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砂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粉砂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粉砂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粉砂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你知道吗,这可是一个关系到咱们出行安全的大问题呢!不过别着急,我保证让你听得懂、记得住,还会让你觉得挺有趣的。
那就赶快跟我一起来探讨探讨吧!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粉砂土。
粉砂土是一种由石英粉砂组成的土壤,它的颗粒比较细,空隙比较多,所以强度不高,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那么,怎么处理这种土壤呢?其实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下面我就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处理技术。
1. 改良法改良法就是通过添加一些有机物质,比如秸秆、草木灰等,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也不高,但是效果一般般。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效果,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方法。
2. 压实法压实法就是利用机械设备把土壤压紧,使其形成一个坚固的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地,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而且,如果压实过度,还会导致土壤的强度降低。
所以,在使用压实法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度。
3. 搅拌法搅拌法就是把土壤和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效果也比较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搅拌后的土壤可能会出现离析现象,也就是说,有些地方的土壤会比较稠密,而有些地方则会比较稀薄。
所以,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混合比例。
4. 覆盖法覆盖法就是用一层薄膜或者其他材料把土壤覆盖起来,以保持其湿度和温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旱地区或者寒冷地区,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冻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覆盖材料不合适或者使用不当的话,反而会影响土壤的性能。
好了,上面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几种粉砂土路基处理技术了。
这些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应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希望我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哦!。
粉土和粉砂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粉土 (砂) 是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 其特性 与砂和粘土有相似之处, 但又有明显差异, 因此, 不 能简单地套用针对纯净砂土或是粘土得到的试验参 数. 粉土和粉砂结构性较差, 在取土采样、运输过程 中极易扰动失水, 从而使室内试验结果失真; 而重塑 样又常常不能反映土体的原位性质, 从而限制了对 其工程性质的研究.
图 1 取样点剖面图 (单位: m ) F ig. 1 So il p rofile in2situ and p hysica l p rop erties of
so ils (un it: m )
图 2 颗粒级配曲线 F Ig. 2 G ra in size distibu tion cu rve
收稿日期: 2000207220.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010572). 作者简介: 黄 博 (1973- ) , 女, 江苏南通人, 博士, 从事土动力学、地基处理等方面研究. E2m ail: huangbo@ civil. zju. edu. cn
144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第 36 卷
3 重塑样与原位土的差异
