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自动化测试理论及其实现

合集下载

软件开发行业智能化代码与测试方案

软件开发行业智能化代码与测试方案

软件开发行业智能化代码与测试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3)第2章相关技术概述 (4)2.1 代码技术 (4)2.1.1 传统的代码技术 (4)2.1.2 智能化代码技术 (4)2.2 智能化测试技术 (4)2.2.1 自动化测试 (5)2.2.2 智能化测试 (5)2.3 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5)第3章智能化代码方法 (6)3.1 基于模板的代码 (6)3.1.1 代码模板设计 (6)3.1.2 代码模板应用 (6)3.2 基于模型的代码 (6)3.2.1 模型构建 (6)3.2.2 模型映射与转换 (6)3.3 基于机器学习的代码 (7)3.3.1 数据准备 (7)3.3.2 模型训练与优化 (7)3.3.3 代码 (7)第4章智能化代码框架 (7)4.1 代码框架设计 (7)4.1.1 框架架构 (8)4.1.2 框架流程 (8)4.2 关键技术选型与实现 (8)4.2.1 需求分析技术 (8)4.2.2 设计模型转换技术 (8)4.2.3 代码技术 (8)4.2.4 代码质量评估技术 (9)4.2.5 代码优化技术 (9)4.3 框架功能评估 (9)第5章代码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9)5.1 Web开发领域 (9)5.1.1 自动前后端代码 (9)5.1.2 基于元数据的CRUD操作 (9)5.1.3 RESTful API的自动化 (10)5.2 移动开发领域 (10)5.2.1 交叉平台应用开发 (10)5.2.2 原生界面组件自动 (10)5.2.3 业务逻辑层的代码复用 (10)5.3 大数据开发领域 (10)5.3.1 数据处理流程自动化 (10)5.3.2 机器学习算法代码 (10)5.3.3 SQL到MapReduce的代码转换 (11)第6章智能化测试方法 (11)6.1 单元测试智能化 (11)6.1.1 自动化测试用例 (11)6.1.2 代码质量评估 (11)6.1.3 测试结果分析 (11)6.2 集成测试智能化 (11)6.2.1 测试场景识别 (11)6.2.2 接口测试智能化 (11)6.2.3 异常场景测试 (12)6.3 系统测试智能化 (12)6.3.1 压力测试与功能测试 (12)6.3.2 安全测试 (12)6.3.3 兼容性测试 (12)6.3.4 用户体验测试 (12)第7章智能化测试框架 (12)7.1 测试框架设计 (12)7.1.1 框架架构 (12)7.1.2 关键技术 (13)7.2 测试用例策略 (13)7.2.1 代码分析 (13)7.2.2 数据挖掘 (13)7.2.3 测试用例 (13)7.3 测试结果分析与优化 (13)7.3.1 测试结果分析 (13)7.3.2 测试优化 (14)第8章智能化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14)8.1 功能测试 (14)8.1.1 自动化测试脚本 (14)8.1.2 代码缺陷检测 (14)8.1.3 回归测试 (14)8.2 功能测试 (14)8.2.1 自动化功能测试 (15)8.2.2 功能瓶颈分析 (15)8.2.3 功能预测 (15)8.3 安全测试 (15)8.3.1 安全漏洞扫描 (15)8.3.2 安全合规性检查 (15)8.3.3 防护策略优化 (15)8.3.4 安全态势感知 (15)第9章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15)9.1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智能化代码与测试 (15)9.1.1 背景介绍 (15)9.1.2 智能化代码 (16)9.1.3 智能化代码测试 (16)9.2 案例二:某金融系统智能化代码与测试 (16)9.2.1 背景介绍 (16)9.2.2 智能化代码 (16)9.2.3 智能化代码测试 (17)9.3 案例总结与分析 (17)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代码技术发展趋势 (17)10.2 智能化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18)10.3 软件开发行业智能化展望 (18)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
I SSN 1 0 — 0 4 9 3 4 0
E m i x l cc . tn — al  ̄ @ cc e. : n c
h t : w . n sn t l t / ww d z . e. l p/ e
C.,tKwd den7 / 脑3 与 术 o u2 np eenT, o6 电 知 技 m e oe b r2 1 hl 1 7 4 识 p r l a cPo g  ̄ V 1 N . , e tm e 0 0 P . 4 — 0 o6 o 5 S
t lortm sa ly e . he ag ih i na z d
Ke r s o t r et g g n t g r h y wo d :s f wa ets n ; e e ca o i m; et a e i i l t ts c s
软 件 测试 是软 件工 程 的一 个 范 畴l 作 为保 证 软 件 质 量 和 可靠 性 的 重 要 手 段 , 整 个 软 件 生 命 周 期 中 占有 重 要 的地 位 , l 1 , 在 占整 个 开 发 成 本 的 6 %以 上[ 特 别 对 于航 空 航 天 , 事 国防 等 性 命 攸 关 的 系统 , 测试 费用 甚 至 高 达 所 有 其 它 工程 开 发 阶段 费 用 总 和 的 3 0 Z l 。 军 其 到5 脚 倍 。软 件 测 试 是 一个 复杂 的过 程 , 要 耗 费 巨 大 的人 力 、 力 和 时 间 。测 试 人员 需要 设 计 、 行 、 析 大 量 的测 试 用 例 , 而测 需 物 执 分 因 试 效 率很 低 , 得软 件 测 试 阶 段 的 费用 居 高 不 下 , 占整 个 软 件 开 发 成 本 的 4 %一 0 使 约 0 5 %。 因此 , 高 软件 测 试 工 具 的 自动 化 程度 是 确 提 保 软 件 开发 质 量 , 降低 软 件 开 发 成本 的重 要 手 段r n e n . eg n t lo i m n r d c d i h o ma o f etc s s a g n t l o t m ae n a ts a s o eo ei o t t t a m a s Th e e cag r h i ito u e n t e f r t n o s ae, e e i a r h i b s d o et i t s i t c gi s

