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红领巾教案
《洗红领巾》(教案)二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

1.让学生分享洗涤红领巾的感受和体会。
2.强调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1.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分享自己在洗涤红领巾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2.在听取其他同学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保持专注,认真倾听。
3.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归纳和劳动教育,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强调,深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明白劳动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个人成长、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示范正确的洗涤动作,让学生观察并模仿。示范完佩戴和洗涤红领巾后,分组进行练习,相互帮助和纠正,以加深对正确方法的掌握。
通过直观的示范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和洗涤步骤。
(三)学生实践
1.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准备好足够数量的红领巾、洗涤用品(如洗衣液、肥皂、水桶、盆子等)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操作。
1.按照教师的分组安排,与组内成员共同进行洗红领巾的实践活动。2.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认真进行洗涤实践。
2.洗涤完成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洗涤效果,看是否有遗漏的污渍或未冲洗干净的地方。
通过洗红领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洗涤技能,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注意到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还有提升空间。可以考虑结合多媒体资源,如视频教程,来展示正确的洗涤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
最后,我反思到,作为教师,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教育。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教授学生正确的洗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3.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公共物品的爱护。
《清洗红领巾》教学设计小学劳动教育

课堂小结:
1.清洗红领巾的方法与技巧:
-正确使用洗涤剂
-控制水温
-掌握清洗力度
2.环保意识:
-节约用水
-减少污染
-正确处理废水
3.安全规范: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请选出正确的洗涤剂使用方法。
- A.直接将洗涤剂倒入水中
- B.将洗涤剂先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倒入洗衣机
2.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责任感:学生通过参与清洗红领巾的活动,增强对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的认识。
4.生活自理能力:学生学会独立清洗红领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环保意识:学生在清洗过程中,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劳动技能,例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他们在生物课上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对环保有了初步的认识。
- C.直接将洗涤剂涂抹在衣物上
-请选出正确的环保措施。
- A.随意丢弃废水和洗涤剂
- B.将废水倒入下水道
- C.使用节水龙头和减少洗涤剂用量
2.填空题:
-请填写正确的清洗红领巾的步骤。
- 1.把红领巾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洗涤剂。
- 2.用手轻轻搅拌,让洗涤剂充分溶解。
- 3.用手轻轻揉搓红领巾,直到污渍被去除。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学生们在清洗过程中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意识到清洗过程中的节水、减少污染的重要性,并将这些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够熟悉,操作不够规范,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下次课,我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强调实验安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小学劳动清洁与卫生《巧手洗红领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动清洁与卫生《巧手洗红领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教育学生要爱护红领巾,建立起“保持好红领巾整洁”、“红领巾由自己主动清洗”的劳动观念。
2.通过观看清洗红领巾视频和教师分步示范,学生初步了解清洗红领巾步骤与方法。
3.通过现场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清洗红领巾的步骤,能自己正确清洗红领巾。
4.培养学生能完成简单清洗小件衣物的自理能力,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评价任务】1.劳动观念:建立“保持好红领巾整洁”“红领巾由自己主动清洗”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能按照正确的步骤逐步自己清洗干净红领巾。
3.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红领巾自己清洗的好习惯,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和习惯。
4.劳动精神:感受劳动创造美和舒适,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初步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内涵。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视频、照片、小盆、肥皂块、洗衣液、长绳、衣夹、奖励小花学生准备:小盆、肥皂块【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导入——体会学会自己洗红领巾的重要性(指向目标1)1.师播放“入队仪式”照片,并回顾“红领巾”的意义。
学生观看“入队仪式”照片,回忆自己刚佩戴上红领巾时的激动心情。
2.师:红领巾和我们的衣服一样会脏,出示不同情境,让学生判断需不需要清洗红领巾。
根据教师出示的情境作出自己的判断。
需要:双手打开举高;不需要:双手交叉放胸前情境一:甲准备清洗只佩戴了半天还很干净的红领巾(不需要)情境二:乙午餐时不小心将菜汤撒在了红领巾上,下午回家后油渍都干了(需要)情境三:丙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衣服上沾了泥渍,红领巾上也是泥渍(需要)情境四:小小很爱惜红领巾,一周过去了,红领巾还比较干净(需要)3.师小结:“红领巾”在不小心弄脏后和固定周期内都是需要清洗的。
那么,大家会自己清洗红领巾吗?学生懂得当一名的光荣的少先队员,保持好红领巾整洁是自己的职责。
“红领巾”在不小心弄脏后和固定周期内都是需要清洗的。
4.师出示课题:“巧手洗红领巾”(通过播放“入队仪式”照片,学生回忆自己刚佩戴上红领巾时的激动心情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当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保持好红领巾整洁是自己的职责。
小学劳动教育二上第三单元 2 《洗红领巾》教学设计