土的剪切波速是描述土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 量, 与土体动剪切弹性模量 Gmax有着直接的联系, 并 且能同时在野外和室内试验中测试. 研究表明[9], 剪 切波速能反映土体的扰动程度, 还与液化势密切相 关, 土的组构、应力应变历史、超固结等这些影响土 体抗液化强度的因素对剪切波速也有相似的影响.
粉砂土路基施工技术浅述

粉砂土路基施工技术浅述对于我们的公路建设,特别是路基施工环节,土方填筑工程量巨大,且多为粉砂土填筑。
因此,研究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工程的经济可行的粉砂土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是有着其特殊意义的,也是我们这些作为路基施工工作者当前考虑的第一出发点。
所以,文章認为在粉砂土路基的施工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工艺和压实方法。
一、粉砂土路基施工现状何为粉砂土,顾名思义就是粉土和砂土的结合,是介于细砂和粉土之间的素土,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的产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其次是长石、云母以及少量其他矿物。
粉砂土的天然含水率较低,当颗粒较细时毛细作用较发达,这就导致了其保水性差,水分散失快,在季冻区粉砂土路基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积聚现象尤为显著。
因此,在我们的粉砂土填筑路基工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粉砂土的压实施工非常困难,碾压难以达到所要求的路基压实度,而且即使施工碾压成型,但随着水分的蒸发散失,表层土体很快就会出现松散,使得在随后施工车辆的反复碾压作用下,产生较深的车辙,影响路基稳定和完整,给我们的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目前我们仍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关于粉砂土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技术的分析鉴于以上所提到的几点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从粉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入手,并结合技术、经济及工期等多方面因素,从而改进施工技术,提高粉砂土的路基填筑施工质量。
(1)做好表面的清理和地基碾压工作在路基施工现象,我们要保证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草地、与民居等措施在施工前统一砍伐、移植或清理掘除,并将路基不平整的部分及时进行挖穴填平,为后期的碾压密实提供条件。
其次,在清理好表面工作后,保证整平、压实达到规定的要求,并确保地表以下30厘米范围内砂层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才可以进行填方作业。
在此过程,还应注意的是,当清表、填方、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路基填筑,最好不要将时间拖得太久。
(2)虚铺厚度的控制粉砂土不同于传统的路基填料,根据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因此我们在粉砂土的压实施工环节,要区别于传统路基填料的工艺。
泥质粉砂岩改良土路基填料适宜性试验分析

泥质粉砂岩改良土路基填料适宜性试验分析陈湘亮;王永和;王灿辉【摘要】为研究弱-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用作高速铁路路堤填料的适宜性,对泥质粉砂岩进行室内试验,对软岩改良土填料的动力稳定性、强度、压缩特性等指标进行研究,对经过改良的软岩土路基的刚度、水稳定性、变形等指标进行现场测试,并建立连续型直接数据GM(1,1)模型对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粉砂岩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必须进行改良处理:软岩改良土路基的动力稳定性、强度、刚度、变形等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堤填料要求,但不宜用于浸水路堤:连续型直接数据GM(1,1)模型可以要求自变量不一定为等时空距,经与等时空距GM(1,1)模型、泊松曲线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44)010【总页数】7页(P4287-4293)【关键词】泥质粉砂岩;物理改良土;适宜性;灰色模型【作者】陈湘亮;王永和;王灿辉【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益阳,413000;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益阳,4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1软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随地点、位置、环境等变化而变化,其强度低、遇水易软化,人们对其能否直接用于路基填料和是否需要改良进行了研究,如:赵明华等[1]认为完全崩解后的红岩层材料性质稳定,压实度达到 