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韩克庆的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通俗五运六气_记录

《通俗五运六气》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 (2)1.2 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3)1.3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4)二、五运六气的理论基础 (5)2.1 天干地支的起源与发展 (6)2.2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8)2.3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作用与应用 (8)2.4 五运与六气的相互关系 (10)三、五运的规律与变化 (11)3.1 甲子年运的规律与特点 (13)3.2 五运周期与气候变化 (14)3.3 五运太过与不及的影响 (15)四、六气的规律与变化 (16)4.1 六气季节的划分与特点 (18)4.2 六气与时令的关系 (19)4.3 六气的作用及其异常变化 (20)五、五运六气与疾病的关系 (21)5.1 五运六气与疾病预测 (22)5.2 五运六气与病症类型 (23)5.3 五运六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5)六、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26)6.1 案例一 (27)6.2 案例二 (28)6.3 案例三 (29)七、五运六气现代研究进展 (30)7.1 五运六气现代研究成果概述 (31)7.2 五运六气实验研究方法与案例 (32)7.3 五运六气研究展望 (33)八、结语 (34)8.1 五运六气理论的现代意义 (35)8.2 对未来五运六气研究的期待 (36)一、内容简述《通俗五运六气》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气象学和历法的著作,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龚鼎孳。
本书主要阐述了五运和六气的原理、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在农耕、医学、风水等领域的应用。
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周期,而六气则是指春、夏、长夏、秋至六个节气。
书中详细介绍了五运六气的起始时间、运行周期以及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医学治疗和风水布局等方面的实践。
1.1 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一门深奥的学问,是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0基础入门五运六气,学完可推测一年气候变化

0基础入门五运六气,学完可推测一年气候变化本文导读为什么有的年份夏天热却气温不高,冬天该冷却暖和,这些反常的气候跟五运六气是什么关系?能不能提前推测呢?什么是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宇宙星系对地球影响作用的体现,也是地球气侯变化规律的总结。
《黄帝内经》中有五分之一篇幅在讲五运六气,足见其重要性。
五运六气跟健康息息相关,作为中医爱好者,了解和学习五运六气非常重要。
五运源于五行,配上阴阳,便是十天干,六气配上阴阳,就是十二地支;再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取象比类,演绎出一套贯通天地人三才的学问,这就是运气学说。
五运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刚开始接触五运六气的同学,都会有一点觉得这五运六气太复杂了,其实这个并不复杂。
我们古人把生命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用图画的形式画下来。
比如一个植物,从它出生到长大、到成熟、到衰老、到再次孕育、再次开始等等,把它画下来,最后把这些图画、慢慢转换成汉字,也就是叫象形字,就形成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字,叫做十天干。
十天干大家就可以理解为是地球的公转也好,自转也罢,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天文现象。
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我们的生命也产生了一个循环,那么把生命的循环与天体的运行结合起来,就是这10个汉字,把生命的过程画下来了。
(如下图)10天干放到生命上,放到我们中医的运气学说里边,就合成了5个运,就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运分成天和地两部分,天部分的运叫做客运,地部分的运叫做主运。
主运代表的是常规的变化,年年如此。
客运代表的是一些特殊变化、特殊的天气现象。
根据主运和客运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就能推断一年的气候大致变化。
我们以后在生病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了,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春天对应的气候是风;夏天是比较热,温度比较高;夏天和秋天之间叫长夏,这个时候是比较湿、比较热的。
到了秋天气候比较干燥;冬天的气候温度比较低。
我们把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对应起来就是风、火、湿、燥、寒。
五运六气课堂笔记10:一阴一阳之谓道

五运六气课堂笔记10:一阴一阳之谓道展开全文随时随地,收看中医直播~课程亮点自2017年4月4日起,中医在线APP于每周二的晚18:00为大家带来五运六气系列课程的直播,共计30课时。
马纯阳老师带领大家,系统、完整、丰富、深刻地学习五运六气。
加入组织,与组织内的各位专家、同学进行交流,并且直播过程中可在组织内进行提问。
欢迎大家加入五运六气学习小组!每周六会安排一场小小的测试,最终会有奖励呦!直播信息直播时间:4月4日起,每周二晚18:00--19:00收看方式:1. 关注本公众号,即可收看直播;2. 下拉,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直播页面;3.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中医在线app。
现在,让我们一起“收听”一下讲课原文吧~温馨提示:流量充足或者WiFi情况下,建议打开视频。