洗红领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二课,红领巾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标志,队员们要爱护它,时刻保持红领巾干净整洁,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掌握清洗红领巾的正确步骤,学会浸泡、涂肥皂、揉搓、晾晒等基本清洗方法,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掌握红领巾的使用规范和清洗红领巾的小妙招。
(2)小组讨论洗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洗红领巾,养成爱护红领巾的好习惯。
(3)体会劳动的不易,感受劳动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洗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热爱劳动意识。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具:课件、展台、水盆、肥皂、红领巾、记录单、晾衣架学生用具:水盆、肥皂、红领巾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三分钟情景剧展示学生上台表演场景1 小霏在课桌前画画,不小心把黑色颜料溅到了红领巾上。
小霏:红领巾脏了,这可怎么办!(抻开红领巾,面露委屈和自责)小楠凑到她面前:不要担心,我们去洗一下。
小霏:可是我不会呀,平时都是我妈妈帮我洗的。
小楠:那我教你吧,我平时都自己洗衣服。
小霏:好呀!(面露喜色)场景2 小楠在水龙头旁教小霏洗红领巾。
小楠:你看,只要及时清洗,方法得当,污迹很快就洗干净了。
小霏:小楠你真厉害,谢谢你帮我洗干净红领巾,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自己洗衣服!学生退场2.同学们,在刚才的情景剧中,小霏遇到了什么问题?预设:她的红领巾被颜料弄脏了。
为什么红领巾脏了,她会那么着急呢?预设:因为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我们每个队员都要爱护它,保持它的卫生整洁,爱护红领巾是爱国的象征,也是对革命先辈的尊重,她的红领巾弄脏了让她觉得自责,因此她十分着急。
是的,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因为这是少先队员的义务,也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
当你的红领巾有污迹时,你是怎么做的呢?预设:家长帮忙清洗红领巾;把红领巾放到洗衣机里洗;自己动手洗但是不知道怎么清洗,洗得不干净。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9课洗红领巾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第9课洗红领巾一、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基本的洗衣方法,了解如何洗红领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3.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2.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劳动,做好洗红领巾。
2.学生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洗红领巾的任务。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好,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2)通过展示一面干净的国旗和一面脏兮兮的国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洗红领巾?(3)以爱国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含义。
2.讲解洗红领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讲解洗衣服的基本方法。
(2)介绍洗红领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要把红领巾泡在清水中;然后,把红领巾放进盆里加洗衣粉或消毒液,用手反复揉搓;最后,冲洗干净,晾干即可。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如勿在洗红领巾时弄伤手指等。
3.组织学生洗红领巾(1)在教室里放置几个洗红领巾的盆和工具。
(2)学生分组,轮流参与洗红领巾的任务。
(3)教师在旁边指导和监督学生的操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洗红领巾方法和注意事项。
4.教学总结(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感受。
(2)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爱国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洗红领巾的方法来感受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洗红领巾的兴趣很高,大部分学生都带着认真的态度完成了洗红领巾的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洗衣方法,而且对爱国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程难度不太适宜,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为了让课程更有针对性,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更多的互动和游戏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项目二任务一洗红领巾(教案)

6.教学延伸:在课后,我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帮助家长分担家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还能培养家庭责任感。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反映家长对他们的洗涤成果不够满意,这说明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还需要更好的衔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洗涤红领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洗涤红领巾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洗涤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教师在旁观察指导,及时纠正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红领巾象征意义的理解: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可能理解不深。
-通过讲解红领巾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红领巾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项目二任务一洗红领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红领巾脏了不知道怎么洗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洗红领巾的奥秘。
-乳化:解释清洁剂如何将油污等非极性物质转化为微小的悬浮颗粒,便于清洗。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清洁剂的重要性。
《洗红领巾》教案