95%可满足公路路基填料的要求;王智猛等[2]对红层泥岩路基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发现红层泥岩可以作为客运专线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填料;周援衡等[3]采用循环加载系统对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路基进行现场循环加载试验,并对其作为路基填料的适宜性进行了研究;卿启湘等[4]对软岩岩块作为高速铁路路堤的室内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聂志红等[5]对全风化砂砾岩路基填料特性进行了研究;胡萍等[6−10]对软岩改良土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要求。
粉砂土路基施工工艺探讨

( ) 实 检 测结 果 分析 二 压
1 实厚 度2 c . 压 0 m试 验 结果
的情况下 ,含水率要大于最佳含水率2 %以上进行碾压 ,先用
压 路机 静 压 1 ,然 后 进行 振 动碾 压 。碾 压 时 ,相 邻 两 次 的轮 遍
筛 底 / f
/
2 庙张 阎 家
黄坟
1 9 g8 9 . 97
l0 O
O5 9 84 9 86
粉砂土路基施工工艺探讨
■
一
段 士 清
、
工程概况
( 2)粉 砂 土 的填 筑 : 自卸 车 沿 所 垫 道 路 行走 卸车 , 由 于 “ ” 型布 设 ,所 卸砂 土 均 位于 所 垫道 路 之 外 ,不 影 响后续 S 交通 ,便于施工 的连续性。同时 ,随卸 随用推土机和装载机
向路 基 横 向两 侧 摊 铺 到 位 ,一 个 区段 土 方全 部 完 成 后 ,用推
l 54
1 49
26l 0
257 9
73
8 5
1 17
l 05
17 1
l 8 6
黄 坟
2 15
l 6l
54
26i 1
97
l. 21
l8 3
据 表 试
试 验 结果 如 下 :
表1 颗粒 分析 实验结 果
小于 F 孔 径 (m 列 m )土 的质 量 百分 比%
土场
( 3)粉 砂 土 的洒 水 :提 前 在 路 基 范 围 外 侧 沿 线每 20 0 m布 设 水 井 一 个 ,在 摊 铺 整 平 好 的路 基 上 分 格 修 筑 挡 水
郑 州 至 民权 高 速 公 路 是 河 南 省高 速 公 路 网 规 划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河 南省 高速 公 路 网 规 划 “8 ”中 的6 区 间通 道 66 条 之 一 ,是 河 南 省 中部 地 区重 要 运 输 通 道 。 该 高速 公 路 郑 州 段 l 段 由于 地 处平 原 ,路 基 填 方 量较 大 ,路基 两 侧 多为 基 本 V标 农 田 ,无 法 取 土 ,而 当地 土 质 多 以粉 砂 土 为主 , 以粉 砂 土 作
泥质粉砂岩作路基填料性能研究及改良措施

2019年第9期
建筑材料研究
泥质粉砂岩作路基填料性能研究 及改良措施
张子健,姚亚灵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文章为了研究泥质粉砂岩作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对泥质粉砂岩原状土进行了筛分 试验来研究其颗粒状态,通过进行击实和液塑限试验来研究土样自然条件下的状态 ,通过对土样 进行CBR承载比试验来研究土样的承载能力,通过JM模型研究土样泡水后的水稳定性。研究表 明,泥质粉砂岩在常规下状态颗粒级配与液塑限可以满足要求,但水稳定性很差,且承载力不能满 足要求。因此通过借鉴地基改良方法,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改良方法,并对该土样进行了改良,对改 良后土的承载能力、水稳定性和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综合质量安全指标和考虑经济性,通过对 试验段进行铺筑验证,各项试验数据均满足要求,证明该改良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5
258.3
828
53.94
0.075
2
287.1
541
35.24
底
<2 mm占土质量百分比:35%
<2 mm取样质量:543 g
细筛分析
分计筛余 土质量/g
小于该孔径 小于该孔径的 占总土质量 的土质量/g 土质量百分比/% 百分比/%
287.1
543
100
35.37
91.2
450
82.87
29.32
【关键词】路基填料性能改良泥质粉砂岩试验验证
【中图分类号】U416.03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在我国浙江中部地区,分布着很大面积的泥 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主要成分以泥质、粉砂质 为主,该类土内摩擦较小,土体抗剪切强度小,具
浅谈粉砂土施工方法

浅谈以粉砂土为填筑材料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齐泰公路A13合同段龙建二处李世刚田宇公路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而砂性土质地区的施工相对难度要大一些。
