,资料整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IIGSSI处理软件功能模块介绍基本工具打开数据文件,显示雷达数据剖面。
保存数据文件,保存雷达剖面。
选择数据块,选择目标数据剖面。
剪切数据块,切除多余数据剖面。
保存数据块,单独保存雷达数据剖面。
复制剖面图像至剪贴板,地质雷达剖面制作图片。
编辑数据文件头,输入相关参数:标记间隔、扫描数、介电常数、信号位置;编辑标记信息、补充漏打的标记、删除多余标记信息。
线扫描显示方式、以灰阶图或者彩色图形式显示雷达剖面。
瑞典MALA探地雷达采集软件Groundvision2快速使用指南ProEx 中文

瑞典MALA探地雷达采集软件快速使用指南白雪冰V 2012.12版1、将雷达系统与电脑连接成功后,等大约5~10秒钟,这时候电脑的本地连接提示“连接受限制或无连接”,不用担心,它不影响雷达系统和电脑的连接,直接点击电脑桌面的采集软件快捷方式进入到采集软件的界面下,如果这时雷达系统与电脑连接正常的话,窗口界面工具栏的变为红色;2、点击电脑键盘的“M”键(关掉输入法),进入到的窗口下进行测量任务的设置:①首先点击,选择你要存储测试数据的路径,建议在采集前,先在电脑硬盘分区里建立好测试数据的存放文件夹;②然后点击,如果天线的光纤模块或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A”位置,就选择,如果在“Slot B”,就选择,接着选择该模块的数据通道,因为我们的ProEx主机标准配置是双通道,所以有四个数据通道,“Internal”表示此模块连接天线的电磁波信号自发自收的数据通道,“External”表示此模块的天线接受另外一个模块天线的发射信号,称为它发我收的数据通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选择“Internal”自发自收的数据通道,选择完毕后一定要在后面的点上“勾”,表示激活此通道;③选择下拉条里天线,模块上连接的是什么天线就选择什么天线,如果不知道天线的型号,可以在每个天线的铭牌上查到天线型号,对应选择就是;④选择测量方式:“Wheel”表示用测距轮触发的方式采集数据(适合于测试现场表面平整的情况),“Time”表示用时间触发的方式采集数据(适合于测试现场表面不平整的情况),“Keyboard”表示用点击电脑的回车键触发采集数据(适合于超前地质预报或野外勘察等深部探测的情况),“Wheel”和“Time”都属于连续测量,建议尽量用“Wheel”测量方式;“Keyboard”属于点测,超前地质预报或地质勘查都必须使用点测;选择“Time”和“Keyboard”则不需要进行以下⑤和⑥的选择;⑤如果是选择“Wheel”的测量方式,就要选择里的测量轮文件:250MHz、500MHz、800MHz天线的直径150mm的测量轮文件是,250MHz、500MHz、800MHz 天线的MALA测链的文件是1200 MHz、1600 MHz、2300 MHz天线的单测量轮的文件是如果是车载天线测试路面,则需要先校准一个以汽车轮胎为测量轮的文件,然后选择;⑥接着选择里测距轮的信号来源位置,如果测距轮文件是150mm的测量轮文件或MALA测链的文件,就选择“Master wheel”,如果测距轮文件是单测量轮的文件,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A”位置,就选择“Slot A wheel”,高频模块在主机的“Slot B”位置,就选择“Slot B wheel”3、点击进入到接收信号参数的设置窗口:①里显示的是雷达主机当前通道连接的天线的发射和接受天线的偶极子间距,为系统默认,不能改动!②为每道脉冲的采样间隔:25 MHz和50 MHz非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3~0.5米,适用于点测;1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1米,适用于连续测量或点测;25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5米,适用于连续测量;500 MHz和8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2米,适用于连续测量;1200 MHz、1600 MHz和2300 MHz屏蔽天线的采样间隔一般为0.01米,必要时可以最小设置到0.005米(测线很短的情况下),适用于手持式连续测量;如果是车载天线进行路面测试,采样间隔一般可以设置为0.2米、0.25米或0.5米;③和这两个选项不用选择4、进入,进行单道脉冲波形的设置:①点击的滑动块,选择连接天线的相应的采样频率,这里不能直接输入采样频率,必须点击水平滑动块来选择,也可使用电脑键盘的左右键来调整,以下为各个常用天线的采样频率经验值:25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00~400MHz5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500~600MHz1