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随着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传统的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手动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人为疏漏。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与实现,并分享一些实用的经验。

一、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在开始设计测试自动化工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对软件测试的目标、范围和交付物的定义,以及测试环境和资源的要求等方面的考虑。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测试自动化工具所需要具备的功能。

1. 测试用例管理:测试自动化工具应能够方便地管理测试用例,包括用例的编写、执行和结果记录等功能。

同时,它还应支持用例的批量执行和回归测试,以提升测试效率。

2. 自动化脚本录制和回放:对于非开发人员来说,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测试自动化工具应提供简单易用的录制和回放功能,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创建自动化测试脚本。

3. 多平台支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往往需要在多个平台上进行测试,如PC端、移动端等。

因此,测试自动化工具应具备跨平台的能力,以提供全面的测试覆盖。

4. 异常自动报警:当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测试自动化工具应能够自动报警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保障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5. 数据驱动测试:对于大规模的测试用例,手动编写每个测试用例可能是一项繁琐且重复的工作。

因此,测试自动化工具应支持数据驱动测试,可以通过读取测试数据文件来执行不同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可复用性。

二、选择合适的测试自动化工具在进行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设计和实现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作为基础。

当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测试自动化工具,如Selenium、Appium、Jenkins等。

我们需要根据项目需求、技术栈和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根据经验,Selenium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广泛应用的Web前端自动化测试工具,而Appium则用于移动端应用的自动化测试。