砂性土土质的地区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填筑材料的选择决定了路基施工的成本及工期。
从成本角度来考虑,不可能从外地远运合适的填筑材料,虽然那样可以利用简单的施工工艺,但造价太大,不可取。
所以路基填筑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粉砂土做材料。
虽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工艺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很大。
经过几年的施工实践,我们针对粉砂土填筑的施工难度和实际特点,不断地摸索总结,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粉砂土施工工艺。
在此奉献给公路施工的同行,请同仁批评、指正、完善。
下面从以下几个施工中的控制重点方面逐一介绍:首先,做好粘土包边等先期工作。
由于粉砂土透水性较强、松散,填筑路基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采用先包边后填心的方法填筑,填筑方法采用人工机械配合法施工。
由现场工长组织人工机械进行路基两侧包边土的填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包边土的宽度,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包边土的松铺厚度。
分层填筑,与路基填料同层碾压。
压实度标准等同于同层填筑材料。
施工同时做好泄水槽,防止流水冲刷路基。
泄水槽进出水口用袋装粘土码砌,两侧用粘土压实。
为了保证包边土与路基交界处的稳定性,需对包边土进行人工挂线切槽和整型,避免包边土与路基大面积接触,影响交界面的稳定性。
在确保路基包边土双侧已经成型100m以上时,细砂、粉砂等材料填筑即可开始。
其次,保证半幅施工。
为了保证路基填筑施工不致影响主线贯通,有效地控制填筑厚度,同时为了做好现场文明施工,保障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可以按照横断面半幅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施工,同一段落杜绝全幅施工。
施工时按中线将残料收回,缺口补齐,以保证中线位置顺直、平整、厚度一致。
第三,做好填前复压工作。
粉砂土填筑路基水份蒸发后表面松散、膨胀,因此在下一层填筑前,必须进行洒水复压。
配备一台大振动力的双驱振动压路机在填筑段前方进行碾压。
粉土地层工程特性研究及承载力评价方法

粉土地层工程特性研究及承载力评价方法摘要:在对工程施工的时候,对地基进行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土质松软、缝隙大、水分过多等比较柔弱的地基,这样的建筑地基就属于粉土地基。
软土地基在施工的时候和别的地基相比来说,粉土地基一定要有更加专业的施工技术。
要是粉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无法提升,那后期建筑可能就会出现变形等情况,这也就导致整个建筑没有了安全性。
关键词:粉土;承载力;分析1工程特性及影响强度的因素1.1物理力学特性及分类粉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
粉土通过上述的两个界限将其与砂土与黏性土区分开来。
显然,粉土既不同于砂土的完全散粒结构,也不同于黏性土的团聚结构。
粉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实度,一般来说,密实度越大,粉土的工程特性越好,承载力越高。
而密实度目前主要与粉土的孔隙比密切联系。
此外,粉土的强度还与粉土的含水量有关系。
1.2影响粉土工程特性的其他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自然界的土主要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气体三相构成。
粉土的成分组成对粉土的工程特性影响甚大。
通常粉土具有孔隙小、透水性弱、结构性差、毛细作用发育等特点。
接近于粉砂的粉土,其土粒间毛细压力微弱,土粒与土中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表现出砂土的特性。
接近于黏性土的粉土,粉粒间往往被黏粒充填,细小颗粒表面形成黏性水膜,土粒与土中水相互作用明显,这时粉土就具有一定的黏滞性、结构性和较小的黏聚力。
如果土中含水量低、呈稍湿-湿,孔隙比小,则土的工程性质较好、力学强度高。
对于黏粒含量很高,塑性指数接近于10的粉土,其工程特性和粉质黏土有些相像。
1.3粉土黏粒含量与强度关系的一般规律结合工程,本文选取了分别在不同湿度状态下,基本物理性质(如孔隙比e)较为一致的样本,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数据对比,探讨在不同湿度、不同黏粒含量的条件下,地基土强度的变化规律,强度计算分别选取GB50007-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简称《地基规范》)中的公式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以及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法计算的极限承载力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9 - 10 - 25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 (编号 : HJ 2008018)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论文资助项目 (编号 : GRAM09) 作者简介 :王峰 ,男 ,硕士研究生. E - mail :wangfengfendou @126. com
