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课件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1)传统蒸发技术
蒸发量为1t/h,效数和能耗对比
效数
单效
双效
三效
四效
五效
蒸汽消耗
kg/s 能量消耗
KWh
排入环境 热量占总 热量比例
1.1 686 92%
0.57 355 88%
0.4 244 84%
0.3 187 80%
0.27 168 75%
随着蒸发效数增加,设备投 资基本按比例增加;
2)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 )
2、零排放解决方案
生产工 艺优化
• RO 预处理 • EDR
• MBR
蒸发结 晶工艺
• 机械蒸汽再压缩 循环蒸发技术
• “晶种法”技术 • 混合盐结晶技术
一般可回收90%~95%的含 盐量为5~10mg/L的蒸馏水,少 量浓渣可进一步采用结晶器或蒸 发塘做固化处理,或掩埋等。
蒸发零排放解决方案的核心
1、零排放背景和定义
技术 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 高含
盐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剧增, 由此 而带来的水质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 技染术的一个主要问题。高盐废水是指总 定含来义盐自质化19量工70分厂年数及,至石美少油国和1国%天的家然废污气水染的,物采其排集主放加要清 工除等法,案这(种NP废D水ES含)有首多先种对物废质水(零包排括放 盐提、出油了、明有确机的重规金定属和和要放求射,性美物国质电)力 研究中心(EPRI)更一步将工厂废水
3、典型零排放系统工艺流程
4、核心技术介绍 1)传统蒸发技术 2)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 3)“晶种法”技术 4)投资情况
1)传统蒸发技术
典型的传统蒸发工艺是多效蒸发工 艺(MED)就是将加热蒸汽通入一个蒸 发器,将溶液受热而沸腾产生的二次蒸汽 当作加热蒸汽,引入另一个蒸发器,只要 后者蒸发室压力和溶液沸点均较原来蒸发 器中的为低,则引入的二次蒸汽即能起加 热热源的作用。同理,第二器的 加热蒸汽。这样,每一个蒸发器即称为一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PPT课件

浮选池(罐)、溶气 油、悬浮物等 罐
2020/9/28
*
33
全国企业环境工程师培训班课程
第四部分、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一、 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概述 1.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的一部
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比较稳定 的化学物质(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的方法。 2.生物处理的三大要素
(二)工业水污染监测的常规指标
物理因素:悬浮物(SS);温度;色度。
化学因素: 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 氮的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磷化物 (P);硫化物(S);其他有毒有害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生物因素:粪大肠菌群。
见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
2020/9/28
2020/9/28
*
16
全国企业环境工程师培训班课程
第三部分、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一、格栅
作用:放置在污水处理 系统之前,或设在泵 站前,用于截留废水 中粗大的悬浮物或漂 浮物,防止其后处理 构筑物的管道、阀门 或水泵堵塞;并保证 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 运行。
2020/9/28
*
17
全国企业环境工程师培训班课程
检查:出水水质悬浮物和浊度,气压是否正常, 浮渣刮除情况,岗位操作记录等
2020/9/28
*
32
全国企业环境工程师培训班课程
物理处理方法综合表
方法名称
物
格栅
理
调节
处
沉淀
理
隔油
法 过滤
气浮
主要设备
主要处理对象
格栅除渣机
去除浮渣
调节池
调峰、均质
沉淀池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ppt课件

2)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
MVR与传统蒸发器性能比较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3)“晶种法”技术
“晶种法”技术解决了蒸发器换热管的结垢问题,应用“晶种法” 技术的蒸发器,也称作“盐水浓缩器”。经盐水浓缩器处理后排放少量的浓 缩废水,固溶物含量可高达300000rag/L,通常被送往蒸发塘或结晶器或干燥 器,结晶或干燥成固体,运送堆填区埋放。
➢ 5t/hrMVR(蒸汽温升8℃)蒸发器 设备成本:350万元/套 设备折旧(10年)35万元。 运行成本:电耗170 千瓦/时(主电机、循环泵、真空泵、凝水泵等),平 均电价0.8 元/千瓦时; 每小时运行成本:170千瓦*0.8元/千瓦时=136 元/小时; 每日运行成本(24小时/天):136元*24小时=3264 元/天; 年运行成本(300天/年)3264元*300天=97.92 万元/年。 年总成本:97.92+35=132.92 万元/年。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1、零排放背景和定义
技术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 高含盐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剧增, 由此而带来的水质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高盐废水是指 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其主要来自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 工等,这种废水含有多种物质(包括盐、油、有机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 发技术所使用的“下降水膜型机 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器”是目 前世界上用作处理含有高盐分废 水最有效、最经济的设备。在运 行过程中,没有潜热的流失。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2)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
