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给了一个补身体的顺序
jt叔叔微博闲聊

1. 当归四逆汤,他的基本的药性就是会让你的能量都聚集在血分,然后以上下来讲的话,会把你上面的心阳往下面压下去,压到下半身,当然这个方子在少阴病主要就是治疗血分寒,所以那就是身体各种各样的扯痛。
那你记得你得的少阴病,你躺在床上,发现你翻身的时候,哎呦,会痛一下,那就要记得当归四逆汤。
2. 黄带白带长期调理的话,傅青主的方子还蛮好用的,比如完带汤,他是重剂量的白术跟山药,然后挂一点点柴胡这个主结构,那白术山药剂量很够的话他就是护住你的带脉吗,让你的营养不要掉下来,那这样白带就会停,那治疗黄带的易黄汤的结构是,黄柏之类的很寒的药,加上一个任脉的引经药白果十颗。
—jt叔叔3. 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让外面的中医来看喉咙痛,常常疗效是满惨烈的。
因为外面中医碰到这样的患者,一般就是开清热的药,可是喉咙痛的人看中医,去的时候已经是一身的病了。
少阴病我们用大剂附子还来不及,那你还一直在丢清热的药,结果就是造成那个人的感冒大幅度恶化,这个情况是很多的哈!jt叔叔4. 台湾的谭杰中老师,他说,苹果是一种没有子房,而直接从花托长成水果的东西,所以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缺了一股能量。
我们中医认为它缺一股气,故而在众多水果中,苹果最容易被氧化而腐败,你一削完苹果,就看到它开始变色。
所以当你吃苹果一口时,同时苹果也吃你一口气。
5. 有些人的狐臭是体味,就像味道比较像外国人的味道,那个不是防己黄芪汤,但是他那个狐臭或者是汗臭是腐臭味的,就是好像东西坏掉了,就是,如果这个人的狐臭闻起来比较像狐狸或是狗,那个是体质,姑且不论,不是这一路。
但是如果比较像是死掉的狐狸或者狗的话那就防己黄芪汤,就是死猫死老鼠那个味道6. 水肥的特征是:肉垮垮肉垂垂,天气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出汗,脸色就算是白皮肤,你会觉得他这个白皮肤有一点泛灰,就是有一点泛灰黑的感觉,就是那个颜色是白,但气色是黑,就是你觉得他脸色有一点灰灰的,然后一到了夏天一流汗,别人闻到他的那个汗味是腐臭味,包括恶性的狐臭,这也是防己黄芪汤的症。
jt叔叔的一位读者写的-如何调养身体

jt叔叔的一位读者写的-如何调养身体百病风为始,痰为家,而手淫后遗症多了一项,人体精液的不停流失。
那么身体一定是阴阳两虚,风寒纠结,痰饮堵塞。
从脏腑来看,肾主水,水克火,火为心,心受到克制,则或者上火或者手脚出汗。
心和小肠相表里,则小肠火不足,食物转化变差。
肾主髓,髓者,人体之精气也,精液--和人体脊髓脑髓是一样的,人体之精华者也,精液的不断流失,阴不足也。
阴不足,则阳不守,阳气外浮,于是,口腔上火,喉咙冒烟,面部出油,心火上浮。
心火不下,肾气不升,阴阳不和,内脏失衡,精气外泄,恶性循环。
人体之表层之水,在膀胱,膀胱之水经肾气,气化后周布全身,当失衡之后,心火肾水不交融,阴不包阳,人体物质之精微,不能为气所托,就会外泄,所谓阳不足,阴不固。
当身体阴阳失合后,人体水气不行,水饮潴留,形成痰饮,风寒进入之后,勾连痰饮,堵塞人体通道,形成到处拥堵之局面。
日久生热发炎,就形成了表热实寒,脾胃虚弱。
消化系统开始受到严重影响,而人体物质供应来源于消化系统,当消化系统阴寒之后,身体物质转化就受到了影响,而转化的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体需要的物质精微,又大部分被用来转化为精液,精液又被频繁的排出体外,精无化气,即缺乏化气的精,又缺乏化气的能量,神无所养,精力日差,哈欠连连。
