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广西

合集下载

《金版新学案》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随堂检测 岳麓版2

《金版新学案》202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随堂检测 岳麓版2

第2单元第8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21年龙岩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从“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的阶级局限性。

【答案】 A2.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管男妇〞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假设干,有失那么保人赔其所值〞【解析】A、B均表达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那么,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不能表达近代经济制度;C反映了太平天国等级森严,与题意不符,可排除;D说的是保险制度,属于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

【答案】 D3.(2021年浙江杭州高中第一次第月考)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解析】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 为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

【答案】 D4.(2021年佛山模拟)以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解析】从图片信息中判断D项为太平天国玉玺。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但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日益增长,太平天国公布严格的尊卑礼制,等级森严,这与民主化进程严重偏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全优课堂】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

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

该城市应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南京【答案】B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项,A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D项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2.(2015·深圳宝安调研·7)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D.洋务企业吸引【答案】C [上海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通商口岸,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发生于北方地区,与题目中的“上海”不符,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清军对峙十余年,该地区大批难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涌入上海,故C项正确;洋务企业创办于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

] 3.“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答案】B [洪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2023
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目 录
•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 • 太平天国运动内容 • 太平天国运动评价 •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 总结与反思
01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清朝社会矛盾激化
1 2
土地兼并严重
地主和富农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导致农民失 去生计,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官僚腐败
西征
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统治地位,太平军发动了西征,占领了安徽、江西、湖 北等大片领土。但这也导致了清军的反扑和战争的扩大化。
03
太平天国运动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背景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对土地分配 、产品分配、税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内容
该制度将土地平均分配给每户,实行“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同时设立“ 圣库”,实行公有财产制度。
消极方面:内部腐败与战略失误导致失败
内部腐败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贪图享乐、 争权夺利,导致政治日益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形 势逐渐恶化。
战略失误
太平天国在战略上犯了错误,如在攻占南京后未能及时扩大 战果,以及在处理与其他反清力量的关系上不当等。这些失 误使太平天国的优势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了失败。
04
太平天国运动评价
积极方面: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
打击了封建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在打击清朝封建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和等 级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和财产,这些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共鸣,对封建统 治造成了冲击。
抵御了外国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正值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之时。太平天国坚决抵抗了外国侵略 者,保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岳麓版历史】步步高2012版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四单元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岳麓版历史】步步高2012版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四单元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史料二 1919 年 4 月 30 日,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到国内。总统府 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立即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 民》 大声疾呼: , “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 ” 并呼吁:“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问题发现 外交失利和林长民的疾呼反映了什么道理?
探究解答 (1)外交失利反映了:①和会操纵国无视中国作为战胜 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送给日本; ②“和会仍旧凭战力,公理岂能敌强权?” (2)林长民的疾呼反映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标榜 “公理、正义”的和会上竟被以战败国对待,对中国 的不公,引起中国人民的抗议。
命对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革命担负 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论新旧都是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整体感知
精讲精析
讲主线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 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 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 政治基础,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应有 正确的认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 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主要力量,离开农民阶级的参与,中国民主革命 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3.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1)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成立,定都南京。 ①时间:1912年3月正式颁布。 ②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中华 民国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还规定了关于国民 临时 的基本权利。 约法》 ③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①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 东京 _____成立。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3)发展 ②与改良派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 清政府、要不要建立_____政体等问题展开论战。 共和 ③发动武装起义:最著名的是1911年4月的广 州黄花岗起义。起义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步步高】2012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 第四单元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岳麓版

【步步高】2012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 第四单元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岳麓版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这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

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描绘了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的决心②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③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④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者的意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

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洪秀全故居天王府内的石舫A.太平天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B.洪秀全一直保持着农民的革命本色C.太平天国领导人不能摆脱专制皇权思想的束缚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矛盾4.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

