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姓名
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男,羌族人,44岁,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获得2008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以及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值得一提的是,感动中国的特别奖授予给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忍、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废墟里与死神搏斗,绝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
陈小川:从淡定的表情和灾区群众的欢呼掌声中,我感到他身上体现的公安消防战士职业道德的高尚。
2唐山十三农民兄弟: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 大爱至朴
法国当地时间4月7日中午,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个情景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获得2007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
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3、胡鸿烈钟期荣:散尽家产培养人才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
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台年终重头节目之一,已经举办了六年,《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是第七次举办,活动从去年10月份启动,《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推荐的24名候选事迹从12月1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陆续播出,央视网、新浪网举行的相关网络投票也即时展开,并受到网民追捧,吸引大批网民参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感动中国》主题歌——韩红《感动》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让第一个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里让第一粒微风的进行成为你最深的记忆用所有遗忘的夜风给你迎来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时我的心情写下祝福的话语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1、唐山十三农民兄弟: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大爱至朴宋志永等,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
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
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郑广明、贺晨曦-地震中的“生死恋”

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郑广明、贺晨曦-地震中的“生死恋” 5·12汶川地震中,很多关注地震报道的观众都对一个瞬间印象深刻:一个瘦弱的小伙子随着担架飞奔,脱下自己的短袖衬衣盖在被救女孩身上。
医生给女孩输液时,光着膀子的男孩还不停地对女孩调侃:“现在有两种饮料给你输,一种是可乐,一种是营养快线,你选择哪个呢?”这句逗乐的话让人们在感动之余,记住了在废墟下坚持了104个小时的勇敢女孩贺晨曦,也认识了她的恋人郑广明。
郑广明、贺晨曦:地震中的“生死恋”郑广明今年22岁,在成都做服装销售。
女友贺晨曦26岁,在北川县农业发展银行任出纳员。
5·12特大地震发生前,郑广明正好从成都来北川看望女友。
当天下午2点多钟,贺晨曦如常前往营业厅上班,郑广明则在女友宿舍上网。
两人分开才不到10分钟,这时,灾难发生了。
郑广明感觉房屋摇晃得特别厉害,面前的电脑、桌椅、墙壁就像在波涛中一样,抬头向外望去,郑广明发现整栋房屋已倒塌了一半,不远处的银行瞬间成了废墟。
当时郑广明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电话联络女友,但是没有信号。
郑广明开始沿着废墟,寻找女友,一边呼喊她的名字。
来来回回找了三遍,都没找到。
听晨曦的同事说没有看到她进办公室,郑广明便把寻找的重点转向人群聚集的地方,他跟随人流出了北川,来到绵阳,打听到了晨曦父母住的地方,出现在从未谋面的女友家人面前。
可是,晨曦并没有回家。
绵阳没找到,他马上想到晨曦很有可能还在废墟里,又迅速往北川县城赶。
那时北川已经封锁,余震不断。
为难之际,听说北川农业银行组织了救援队,郑广明立刻跟着救援队的车回到北川。
一进北川就听说县农业发展银行的大楼有生还者。
郑广明冲着废墟大声地喊着晨曦的名字。
5月16日凌晨4点,废墟下传来女友的声音,郑广明惊喜万分。
原来,在地震发生后,贺晨曦当即昏死过去。
醒来时,已经是震后的第四天,她发现顶在自己的背上和腰上的两位原本活着的同事已没有了声息。
就在这时,贺晨曦听到了郑广明的呼喊声,没有想到男友能赶来救自己,晨曦也大声地回喊。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跻身“10位感动中国人物”。
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
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
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
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
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
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
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
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
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
《感动中国2008年度颁奖盛典》由白岩松、敬一丹主持,将于5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张艺谋高举奖杯
神七宇航员是08年的英雄
金晶让人很感动
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推荐委员会成员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推荐委员会成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晓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王振耀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
水均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
刘汉俊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
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孙冰川中央电视台副总编
孙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任卫新著名词作家
庄殿君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
朱玉新华社主任记者
杜玉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谷云龙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主任
罗明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阿来著名作家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陆小华媒介研究专家
陈小川《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陈章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陈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陈彤新浪网总编辑
陈锡添《香港商报》总编辑
金庸著名作家
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台长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绍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贾平凹著名作家
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阎肃著名词作家
梁晓涛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主任梁建增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章启月中国驻比利时大使
崔永元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彭长城《读者》主编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喻国明传媒学者
谢国明《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
濮存昕著名表演艺术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8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8年度1、唐山十三农民兄弟(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大爱至善颁奖辞: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
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2、救灾火线上的尖兵、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的李隆——男儿榜样颁奖辞: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3 、从容指挥救灾、3天3夜没有合眼的北川县长经大忠——中流砥柱颁奖辞: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
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4 、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武文斌——死的光荣颁奖辞: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5 、勇敢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的火炬手金晶——大写尊严颁奖辞: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6 、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书写奥运史上奇迹的火炬手吉吉——点燃生命颁奖辞: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