基于需求建模的联锁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需求建模的联锁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对于联 锁 软件 中涉及逻 辑关 系 比较 复杂 、参 与
2个 状态 ,如 表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继 电器 的 吸起 和 落下 。针 对 上 述 特 点 ,提 出 了一种采 用 线性关 系 的抽象 技术 进行 需
的输 入信 号量 较多 的程 序 ,要对 其按 照 完全 组合 的 形 式 进行 验证 和测试 是 不现 实 的 ,特 别 是在 人工 执
具有如下特点 :①输入域的变量数 目较多 ; ②逻辑
关 系 比较 复杂 ,但 只涉 及或 隐含 与 、或 、非 3种 运 算 ;③ 输 出域 和输 入域 的变 量取 值简 单 ,通 常只 有
为 例 ,研究 出站 信号 机 的显示 逻辑 。 出站信号 的输 出状态 一般 由 2部 分输 入状 态决 定 :一是 开放信 号
相 应 的软件 测试 平 台结合 , 自动执 行完 成其 测试 和 结 果分 析 的技术 。
用 例 ,不但 涉 及 的测试 用例 数 目很 大 ,而且 对其 结 果 的判断更 是 需要 很大 的工 作量 。该 部 分联 锁软 件
1 需 求 建模 及 判 定 表 生 成
在 此 以某 客站 和货运 到发 场之 间 的出站信 号机
助 理 研 究 员
徐登科

姚亚平
齐 志华
郑长宗
要 :基 于需 求的 测试是 软件 测 试 的本质 。通过 采 用线性 关 系抽取技 术 的 需求建模 方 法 ,设 计
出一种 以需 求驱动 生成 测试 用例 ,并 结合相 应 的软件 测 试平 台,完成 其 自动执行 的 测试技 术 。该 技 术能 够对联 锁 软件 中逻 辑 关 系比较 复 杂 的需 求进 行 整理 和化 简,并 能够 以最 小数 目的测 试 用例

如何在测试中实现自动化

如何在测试中实现自动化

如何在测试中实现自动化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保证测试质量、降低测试成本,实现测试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在测试中实现自动化呢?首先,要明确测试自动化的目标。

这是整个自动化测试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我们需要思考,通过自动化测试,是希望提高测试的覆盖率,还是加快测试的执行速度,亦或是降低人工干预的程度?不同的目标将导致不同的自动化策略和技术选择。

在明确目标之后,就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精心设计。

好的测试用例是实现有效自动化测试的关键。

测试用例应该具有清晰的步骤、明确的预期结果和适当的边界条件。

同时,要对测试用例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将那些重复执行频率高、执行步骤相对稳定的测试用例优先纳入自动化的范围。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至关重要。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如 Selenium 用于 Web 应用的自动化测试,Appium 用于移动应用的自动化测试,JUnit 和 TestNG 用于单元测试等等。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考虑工具的功能、易用性、兼容性、社区支持等因素。

同时,也要结合项目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语言来做出选择。

有了工具之后,就需要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

一个好的框架可以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读性。

框架通常包括测试数据管理、测试用例执行引擎、测试结果报告等模块。

在搭建框架时,要遵循良好的设计原则,如分层架构、模块化设计等。

然后,进行测试脚本的开发。

这是实现自动化测试的核心环节。

在编写测试脚本时,要保证脚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尽量使用清晰简洁的代码结构,添加必要的注释,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扩展。

同时,要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确保测试脚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正确地终止并报告错误。

测试数据的管理也是自动化测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测试数据应该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独立性。

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管理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与测试脚本分离,提高测试脚本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

如何实现自动化测试

如何实现自动化测试

如何实现自动化测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开发也越来越火热。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高质量的测试可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质量,从而保证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

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难以覆盖到所有的测试需求。

而自动化测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种测试任务,使软件开发过程更加快捷、高效。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自动化测试。

一、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在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具是否易用2.工具是否支持测试的所有类型3.工具是否支持不同平台的测试4.工具的价格5.工具是否易于维护根据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常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有Selenium、Appium、TestComplete等。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选择,例如:网上查看各种论坛的讨论,查看社区的反馈和使用案例等。