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1000~1200MHz25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2500~3000MHz5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7500~8000MHz8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10000~12000MHz12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0000~35000MHz16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35000~40000MHz2300 MHz天线的采样频率一般为40000~45000MHz②点击来选择每个电磁脉冲信号的时窗和采样点,这里同样不能直接输入时窗和采样点,必须点击水平滑动块来选择采样点,也可使用电脑键盘的左右键来调整采样点,采样点的调整间隔是“2”,时窗是通过采样点的大小来决定,采样点越大,时窗就越大;这里存在一个公式:时窗=采样点/采样频率,采样频率一旦确定了,时窗的大小就通过采样点来调整,一般采集软件默认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波速为0.1m/ns,那么每20ns就等于1米的测深,通过这个换算,我们可以很自由的定义采样点和时窗的大小,当然一般调整时窗的大小时,都要超出既定测深的10%~20%的范围,以免测试深度达不到需要的测深;③去掉的勾,调整的滑动块来调整每道脉冲的信号叠加值;如果是“Wheel”和“Time”等连续测量方式的话,选择“8”次叠加,然后打上的勾,如果是“Keyboard”的测量方式,选择“128”次叠加值,不要打的勾,意思就是每道脉冲采样点的叠加值都必须是128;④为每个天线的最大时间窗,这里不用选择,软件会根据你选择的不同天线自动默认;⑤以上设置完成后,将天线放置到测线的起点处,并贴紧(如果是车载天线测试路基或路面,就将测试车开到测试的起点处即可)后,用鼠标点击,让雷达系统自动去寻找时间剖面的零点,即让红色水平标尺对准单道脉冲波形的第一个波峰或波谷位置,如果自动对不准,可以用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红色标尺对准。
Geoscan软件使用手册中文版

2 软件安装的准备2.1软件用途GeoScan是指定的雷达控制软件,并且是最好的雷达扫描后的结果处理与分析软件。
程序的特点:·雷达数据在文件中保存·可以打印雷达软件的分析结果·输出的文件可以在其他的处理软件中使用·可以对图层面板进行处理· 3D格式·应用调色板处理文件·处理文件及其他…2.2系统要求电脑----奔腾CPU-1000兆赫或者更好内存----最小256M,推荐2GB显卡----最小32M硬盘----至少2G的硬盘空间端口----以太网端口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2003, Windows Vista。
2.3安装用在随同雷达的文件材料包裹中有一个GeoScan系统安装的软件。
程序安装命令:1.解压缩文件2.双击解压缩文件夹中的“Setup.exe”进行安装。
3.进入安装向导并点击“下一步”。
4.进入语言选择界面,将语言选择为中文。
5.阅读许可证协议,选择“同意”并且按“下一步”继续安装。
如果您拒绝此协议,安装将会终止。
6.选择软件安装的的文件夹,并按“下一步”继续。
默认的安装文件夹为“C:\Program Files\Logical Systems Ltd\GeoScan32\”。
并点击“下一步”。
7.确认安装。
点击“下一步”。
8.安装结束。
点击“关闭”退出。
3 GeoScan的简单介绍3.1.开始双击桌面上的图标“GeoScan32”(a),或从开始菜单运行程序。
(b)(a) (b)标题主菜单工具状态栏该程序的窗口改变部分取决于已经执行的运作模式。
一个没有打开的文件窗口包含以下内容:•标题 - 显示该程序的名称或文件名;•主菜单 - 可以访问每一个应用程序。
GeoScan32使用标准的Windows菜单栏。
通过菜单选择开关ON/OFF的切换,显示程序的使用状态。
ReflexW软件使用说明

Tel:
Email:
软件安装
1.点击SETUP.EXE,根据提示,选择好安装目 录即可完成软件的安装。
2.第一次使用,双击reflexw图标,会要求输入 licence number和password,输入相应序列号 和密码即可。
常规处理
原始数据导入以后,显示如下。该图为管线探测剖面,从原始采集图 中很难得到有用信息,因此,有必要进行数据处理,突出管线的位置、 埋深、形态等异常特征。
常规处理
第一步,在菜单栏选择Processing-StaticCorrction/muting,此步骤 是为了消除数据采集时产生的零漂现象,使反射波的起始位置归为零 点。
该图也可点击→file变成图形文件保存
点击create report,出现如下菜单:
