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系列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即五行金气在天体上经于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乙庚化金。故日:“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运气论奥谚解》)。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第三篇 五运六气学说

第三篇 五运六气学说
某些验方与经验介绍有很好疗效,但实际应用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古人已有先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例如1955年石家庄用白虎汤治疗乙脑疗效很高,而次年北京用白虎汤疗效不显著,蒲辅周根据北京1956年六气所临湿气较胜,脾虚湿困症状,加用芳香化浊的藿佩兰,疗效则明显提高,运气学说恰正是提高了辨证的全面性。
五运六气结合发病特点,是从运气相临的盛衰决定的,归纳为五种情况:
一、司天之气生中运,上生下称为顺化,属正常,如司天为木、中运为火、木火同德,主善。
二、司天与中运同气,上下同为天符,亦主善。
三、中运生司天,下生上为小逆、虽属不正常,但危害不大,故称小逆。
四、中运上克司天,下犯上为不和、属不正常,危害较大。
五、司天下克中运,以上克下为天刑,属反常,其气恶,危害烈。
1957~1979年,其中1957~1961年为天刑年,从手头的资料来看:杭州市1957~1961年平均死亡人数为7612。4人,其它非天刑年份为5495.6人,天刑年比其它非天刑年份死亡人数多39%。从发病情况看:1959年的肝炎,
1961年司天之气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太阳寒水,中运少羽,水运不及,称涸流之纪,司天下克中运亦是天刑年,其气亦恶,中运辛与在泉同属水。为同岁会;运气相临寒湿较重,该气平均湿度为18.1毫巴,是1951~1970年中最高年份,该年年降雨量达1451。4毫米,也是20多年里较多之年份。《气交变大论》曰:"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脏气不致,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古人对天、地、人三者的相应变化作了如实记述。与1961年杭州浮肿病症见肢体倦重、脘腹胀痞、懒言思睡,畏寒浮肿等寒湿困阻、脾肾阳虚节节相合;岁会年"病徐而迟。"故不少患者经久不愈,至次年孟夏才得以康复。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五运六气学说-2023年学习资料

五运六气学说-2023年学习资料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一阴阳五行观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哲学背景-1、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观点指导下,以“阳道奇,阴道偶”为原则,将天干地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属性划分及规定-2、运气学说运用阴阳理论总结气候变化规律,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有序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体、万-物一样,都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同样 运气学说-把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用五行来表示
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
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第二干支甲子-s第三五运-第四六气-:第五运气同化-≤第六运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s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一概念-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四.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概念-运,即五运。气,即六气-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认识和阴阳五行理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 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知识体系。-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秦汉时期发生,以《内经》的“学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唐代王冰发掘并传承运气学说-王冰补录内经运气七篇大论-二-两宋金元时期,发挥运气学说,-用以指导临 用药-刘完素(六气从火化)、陈无择(运气司天方)-三明清时期,运气理论系统化-汪机大司天理论-四近几十年来,运气学说的研究趋-于理性化、科学化(田合禄、顾植山)
3.历法知识为运气学说提供了准确的时空区-位和计量推算-≤阴阳历结合-阴历,月亮29天12时44分3秒(回历)-阳历,地球365天5时48分46秒-阴历大月30天, 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354天,-比阳历少11天,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十九年七-闰与阳历几乎相等,故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六实践贯穿于运气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成的发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现于该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必然的旨 -。-“实践”是指:-1.天时气候变化的观察-2.物候现象的观察-3.疾病流行的观察-4.临床资料的积累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六元正记大论曰: 「辰戍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

终之气,其病温。

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

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

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

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

唐以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这种学说的记载。

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大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素问论奥》上之于朝,此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

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

一、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不论天干、地支,都是单数为阳,偶数为阴。

因为在序数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

2.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配合(1)天干配五行:有两种配法。

①由土开始,按相生次序相配,周而复始。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

这种配法,是由所谓“五天之气”决定的,即甲己为黅天之气所贯,故属土;乙庚为素天之气所贯,故属金;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丁壬为苍天之气所贯,故属木;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

(注:天干相合,这是古人观天发现,在甲与己的位置有相贯之气)(注:天干也有相克,即,每七位为相克,如甲木被金(庚)克,古书所言七杀,即指此)②按四时、四方相配: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如何指导季节养生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如何指导季节养生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如何指导季节养生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是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它为我们揭示了自然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为季节养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五运六气学说认为,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变化;六气,则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也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着重要影响。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