2010 年 第 3 期
碾压遍数 路肩处
压实度/ % 行车道 中央分 中间处 隔带处
平均值
4
91. 6
90. 6
93. 0
91. 7
6
93. 8
89. 0
94. 5
92. 4
8
96. 5
89. 9
94. 5
93. 6
10
93. 0
95. 1
93. 9
94. 0
12
95. 9
92. 5
97. 3
95. 2
表 5 A3 标段压实厚度 40 cm 各检测位置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
2010 年 第 3 期
王峰 ,等 :粉砂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45
4 粉砂土路基压实效果影响因素
4. 1 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 由图 1~5 可以看出 ,在振动压路机碾压初期 ,各
压实厚度土体的压实度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不断增 大 。主要原因是土体在碾压之前呈松散状态 ,空隙比 较大 ,且土颗粒间的空隙多数由空气来填充 。在振动 压路机的作用下 ,土颗粒开始错动 ,相对位置发生变 化 ,空隙中的空气被挤出 ,土颗粒出现填充现象 。即较 小颗粒填充大颗粒组成的空隙 ,水分填充较小颗粒的 空隙 ,从而达到土体被压密的效果 ,压实度增大 ,抗剪 强度增大 。
遍 ,振压 3 遍 。虽然在一定的碾压遍数情况下 ,压实厚 度为 20 cm 的试验路压实度能够满足要求 。但由于压 实厚度相对较薄 ,而且粉砂土的保水性较差 ,水分散失 快 ,在施工车辆的反复作用下 ,表层的土体会发生松 散 ,产生较深的车辙 ,路基强度的整体性难以保持 。因 此不建议采用 20 cm 的压实厚度 。 3. 2 压实厚度 30 、35 cm 试验结果
压实厚度 40 cm 试验结果见图 4 、5 及表 4 、5 。 由图 4 、5 可以看出 ,压实厚度为 40 cm 的试验路 , 对 96 区 ,碾压到 12 遍还未能达到压实度要求 ,而且土
图 5 A3 标段 40 cm 试验结果
表 4 A2 标段压实厚度 40 cm 各检测位置 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
图 1 A2 标段压实厚度 20 cm 试验结果
图 1 中的数据显示 ,压实厚度为 20 cm 试验路 ,对 96 区 ,符合强度和经济要求的碾压遍数为静压 1 遍 , 振压 6 遍 ;94 区为静压 1 遍 ,振压 4 遍 ;93 区为静压 1
44 中 外 公 路 第 30 卷
计填土为当地产的粉砂土 。由于路线距离嫩江远近不 同 ,粉砂土质也略有不同 ,为此在 A1 、A2 、A3 标段选 取具有代表性的 3 种土样 ,分别进行土的颗粒分析 、液 塑限和重型标准击实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2 、3 。
表 1 砂类土的分类
土名
细粒组质量比率/ % 塑性 分类符号
D < 0. 075 mm 指数
2
1
0. 5 0. 25 0. 075 0. 002
100 100 99. 7 97. 6 23. 2 3. 0
100 100 99. 9 98. 7 37. 0 5. 5
100 100 99. 7 98. 9 23. 2 3. 2
从表 2 、3 可以看出 ,3 个标段的细粒组 ( D < 0. 075 mm) 质量所占的比例均大于总质量的 15 % ,小于总质 量的 50 % ;且塑性指数大于 4 小于 7 ,细粒组中粉粒 ( D > 0. 002 mm) 所占的比率比粘粒 ( D < 0. 002 mm)
2 粉砂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2. 1 试验路方案 控制土体的含水率 、压实厚度和碾压遍数是粉砂
土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施工中 ,严 格控制土的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往往难以做到 。但 是 ,控制压实厚度以及对于不同压实厚度的经济有效 碾压遍数却容易做到 。实际施工中普遍采用 20 cm 压 实厚度 ,对于粉砂土这种保水性差 、水分散失快的路基 材料 ,20 cm 的压实厚度显然较薄 。在考虑工程实际 基础上选择制定了 20 、30 、35 、40 cm4 种压实厚度试验 方案 ,分别在齐泰公路 A1 、A2 、A3 标段铺筑试验路 段 ,碾压时土的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左右 ,每一种 压实厚度均铺筑 100 m 。 2. 2 压实机具