该实物可以作为直接史料研究( )A.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兴中会的宗旨B.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同盟会的宗旨C.国民党及其排满反帝思想D.中华革命党及其反帝反封建指导思想5.在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中,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 A.政府在农村丈量田地,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6.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两场革命运动均与两广的自然灾害有关B.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C.发动者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7.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A组—年高考·基础题组1.(海南单科,14,2分)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2.(课标Ⅰ,29,4分)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北京文综,17,4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4.(重庆文综,37,10分)(节选)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

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

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

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

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分)B组—年高考·提升题组1.(广东文综,15,4分)“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上海单科,24,2分)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A.18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3.(福建文综,16,4分)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浙江文综,39,9分)(节选)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前夕的广西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前夕的广西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前夕的广西社会摘要: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给晚清中国带来巨大冲击,这场运动为何缘起于广西,本文将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为史料阐述。

一是广西复杂的社会矛盾,二是广西地方当局的腐败,如次种种,广西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策划地。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广西;社会矛盾;地方当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晚清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一场产生了巨大内部冲击的战争。

1851年这场运动缘起于广西,本文将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为中心,探讨这场运动为何缘起于广西。

1 广西的社会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前夕,广西是全国社会矛盾最为复杂、尖锐的一个省份。

主要体现为民生问题,土客问题,会党起义等。

民生问题的焦点是十地问题。

“广西地处边陲,民贫土瘠,兼乏富商大贾。

”;“臣等查粤西地处边睡,民贫地瘠,户鲜盖藏,而上年秋后雨泽稀少,收成歉薄,以致各属粮价互有加赠”周天爵和邹鸣鹤到任广西后都指出广西土地贫瘠问题。

伴随着“改土归流“,外省劳动力纷纷迁往广西,人口急剧增加。

但同时,土地面积却没有随之增加,人多地少矛盾越来越尖锐。

至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广西人均土地为1.1亩,远少于全国的1.78亩。

广西还存在着严重的土客问题。

从粤东惠、潮、嘉迁来之人,离故土,而不变乡音者称为来人。

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被称为土人。

由于客家人的大量涌入,使本来已经紧张的土地问题更加严重,土客之间常常因为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发生冲突。

加之,双方生活习俗等的不同,矛盾更为加深。

土客械斗因而成为广西境内一大严重的社会问题。

广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迫于生存压力,他们拿起武器,走上了反清道路,广西各地会党起义风起云涌。

协办大学士杜受田奏陈了两广当时结盟拜会,会匪猖撅的现状,描述道“粤西贼匪为患,自道光初年各府州县已有结盟联会,匪徒隐成党羽,私逞强梁。

逮自道光二十五六年间,左右两江及府江接近广东等处盗风滋炽,行旅戎途,于是劫物伤人掳人勒赎之事所在有闻”。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第3课
太平天国
一、金田起义 二、定都天京 三、天京?
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中国的落后 。
2.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人民纷纷起义,
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一、金田起义
1.创立教会
(1)创立: 1843年,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 创立了拜上帝会。
返回
思考:请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1)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天京变乱)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有 何历史意义?
三、天京陷落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波及大半个中国, 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 了深远影响。
(2)发展: 拜上帝会秘密从事反清活动, 影响越来越大。
2.金田起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自称天王,起义军称“太平军”。
金 田 起 义
3.永安封王
洪秀全在永安分封重要将领杨秀清、冯云山、 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王。
名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①逼
②杀 杨