MVR应用于蒸发过程的原理
在蒸发过程中,从蒸发器出 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 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 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 开车补充蒸汽 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 冷凝成水,从体系中排出。原溶液被 浓缩后,在结晶器中析出无机盐,从 体系中排出。
污水处理技术之零排放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之零排放技术目录1.零排放的定义 (1)2.国内现有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手段 (2)3.RCC技术 (2)3.1.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 (2)3.1.1.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的基本原理 (2)3.1.2.卤水浓缩器构造及工艺流程 (3)3.2.晶种法技术 (3)3.3.混全盐结晶技术 (4)3. 3.1.混全盐结晶技术的应用 (4)4. 3.2.混全盐结晶技术的设备与工艺流程 (5)4.七种近零排放污水工艺 (6)4.1.烟道蒸发技术 (6)4.2.蒸发结晶技术 (6)4.3.蒸发-结晶技术 (7)4. 3.1.废水零排放工艺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8)4. 3.2.什么是HERo技术? (8)4. 4.HERO的特点和优势: (9)4. 5.什么是特种RO膜技术浓水再浓缩零排放工艺? (9)4. 5.1,特种RO膜特点和优势 (9)4. 6.什么是电渗析技术? (10)4. 6.1.电渗析在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 (10)5. 6.2.电渗析技术在高盐高CoD污水中的应用 (11)5.7.什么是RCC技术? (11)4.7.1.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 (11)4.7.2.卤水浓缩器构造及工艺流程 (11)4.7.3.晶种法技术 (12)4.7.4.混全盐结晶技术 (12)1.零排放的定义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
零排放,就其内容而言,一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含义是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
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废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2.国内现有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手段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R0(反渗透膜双膜法)和EDR技术他们的主要材料是纳米级的反渗透膜,而这种技术的作用对象是离子(重金属离子)和分子量在几百以上的有机物。
工业循环水零排放PPT课件

三、零排放技术的梦想与萌芽
• 真正意义零排放
早在15年前 查阅大量资料 复合配伍试验
梦想有一种药剂可以使循环水 系统永远不结垢,并且是零排放。 药剂将结垢物质变成水渣,与泥土 一样沉积在冷却池中。
将所有能改变碳酸钙晶格的 药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筛选出优 异的单体。
将优异的单体进行复合配伍试 验,历经十余年,上千次试验,得 到了所需要的多功能阻垢缓蚀剂。
4.诚实守信,先试后卖,有明显效果再结算。 5.塑造奥博形象,创造精品工程,打造知名品牌,建
造百年企业。
第23页/共30页
奥博公司技术优势
优势 新系统不用专门清洗预膜。在设备加药运行三个月,就 1 能达到清洗预膜效果,可为企业节约清洗预膜费用。
优势 不论水质多差、环境多么恶劣,在不加酸的情况下, 2 达到高浓缩倍率不结垢、不腐蚀。
第13页/共30页
新兴铸管(钢格板部)
循环冷却水系
统每日补水加药都
不排污,循环水的
浊度达到500mg/l,
检测到的cl-倍率一
次是15.6 ,一次是
22.3 。每逢节假日
清理一次冷却水池,
循环水系统多年来
运行正常。实现了
第14页/共30页
观台电厂、申家庄电厂
循环水补充水都是 用矿井疏水,水质极差, 倍率高时,就多加些药剂, 这样一来,冷却塔水泥柱 上就有了水渣,用高压水 一冲即掉,换热效果没有 任何影响。
第12页/共30页
金鹏余热电厂
由于三台深井突然损坏 两台,循环冷却水补充困 难,该厂借用两辆洒水车 往循环水中补水,一个半 月时间里,循环水没排放 一滴水。当深井泵修好后, 恢复了循环水系统的正常 运行。后来在停机检查换 热器时发现:无垢无腐蚀。
工业废水处理PPT课件

对有城市下水道且有集中二级处理厂者,一般执行部标
(四)国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五)《污水水质标准》GB3097—87
.
8
工业废水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
现场调查
(1) 废水量调查 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单位:m3/h;
(2) 污染物调查 记录不同工序排水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种类, 相同工序不同工艺的排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种 类,并水平衡明细表。
.
10
(5) 确定排放标准 (6) 了解排水去向 资料分析 (1) 有机废水要分析其可生化性。 (2) 无机废水要分析是否有络合物存在。 (3) 废水回用; (4) 无处理排放; (5) 废水分流。
.