二、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自动化测试的关键部分就是编写测试用例。

为了让测试脚本更容易编写和维护,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脚本的结构要清晰2.测试脚本要有良好的注释3.测试脚本要有等待时间,以便更好地模拟用户操作4.测试脚本要有良好的异常处理机制5.测试脚本要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平台上运行根据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编写自己的自动化测试脚本。

需要注意的是,编写测试脚本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三、集成自动化测试到持续集成流程中自动化测试需要与其他软件开发流程集成,例如版本控制、构建和部署等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自动化测试,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的关键是自动化测试工具和CI工具的集成。

例如,在Jenkins中,我们可以使用Plugins插件实现Selenium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集成。

通过持续集成中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集成,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测试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从而减少了测试人力成本2.测试覆盖范围可以大大提高3.测试结果可以自动化报告4.可以加快软件的发布速度四、优化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和维护自动化测试脚本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脚本性能要优化2.测试脚本要自动化并发测试3.测试脚本要支持不同测试环境根据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自动化测试脚本。

LabVIEW与软件测试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

LabVIEW与软件测试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

LabVIEW与软件测试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手动测试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自动化测试成为了软件行业的主流趋势。

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环境,能够与软件测试结合,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极大地提升了测试效率。

本文将介绍LabVIEW与软件测试的结合,以及它们如何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

1. 软件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概述软件测试是通过验证和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适应性来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过程。

而自动化测试是使用软件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自动化测试具有高效、准确和重复执行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中。

2. LabVIEW介绍LabVIEW全称为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开发的图形化编程环境。

LabVIEW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和工具,支持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控制和测试等应用领域。

通过图形化编程,用户可以轻松快速地开发应用程序,甚至无需编写传统的文本代码。

3. LabVIEW在软件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LabVIEW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因此在软件自动化测试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自动化地进行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集成测试和回归测试等。

LabVIEW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如GPIB、USB、以太网等,以及多种编程语言和软件平台的集成,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LabVIEW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优势LabVIEW的图形化编程环境使测试用例的设计变得简单直观。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拖拽和连接各种功能模块,快速构建测试用例的框架。

LabVIEW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工具箱和函数库,包括信号生成、数据采集、界面控制等,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并调用适当的工具。

自动化测试的实现方法

自动化测试的实现方法

自动化测试的实现方法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测试已经成为了软件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比于传统的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用例重复执行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但是,要想实现自动化测试,必须要掌握一些实现方法。

一、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测试工具。

市面上有很多自动化测试工具,包括开源的和商业的。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

一般来说,自动化测试工具应当具有易学易用、支持多平台和多浏览器的特点,并且能够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报告。

二、编写测试脚本测试脚本是实现自动化测试的关键。

测试脚本是一组指令集,用于模拟测试过程,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结果报告。

测试脚本可以用多种编程语言实现,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Python、Java、JavaScript等。

编写测试脚本需要对编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要考虑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三、选择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指测试执行时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对于不同的测试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环境。

一般来说,测试环境应当与实际应用环境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测试软件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建立测试用例库自动化测试用例与手动测试用例的思路有所不同。

手动测试用例主要是根据人的经验编写出来的,而自动化测试用例则需要根据软件的特定需求设计。

建立测试用例库可以提高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重复使用率。

测试用例库的设计需要细致考虑各种可能的测试场景和异常情况,并且要提高测试用例生成的自动化程度。

五、执行自动化测试执行自动化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流程和测试规范。

测试流程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脚本编写、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执行和测试结果分析等环节。

测试规范则包括测试用例命名规范、测试脚本命名规范、测试报告格式规范等。

执行测试时需要按照测试流程和测试规范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自动化测试理论及其实现
【摘要】本文阐述了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基本理论及实现过程,并对其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关键词】软件自动化;测试理论;实现与应用
1.前言
在过去,软件测试基本都是由开发人员自己或者专门的测试部门进行检测的,程序开发员及相关部门要消耗大量时间来对软件进行开发测试,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

