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措施手册
突发应急处置工作手册

突发应急处置工作手册一、引言。
突发应急事件是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引发的紧急情况。
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
本手册旨在为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指导,帮助相关人员迅速、科学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突发应急事件的分类。
突发应急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类型。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涝、风暴等;事故灾难包括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暴发、食品安全事件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应急事件,应有相应的处置方案和措施。
三、突发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 快速响应,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到处置工作中。
2. 安全第一,在处置突发应急事件时,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3. 综合协调,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需要多部门协作,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4. 科学决策,在处置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决策,避免盲目行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突发应急事件的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防止谣言的传播。
四、突发应急处置的基本流程。
1. 接到报警或发现突发应急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赶往现场。
2.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应对策略。
3. 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工作,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4. 同时,要组织人员进行物资调配和医疗救治工作,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5. 在处置过程中,要不断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处置措施。
6. 突发应急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重建工作。
五、突发应急处置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 人员伤亡,在突发应急事件中,人员伤亡是常见的问题。
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和医疗救治措施,减少人员伤亡。
2. 物资调配不足,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物资调配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
民宿应急处置手册内容

民宿应急处置手册内容民宿应急处置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治安应急措施:如发生抢劫案件,在场员工应保持镇静,观察匪徒特征,不可草率行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如劫匪乘车逃离现场,应记下其车牌号码、颜色、车款或牌子等,并记清人数,同时跟踪并用通讯工具向110报告方位和地点。
保护好现场,劫匪遗留的凶器、作案工具等不要用手触摸,划出警戒范围,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 消防应急措施:当发现酒店内有烟火时,应保持冷静,用最近的电话通知总机,报上姓名、部门及员工号,说清楚发生地点及着火物质,留在现场直到消防队员来到。
工程部员工应接受过消防相关培训,用灭火器消灭较小火焰,如果没有可能灭火,则尽可能减少助长火势的因素,然后立即离开现场。
3. 电梯故障应急措施:所有工程部员工只要发现电梯故障都应该立即通知值班工程师。
工程部维修人员应设法了解电梯现处何楼层及被困人数,立即到达电梯所在楼层。
同时确定电梯维修公司是否应知道并给予帮助及维修服务。
工程部维修人员应通知大堂经理或前厅经理电梯紧急情况。
大堂经理接到通知需立即前往电梯被困楼层,并确认是否应通知总经理。
工程部维修人员按电梯困人救援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有关操作。
4. 严重漏水及煤气泄漏应急措施:在漏水事件中,首先找到供水开关,切断水源,然后打开泄水闸。
对于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窗户,禁止开灯和打电话。
如有必要,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5. 疫情应对措施:如有客人发热或出现其他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让客人留在房间内,不要外出。
在公共区域设置消毒站,提供消毒液和洗手液,并提醒客人注意个人卫生和社交距离。
如有必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6.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停止供应可疑食物,保留好食物样本以供检测。
及时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
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查明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7. 客人财物丢失或被盗应急措施:如客人财物丢失或被盗,应立即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
安全应急处置急救手册

安全应急处置急救手册一、烫伤1.1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应先降低烫伤皮肤温度,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用水冲洗也能减少疼痛。
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如果伤口没有破开,则侵泡10分钟左右。
如果伤口处已经破开,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
1.2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
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
也不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不要急切的脱掉衣物,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1.3注意事项烫伤过于严重时,达到三级烫伤时应先用干净纱布覆盖或暴露,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烫伤处应避免在阳光下直射,包扎后的伤口不要触水,烫伤的部位也不要过多活动,以免伤口与纱布摩擦,增加伤口的愈合时间。
二、发烧2.1急救办法2.1.1用稍凉的湿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2.1.2用温水(37°C左右)冲澡,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将发烧后的汗渍洗去,清洁的皮肤会有利于康复。
2.1.3体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冰袋降温,注意在冰袋外面包裹干毛巾或棉垫,避免冻伤皮肤;冰袋可放置于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部位,有利于散热。
2.1.4用70%的医用酒精,擦拭四肢及背部,酒精的挥发作用可有效降温。
2.2注意事项2.2.1卧床休息: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於恢复体力,早日康复;2.2.2补充水分:发烧时,汗液增多,体内水分和盐分会同时加快流失,应该多饮用凉白开、果汁等,注意补充盐分。
2.2.3避免捂汗,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而且加重发汗,引起脱水并加重不适。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手册