11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物理法 调节、离心分离、沉淀、除油、过滤。
化学法 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
T
WT qiti i0
qi––– 在t时段内废水
的平均流量,m3/h;
ti––– 时段,h。
Q
流量曲线
平均流量曲线
(h)
.
19
平均流量
工业废水通常以平均流 量为设计的依据。
T
Q WT
qiti
i0
TT
Q
平均流量曲线
Q –––为周期T内的平均
流量, m3/h。
.
(h)
20
累积水量(m )
m m
物理化学法 混凝、气浮、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
生物法 好氧生物法和厌氧生物法。
.
12
废水处1理0.方4 法工的业选废择水处理方法概述
污染物在废水中存在状态
悬浮物 粒径为1~100mm;
胶体 粒径为1nm~1mm;
污水处理技术之废水零排放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之废水零排放技术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
零排放,就其内容而言,一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含义是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最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
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废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国内现有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手段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RO(反渗透膜双膜法)和EDR技术他们的主要材料是纳米级的反渗透膜,而这种技术的作用对象是离子(重金属离子)和分子量在几百以上的有机物。
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H2o可以通过RO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细菌和病毒则无法通过渗透膜。
从而可以将渗透的纯水与含有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水分离开来。
但是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只能得到60%左右的纯水,而剩余的含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水最终避免不了排放到环境的结局,而这些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和无机物对我们的环境是极其有害的。
RCC技术RCC技术,能真正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RCC的核心技术为“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及“晶种法技术”、“混合盐结晶技术”。
1.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1)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的基本原理所谓的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是根据物理学的原理,等量的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定量的热能。
当物质再由气态转为液态时,会放出等量的热能。
根据这种原理,用这种蒸发器处理废水时,蒸发废水所需的热能,再蒸汽冷凝和冷凝水冷却时释放热能所提供。
在运作过程中,没有潜热的流失。
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仅是驱动蒸发器内废水、蒸汽、和冷凝水循环和流动的水泵、蒸汽泵和控制系统所消耗的电能。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1.概述闭路循环水处理的“零排放”技术,是将电镀过程的水污染又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工件清洗水只在系统内循环复用,不向系统外排放,这是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技术。
“零排放”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应用盛行至90年代初期而衰落。
衰败的原因是由于自动线投资巨大,收效甚微而导致。
如何以最少投资,获得水处理技术的最佳效果,一直是电镀工程技术人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应总结历史教训,让“零排放”闭路循环技术重新回归到经济实用的原位上来。
2.以自然闭路循环为主,强制闭路循环为辅的“零排放”技术镀件清洗水的循环使用不排放,由不用设备处理的自然闭路循环与少用设备处理的强制闭路循环两个系统组成。
前者是单项处理,后者是综合处理,二者可分步实施,也可同时进行,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1以自然闭路循环为主的单项治理技术不用设备处理、成本低廉的自然闭路循环,由各镀种工艺镀槽及其4级清洗槽和高位回收液备用槽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采用周期性的间歇逆流漂洗法。
漂洗水除作镀液的补充外,只在系统内循环复用,不向系统外排放。
漂洗是顺方向,回收复用不清洗是反方向的倒槽。
倒槽周期的标准是:高位槽的回收液补完镀槽为正常周期倒槽,如因末槽漂洗水残留液浓度影响工件有效漂洗时的倒槽,则为非正常周期倒槽。
倒槽步骤:1槽漂洗水倒高位槽;2槽倒1槽,直到4槽倒入3槽,车间循环水补入4槽所需体积时,新的循环周期开始。
倒槽方法,因条件而异,条件好的用过滤机倒槽,稍差的可用小耐酸泵倒槽,太差的人工倒槽。
间歇逆流漂洗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周期性间歇逆流清洗正常运行的关键是严格控制镀液的带出量,方法是:一要掌握工件出槽速度,即工件提出液面到镀槽上空的时间。
这需考虑镀液浓度与气温的变化。
浓度较高,黏度较大,加上气温较低(寒冬季节)吸附在工件表面脱附速度较慢,因而提出速度要慢一些,稍快黏附的镀液还未脱附完就随工件走了。
以5~8S为宜,要是高温季节的夏秋,则3~5S为宜,浓度较稀溶液,粘度很小,提出速度快一些,冬春为3~5S,夏秋为2~3S.二是工件提出在镀槽上空的停留时间,只需抖动挂具,让工件上残留液滴流回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