在increment中输入 值(如1米出一个厚度 值则输入1) 输入report code(l1,l2) Layers(1,2或1-2) 点击thicknesses 取文件名,点击start 结果如下:
该报告保存在子目录中(如该例的ghz\a1\ASCII\report.REP) 我们可以用EXCEL来打开或编辑它,结果如下:
绘图选项右边是针对显示剖面的细节修饰。点击方框即 可选中选项。 常用的包括:Ver.Split、Hor.Split-垂直或水平分栏显示
DepthAxis-显示深度轴(需要在右边的速 度选项中输入速度以进行时深转换,速度 单位m/ns)
调整剖面显示情况
对剖面进行缩放
剖面的自动滚动(长 剖面有用)
灰度或者彩色显示
进入菜单。
选择reference pick,点击ref pick file, Pick files. 输入layer number(层数),manual (速度),文件名(v1)。 见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软件操作说明一、UCP软件的安装与设置1. UCP软件的主要作用UCP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气象雷达算法生成雷达产品,以及分发产品到各路的PUP上;接收RDASC的部分信息从而监视和控制雷达运行;同时可以在本机磁盘存放基数据,存放路径可通过适配文件addedcfg.txt查阅、修改。
2.UCP的安装与设置(1)双击安装程序“RPG(SA) Setup.exe”开始安装,一直点击“next”(下一步),直到选择安装路径时,其默认的安装路径是D:\RPG,可以通过“Browse”命令按钮打开对话框修改。
如右图:(2)输入RDASC计算机的网络名,默认是RDA,直接点击“next”。
如图5.2.2:(3)输入保存雷达状态信息和基数据的位置,默认保存在D盘(如左下图)。
资料保存路径等设置亦可在安装结束后通过UCP所在的安装路径D:\RPG 10.8.1.S.C\下的参数配置文件addedcfg.txt中修改,其内容如右下图:(4)点击“next”,选择典型安装(Typical),再一直点击“next”即可完成安装。
(5)软件注册。
启动UCP软件,第一次启动时,会弹出一个“RPG ProgramRegister”的注册框,打开注册软件“RpgReg.exe”,出现“RPG Register (Version 10)”。
如右图把“RPG Program Register”上面的“Product Serial Number”框内的数字2181699293复制并粘贴到“RPG Register(Version 10)”的“Serial Num”栏,尔后点击“Register”按钮,即可生成注册码。
如右图再把注册码复制、粘贴到RPG注册提示框“RPG Program Register”上,点击OK即可完成安装。
(6)设置通信配置文件C:\ WINNT\Nbcomm.iniUCP生成的雷达产品如何发送到PUP产品显示终端,是通过窄带通信配置文件Nbcomm.ini来控制,相应地PUP也有Nbcomm.ini配置文件,预报员通常是将RPG与PUP安装在同一台电脑,则需要将RPG和PUP的Nbcomm.ini配置文件设置为同一个文件,其通信配置内容如右图二、PUP软件的安装与设置1. PUP软件的主要作用PUP主要作用是从RPG获取、保存雷达产品和gif图,并实现多个功能供观测员对雷达产品进行操作,业务中通过三个辅助软件,将产品、gif图上传北京或者上网。
2. PUP软件的安装(1)运行PUP文件夹下的WSR-98DPUP (SA).exe安装PUP终端软件,安装默认目录为D:\WSR-98D PUP。
(2)安装完成后运行桌面上的CINRAD PUP, 会出现PUP软件注册提示界面。
如右图所示:(3)运行PUP注册软件PupReg10.exe,如右图所示(4)将CINRAD PUP注册提示界面上序列号框中“PUP10-”以后的数字2882450880复制到PupReg10.exe运行界面中的Serial Number后面的文本框中,这时可发现下一行Register框中的数字已发生变化,将得到的新数值复制到CINRAD PUP注册提示界面的“请键入注册号”下面的文本框中,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后即完成PUP终端显示软件的注册。
3. PUP软件的设置(1)设置通信配置文件C:\ WINNT\Nbcomm.iniPUP与UCP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窄带通信配置文件Nbcomm.ini来控制,相应地UCP也有Nbcomm.ini配置文件,预报员通常是将UCP与PUP安装在同一台电脑,则需要将UCP和PUP的Nbcomm.ini配置文件设置为同一个文件,其通信配置内容如右图(2)设置地图选项点击菜单条中的“设置” →“适配数据”,点击后出现“适配数据口令”窗口,不用输入口令,直接点“确定”,进入适配数据设置界面。
尔后在“地图”界面中依次在各个产品号中勾选省界、城市、雷达中心、县名、范围、极射网格等选项,每个产品号勾选完后要及时保存,这样在显示该产品雷达回波时,即可显示相应的地理信息,如右图。