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手册一、火灾应急措施1、减轻浓烟危害的方法1)大量地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入。
3)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铺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
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
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2、火灾中烧伤的急救原则1)一灭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
如附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
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3)三防防疼痛和休克。
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
应给予强力镇痛药。
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
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
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
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休克。
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50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钠(食盐也可),0.75克小苏打粉,0.03克鲁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儿每次100毫升。
4)四包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
二、地震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1、地震台风对人的主要伤害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塌方、煤气泄漏、触电、溺水和火灾。
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
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甚至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瓦砾之中,也有因为口鼻被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应急现场处置方案手册(34个)

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大全目录1、触电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3、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4、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5、危险化学品(中转仓及使用区)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6、灼烫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0)7、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1)8、中毒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3)9、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4)10、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11、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7)12、污水处理现场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13、电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9)15、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2)16、装置区着火应急处置 (23)17、空压机房着火应急处置 (24)18、罐区着火应急处置 (25)19、化验室着火应急处置 (26)20、配电室着火应急处置 (27)21、人员伤害类突发事件(机械) (28)23、高空坠落伤害应急处置 (28)22、触电伤害应急处置 (29)24、车辆伤害应急处置 (29)25、人员中暑应急处置 (30)26、人员中毒应急处置 (30)27、装置区管线泄漏应急处置 (31)28、罐区管线泄漏应急处置 (32)29、装车区管线泄漏应急处置 (33)30、配电岗紧急停电应急处置 (34)31、危险化学品伤人应急处置 (35)32、雷击事件应急处置 (35)33、洪涝灾害应急处置 (36)34、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 (37)1. 触电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 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危险化学品(中转仓及使用区)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泄漏发现者第一时间将现场的门窗打开,同时检查机械通风机是否打开;使空气流通及加强泄漏区的强制排风以减少有毒气体在空气中浓度;区域内人员立即撤离到室外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置;2、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停止一切设备操作;3、管道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关闭供应阀;4、包装物破损发生泄漏时,应将泄漏口朝上,把包装物内的液体转移到其他空桶内并上盖;5、泄漏物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引流、覆盖、吸收、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3种方法:1) 引流对于四处蔓延扩散的液体一时难以收集处理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泄漏的液体引流到安全地点;2) 覆盖、吸收对于泄漏量不大的液体可采用消防沙覆盖吸收泄漏的液体;3) 废弃物处理在应急救援过后所产生的液体废弃物转由专业公司处理或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手册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手册本手册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指导,以帮助处理者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判断突发事件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处理者在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首先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情况进行分类与判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应急措施。
二、应急救援和事先准备1. 保持冷静: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是处理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只有冷静思考,才能采取合适的行动。
2. 联系报道: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以便他们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3. 确定安全区域:确保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尽量远离危险区域,寻找安全的避难处。
4. 查找逃生通道:尽快找到最近的逃生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5. 救助伤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现场急救,将伤者送往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6. 收集信息:尽快收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包括人员伤亡、损失情况等,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三、组织与协作1. 组织应急小组:指定一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应急小组,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协调资源:及时调动相关资源,如医疗救援队、消防队、警察力量等,以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力量。
3. 与外界沟通:保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的有效沟通,及时传递事件最新情况,以协调行动。
四、事后处理1. 救助伤者:及时送伤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安抚。
2. 整理现场:将事故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以恢复正常的秩序。
3. 评估与总结:对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并为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改进意见。
4. 心理疏导:对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五、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1. 地震:寻找安全避难处,远离悬挂物和玻璃,保护头部和颈部。
2. 火灾:迅速撤离现场,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不搭乘电梯。
3. 龙卷风:躲避在坚固的建筑物内部,远离窗户和任何可能落下的物体。
应急急救手册