脑为髓海,髓者,精也,精都被白白流失了,大脑气之供应又差,记忆力随之变差,心为君主,君主居于心包络,心包络受阴寒之痰饮包围,心之宫殿寒凉潮湿。
心难以居住,君主不安,自然恐惧连连,疑心生暗鬼,多疑之性格开始显现,而心火向上,火烧中天,上焦失守,天干气躁,肺脏受损,心火炎上,到处上火,下焦阴寒,大地冰冻,地气闭合,阴阳开始不交通,你的身体永远失去了春天。
请问,当身体处于这种状况后,且不说,仅靠意志戒掉手淫之难,即便戒掉手淫,这种身体状况能够自动复原者,几率有多大?所谓药物者,使以物之偏性纠人之偏,那么,手淫后遗症应当如何借助中药,恢复身体健康呢?上面的分析说过,百病风为始痰为家,那么,解决的办法也是从解风,祛痰开始。
JT叔叔中医基础笔记

JT叔叔中医基础笔记一)肝胆:1. 这疼、那疼,西医叫神经痛,中医为病在肝经:柴胡加桂枝2. 入睡困难、惊吓到的入睡困难:柴胡龙骨牡蛎汤3. 柴胡龙骨牡蛎汤,洗精神创伤,每天1、2克即可不需多,但一定要用能接受的温度最高的水300毫升冲服。
4. 柴胡龙骨牡蛎汤,吃到最后有点拉肚子肚子疼就可停,治疗的症状为:发生事又烦又气又有点吓到,心有点堵,手脚沉重即可吃,冲刷灵魂上的伤痕。
5. 退肝胆火:加味逍遥丸,茵陈汤6. 急、慢性胰腺炎:桂枝芍药;或半夏吴茱萸7. 肝阴虚:加味逍遥散8. 手指尖特别冷,而非整个手掌,这是连接阴阳的肝经有病,阴阳分裂,厥阴肝经病,或腹部两侧闷痛,当归四逆加味;手脚冷后背冷,附子汤;少阳脉弦,柴胡加四逆散,肝胆不通引起的消化道相关;手脚冰冷烦躁呕吐心情恶劣,吴茱萸汤9. 嘴唇干燥,温经汤10. 单纯熬夜伤肝胆:酸枣仁汤11. 大病后伤肝胆:小建中12. 肝易补,用五味子,山茱萸(全身疲劳,勉力为之),乌梅;柏子仁13. 舒肝胆:加味逍遥散,加味姑嫂丸14. 厥阴病,乌梅丸证的痰饮,舌根一块黄黄的,要吃乌梅丸15. 益胆,柴胡系的药,把淋巴里的痰水去掉16. 痛风前,一定厥阴太虚,用小建中补肝虚17. 感冒后误服了六味地黄丸,寒邪被拉入三阴经,阴着之邪缠住阳气,烦躁欲狂,头痛欲撞,用吴茱萸汤解18. 磁朱丸、养肝丸,吃9个月,可治好白内障、青光眼19. 眼压高,眼睛痛,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或理中汤加味吴茱萸20. 飞蚊症,。
里有痰,陈士铎古书里有21. 小柴胡汤,肋骨摸起来痛,痰水淋巴塞住,默默不欲食,也可加点半夏祛痰,但会把水带走。
如果痰已变成果冻状,要用牡蛎,心烦欲呕声音闷闷听不清22. 少阳系:小柴胡、逍遥散23. 温胆汤还你半个胆,当归四逆加味汤还你半个肝经能量,还半个盲肠阑尾。
24. 女人月经期感冒用小柴胡汤25. 大柴胡汤,肚脐上痛得特别痛,胆结石,胆囊炎,肠梗阻,还吐26. 柴胡桂枝汤,半贴柴胡半贴桂枝,偏向厥阴,也用来治鼻子过敏,脂膜病,左关脉滑脉,有热,淋巴里有脏东西,加点小承气汤,可治27. 柴胡桂枝干姜汤,肝硬化肝癌28. 控制狂,少阳有寒且痰,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JT叔叔-五运六气话补肾

【五運六氣的養生食療】2011年,請多吃上海菜飯因為在易學會開莊子課,在他們的電子報上,留意到一本樓中亮醫師講五運六氣「算病」的書,跟著上面的連結逛來逛去,也拜讀了樓醫師的一篇,講今年(辛卯)年飲食上需注意的事項的文章:/column-1.asp#2唉,講到養生,向來我最不會。
五運六氣,教書時講過了就擱下了,結果1970年10月出生的我,2010年這一年,年頭爆肝、年尾爆肺,病得可慘了,一如五運六氣所預言。
想來人還是不能鐵齒,接下來的這一年,還是來「養生」一下吧。
如果要說古書中的五運六氣養生方劑的話,那是宋朝陳無擇的《三因司天方》,今年(2011)的方子是這兩個:遇六辛年,涸流之紀,歲水不及,濕乃盛行,民病腫滿身重,濡泄寒瘍,腰、膕、腨、股、膝痛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跗腫,腎氣不行。