在五运六气学说中,春季与木运相对应,风气主令。

此时,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复苏,草木发芽。

对于人体而言,肝气也在此时开始旺盛。

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肝。

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

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以吸收春天的阳气,舒展身体。

饮食上,宜多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韭菜、豆芽、春笋等。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肝气的升发和调达。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当令。

夏季与火运相应,心火旺。

在这个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浮。

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

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和烦躁。

由于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宜过度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

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暑、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西瓜、绿豆、莲子等。

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秋季,气候逐渐干燥,凉气渐生。

秋季与金运相应,燥气主令。

此时,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

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肺润燥。

要注意适应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饮食上,多吃一些润肺生津、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干燥对呼吸道造成刺激。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潜藏。

冬季与水运相应,寒气主令。

在这个季节,人体的肾气相对旺盛。

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肾防寒。

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和足部的保暖。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栗子等。

同时,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消耗阳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五运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一、概念:
五运:指标记有五行属性的风、寒、湿、燥、热气 候变化与时令、物化关系的理论。
二.发生背景
(一)浑天学说中的天球宇宙观 (二)长期对气象变化的观察(有人从天文学角度 研究,这一理论的发生与古人长期对小行星、极小 行星、太阳风暴等天文现象观察有关)
第四讲
六气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一 概念:
六气:六气,是指经阴阳属性标记的风、 热(暑)、火、湿、燥、寒等六种气候 变化。 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 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 种常变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六气的分类 (一)主气 1.概念 主气,即主时之气,主治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变化。 主气包括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种, 因其年年如此,恒居不变,静而守位,所以又称为地气。 2.基本规律 (1)主气分主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即将一年二十四 个节气分属于六步之中,每步主四个节气,计 60天87刻 半,始于厥阴风木,按五行相生次序,终于太阳寒水, 年年不变。

(二)主运 1.概念:研究标记有五行属性的五种气候分固定 主持一年5个时段规律的理论。 2.特征 (1)一年分为五步,每步各73.05天,从大寒节交 时刻按下页算起。 (2)五步‚气运‛变化规律为始于木运,终于水 运,五行相生为序。 (3)一年五步‚气运‛属性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3.推算方法 (1)五音建运:即用‚五音‛标记‚五运之气‛。 (2)太少相生: (附见主运五步太少相生表或图)
(六)实践贯穿于运气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
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成的发 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现于该理论全 程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必然的旨归 。 ‚实践‛是指: 1.天时气候变化的观察 2.物候现象的观察 3.疾病流行的观察 4.临床资料的积累
四.运气理论与王冰
(一)王冰与‚七篇大论‛ (二)‚七篇大论‛与运气理论 (三)运气理论与‚阴阳大论‛
五气经天识
(五)历法知识为运气学说提供了准确的 时空区位和计量推算
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计有105部历法, 但有影响的是所谓‚古六历‛和‚今九历‛15部, 而对运气理论构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阳 历‛‚农历‛和‚十月历‛。 ‚阳历‛是五运六气精确推算的基础历法,包括 各部交司时刻。 ‚农历‛的24节气是运气推算时的重要节点。 彝苗族‚十月历‛一年五行时段影响了五运五步 的的计步方法。
(三)应用 1.单用 2.结合应用
三、甲子
(一)
概念 (二)组合规律 (三)六十甲子表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1
甲 子
2
乙 丑
3
丙 寅
4
丁 卯
5
戊 辰
6
己 巳
7
庚 午
8
辛 未
9
壬 申
10
癸 酉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甲 戌 甲 申 甲 午 甲 辰 甲 寅
乙 亥 乙 酉 乙 未 乙 巳 乙 卯
㈠“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 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 者,通神明之理。‛ ㈡背记及推算训练。 ㈢结合实践。包括气象资料的考察、临床实践观察。 干支甲子的推算是‚言化‛即‚言常‛,而结合具体气 象、居地实际气候资料、疾病流行资料进行预测则是 ‚言变‛,‚变‛也是运气的规律,仅仅用干支甲子推 算而不考察具体气象因素,其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素 问· 五运行大论》强调‚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若 单从天干地支去推算,就是‚数推‛了。

汪机《运气易览》:‚五运六气,须每日候之,记其 风雨晦明,而有应时作病者,有伏气感时而病者,有 故病冲而病者,体认纯熟,久久自然造其至极。‛ 运气预测不能简单化、机械化、神秘化: 把五运六气看成封闭的循环周期是机械化;