⑤疑 ④杀
③责


⑥走 ⑦灭
1856年,领导集团的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
三、天京陷落
2.天京陷落
(1)清军趁太平天国内讧一度威胁天京,但被陈玉成 和李秀成击退。
(2)清军全力反扑,于1861年攻陷安庆。 (3)1862年5月,湘军包围天京。 (4)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生灵浩劫
1862年夏(当时太平天国还没有灭亡),马克思 在他的《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 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 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 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 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 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 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 活的了多少人,至今仍 是个谜。1883年,一个美国传教士称:太平天
国战争造成中国人口的损失为5000万。而当时
的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则估计太平天国战争导 致的人口死亡数为2000万。这是当时在中国的 外国人所作的估算,没有多少事实依据。
中国当代人口史学者在确凿的史料基础上,对此进行 了重新估算,形成了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 户口数,认为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 对损失数量达1.6亿; 第二种意见则将战前的人口数据与1911年宣统人口 普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战争仅给江苏、 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 就至少达到5400万,如果再考虑到其它战场湖南、广西、 福建、四川等省的人口损失,那么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 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 人口达7000万。
1858年,英国军舰经过金陵,遭太平军将士误击, 额尔金下令反击。洪秀全将发炮的军士斩首后,派人向 英国人道歉。此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一直对洋兄弟十 分看重,即使到了同洋人撕破脸的太平天国后期,忠王 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仍不时跟英法联军统领戈登通信, 要求做买卖,搞军火生意,并明白表示:‚我朝系与清 朝争疆土,与外邦毫无嫌怨。‛仅1862年4月一个月间, 上海的外国洋行就卖给太平军步枪3046支,子弹18000 余发。天京(南京)被围期间,洋人更是不断供应粮食、 军火,甚至鸦片。由此可见,所谓‚反帝‛云云,根本 就是无稽之谈。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
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
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 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太平天国失败后,
散布在长江南北的太平军战士向中国人民传布了许许多
多充满着理想的故事,孙中山童年时代便以‚洪秀全第 二‛自称,甚至湘军被裁撤之后大部分人参加了袍哥会。
第二, 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宣传、 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 始终以广西东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基础。 桂平县紫荆山是洪秀全、冯云山等组 织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据地。清史 专家肖一山(1902-1978)指出: 粤 东来佃种之客家人, 大概多在桂平紫 荆山一带, 亦有在该县平隘山作烧炭 工人者… … 贫农、炭工、矿工三种, 为当时来人之职业, 冯云山初至传教, 即以此三种人为对象, 而后成为太平 天国之基本部。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第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由广 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的后裔。罗尔纲在《亨丁顿论客 家人与太平天国事考释》一文中指出: 天王洪秀全以 下六人的起义诸王领导集团中有五人是客家人。从整 个史学界来看, 人们对于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 石达开四人为客家人不存在分歧。但对韦昌辉、萧朝 贵的族属间题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韦昌辉是壮族, 钟 文典等人则认为韦昌辉是客家。有关萧朝贵的争议则 更大, 目前尚无定论。
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创始人之一陶成章认为, 太平军有中国民间秘密会社色彩。‚非尽本于
耶稣,而实有根于洪门之旧规而然也。‛
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烧了。寒
家无食,故而从他。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
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后又有追兵。他们走上 的是一条不归路。
钱穆:‚因一时一地的饥荒而激动变乱,要 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 策,裹胁良民,使他们无产可依,只有追随着 变乱的势力;这便是所谓‘流寇’。这一种变 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 多。‛‚用邪教的煽惑起事,用流动的骚扰展 开,这是安静散漫的农民所以能走上长期叛变 的两条路子。‛
质疑与反思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化,学术界 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袁腾飞等学者指斥太平 天国和义和团的性质类似,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腐朽 政权。 太平军在各地推行拜上帝教,打击和破坏古代建筑 和古书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根据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的 供词,洪秀全曾向其弟洪仁玕索要所有杭州珍藏的唐宋 元明古籍,读完后全部由洪秀全本人举火烧毁,或者读 一本烧一本。太平天国此举被认为是要摧毁传统观念和 文化,以推行他们崇尚的‚拜上帝教‛思想。