同时还可以阅读文字哦,眼到手到心也到,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哒~好啦!以下笔记用以辅助你的学习哦~“孔子的《十翼》即《易传》,是解释《周易》的著作,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易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卦,一部分是辞。
爻辞、卦辞都是具有象思维的文字。
其中,乾卦就包含了244策。
《周易》是“卜”和“蓍”的结合,反映了《周易》的来源和作用。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对整个天道的解释。
古人通过观测日月的走行、起落、圆缺,认为日月的运转是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得天体活动,所以将日月作为阴阳之象。
所以我们常常学到古人说的“道”通常指的是是“天道”,也就有了中国人顺道而行。
人们通过认识阴阳的过程来认识天道。
在认识道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象思维,代表了现象界;一种是玄思维,代表了本体界。
道是世界的本体,我们如何才能认识道呢?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是指实践和认知二者是不能分离的。
古人认为“得道”,是要自己有体会,用自己的体会去进一步的解释遇到的问题。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今天我们回顾下这几天讲的内容,首先我们知道,五运六气是22个天干地支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这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很好记,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的是戊戌,有朋友这俩字老搞混了。
我们这这里在讲一遍,戊没丶,所以就读无,wu;自然另一个就读戌xu了。
当我们知道了干支这几个字的具体念什么,就在把他们分阴阳、分五行,具体看下图在天干上面分别写上数字,单数是阳,双数是阴,在把他们按照一阴一阳归属一个五行、就是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成5对。
具体如下下面讲地支,地支讲起来有点绕口,烧脑;地支分法,打开我们“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文章。
点击看这里: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
认真看看就会了,看完回过头来,能把这个图看明白了,就算彻底掌握了。
上面那些内容,干支分属的叫五行。
但是五运六气,为什么没叫五行六行啊?说明掌握了前面的内容就想推导五运六气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干支再次排列一下,这次的排列叫合化。
具体如下。
第二次这22个干支,从新排列,堪称经典,小医给大家打字的这个过程,都是存满着激动的心情,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真有一种感觉“我们古人是不是抓了个外星人,或者我们是从星际移民到的地球”。
不臆想了,在扯多了,就该被黑中医的喷子们骂了。
继续我们的话题,木火土金水这回从新站队;为了区别,我们这会不能叫五行归类了。
记住:天干叫五运合化,地支叫六气合化。
具体都是怎么合化的呢,看下面能看懂吗?估计百分之八十的朋友是看不懂的:看不懂就对了,真能看懂,其实就该取消关注小医了;我后面的文章就都不用看了,因为这份底蕴已经很深了。
这个图小医今天就不讲给大家听了,为什么不讲呢?不是藏私,很多基础性东西没讲,这个现在我讲了,您也不一定明白,很烧脑的。
记得关注本公众号,慢慢咱们底蕴都扎实了,哪天我一讲,您就秒会了。
那会儿再取关拉黑我,现在可别这么干,公众号置顶,更新了及时看。
我们今天讲了天干合化,地支合化。
(15)五运六气轻松掌握2

(15)五运六气轻松掌握2岁气会同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
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所谓六二天之数也。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
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刻于下水百刻。
所谓六四天之数也。
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
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
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
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
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
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已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申子辰三年,乃一六天,自寅初水下一刻交(大寒寅初一刻交初之气)司天之气。
巳酉丑三年,乃二六天,自巳初一刻交。
自寅至巳,计二十六刻,交司天初气。
寅午戌三年乃三六天,自申初一刻交。
五运六气推算快速入门!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五运六气推算快速入门!五运六气必背口诀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经历了SARS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大家越发对中医充满信心,也越发对“五运六气”充满兴趣。
网上多了很多关于“五运六气”讲解的小课,但内容往往balabala都是比较晦涩难懂,自然很多普通民众都打起了退堂鼓~五运六气的内容,是宇宙星系对地球影响作用的体现,也是地球气侯变化规律的总结,甚至也包括了异常气侯的分析(可参考龙砂学派顾植山教授早年讲义内容)。
而中医恰恰是阐述自然规律与人体相应的体系学科,因此,作为中医人,或者说对于所有中医爱好者来说,五运六气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不加精研五运六气的内容去学习和运用中医,但不可能完全绕过五运六气就自称自己懂得中医!很多人会抱怨五运六气的内容太复杂,尤其基础推算部分就已经让人崩溃~为此,我总结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出一套能够快速入门,并能让你在中医高手面前也能狠秀一把的方法。
希望大家学习以后都能顺利蒙混过关,成功装B!一、基础概念1.五运:是地球上“木火水金土”五行强弱变化影响,甚至可以理解为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强弱影响作用。