应急急救手册应急急救手册目录1.心肺复苏1.1 呼救1.2 心肺复苏实施2.触电急救2.1 触电类型2.2 急救方法2.3 触电预防3.包扎止血1.心肺复苏1.1 呼救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无法呼吸或心跳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在呼救时,应提供准确的地址和紧急情况的描述。
如果您不知道具体的地址,可以描述周围的标志性建筑或路口等。
1.2 心肺复苏实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如果没有,应该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包括:将患者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呼气时要保证患者的口和鼻都被完全覆盖住。
2.触电急救2.1 触电类型电击通常分为低压电和高压电两种类型。
低压电通常是指电压低于1000伏特的电击,而高压电则指电压高于1000伏特的电击。
高压电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2.2 急救方法在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则应该用非导电的物质,如木棍、塑料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开来。
不要直接用手触摸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触电。
如果触电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呼叫急救电话。
2.3 触电预防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使用电器时应该注意安全,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不要将电器插头插在损坏的插座中,不要在使用电器时穿着潮湿的衣服等。
3.包扎止血在出现外伤时,应该立即进行包扎止血。
首先,应该清洁伤口,然后用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
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3.1 少量出血少量出血是指出血量较少的情况,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出血部位是手指或脚趾,可以使用绷带或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出血部位是皮肤表面,可以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止血。
应急预案安全手册