因此,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开发与测试人员的软件测试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促进软件测试流程的简化,逐渐摆脱复杂的人力测试,推动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2.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实现
2.1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概念及测试理论
测试自动化指的就是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及其他有效的测试方法,根据测试工程师的原定计划开展自动测试工作,进而达到减少手工测试工作量,促进软件测试质量提高的目的。

软件自动化测试是一项新型软件测试的技术,根据测试的需要,可以调整测试系统运行的环境,接着根据测试的需求和目的对相关的程序功能进行测试,然后通过设置好的系统程序对需要测试的软件进行测试,主要运用在软件的开发完成之后的测试与维护测试。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工作原理就是要通过应用专用的软件工具来进行软件测试工作,取代以往的手工测试,实现对软件性能及质量的验证,判定其是否满足预定需求。

软件自动化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为根本目的,为软件的实际质量提供保证,通常可以通过可视用户界面或者直接命令实现对脚本的使用,有效应用相关代码完成对应用程序的驱动,完成软件自动化测试工作[1]。

2.2回归测试自动化理论
回归测试是软件测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我们对代码进行修改或者对软件硬件平台进行变更亦或是更换硬件配置时,就一定要开展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作为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整个软件测试工作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在软件快速更迭开发过程中,软件新版本经常需要连续发布,这就使回归测
试的开展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软件越接近发行,经历过的测试次数就越多,如果在这时候发现软件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就不得不把之前开展过的测试工作再重新进行一次,这就大大增加了软件测试的工作量。

所以,我们必须要选择有效的回归测试方法来促进回归测试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2.3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及实现
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可以根据机制的不同划分为侵入式测试技术以及非侵入式测试技术。

侵入式技术通常利用某种方法对内部代码进行修改,对其运行环境开展有效控制,非侵入式测试技术则多应用于软件监视及检查工作,而不是对软件内部的具体结构和内部代码进行修改。

软件自动化测试一般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例如IBM的RQM、RFT以及RPT等就能够实现对测试脚本的提供,并针对目标应用程序进行有效测试[2]。

软件测试人员以及软件开发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测试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自动化测试需求。

企业从开始设想应用自动化软件测试,到最终实施软件自动化测试,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企业的软件自动化测试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改进,应用各种软件测试技术循序渐进地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

在实施软件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例如:刚开始应用自动化测试原理时,我们就将测试项目进行全面覆盖,随着实施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这样的实施方式与企业实际不相符,很难得到有效实施,于是我们开始考虑对各个测试项目进行具体评估。

再如,软件开发部门应用的软件测试工具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也是在应用了十几个测试版本之后才开始慢慢稳定,应用起来也比较简易,在进行多次测试和反复修改之后,才产生了现阶段我们所需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软件,真正满足自动化软件测试需求。

现阶段,本企业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在软件版本测试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对软件版本进行颁布以前,本企业的软件测试工作除了包括对基本功能的测试工作以及修改点测试等各项测试项目之外,还增添了一项测试项目,即自动化测试,通过使用上述测试技术以及测试工具,大概可以缩短我企业一半的软件测试周期,大幅度提升企业软件测试效率,使企业软件能够提前进行发布,也促进企业生产时间得以提前,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

3.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具体应用
软件自动化测试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具体应用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实现与应用
3.1自动化测试的主要应用
自动化测试是在程序开发员开发出新的软件之后,除了进行简单的人工测试之外,就要进行自动化的测试,并且自动化测试系统在进行测试的时候会受到网络稳定状态的影响,因此,自动化测试要不受到网络环境影响,并且输入测试的内容与输出测试的结果必须一一对应,那么这部分软件就可以通过自动化软件测试系统来进行测试,并且测试的时间也会缩短,同时提高工作效率[3]。

3.2自动化测试的主要应用工具
现阶段,我们主要应用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主要有白盒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管理工具等。

