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部编)《三大改造》ppt精美课件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原因:个体农业经济分散、落后,影响农业生产发 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改造方式:组织、引导个体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改造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改造实质: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 业生产合作社。 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改造实质: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家:促进工商业发展, 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 农业改造方式:组织、引导个体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2%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我们厂里也好了,实行公私合营后,公方经理给俺们工人涨了工资和福利,干活的条件也好了,工人们现在干劲可大了!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1949年,1954年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我们还用原来的机器,现在产量都超过设计能力的40%了。 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4.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
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单元一、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P14)1.时间:1956年底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二、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P23)1.时间:1978年2.内容(原因):思想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组织上: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3.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三、了解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P29)1.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我国外交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间:1971年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创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四、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和平主题:(P3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为总体和平,局部动乱。
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2.发展主题:(P36)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五、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P32)1.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P32)六、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P36)1.发达国家——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北半球)2.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半球)3.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七、、分析造成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原因及对策(P36)1.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根源)历史上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国际贸易的不等价交换;国内战乱和不稳定的环境;沉重的债务负担等2.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发展自己,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第二单元八、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P46 P50)1.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是关键因素,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处理上述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失误,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
我党当时并没有直接认识到错误, 因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客观上 于1961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钢 煤 发电 原油
主要产品的增长
1957 535万吨 1.3亿吨 193亿度 146万吨
1966 1223万吨 2.3亿吨 676亿度 1132多万吨
失误的原因:
1.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认识不足。 2.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3.急于求成 4.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 高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 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左”倾错误 的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5.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模范人物的代表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讨论:
1955年—1965年,中共有哪 些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失误的探 索?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什么启示?
当堂训练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 C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 年 D.1958年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 C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3.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D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

B.完全没收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任意组合
课堂训练
D 3.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公私合营 B.没收官僚资本 C.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 D.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4.下列对三大改造的实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结合材料,归纳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
材料一: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
设计能力的90%;工现人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国很家差,资本家还经常打
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
得可怜提。高资工本资家和凭什福么利还待能遇剥削工人啊?发国展家工得商赶业快、给解我放们生想产个力办法啊!
课堂训练
D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随着工业化起步,为提高社会主义公有制水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
迅速迈开了步子。其中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C (
)
A.实行公私合营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1956年), 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完成)。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合材料,说出国家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根据材料,思考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时间:2分钟)
三大改造ppt课件

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主席送喜报
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 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习题巩固
1.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 C.生产合作社
) D.公私合营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方式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 结果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1954年起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方式 公私合营
创举 赎买政策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 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5.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本课作业
1.订正第五课自学提纲; 2.《填充图册》第五课全做;
注意:所有题目都抄题,不画图,不抄表格, 综合探究不抄材料;
第5课 三大改造
自主学习 · 一
阅读课文:找出三大改造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根据时间, 思考三大改造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1分钟)
开始时间: 1953年
完成时间: 1956年底
背景: 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4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千有斤多重大的胆大,地南有瓜多高产”
“大跃进”时期农业
足全就肥
“高产卫星”宣传
够社是猪
画
吃杀鼻赛
半一子大
年口短象
“大跃进”时的宣传漫画
深耕细作产量高, 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弯了腰。
1.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 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某地院门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的对联依 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
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 早应该书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 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三大改造的完成
图一 农民申请 加入农业合作社
农业: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
主要表现:
工业: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
影响: 各部门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 水平普遍下降。
当时人民对总路 线,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的热情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第五课《三大改造》

1、掌握三大改造的原因、方式、时间、结果、意 义、存在的问题。
2、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
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改造
1、原因:
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 生产发展,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 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 工具。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 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 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 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⑴、时间: 1954年起
⑵、主要形式: 公私合营
赎买
(3)、成就: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占有的生
2、特点:
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 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农民为农业合作社挂牌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二)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 背景: 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结果: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兰州市民族服 装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分别是什么?
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的时间及详细内容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二、过渡时期(1953~1956);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重要会议:中共一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共三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加以概括中共七大——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全面概括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国家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的矛盾中共八大——董必武——健全法律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党“六大”——莫斯科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八七会议——汉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过渡时期总任务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方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党中央领导是正确的1947年——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中共重要会议:1.中共的诞生(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中诗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 ,坐着瓜皮过黄河
●类似的图片、漫画曾大量地出现在当时的权威 报刊杂志上,它说明了什么?(当时社会上弥漫 着怎样的风气?)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 “左”倾严重泛滥。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4. 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左”倾错误 的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5.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模范人物的代表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讨论:
1955年—1965年,中共有哪 些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失误的探 索?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什么启示?
新兴工业
电子计算机工业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第一枚导弹核实验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邓稼先
焦裕禄
王 进 喜
雷 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 素,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1959-1961):
年度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4000亿斤 3400亿斤 2870亿斤 2950亿斤
比上年减少
600亿斤 530亿斤
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失误,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
我党当时并没有直接认识到错误, 因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客观上 于1961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钢 煤 发电 原油
主要产品的增长
1957 535万吨 1.3亿吨 193亿度 146万吨
1966 1223万吨 2.3亿吨 676亿度 1132多万吨
成功: 1.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中共八大关于党和人民主要任务的分析; 3.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失误: 1.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2.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启示: 1.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 2.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
失误的原因:
1.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认识不足。 2.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3.急于求成 4.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居民将自家的铁器送去炼钢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 高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 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
默写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缺点? (课本最后一段)
提问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 3.什么是和平赎买政策?这种政策有什么作用?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
南京长江大桥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1.列举三大改造改造了哪三个方面?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
1956年底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背景:
1.中共“八大” 时间: 1956 内容: 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意义: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 1958年总路线 内容:
评价:
3.探索中的失误
原因:
表现: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2.模范人物: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本课小结
本课全面介绍中国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着重叙述 了其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和严重失 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同时也再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和先进模范人物。
讨论: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所制定的任务是正确的。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评价:
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 落后的愿望。
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客观实际不一定能实 现。
……
中共八大背景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 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时间
1956年
中共八大会址
八大会场
出席八大的部分领导人
八大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当堂训练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 C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C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3.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