2.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太阴湿土。
嫌名词太长而拗口,可以简单缩减为“风木,君火,相火,寒水,燥金,湿土”。
再简单理解还是五行的内容(把火拆分为君火和相火两个)。
为什么会有六气?粗暴理解就是六种气侯状态,是地球自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变化组合。
把一年时间划分六气,那么六气当中每一气大概统领对应两个月的周期(粗略按11月21到1月21,1月22到3月21,然后一直隔两个月往下推~)3.主气:每一阶段(2个月周期)正常气侯变化的固定规律。
例如粗略从11月21开始,每两个月的规律顺序是寒水-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然后又回到寒水循环。
学习笔记五运六气之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

学习笔记五运六气之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学习笔记|五运六气之运气学说与辨证论治原创宣琪宣琪的半亩方塘 2022-03-21 10:05疾病和死亡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气学说就是在探讨风寒署湿燥火诸种气候致人于病的“之化、之变”的规律问题。
古人于运气学说不仅用以测知气候对疾病的影响,还用以测知气候与生理和治疗的关系。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内的细胞分裂、血液成分、直肠温度、尿量及尿的成分等等,都有昼夜节律、一个月或一年的节律。
《灵枢九宫八风》说: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
五运六气,变化之极,总不外太过、不及、生化、克制诸端。
人体病变的发生,也不外乎是这几个方面。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太过则有余,凭借我太过有余之气,彼虽是我所不胜,而是克我的,我亦能以盛气凌(薄)之,薄即欺凌之意。
如果是我能胜的气,也就是能被我克的气,当然我更能乘势而侵袭它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运气学说基本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甚至可以说是以五行生克制化的思想为基础的。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来示例五脏五行生克制化的病理变化……1、肝胆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2、心小肠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韩克庆
2020年5月
目录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
1、五运 (1)
1.1基础知识 (1)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
1.3主运 (1)
1.4客运 (3)
2、六气 (4)
2.1地支化气 (4)
2.2司天、在泉 (4)
2.3主气 (4)
2.4客气 (5)
2.5客主加临 (5)
3、运气同化 (5)
3.1天符 (5)
3.2岁会 (5)
3.3同天符 (5)
3.4同岁会 (5)
3.5太乙天符 (5)
第二章几个概念 (6)
1、开合枢 (6)
2、标本中气 (6)
2.1李阳波的分析 (6)
2.2六气的标本中气与从化 (6)
2.3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生之用也 (6)
2.4张子和标本运气歌 (7)
2.5脏腑经络之标本 (7)
3、本、气、位 (7)
4、气 (7)
5、神机、气立 (8)
5.1说一 (8)
5.2说二 (8)
5.3说三 (8)
6、太过、不及 (8)
7、病气盛衰 (8)
7.1几个概念 (8)
7.2病气盛衰的规律 (8)
7.3虚实证的盛衰规律 (8)
7.4大的治则 (8)
第三章数字对应 (9)
1、数字生成关系 (9)
2、天干的数字 (9)
3、五运三纪的符号 (9)
4、地支的数字 (9)
5、六气的数字 (9)
6、月份与洛书位置的对应关系 (10)
第四章五运六气 (11)
1、五运六气之常数 (11)
1.1甲子、甲午 (11)
1.2乙丑、乙未 (11)
1.3丙寅、丙申 (11)
1.4丁卯、丁酉 (11)
1.5戊辰、戊戌 (11)
1.6己巳、己亥 (11)
1.7庚午(同天符)、庚子(同天符) (12)
1.8辛未(同岁会)、辛丑(同岁会) (12)
1.9壬申(同天符)、壬寅(同天符) (12)
1.10癸酉(同岁会)、癸卯(同岁会) (12)
1.11甲戌(岁会、同天符)、甲辰(岁会、同天符) (12)
1.12乙亥、乙巳 (12)
1.13丙子、丙午 (12)
1.14丁丑、丁未 (13)
1.15戊寅(天符)、戊申(天符) (13)
1.16己卯、己酉 (13)
1.17庚辰、庚戌 (13)
1.18辛巳、辛亥 (13)
1.19壬午、壬子 (13)
1.20癸未、癸丑 (13)
1.21甲申、甲寅 (14)
1.22乙酉(天符)、乙卯(天符) (14)
1.23丙戌(天符)、丙辰(天符) (14)
1.24丁亥、丁巳 (14)
1.25戊子、戊午 (14)
1.26己丑、己未 (14)
1.27庚寅、庚申 (14)
1.28辛卯、辛酉 (15)
1.29壬辰、壬戌 (15)
1.30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15)
2、年度五运六气 (15)
2.1庚子年运气(2020年) (15)
第五章五行六气图 (16)
1、基础图 (16)
2.1五行六气概念图 (16)
2.2五行脏腑本气位图 (16)
2、十九病机图 (17)
2.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7)
2.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7)
2.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7)
2.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
2.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8)
2.6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躁
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9)
2.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19)
2.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0)