為木所負,則反面色時變,筋骨並辟,肉瞤瘈,目視目巟目巟,肌肉胗發,氣並膈中,痛於心腹。
五味子湯治腎虛坐臥濕地,腰膝重著疼痛,腹脹滿,濡泄無度,步行艱難,足痿清厥;甚則浮腫,面色不常,或筋骨並辟,目視目巟目巟,膈中咽痛。
五味子附子炮,去皮臍巴戟去心鹿茸燎去毛,酥炙山茱萸熟地黃杜仲製炒,各等分上銼散。
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七片,鹽少許,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氣化運行後天。
初之氣,太陰濕土加厥陰木,此下克上。
民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鼽衄嚏欠,嘔吐,小便黃赤,甚則淋;二之氣,少陽相火加少陰君火,此臣居君位,民病癘大至,善暴死;三之氣,陽明燥金加少陽相火,燥熱交合,民病寒熱;四之氣,太陽寒水加太陰濕土,此下土克上水。
民病暴仆,振栗譫妄,少氣,咽乾引飲,心痛,癰腫瘡瘍,寒瘧,骨痿,便血;五之氣,厥陰風木加陽明燥金,民氣和;終之氣,少陰君火加太陽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溫。
治法宜鹹寒以抑火,辛甘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安其運氣。
審平湯治卯、酉之歲,陽明司天,少陰在泉,病者中熱,面浮鼻鼽,小便赤黃,甚則淋,或癘氣行,善暴仆,振栗譫妄,寒瘧,癰腫,便血。
补脾胃的小建中汤JT叔叔倪海厦皮沙士

补脾胃的小建中汤JT叔叔倪海厦皮沙士JT叔叔吃了小建中汤之后,我经验到两件事,第一是开始狂睡,就是说你的身体一旦开始进入疗愈了,就被这个汤挑起了你的自我疗愈,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睡觉,所以就睡的沉的不得了。
然后起来之后,就是那种觉得从心里头饿,想吃东西。
他并不是直接那个药补你,而是让你去狂睡,让你去狂吃,用狂睡跟狂吃来补你。
到麻黄汤证的时候,有所谓的“麻黄九禁”,对不对?那这个“麻黄九禁”的时候呢,它的主要证状就这个人,气虚啊,血虚啊,心阳虚啊,心阴虚啊,肾虚啊,这些毛病,对不对?那当这些问题存在于身上的时候,已经意味着用麻黄汤发了汗,他就会整个人虚掉,很容易变成坏证。
所以,历代的中医呢,大概都是借用伤寒论这个《太阳篇》,提到小建中汤的条文呢,去拿小建中汤为麻黄汤打底,因为小建中汤的基本结构算是桂枝汤的底子。
所以,它虽然是个补药,可是它收束邪气的那个力道并不强。
历代的这个使用伤寒方的人呢,就开始把小建中汤用于麻黄汤的不能发汗的这些禁忌之中。
就是,如果你是不能发汗的,你吃小建中汤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那你的尺脉会变得比较有力,你的这个种种的血虚啊阳虚的状态会变得好转。
那这个时候呢,你就变成可以发汗了。
因此,相对来讲,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小建中汤的确是一帖很好用的补药,好像气血阴阳好像没有什么不能补的样子。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以甜故也。
首先我们看小建中汤的结构哦,伤寒部分的小建中汤,它是放二两甘草,而且,没有写那个甘草要炙过,所以这样甘草有一点只是在缓和药性的那种感觉。
而如果是虚劳部分的小建中汤的话,它的甘草就是放三两炙甘草,那这样就是摆明了是用甘草在补这个人的脾胃之气哦。