‚反封建‛亦无从谈起。咸丰帝有名号的嫔妃只
有18个,而洪秀全却有88个之多。至若等级制度、服 饰规定、官员品级、爵位世袭等,太平天国比起清政 府来有过之无不及。而且,根据清朝官方文件统计, 太平天国早期领导人200多人,出身得以查证的一共50 人,绝大多数是地主、商贩,真正农民出身的只有14 人(还包括富农)。同时,太平天国对犯法官员的处 罚之一就是‚罚为农‛,丝毫没有对农民的尊重,又 何谈‚农民革命战争‛? 参考资料:《文史参考》杂志,陈晓楠之凤凰大视野
不管以上哪种估算成立,太平天国战争都不仅仅是中国 历史上空前的浩劫,而且也是全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仅造成了5000万的过量死亡。
苏南地区,往往二三十里,不见居民,有的地方人口仅 存五分之一。 浙江省,一片劫灰,道殣相望,昔日温饱之家,大半成 为饿殍。 安徽省,皖南‚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以相食‛; 皖北‚但有黄篙白骨,并无居民市镇,竟日不见一人‛。 江西省,数百里‚不闻鸡犬声,惟见饿民僵毙于道‛。
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
一百多年来,尤其是半个多世纪 以来,洪秀全在中国始终是一个 神话。直到2000年6月,潘旭澜先 生的《太平杂说》出版之后这个 神话才开始破灭。实际上,太平 天国战争确实是一场真正意义上 的大悲剧,它持续之长,规模之 大,损失之惨,影响之远,在中 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列的。单就 人口损失,以及双方的残酷性和 破坏性来说,在世界历史上也绝 无仅有。
蔡元培:‚洪杨之 事,应和之者率出于子 女玉帛之嗜好;其所残 害,无所谓满汉之界; 而出死力以抵抗破坏之 者,乃实在大多数之汉 族。是亦足以证其种族 之见之薄弱也。‛
钱穆:‚洪杨起 事,尊耶稣为天兄, 洪秀全自居为天弟, 创建政府称为太平 天国,又所至焚毁 孔子庙,此断与民 族革命不同。‛
罗尔纲的观点
从"发匪"到"太平军"
因清朝推行薙发易服,太平天国蓄发,故太平军被 称作‚长毛‛,清廷蔑称其为‚长毛贼‛、‚毛贼‛、 ‚发贼‛、‚发匪‛、‚发逆‛等等。又因洪秀全籍贯 广东省广州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其他的太平军 将士亦多起自两粤(即两广的广东、广西),故清廷亦 蔑称其为‚粤匪‛、‚粤贼‛等,平定事件后,清廷命 令宫廷画师绘画《平定粤匪图》。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 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 久正式订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 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 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在中国大陆,太平天国一 度成为一门显学,20世纪50 年代到80年代中国资深的历 史学者大多数都曾涉足这一 领域。整体说来,罗尔纲 ((1901~1997,广西贵县 (今贵港市)人)的《太平 天国史》中对太平天国的评 价,代表了20世纪中国大陆 学者对太平天国的主流评价, 其基本观点包括:
1、太平天国是在旧农民战争条件下的反对西方侵略反 对封建统治的伟大的爱国农民战争。 2、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 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 激励著后来的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 的斗争。 3、太平天国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由于太平天国打 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 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 制权力。所以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太平天国不仅是直 接影响了辛亥革命,而且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
广西地方史十二讲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广西
人文社会科学部 孙剑伟
一、太平天国历史评价概要
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 拜上帝教,于1850年末至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 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 ‚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 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 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 5月12日(同治十一年四月初六日),最后一支打着 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 文彩,在贵州败亡。
三、以历史人物研究为中心的探讨
太平天国的军队号称太平军,1850年7月为洪秀全建 立。‚太平军行伍中以湖南湖北的人为最多,少数是 来自广西的。 太平军号称平等,其实分别心甚重。入上帝会的 称为兄弟。来自广西的称为‚老兄弟‛,享特殊待遇, 后入会的称为新兄弟,一般百姓则一律称为‚外小‛。 天王许诺‚兄弟‛们:‚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 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 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时至晚清,改朝换代的周期 已届,政府的统治大机器彻底 锈烂,社会也百病丛生。广东 洪秀全,一个典型‚三家村‛ 土塾师,科场失意,转以‘拜 上帝会’之名,于广西聚众起 事,企图建立一个梦想中的 ‘小天堂’。一群狂热信徒被 逼上梁山,化宗教信仰为政治 力量,终至酿成死人无数的 ‘太平天国’大悲剧。‛
蒋介石: ‚往者,洪杨 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 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 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 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 大纪念焉。‛‚太平天国之 战争,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 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 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 之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