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引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学习者内在心理过程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并将学习与思考、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能力密切相连。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动的,能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并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来促进学习。

以下将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和教学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1.学习者的积极参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将学习视为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和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知识的组织与结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组织和结构的重要性。

学习者应该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这种组织和结构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认知策略的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学会使用认知策略来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学习。

认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组织策略等,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认知策略。

4.灌输式教学的批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持批判态度。

它认为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指导和支持,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应该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应用1.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学习。

2.提供学习指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示范、解释、演示等方式,引导学习者正确地运用认知策略,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

3.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培养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个体头脑内发生的认知活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信息加工、知识组织、学习策略和文化因素。

首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接收、输入、加工和存储信息,以及将新信息与以前的知识相结合,来建立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被视为个体对外界信息的主动处理和转化过程。

这种信息加工的过程通常包括注意、感知、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

其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组织和结构。

它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网络,新的知识通过与已有的知识相互关联而被理解和记忆。

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可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即通过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来组织知识;也可能是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即通过解决问题来组织和构建知识结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学习的效果至关重要。

第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使用的各种认知活动和方法。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帮助自己连接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促进自己对学习材料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常见的学习策略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析和综合法等。

最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还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它们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者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的文化元素,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信息加工、知识组织、学习策略和文化因素。

它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加工信息、组织已有知识、使用学习策略和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来建立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理论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框架,可以指导和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U6)几个重要概念⏹认知⏹表象⏹表征⏹结构⏹图式(Schema 格式)⏹同化和顺应⏹发展认知派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接受同化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1.维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从“似动”、“错觉”研究入手⏹研究局限于知觉领域⏹提出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2.苛勒⏹Köhler苛勒(1887—196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

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卡夫卡⏹考夫卡·库尔特(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了行为环境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与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结构。

黑猩猩学习实验问题⏹为什么桑戴克的实验中,猫表现出试误规律;而苛勒的实验中,黑猩猩却表现出顿悟?⏹顿悟是一中什么样的体验?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三、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托尔曼简介⏹托尔曼(183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源自于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思考、探索和实验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它提出了带领学习者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学习者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连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正确互联。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在获得新知识和技能时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构建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运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者使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表达和解释新的学习内容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够将新知识巧妙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这意味着教学者需要了解学习者的个人特点,以便向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学习风格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技巧。

通过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同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不仅要被“灌输”新的知识,而是要鼓励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探索和尝试掌握新技能。

教学者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构建知识、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成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原则包括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包括:1. 学习者是主体: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求学习者能够自主地学习并构建知识结构。

2. 知识重要:重视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供实验、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的课程设计,以展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独立思考:鼓励学习者在学习中自主探索,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辨析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4. 多样化教学:要求教学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结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其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 和学习过程中注重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

认知负荷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认知负荷,对学 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注意力
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将有限的认 知资源用于信息处理。
学习方式
个体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如模式识别和问题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1
根据认知负荷调整学习内容
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能力,调整学习
通过模式识别加深记忆
2
内容的复杂程度,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将信息与已有模式进行关联和识别,
帮助学习者加深记忆,并提高信息的转
化能力。
3
设置启发式问题
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思
考和探究,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基于问题和场景的学习
4
将学习内容置于实际问题和场景中,帮 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 件
我们将探索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了解其核心概念和实践应用,并探讨其在教 育和企业培训中的重要性和启示。
什么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注意力、认知负荷以 及学习方式的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知觉
个体通过感知外界信息的过程,对学习起着重 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指导教 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
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融入企业 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掌 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绩效。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果形成“认知地图”。 • 学习结果
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的 “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体的 领悟。 • 学习过程
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不断对 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 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6
评论
贡献 •把认知观点引入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派将学习看成 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现代认知 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 局限 •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
7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 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的,而是主动在头脑内部 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和强化形成, 有机体学习依赖他原有认知结构和当前情境,而 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代表性学习(符号表征学习) • 概念学习 • 命题学习 •发现学习(运用、问题解决、创造)
12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下位学习 (类属学习)
例如,学生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 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 题来界定菱形。这种学习就是下位学习。
联结学习 认知学习
16
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 2.关于学习的过程 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
17

第六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7
(二)经典实验
(1)“接竿问题”实验
8
(2)“叠箱问题”实验
9
(三)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 一个人学到些什么,直接来源于它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学习
者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 的,识别其中内在的结构。所以,学习通常是从一种混乱的 、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所以说, 学习过程也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1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科学技术背景 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2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人类学习过程中不能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
12
(四)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1、优点
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即观察、理解、顿悟等认知功能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启迪了后来的认知 派学习理论家们。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看成是积 极主动的和有目的的过程,也是正确的。
2、缺点
无法科学地解释内心格式塔的来源,而只是把它视为“原 始智慧”的结果,将经验的组织作用归功于脑的先念本能, 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5
一、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一)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智力之父, 思想家和革新者”
苛勒
“内部人士, 干实事的人”
考夫卡
“格式塔的 销售者”
6
韦特海墨:将完形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并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先就读于茶 理斯大学法律系,1901年转柏林大学学哲学和心 理学,从师于斯图姆夫。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组织行为学术语
01 理论介绍
03 理论贡献 05 代表人物
目录
02 理论观点 04 理论缺陷 06 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 之后,再度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 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 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4.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为了能够保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必须要为学习者提供充 分的信息资源。但是,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 式探索。
感谢观看
皮亚杰(J.Piaget)
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是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布鲁纳(r)
布鲁纳(1915— )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质是构建络结构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自己已有经验,建 构其络结构知识。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并非完全是结构化的,它是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络知识结构,包括事实、概念、 概括化以及有关的价值、意向、过程知识等。其中关键概念是结构性知识,而络的其他方面含有非结构性知识。
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 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 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 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 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顿悟的四个特点:
▪第一,顿悟严重依赖情境条件,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理解课题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会出现。

▪第二,顿悟是跟随着一个阶段的尝试和错误之后产生的。

但苛勒指出,这种尝试的行为是一种近似于行为假定的尝试程序,并不断累积经验,从而最终出现顿悟。

▪第三,顿悟是一种质变,它无需量的积累。

顿悟的这一特点也和桑代克的试误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量变过程。

▪第四,顿悟是可以迁移的,特别是在类似课题中顿悟可以高度迁移。

迁移理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生的认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

▪①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三基。

主要的不同在于,基本结构不仅指一般原理的学习,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②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行去发现材料的意义,从而自主地获得基本原理或规则。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
作用(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

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要是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或有意义。

接受学习的两个条件就是:第一,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应该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或靠机械背诵的。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延伸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延伸
✹程序教学法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延伸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奥苏伯尔的讲解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现代认知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现法教学的优点:有指导的发现法教学具有如下优点:(1)对科学概念与原理的长期保持更稳固;(2)所学知识更具有迁移性;(3)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大;(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5)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练习高级思维。

奥苏伯尔的讲解教学法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新旧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者的先备知识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认知同化
课堂教学的原则: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教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