黑盒测试工具主要由功能测试工具以及性能测试工具组成。

黑盒测试工具通常通过测试脚本的录制及回放实现对用户操作过程的模拟,再把被测试系统的输出结果记录下来,跟原来制定的标准进行对比。

此类测试工具主要以Rational公司生产的TeamTest以及Robot Compuware公司制造的QACenter作为典型代表。

白盒测试工具通常以代码作为主要测试对象,测试工作中挖掘出的缺陷能够定位到代码级,按照测试工作原理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将白盒测试工具划分为静态工具以及动态工具。

静态工具针对代码进行直接分析,采用语法扫描方法开展代码分析工作,针对与编码规范不符的地方则无需运行代码,不用对其进行编译链接,直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静态测试工具以Telelogic 公司的LogiscoPe软件以及PR公司的PRQA软件为主要代表。

动态测试工具则以Compuware公司的DevPartner软件以及Rational公司的Puri系列为主要代表。

测试管理工具一般用来对测试需求、计划以及用例、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负责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

此类测试工具主要以IBM Rational公司制造的Test Manager以及Mercury公司制造的Test Director软件作为主要代表[4]。

3.3回归测试自动化理论的应用
回归测试自动化即使用测试工具,实现自动选择测试用例开展回归测试。

本企业在实现回归测试自动化时,通常使用RQM、RFT等测试工具,利用其捕获用户操作功能以及自动回放用户操作功能,促进回归测试有效性的提高。

捕获功能以及回放功能能够将用户在开展测试过程中的具体输入操作完整记录下来,保存软件的响应记录,在我们进行软件修改,再次运行该软件时,就可以通过测试回放功能将之前的输入操作再次应用到新的测试操作中,同时对前后几次测试的响应情况进行自动对比,假如响应出现差异,则表示对该软件的修改存在新的错误[5]。

此外,本企业在进行软件回归测试自动化时,重视测试用例的优化,在整组测试用例中选取用例开展回归测试,将测试用例的数量尽量扩大,尽量减少测试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回归测试效率及有效性。

3.4软件自动化在稳定软件测试以及重复性测试中的应用
在对一个测试进行自动化之前,要明确这个软件的实际用途是不是适用与软件自动化在稳定软件测试以及重复性测试中的应用,如果这个测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重大变化就不需要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革。

因为应用程序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导致自动化测试代码跟着改变。

如果一个测试被重复的使用,并且工作量大且不方便就需要将这个软件进行自动化。

4.编辑自动化测试脚本
自动化的软件测试工具在使用之后,首先要做的是编辑自动化测试的脚本,要求脚本覆盖更多的测试项目,并且在编辑格式中要可以兼容不同项目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有新的产品与新的项目时,可以简单的修改与还原原来的脚本,从而使得后续脚本的维护与更新工作量大大的减少。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脚本编辑的简易操作性,由于脚本不是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编辑,几乎是全部的测试人员一同进行的,倘若脚本的格式与内容太复杂,就会使得最终脚本不一致,从而影响到自动化测试软件的规范性,因此,在进行脚本的编辑之前,必须要制定自动化测试的脚本规范,使得编辑的脚本具有统一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产品具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发出简单灵活、成本低并且兼容性强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合理的应用到软件的测试工作中,提高软件测试的工作效率,加强软件的测试能力,从而实现节约成本与实现软件检测的目的,同时还要保证软件的质量,使得在软件自动化测试下的软件在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从而提高软件的使用率,为开发商提供更好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毅,王挺.浅论软件企业的自动化测试[J].浙江水利科技.2010,03(03):256-336
[2]季淑引.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4(20):256-548
[3]冯伟,李波,何倩.软件测试自动化应用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05(02):589-669
[4]李敏.在软件测试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07(55):758-625
[5]史永莉,陈元琰,罗晓曙,蒋志刚.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案的效益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10,08(06):455-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