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7 、让中国惊艳世界的张艺谋奥运团队——华彩惊世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
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8、为中国人圆“太空行走之梦”的神七航天员——傲拓天疆颁奖辞: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9、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韩惠民——这就是爱颁奖辞: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2008感动中国人物

2008感动中国人物唐山十三农民:除夕顶雪救孤城地震灾区徒手刨"亲人"李桂林陆建芬:支教夫妻扎根深山18年武文斌:抗震救灾活活累死经大忠:舍命县长救百姓3天3夜未合眼李隆:绝地助人求生用生命激活生命韩惠民:痴情男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金晶:用残缺身体保护奥运火炬张艺谋奥运团队:北京一夜让中华文明惊艳世界吉吉:把奥运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神七航天员:傲拓天疆圆国人太空行走之梦全体中国人:经历大悲大喜展示坚韧勇敢智慧1: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
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
2: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3: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牺牲”在今天的语境中已经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个英雄主义渐行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建立功勋,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温和灵魂。
4: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经大忠的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姓名、事迹、颁奖词一、大爱至朴十三农民兄弟: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
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
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
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
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
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
二、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男,42岁;陆建芬,女,41岁,夫妻俩均为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
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
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
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三、死的光荣武文斌武文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
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
13万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动……这个战士,就是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
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13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
“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
”武文斌对战友们说。
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
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牺牲”在今天的语境中已经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个英雄主义渐行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建立功勋,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温和灵魂。
四、这就是爱韩惠民韩惠民(痴情男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男,55岁,苏州人。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整整34年。
不过,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的初恋情人……1972年,韩惠民与比他小1岁的吴月瑛同在苏州沧浪区工业淀粉厂工作。
虽然两人彼此从未说过一个“爱”字,但两人已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1974年4月的一天,吴月瑛坐着三轮机动车回厂。
机动车突然侧翻,吴月瑛被抛落在人行道,当场昏迷。
经抢救,昏迷多日的吴月瑛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中枢神经断裂,手术后用钢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
韩惠民在吴月瑛住院的日子里,自己日夜守护在她身边,喂饭、端尿,陪她说话解闷。
出院后,韩惠民也一直悉心照顾她。
吴月瑛瘫痪后的3年多时间里,不少热心人要给韩惠民介绍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谢绝。
吴月瑛多次劝说韩惠民尽快成个家,但他就是不听,他暗下决心,要一直守护着她,哪怕不结婚,也要守护她一辈子!在吴月瑛和她父母的屡次劝说下,韩惠民终于答应找女朋友。
不过他有个前提,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
经人介绍,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
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为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
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34年倾情照料,如今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韩惠民的女儿认了吴月瑛当干妈,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来到吴月瑛家里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的事情。
徐敏芳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走过来,丈夫早已成了吴月瑛的精神支柱,从年轻时的爱情到现在亲人般的依赖,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
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有我们在,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一直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韩惠民的颁奖词: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个特殊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陈淮:啥叫爱?爱就是一生的承诺,就是性命相托。
五、惊世华彩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团队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2005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
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他们的中国式的写意圆了世界一份梦想,这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朱玉: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展示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给他们,现在还不晚。
六、点燃生命吉吉珠峰火炬队(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队运动员。
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国登山队队长。
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西藏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
2008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
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发着队员们神速前进。
队员们的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的预估, 9点10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
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这五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炬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吉吉的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
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把最纯洁的奥林匹克圣火送到最神圣的人类之巅,完成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对心爱之人深深地怀念。
王晓晖: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爱和梦想在把温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类最强之音。
七、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员"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为中国人圆"太空行走之梦")翟志刚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刘伯明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景海鹏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
这三位航天员是经过艰苦的训练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