仅用天干地支排列推算去预测是简单化;
关在家里掐指一算就能预测就神秘化了! 这种‚胶于定法‛的预测早就受到古代学者的批评。 古今许多医家之所以对运气学说提出质疑和批评,主 要是针对这类机械预测而言的。
(三)天干地支的应用,使运气理论的确立
成为事实
干支甲子纪年方法的使用,是运气理论发生 的基础,也是其形成的标志 。
(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影响

东方
青龙星座
1.
天文学:
角 井 亢 鬼 氐 柳 房 星 心 张 尾 翼 箕 轸
南方
朱雀星座

西方
白虎星座














北方
玄武星座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简易换算
简便计算公式 年干求算公式1:a=(Y-3)的个位数 (a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
3为应变常数,若个位数为0,那么年干序号即为 “癸”) 岁支求算公式2:b =(Y-3)÷12的余数 (b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 3为应变常数,若余数为不足12,即为地支序号; 若为0或12,年支序号即为“亥”,大于12则减 12)
太少相生表
(3)五步推运:具体方法如下 ①常规方法: ⅰ据当年大运及其太过不及,在‚太少相生图‛中 找出相应位置;ⅱ沿逆时针方向上推至‚角‛,见 ‚角‛即止;ⅲ然后将所求的‚角‛及其‚太少‛ 属性放在五步主运的‚初运‛上,以五行相生为序, 依次求出其他四运主运。 ②简便方法: ⅰ将当年大运的五行属性及太少特征,在五步主运 相应时段(即初为木、二为火、三为土、四为金、 终为水)予以标记。 ⅱ然后据‚五行相生‛、‚太少相生‛规律,求出 其上位和下位的‚气运‛及‚太少‛属性即可。
第一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 概念 运,即五运。气,即六气。
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认识和阴阳五行理论,探 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 响的一门学问。是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与人 体健康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发生,以《内经》的‚七篇大论‛ 为其形成的标志。
下,运气理论构建了‚‘天人相应’ 的整体 恒动观‛,认为‚气‛是天人相应、天地万物 的媒体中介。
(二)阴阳五行观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哲
学背景 1、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观点指导下,以‚阳道奇,阴道偶‛ 为原则,将天干地支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属性 划分及规定 。
2、
运气学说运用阴阳理论总结气候变化规律, 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有序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 体、万物一样,都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同样, 运气学说把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用五行来表 示 。
年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终运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附表:六十甲子
地《 气素 始问 于 六 子 ,微 子旨 甲大 相论 合》 ,: “ 命 天 曰 气 岁 始 立 。于 ”甲 ,
*
(三)应用

1.计数
2.纪时:年、月、日、时
3.运气推算
4.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式1: S年=Y-60m-3 (公元后各年份推算,不含公元元年、1、2三年。S年为所求年份 的干支序数,Y为公元纪年序数,m为应变常数,其取值要保证 0≦S年≦60成立) 公式2: a=S年-10q (a为所求年干序数,q为应变常数,其取值要保证0≦b≦10成立) 公式3: b=S年-12p (b为所求年干序数,p为应变常数,其取值要保证0≦a≦12成立) 公式4: S年=60m-Y-2 (公元前各年份推算,不含公元元年和公元前1、2三年。S年为所 求年份的干支序数,Y为公元前纪年序数,m为应变常数,其取 值要保证0≦S年≦60成立)

(2)一年四季始于春,从大寒至春分,为初之
(三)应用 1.单用 2.与地支结合应用
二、地支
(一)概念
(二)属性
1、阴阳属性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阴阳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属性
2、五行属性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五行 水 土 属性





土 水
2.特征 (1)一年由一个标记有五行属性的‚气运‛所主, 时间为365.25天; (2)5年为一小周期,10年为一大周期,始于木运 (风气),终于水运(寒气),以五行相生为序排 列; (3)太过与不及相间,偶有平气之年发生。 3.推算 原则:‚先立其年,以明其气‛。 方法: (1)先求当年的年干; (2)‚十干化运‛规律,求其岁运的‚五行属 性‛; (3)据天干的阴阳属性,推求其岁运的太过或 不及。
丙 子 丙 戌 丙 申 丙 午 丙 辰
丁 丑 丁 亥 丁 酉 丁 未 丁 巳
戊 寅 戊 子 戊 戌 戊 申 戊 午
己 卯 己 丑 己 亥 己 酉 己 未
庚 辰 庚 寅 庚 子 庚 戌 庚 申
辛 巳 辛 卯 辛 丑 辛 亥 辛 酉
壬 午 壬 辰 壬 寅 壬 子 壬 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