近年来 ,高性能筑路机械的广泛使用 ,为提高粉砂 土路基碾压厚度提供了基本条件 ,也为改进路基施工 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结合工程实际 ,对粉砂土 的性质进行试验分析 ,并铺筑试验路段 ,研究通过增加 压实厚度的方法减少粉砂土路基水分的散失 ,总结合 理压实技术和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保证粉砂土 路基强度的整体性 ,为粉砂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3) 推土机粗平 ,平地机精平 。对运送至施工路 段的粉砂土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按照放样标高和宽 度调平 。
(4) 粉砂土的碾压 。对整平后的粉砂土用压路机 先静压 1 遍 ,然后进行振动碾压 。碾压时 ,相邻两次的
轮迹重叠轮宽的 1/ 3 ,轮迹布满整个作业面为 1 遍 。 2. 4 压实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
试验 路 所 用 压 路 机 为 工 地 现 有 的 SR20M 和 YZ18 型两种振动压路机 。其他机械均采用常规的土 方机械 。 2. 3 碾压成型工艺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测量放线 、包边土 的填筑和碾压以及对下一层成型路基出现的车辙进行 洒水复压 。
(2) 粉砂土的运输和填筑 。采用挖掘机取土 ,自 卸汽车运土的方式将粉砂土运送至施工路段 。
3 压实检测结果与分析
3. 1 压实厚度 20 cm 试验结果 由于现场施工均采用 20 cm 的压实厚度 ,而且对
96 区在静压 1 遍 ,振压 6 遍合格 ;对 94 区 、93 区为静 压 1 遍 ,振压 4 遍合格 ,所以仅在 A2 标段进行了压实 厚度为 20 cm 的验证试验 ,结果如图 1 所示 。
关键词 : 路基 ; 粉砂土 ; 施工工艺 ; 碾压 ; 压实厚度
粉砂土是介于细砂和粉土之间的素土 ,矿物成分 主要是石英 ,其次是长石 、云母以及少量其他矿物 ,不 同的矿物成分组成对粉砂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影响很 大 。粉砂土的天然含水率低 ,塑性小 ,保水性差 ,水分 散失快 ,用粉砂土填筑路基 ,即使施工碾压成型 ,但随 着水分的蒸发散失 ,表层土体会出现松散 ,在随后施工 车辆的反复作用下 ,产生较深的车辙 ,使施工现场显得 异常混乱 ,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 。
砂
S
≤5
-
含细粒土砂 SF
5~15
-
粉土质砂 SM
15~50
<4
粘土质砂
SC
15~50
>7
液限/ % < 50 < 50 < 50 < 50
注 :塑性指数大于 4 且小于 7 为粉土质砂和粘土质砂的过 渡区 ,可根据相邻土层细分 。
标段
A1 A2 A3
表 2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
小于下列孔径 (mm) 土的质量百分率/ %
碾压遍数 路肩处
压实度/ % 行车道 中央分 中间处 隔带处
平均值
4
91. 7
94. 1
93. 49ຫໍສະໝຸດ . 1695. 3
93. 3
97. 3
95. 3
8
93. 0
91. 5
99. 3
94. 6
10
92. 5
99. 0
98. 6
96. 7
12
94. 1
93. 2
99. 9
95. 7
体上部由于过多的碾压已经出现松散 、起皮等现象 ,对 94 区和 93 区 ,虽然在一定的碾压遍数下能够达到压 实度的要求 ,但从表 4 、5 中可以看出 ,不同检测位置处 的压实度表现为压实不均匀 ,密实度随着碾压遍数的 变化不尽相同 ,表明振动压路机对 40 cm 压实厚度的 碾压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不建议采用 。
压实厚度 30 、35 cm 试验结果分别见图 2 、3 。
图 4 A2 标段 40 cm 试验结果
图 2 压实厚度 30 cm 试验结果
图 3 压实厚度 35 cm 试验结果
从图 2 可知 ,压实厚度为 30 cm 的试验路对于各 个压实区的经济有效碾压遍数与压实厚度为 20 cm 的 试验路相同 ,由此说明 30 cm 压实厚度经济上优于 20 cm 。图 3 数据显示 ,碾压厚度为 35 cm 的试验路 ,对 96 区符合强度和经济要求的碾压遍数为静压 1 遍 ,振 压 8 遍 ;对 94 区为静压 1 遍 ,振压 6 遍 ;对 93 区为静 压 1 遍 ,振压 5 遍 。
对比压实厚度为 30 cm 和 35 cm 的试验路 ,虽然 对各压实区域在一定的碾压遍数情况下均能够满足强 度要求 ,但 35 cm 相对于 30 cm 只增加了 5 cm 的压实 厚度 ,各压实区域的经济有效碾压遍数却需要再增加 2 遍 ,因此从经济上来看 ,30 cm 碾压厚度更为合理 。 且相对于 20 cm 的试验路既增加了压实厚度 ,还可提 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因此建议采用压实厚度 为 30 cm 的方案 。 3. 3 压实厚度 40 cm 试验结果
王峰 ,等 :粉砂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施工工艺研究
43
标段
A1 A2 A3
液限/ %
22. 7 24. 1 24. 6
表 3 粉砂土的物理 、力学参数测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