所以,在治伤寒跟治这个虚劳的时候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我想如果炙甘草放到三钱的话,除非是治太阴病那种地方的病,如果是太阳或者是少阳哦,三钱甘草可能还是会有一点束住邪气的问题吧,所以在感冒的时候炙甘草不要放那么多。
补骨髓:益多散JT叔叔

补骨髓:益多散JT叔叔JT叔叔干漆剂非常难得的就是中国方子里面有个叫做益多散的,我岔题随便讲讲,也不是随便讲讲,我看同学有没有需要,因为我最近看得到的好像已经有好几个例子了,就是有些班上的同学还有外面的人他有很强烈的麻黄不耐受体质。
麻黄不耐受体质比如说像张启宣小助教他小时候气喘还是过敏医生给他开不知道吃多久小青龙汤,就天天在吃麻黄,每天小High一些,然后就(倒下的动作)。
人骨髓被掏空了,骨髓掏空的话个性上就会比较失志。
像赵家文我也觉得你是麻黄不耐受体质,那个的话一般的情况可能是小时候生病感冒,就是说小时候到青少年时期你在西医院医生的抗生素开重了,尤其是伤骨髓最凶的什么四环酶素还是什么东西,那个抗生素你吃过几次以后骨髓就伤到了.然后一辈子就是麻黄不耐受体质。
(同学:麻黄不耐受就是不能吃麻黄吗?)对,就是他一吃麻黄就心悸,发喘,狂汗,平常的话就是血虚,一熬夜就头痛这种,就是骨髓被伤到的那种血虚体质,稍微熬夜就头痛。
这种体质的话要补骨髓,能够把补药像地黄本身就补骨髓就把它硬要拉进骨髓那还是干漆剂好用。
所以益多散,就是干漆,生地黄,用酒泡烘干,桂心你要高档的话可以用好肉桂,这是写个比例(指着剂量)炙甘草,苍术,这些加到一起打成粉,每餐饭后挖6公克,如果你们有在喝天门冬酒就用天门冬酒吞,天门冬酒也是强骨髓的。
神农本草经里面强骨髓的药天门冬,干漆,芝麻这些东西,我这边说你要加味也可以加芝麻,玉竹,黄精是怎么样?是因为我觉得漆树的药性还有另外一个传说中的方,就是相传华佗的徒弟樊阿活了两百岁,他吃的一种药叫做青连散,是漆树的叶子加一种药叫青连的东西,可是青连是什么后代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黄精,有人说是玉竹,有人说是芝麻,反正这些都可以帮助这个药好消化一点都加,就是把漆叶青连散的药性也混进去一点外挂。
这个药你也不要以为说吃一天两天什么了不起哦,就是一吃也是,你知道要填骨髓也是慢慢来啦,你一吃也是半年,但是可能你这样吃了半年之后你会变得比较不是那么严重的麻黄不耐受体质了,就骨髓就开始补回来了。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7.8)补中益气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7.8)补中益气汤7.3.2补中益气汤,益肝散,柴胡疏肝散等泻肝火与偏门法我们来继续来看一看,就是现代人的体质啊,我们不管是多么的,什么体质寒啊,什么阳虚啊,这些话可能我们课堂已经讲了很多遍,但是其实都还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肝火旺。
所以,同学大概,我们从小到大啊,我们那个路边卖的什么凉茶啊,一般吃的那种药啊,就像,要不是2002年那个时候,龙胆泻肝汤啊,什么吃到肾衰竭的新闻报道了,在那之前其实龙胆泻肝汤是全台湾最畅销的中药啊,就是科学中药来讲。
所以大家都是,就是等于是,不管这个人的体质啊寒还是热,其实我们都一直会有面临到肝火旺的问题,那我们说,你生气,一气肝火就旺了几天嘛,对不对?所以一直这样子。
那为什么一定会讲到肝火呢?其实这其中有一点点这个五行的基本的性质在里头,就是像傅青主的方里面有一个方叫做,就是下火的方,泻火汤总方,就是他那个方剂里面,他就讲说,其实人不管哪里上火都会跟肝火连到一起,就是五脏六腑不管哪里上火,你上火出来都会觉得这个火是肝火。