三、基数据的回放与PUP产品的生成1. 拷贝基数据将需要回放的基数据拷贝到UCP保存基数据的目录D:\Archive2下。
2.设置UCP的相关内容(1)设置雷达站信息打开UCP.exe程序,打开下拉菜单“Adaptation”——“Set Site Information”,输入密码“WXMAN1 ”,输入将要回放的基数据所在的雷达站纬度、经度、高程、雷达站代号等相关信息(注:雷达站纬度、经度为1/1000度,不是度分秒的形式),然后将UCP软件关闭,再重新打开UCP软件完成将回放的雷达站信息的设置。
如右图所示。
(2)设置0度层与-20度层高度点击UCP菜单条中“Envir Data”——“HailTemperatures”,在弹出的界面中中设置0度层与-20度层高度。
(3)禁用速度退模糊点击UCP菜单条中“product”——“Selection of ProductParameter”,输入密码“WXMAN1 ”,在“Gage Bias Adjustment/VelocityDeleasing Toggle”界面中去掉“Apply Velocity Deleasing”(使用速度退模糊)前面的钩。
3. 设置PUP的相关内容(1)拷贝地图文件将将要回放的基数据所在的雷达站地图文件map***.map(***雷达站地图)复制到PUP安装目录D:\WSR-98D PUP\Maps文件夹下。
(2)设置“适配数据”①点击菜单条中的“设置” →“适配数据”,点击后出现“适配数据口令”窗口,不用输入口令,直接点“确定”,进入适配数据设置界面,如右图。
②在“RPS”界面中点击“添加”或“修改”,输入计划生成的各种常规产品清单。
输入时,如果勾选左下角“自动显示”,则当PUP接收到UCP传输过来的产品时,能立即自动显示出来。
注:输入时每个天气模式不超过40个产品,如果想做剖面,必须先申请VCP21扫描模式下完整的9个仰角的19、27或26、56号产品。
如左图。
③在“站点”界面中选择“插入”或“修改”,修改站点信息,RPG与PUP在同一台计算机时,“RPG主机名/IP”可不填写。
如下图(3)设置产品保存路径点击菜单条中“设置”→“选项”,在“产品路径”框中设置保存PUP产品的文件夹的路径,因为是反演的产品,预报员通常会及时将有用的雷达回波图挑出保存,所以保留产品天数和存档路径可不选。
如右图4. 回放基数据、生成产品(1)连接UCP与PUP分别启动UCP与PUP软件, 当UCP软件自检完毕,RPG绿灯亮(如左下图)时,点击PUP软件的菜单条中“控制”→“连接RPG”(如中下图),沟通PUP与RPG的通信(如右下图)(2)回放基数据、生成产品成不断闪烁(如图),则表示UCP正在回放基数据。
这时,PUP软件即可根据所回放的时间依次接收到雷达产品。
四、剖面产品的生成1. 检索雷达强回波区域在PUP软件主界面上,选择“显示”→“产品检索”或点击快捷菜单条上“”图标,通常从组合反射率37号产品中查找计划做剖面的雷达强回波区,并将强回波区适当放大。
2. 设置剖面位置直线(1)在PUP软件主界面上,选择“编辑”→“剖面”,如右图(2)先点击PUP快捷菜单条上图标,选择直线工具。
尔后在组合反射率37号产品中雷达强回波区中将计划做剖面的方位用直线标示出来,如左图。
最后再点击PUP快捷菜单条上 图标,保存剖面位置直线的设置。
3. 做好回放计划生成的剖面产品所在时刻前后2个扫描周期的基数据的准备工作根据产雷达基数据回放要领,做好回放计划生成的剖面产品所在时刻前后2个扫描周期的基数据的准备工作。
4.回放基数据,申请并生成剖面产品(1)点击UCP软件的快捷图标中的按钮,开始回放基数据。
(2)在PUP软件主界面上,选择“请求”→“一次性产品请求”(如左下图),在弹出的一次性产品参数设置界面上输入计划生成的剖面产品号,勾选左下角自动显示选项后点击“确认”(如右下图),PUP软件立即向正在回放基数据的UCP软件发出性关于剖面产品的一次性产品请求,UCP 软件在回放下一个扫描周期的基数据时,即可向PUP提供相关的剖面产品。
五、雷达报警区域的设置1. 报警区的编辑(1)启动PUP软件,打开某一个产品。
在PUP软件主界面上,选择下拉菜单“编辑”→“报警区”,则快捷图标中的按钮会变亮,雷达产品中会出现网状格子,表示已经进入报警区的编辑状态。
如右图所示(2)分别点击快捷图标中的(报警区1)按钮或(报警区2)按钮,在网格中激活预设的每一个报警格(激活后的报警格会显示出与报警区颜色相同的方框),两个报警区可以相互重叠。
如右图所示,将石家庄周边150-230公里的范围设置为报警区1,将石家庄周边50-150公里范围设置为报警区2,尔后点击快捷图标中的按钮,保存所编辑的报警区。
2. 设置各报警区的报警临界值各报警区的报警临界值的设定既可从菜单条中的“请求”→“报警”中设置,也可从菜单条中的“设置” →“适配数据”→“报警”中设置,两者的设置界面完全一样。
两者的区别是,从“请求”中的设置在PUP重启后将不予保留,从 “适配参数”中的设置在PUP重启后还依然有效。
(1)从菜单条中的“设置” →“适配数据”,点击后出现“适配数据口令”窗口,不用输入口令,直接点“确定”,在弹出适配数据设置界面中选择“报警”界面,如右图所示。
(2)在“报警”界面中依次选择两个报警区中计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