2.9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20)
2.10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0)
2.1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
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1)
2.12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21)
第六章三阴三阳病 (22)
1、《内经》淫胜致病 (22)
2、《伤寒论》六经病提纲 (23)
3、淫胜之病与治 (24)
3.1司天淫胜之病与治 (24)
3.2在泉淫胜之病与治 (25)
3.2司天淫胜之治法的分析 (26)
第六章中药 (27)
1、基础 (27)
1.1中药气味的数字 (27)
1.2药性四气五味图 (27)
2、药图 (27)
2.1辛温解表药 (27)
2.2辛凉解表 (28)
2.3清热药(清热泻火药) (29)
2.4清热药(清热燥湿药) (29)
2.5清热药(清热凉血药) (30)
2.6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30)
2.7清热药(清虚热药) (31)
2.8泻下药(攻下药) (31)
2.9泻下药(润下药) (31)
2.10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32)
2.11祛风湿药 (32)
2.12祛风湿强筋骨药 (33)
2.13芳香化湿药 (33)
2.14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 (33)
2.15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药) (34)
2.16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34)
2.17温里药 (34)
2.18理气药 (35)
2.19消食药 (35)
2.20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36)
2.21止血药(化瘀止血药) (36)
2.22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36)
2.23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37)
2.24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 (37)
2.25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 (37)
2.26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 (38)
2.27破血消癥药 (38)
2.28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 (38)
2.29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 (38)
2.30止咳平喘药 (39)
2.31安神药(重镇安神药) (39)
2.32安神药(养心安神药) (39)
2.33平息肝风药 (39)
2.34息风止痉药 (40)
2.35开窍药 (40)
2.36补虚药(补气药) (40)
2.37补虚药(补阳药) (41)
2.38补虚药(补血药) (41)
2.39补虚药(补阴药) (41)
2.40收涩药(敛肺涩肠药) (42)
2.41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42)
2.42攻毒杀虫止痒药 (42)
2.43拔毒化腐生肌药 (42)
第七章方剂 (43)
1、方剂基础 (43)
1.1气有多少,病有盛衰 (43)
1.2方有大小 (43)
1.3奇、偶之制 (43)
1.4治有缓急 (43)
第八章应用 (44)
1、基础图 (44)
1.1命图 (44)
1.2时图 (44)
1.3症图(病图) (44)
1.4方剂图(药图) (45)
1.4方证对治图(药病统一图) (45)
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五运
1.1基础知识
1.1.1天干化运
口诀: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
1.1.2五运三纪
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
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2.1概念
岁运: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即全年的气运大局。
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
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1.2.2中运的推算
直接由当年天干决定(天干化运)。
例:1979年羊年是己未年,中运是土运(甲己合土乙庚金)
1.2.3中运之纪的推算(太过、不及、平气)
(1)根据年干的阴阳,确定岁运的太过或不及,阴为不及,阳为太过。
例:己为阴土(戊为阳土),所以己未年是土运不及。
(2)什么时候出现平气?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运太少齐兼化逆顺图解》说:“平气,如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也。
”
1.3主运
1.3.1概念
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表示每年五季气候的一般常规变化。
主运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
1.3.2主运之纪的推算
推算方法:通过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方法进行。
①五音建运:
五音建运即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为符号,建于五运(主运)之上,并用五音代表五运,推算主运的太少相生关系。
②太少相生:
太:太过、有余。
少:不及、不足。
天干化五运,阳属于太,阴属于少。
十干分阴阳,五音分太少,依循十干的顺序,也就是太少相生的顺序。
五阴建运、五音太少属性表
太少相生次序表
③五步推运:
主运始于木角音,循行五行相生之序,终于水羽音,年年不变,初运是太角还是少角,是太生少还是少生太,即主运各自是太过还是不及,这就需要五步推运之法:
先看该年的岁运是什么运,是太过还是不及,则该年主运中与岁运五行属性相同的一步的太过或不及与岁运的一致,再用太少相生前后一推便得。
主运推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