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身上的气的升降,对不对,就是肝胆之气是上升的嘛,对不对,那火的性质就是要上升啊,所以它一定会往它同类的方向去走,所以不管哪一脏的火都会跟肝火结合到一起,而且又不太分虚火实火。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呢,我们在使用补药的时候就一直会面临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他吃补药,对不对,当然我们在经方的世界是还好了,因为经方的辩证系统对于阴阳这个东西是比较抓得精准的,所以通常附子剂开下去,总有一点办法,这样子。
可是如果是一般性质的补药,暖药,我想我们会常常遇到这个人吃一点补药就上火,吃一点补药就上火,对不对?都补不进去。
明明这个人身体已经很烂了,你知道他需要补,可是你又补不进去,就像这样的问题是很常见的。
那当然,我觉得在经方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漂亮的做法,比如说小建中汤,白芍那么多,你多少肝火都把它洗掉,对不对?就是不要让它产生出来。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4)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4)仲景的补药路数最安全也最险:虽然虚劳体质多伴随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但仲景不妥协,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黏在里面,像人参、黄耆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
例如桂枝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一般补药都要兼顾补泻同用,才不会补太过而闷在里面,所以肾气丸用地黄补肾就要用泽泻泻肾,用山茱萸补肝就要用牡丹皮泻肝。
这种思维就对后世医家有很多启发之处。
但也有推翻这个思维的例如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就把泻的药拿掉,看起来比仲景补药更补,但吃久了就觉得有些闷住。
症状与药方的重整虚劳的篇章脉证很乱,需要拆解后重新整理。
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描述虚劳体质的哪一句话可以对到桂枝龙牡汤、小建中汤或肾气丸?二、关于虚劳的许多零碎的情报,究竟要合乎几句话才可以决定那是虚劳体质?例如仲景说虚劳人消化功能不佳、容易拉肚子?但如果一个人容易拉肚子,可不可以就断定他是虚劳人?其实仲景这种写法读久了就会发现,关于虚劳的症状,在临床上不太一定要用哪个方?例如老人家脚软无力,就不一定是桂龙牡或肾气丸。
补药的基本禁忌,就是感冒不可吃肾气丸,但小建或桂枝龙牡就不必管是否感冒。
像有一麻黄汤症的感冒又手脚冰冷,先给四逆汤让手脚暖回来再用麻黄汤发汗,一天就好了。
薯蓣丸是给三天两头就感冒的人吃。
感冒的密度频繁到没有机会吃补药。
虚劳与其他病症的区分例如虚劳跟水毒到底如何区分?到底要吃真武汤还是小建中汤?现代人的体质很多都是阳虚阴实到极点,一出手就很适合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可是那又对不到仲景虚劳的范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叔叔给了一个补身体的顺序
2017-09-03 浅析OL 来源阅2955 转66
1如果一个人还内夹瘀血,你用补阳系统的药,有时反而把人烧得瘀血结得更死硬,生出更多的毛病来。
当然,在瘀血之前,还有「先治厥阴病」这件事,上热下寒的厥阴病体质不先搞好,通常连瘀血都是打不动的,更何况后几步的补阳法,一补就先爆掉。