《洗红领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并能正确佩戴红领巾。
2. 掌握正确洗涤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展示图片、讲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欲望。
3.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红领巾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责任意识。
3. 培养学生勤劳、自立、自信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和正确佩戴方法,洗涤红领巾的步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劳动课,学生年龄较小,对劳动课的认识和理解有限。
大多数学生对红领巾的象征意义和正确佩戴方法不太了解,也缺乏正确洗涤红领巾的经验和技巧。
此外,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尚未形成,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培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红领巾的象征意义,你们还记得吗?请举手回答。
2. 学生:红领巾代表团结、友爱、勇敢等等。
3. 教师:很棒!红领巾代表着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正确佩戴红领巾和洗涤红领巾。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张红领巾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
(教师展示红领巾图片)二、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1. 教师:现在,我将向大家介绍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模仿我的动作。
2. 教师:首先,将红领巾折叠成三角形,并将中间的角向内折叠。
3. 教师:然后,将红领巾围绕脖子,两端交叉在胸前。
4. 教师:最后,将两端打个结,确保红领巾固定在脖子上。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正确佩戴)三、红领巾的洗涤方法和步骤1. 教师:现在,我将把你们分成小组,请你们讨论红领巾的洗涤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中)小组A:我们认为首先要将红领巾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肥皂轻轻揉搓,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劳动:洗校服红领巾(教案)

劳动:洗校服红领巾(教案)这是一篇劳动课教案,主要介绍学生如何正确洗校服红领巾的方法。
本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组织劳动课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服红领巾的材质和特点;2、掌握正确洗涤方法,避免损坏;3、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校服红领巾的材质和特点;2、掌握正确洗涤方法,避免损坏。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渍;2、如何避免损坏校服红领巾。
四、教学准备:1、校服红领巾;2、洗衣粉、漂白水等洗涤用品;3、教学PPT。
五、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问道:“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校服和红领巾吧?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洗涤它们呢?对于校服红领巾这种爱校物品,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洗涤呢?”2、知识讲解:接着,老师重点讲解校服红领巾的材质、颜色、特点以及正确洗涤方法。
同时,老师还讲解了如何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渍,比如饮料、油污、墨水等。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图片和PPT进行辅助说明。
3、操作演示: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老师可以进行操作演示,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洗衣机和洗涤用品,并演示如何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渍。
演示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带着他们一同操作。
4、合作实践:在操作演示完成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践。
每个小组都可以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正确地洗涤校服红领巾,并且要注意避免损坏。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分享总结: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与指导。
在实践完毕后,老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分享总结,讲述自己的收获以及对于正确洗涤校服红领巾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劳动课教学中,我通过引入、知识讲解、操作演示、合作实践和分享总结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正确洗涤校服红领巾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红领巾
授课教师:伍兰花
授课班级:三年级
授课时间:2012.3.2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10人,轻度智障学生2人,中度智障学生4人,其余均属于重度智障学生。
其中卢金香、方源秀、兰宝妹、熊罗伟、和张雄钦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好,此类学生属于A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是:王国伟、巫锡涛,雷金娣、赖威年和付方英,此类学生属于B类。
教材说明:本课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劳动技能》三年级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本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洗红领巾”这一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洗红领巾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指导学生洗红领巾时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讲练结合的方法;内容直观、形象。
图片展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了洗红领巾的顺序和方法,从而能更好的、更快的掌握自我服务的能力,最后儿歌朗读更好的让学生牢记应勤洗红领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红领巾。
2、使学生学会洗涤红领巾。
3、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养成爱劳动习惯。
4、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重点、难点:
让孩子知道洗红领巾的几个程序。
三、教具
洗衣盆、肥皂、清水、脏红领巾、衣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我入队了>>.
2、“同学们入队了,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谁知道红领巾代表什么?它为什么是红色的?”(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
红色表示由革命先烈的献血染成的。
)
“同学们要爱护红领巾。
红领巾脏了应该自己洗。
同学们还不会洗红领巾,今天就教你们洗红领巾的方法。
”
出示课题:洗红领巾。
(二)指导学生学习洗红领巾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最后让学生轮流说说洗红领巾的方法。
1、往盆里倒入少量的水,将红领巾放进水中浸湿;
2、把红领巾捞出来稍拧一下,涂上肥皂来回搓洗;
3、用清水将红领巾漂洗干净;
4、将红领巾轻轻拧干,展平,拉平,搭在绳子上,用夹子夹住晾晒。
小结步骤:(一泡二抹三搓四拧五晾)
(三)组织学生操作练习
1、将盆和小肥皂分发给学生。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洗红领巾。
3、指导学生将红领巾晾晒在绳子上。
4、让学生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洗红领巾的
(四)总结
1、比一比谁的红领巾洗得最干净,搭得最平整。
2、学儿歌:
红领巾,天天戴,
自己洗,自己晒。
少先队员爱劳动,
老师父母都喜爱。
3、提出要求:“回到家应该自己洗红领巾,以表达对红领巾的热爱,而且要
经常洗,使红领巾总是保持干净整洁。
4、对于表现好的同学提出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