一、前言为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旨在明确突发事件应对流程,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来访人员,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洪水、恐怖袭击、化学品泄漏、停电、网络攻击等。
三、突发事件分类及应对措施1. 火灾事故(1)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报警,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等扑救初期火灾。
(3)确保逃生通道畅通,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4)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
2. 地震灾害(1)地震发生时,立即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墙角等安全区域。
(2)如被困,保持冷静,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3)地震结束后,迅速组织人员检查建筑物安全,如有险情,立即撤离。
(4)及时了解地震相关信息,关注政府部门的救援行动。
3. 化学品泄漏(1)发现化学品泄漏,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切断泄漏源,使用沙袋、泥土等堵住泄漏口。
(3)如有人误吸入或接触化学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送往医院。
4. 停电(1)发现停电,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2)关闭所有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3)安排人员巡视现场,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4)及时了解停电原因,配合供电部门恢复供电。
5. 网络攻击(1)发现网络攻击,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
(2)切断网络连接,防止攻击蔓延。
(3)修复受损设备,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4)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公司内部应急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 信息报送小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4. 应急宣传小组负责向全体员工宣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措施手册一、火灾应急措施1、减轻浓烟危害的方法1)大量地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入。
3)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铺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
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
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2、火灾中烧伤的急救原则1)一灭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
如附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
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3)三防防疼痛和休克。
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
应给予强力镇痛药。
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
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
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
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休克。
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50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钠(食盐也可),0.75克小苏打粉,0.03克鲁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儿每次100毫升。
4)四包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
二、地震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1、地震台风对人的主要伤害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塌方、煤气泄漏、触电、溺水和火灾。
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
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甚至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瓦砾之中,也有因为口鼻被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台风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建筑物和高空设施毁塌、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水利工程失事以及风暴潮等。
其中最多的致死伤原因是建筑物和高空设施毁塌、水利工程失事以及风暴潮等。
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水淹或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2、救护措施1)做好预防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
2)首先快速清除压在伤者头面部、胸腹部的砂土和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缺氧窒息。
利用各种器械救人,但不宜多人践踏,以防误伤。
4)轻拉伤员双足或双手从缝隙中缓慢将其拽出,注意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
5)从瓦砾中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遇颅脑外伤、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状态,大出血等危重症优先救护,尽快送医院。
6)外伤、骨折给予包扎止血固定。
脊柱骨折者要正确搬运。
7)因地震、台风引起恐怖心理,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可加重、复发引起猝死,对此类病人要特别关照。
8)开放伤口早期清创抗感染,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9)其他有效措施。
3、应急响应原则1)服从命令听指挥。
2)保持冷静与秩序,迅速离开灾害现场。
3)不能只顾自己逃生,不顾他人安危,要勇于救死扶伤。
4)勇于保护国家、业主、公司财产。
4、急救现场处理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全责或理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有效时机。
三、触电的应急措施1、常见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1)电器线路、设备检修中安全措施不落实(非电工任意处理、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的电动工具等)。
2)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或焊钳误碰自身。
3)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私搭乱接、明线妨碍交通等)。
4)人员蛮干行为导致触电(如:盲目闯入电器隔离区、故意违章操作等)。
5)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
2、应急措施迅速进行抢救。
1)立即切断电源。
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
救护人员注意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
高压线需移开10米方能接近伤员。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首先,要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抢救人员骑跪在触电人员身体上部(注意不要压在其身上),双手按在触电人员胸部上下反复按压,按压的速度每分钟30-40次,或按这样的速度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直至触电人员有心跳,有呼吸为止。
心脏按摩,抢救人员双手按在触电人员的左胸心脏部位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60-70次,直到有心跳为止。
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
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4)触电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操作规程用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四、烧烫伤应急措施1、迅速将烧烫伤人员脱离现场,如果可以,剪掉身上的衣服。
检查有无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官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
注意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感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
注意: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2、一度烧伤或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然后涂以鸡蛋清、香油等,一般3~5日治愈。
3、二度烧伤水疱未破,可先用冷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酒清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脓水,局部涂以京万红、獾油烫伤膏,再用纱布加压包扎,2~3日更换一次,一周左右治愈。
一二度烧伤禁用粘性纱布,禁止在伤处涂敷油脂、紫药水等。
4、三度烧伤或头面部、手、脚、会阴部烧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1%,应用干净布单覆盖,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
五、创伤止血方法1、小伤口止血法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静脉出血止血法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
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
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
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
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法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1)指压法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
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
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
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
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
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
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做止血带。
上好止血带,在上面做明显的标记,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2~5分钟,此时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再次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上下稍加移动,减少皮肤损伤。
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造成肢体坏死。
支脉出血经初步止血后必须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六、搬运转送病人1、对搬运转送病人的要求1)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病人(如外伤病人的止血、止痛、包扎、固定),才能扭动。
除非立即有生命危险或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都应等救护人员先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
2)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病人,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者。
否则,途中可能因疲劳而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3)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4)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病人,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2、常用的搬运方法1)担架搬运法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
现在常用的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也可用替代品(绳索、被服)制成结实的担架。
担架搬运时的具体方法是,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用胶布固定。
2)徒手搬运法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
可用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搬运。
环形缠绕肢体两謵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错误的搬运方法导致了病人,主要是脊椎骨折病人病情的恶化。
因此,在救护现场,切忌对脊椎受伤的病人随意搬动。
七、事故预防1、坠落、坍塌及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1)如何规定高处坠落的范围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笔直向下坠落,因此就有一个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国家标准规定的R(半径)与H(高)的关系:H=2-5米时,R为2米;H=5-15米时,R为3米;H=15-30米时,R为4米;H>30米时,R为5米;2)高处坠落的原因、预防措施。
原因:作业人员缺乏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防止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设备不齐全。
预防措施:用好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与安全网;严把脚手架的10关:材质、尺寸、铺板、栏护、连接、承重、上下、雷电、挑梁、检查。
3)什么是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和中立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