而补阳,痰饮体质的人,通常也不能一开始就以大剂附子作主轴,有时反而把湿痰烧成顽痰老痰。
治痰的药,有另外一路用药轻淡的渗利通阳之法。
单纯的痰饮体质、单纯的水毒体质,用药都很好取方;但,夹「湿」有时会很讨厌,有些时候消痰药可以顺便去湿,但有些时候不行;那个湿气,还需要用另外用风药去带,才排得出去,但一用风药,血虚的副作用就等在前头,还没有进展到减肥,还又要先回头来补血,如果你是医者,原地这样兜著圈圈,老见不著减肥的成效,病人也没耐心在那裡「日进一尺、夜退九寸」地陪你蜗牛爬杆儿了。
如果是要用六气六经的系统来调体质的话,一定是先把厥阴修补到能够少阴,再把少阴修复到能够太阴,然后太阴修复到能够少阳。
所以,总的来讲,也不只是减肥啦,一般调理体质,大约也是照著这样的顺序,比较不会「卡关」:
1.左右脑解离的人直接退case不要医;//大意是执着于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忽略内心的渴望。
1.先治厥阴;//在伤寒论的厥阴方里找。
JT比喻乌梅丸是修一个破漏的话,麻黄升麻汤是修一整个大洞。
但是血虚的人吃不得麻黄,要先补血再吃,参见:麻黄九禁。
麻黄把血里的水分推出体外,如果你这个人身体阳盛,湿气少,偏血虚,吃了就会血不够水分,直接脱水,临时解决应该是用电解质水补水,用白虎汤清血热,过后补血补肾,炙甘草汤、肾气汤、益多散。
我看一篇医学论文给几十个病人每天吃20~30克麻黄方剂,连续吃一个月治愈耳鸣,于是效仿。
起初吃10克,无妨,论文指出要逐渐增加到30克,结果我吃过一次麻黄20克就倒霉了,从此一直没有修复过来,吃了会有头晕头疼失眠颅内压增高到无法躺下眼干鼻干口干舌干双肾痛等等,但是没有医生可以开出解决麻黄过量的方剂,我自己试验摸索出来,已经是两三个月之后,元气大伤,免疫力虚弱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三五年复原不到。
(其实中医西医的论文里面,大量都是造假,国外还有期刊把中国一百多篇医学论文退回,指出经过验证全部是造假。
以后要注意分辨。
)
2.再治瘀血;//这类方剂,JT叔叔推荐的是大黄蛰虫丸。
我用过生三七泽泻粉(比例:4:1)配去风湿的竹节香附,吃过之后非常棒,全身的毛病都好像完全消失,那时我血是够的。
血虚的人,吃这些活血化瘀的药,会马上头晕。
古人建议先吃活血化瘀药,再吃琼玉膏养血,活血的药材都耗血,行气的药材都耗气。
还有一些治理淤血结在子宫的,比如温经汤、桃仁煎。
书上说,女生淤血在子宫,还有用一些加热的方法把淤血烧成干血在子宫,她就会口干手干。
3.补阳之前要先去痰饮;//比如,你吃一碗人参汤,人参跑到脾土,土生金,脾要传递给肺,但是人参汤剂量太大,传递不动,于是人参就在脾干烧,把脉道好好的水气都烧成了痰。
梨子可以去掉人参导致的痰。
从此你再吃任何补阳药,脉内是痰,再吃只能加剧痰。
4.水毒体质的治疗可与补阳同步进行;但:4.5-1.肾水不足的人、先补足肾水再补阳免得乾烧;//意思是先补肾阴,再补肾阳。
4.5-2.夹湿卡关的人要兼去湿;//黄豆芽每天半斤煮水喝
一个月可以去湿,舌苔薄或者干厚勿用。
4.5-3.一般被认作阳虚寒底体质的人要分辨清楚他是真的有寒(睡著了还会脚冷到把自己冻醒)还是自律神经紧张型(醒著手脚冰冷,睡著了会暖回来)的寒,自律神经型的是用龙牡剂/柴胡剂为主,不专用薑桂附。
在《中医与道家四张人体地图九转还丹及道家内功心法实质》里,JT叔叔谈到人要先补厥阴,再补少阴,再补太阴,补好三阴经,再补三阳经。
每补一个经的时候,生理要吃药,吃什么药呢,在伤寒论对应的篇里找,比如少阴就找少阴方,厥阴就找厥阴方。
心理要做对应的改正。
关键是不可以跳级。
因为这本书是纸书,没有文字可以复制,我就不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