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词
唐诗20首最有名的诗词

唐诗20首最有名的诗词1、《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黄鹤楼/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代古诗词精选(27首)

唐代古诗词精选(27首)1.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一《赤壁》杜牧〔唐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二《金陵图》韦庄〔唐代〕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3.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三《乌衣巷》刘禹锡〔唐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唐代古诗词精选篇四《月夜》刘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五《零陵早春》柳宗元〔唐代〕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6.唐代古诗词精选篇六《关山月》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七《流莺》李商隐〔唐代〕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8.唐代古诗词精选篇八《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唐代古诗词精选篇九《旅宿》杜牧〔唐代〕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0.唐代古诗词精选篇十《山石》韩愈〔唐代〕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古代经典诗词大全

古代经典诗词大全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成就。
它们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部分古代经典诗词,让您领略其中的风采。
一、唐代诗词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明月的壮美。
2.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和社会困顿的情感。
二、宋代诗词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大美的憧憬。
4. 辛弃疾《永遇乐》云中君不见,河间明如昼。
闾阎扑地声,何时随风逝。
这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
通过描写云雾、河水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辽阔人生的感叹和思索。
三、元代诗词5. 窦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前有樽酒邀明月,我辈文章得鳞凤。
这是元代著名作家窦牺的《水调歌头》。
他以明月、酒为象征,表达了对文人境界和文学成就的追求。
6. 邓拾遗《玉楼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半壕春睡足,疑是花非花。
这是元代著名作家邓拾遗的《玉楼春》。
通过描绘宫廷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年华的怀念和追求。
四、明代诗词7. 纳兰性德《浣溪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明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通过描绘秦淮河边的夜景,表达了对古代乐府文化的怀旧之情。
8.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明代著名作家杨慎的《临江仙》。
通过描绘长江壮丽的景色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兴衰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唐多令十首

唐多令十首唐多令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多用于演唱诗词,尤以唐代最为盛行。
唐多令的曲调优美动听,常常用于表达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
下面是十首脍炙人口的唐多令,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经典之作。
1.《相思令》相思令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
这首诗表达了男女之间因相思而引发的情感纠结和思念之情,曲调婉转动听,令人陶醉。
2.《长相思令》长相思令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以其细腻、柔美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这首诗描述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深情思念,曲调悠扬动人,富有浓厚的离愁别绪。
3.《忆江南令》忆江南令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以其写景描绘的细腻和对故乡的深情表达而著名。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对故乡江南的怀念之情,曲调优美婉转,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
4.《回乡令》回乡令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的作品,以其朴实而真挚的表达方式而广受欢迎。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回乡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曲调明快活泼,令人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
5.《相见欢令》相见欢令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作品,以其对爱情的温柔表达而被广为传唱。
这首诗描述了主人公与恋人相见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曲调轻快欢快,令人心情愉悦。
6.《长恨歌令》长恨歌令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以其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讴歌而著名。
这首诗以杨贵妃的身份,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情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曲调悲怆动人,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
7.《闺怨令》闺怨令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的作品,以其细腻而深情的描写方式而广受赞誉。
这首诗描绘了闺中女子因相思而困扰的心情,曲调婉转柔美,令人感受到女性内心世界的柔情似水。
8.《卜算子令》卜算子令是唐代文学家李之仪的作品,以其对爱情的痴迷和追求而广受喜爱。
这首诗以男子对女子的追求为主题,曲调明快欢快,富有活力,展现了年轻人对爱情的憧憬和执着。
9.《夜泊牛渚怀古令》夜泊牛渚怀古令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作品,以其对古代历史的怀念而广为传唱。
唐诗300首全集大全诗词

唐诗300首全集大全诗词唐诗300首古诗全集大全1、过华清宫(唐代-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ní)裳(cháng)四海兵。
玉辇(niǎn)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犹有一作:惟有) 2、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代-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3、送无可上人(唐代-贾岛)圭(guī)峰霁(jì)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zhǔ)尾同离寺,蛩(qióng)鸣暂别亲。
独行潭(tán)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代-孟浩然)畴(chóu)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yán)。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5、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唐代-李嘉祐)细草绿汀(tīng)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qiú)。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6、早春寄王汉阳(唐代-李白)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bàng)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mò)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shāng)。
7、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唐代-李峤)别业临青甸(diàn),鸣銮(luán)降紫霄。
长筵(yán)鹓(yuān)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zhǔ)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biāo)。
8、过分水岭(唐代-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chán)湲(yuán)一夜声。
9、题所居村舍(唐代-杜荀鹤)家随兵尽屋空存,税(shuì)额宁容减一分。
五绝唐诗最著名的十首

五绝,即五言绝句,是唐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以下是五绝唐诗中最著名的十首:
1.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王之涣《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7.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
欲雪,能饮一杯无?
10.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以上作品有的描绘景色,有的抒发情感,都是唐诗中的精品。
如需更多五绝唐诗的知识,可以阅读唐诗鉴赏辞典或诗词书籍。
唐代的古诗词 唐代古诗词鉴赏

唐代的古诗词唐代古诗词鉴赏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代的古诗词,以及唐代古诗词鉴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唐朝的古诗词唐朝的古诗词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7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12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古诗我们都学习了很多,但你又记得多少首来自白居易的古诗词呢唐代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诗词欣赏唐代诗选读

诗词欣赏唐代诗选读唐代诗选读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诗歌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他们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广泛欣赏。
本文将为读者选读几首唐代诗词,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登鹳雀楼》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杰作。
诗中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追求和进取的精神。
作者以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象来形容自然的广阔和坚毅,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卓越的态度。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春晓》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景象。
通过描述春天醒来的景象,揭示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从夜归人听到的风雨声和花儿的飘落,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的深刻感慨。
3.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望岳》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苦痛和社会动荡的痛感。
诗中通过高山峻岭的描绘,凸显了自身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同时,诗人也用“一览众山小”的形象来抒发自己对于世事变幻和人生短暂的深深感叹。
4. 《赋得自君之出矣》 - 王昌龄汉家宫殿依临绮,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歌,通过诗人对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风尚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于帝王与平民的对比,展现了王朝的衰落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
诗人通过抒发对于旧时光辉的怀念,唤起了读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反思。
5. 《登高》 - 杜光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霜峰无限关山北,飘摇光景自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官之作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这里有四首七律唱和诗,是宋元以来许多谈诗的人喜欢评论的。
唐肃宗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兵二十万人收复长安,平定了安禄山父子之乱。
十月丁卯,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
三年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
此时李唐政权,方才转危为安,朝廷一切制度礼仪,正在恢复。
中书舍人贾至在上朝之后,写了一首诗,描写皇帝复辟后宫廷中早朝的气象,并把这首诗给他的两省同僚看。
两省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办公厅。
中书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会议政事的地方。
当时,杜甫官为左拾遗,属门下省。
岑参官为右补阙,属中书省。
王维本来是给事中,做了安禄山的伪官,此时刚才获得赦免,降为太子中允。
他们都是诗人。
贾至是中书舍人,是他们的上司,因而每人都做一首诗来奉和。
当时和诗的一定不止他们三人,不过我们现在只能见到这三首。
贾至首先作诗,称为原唱,王、岑、杜三人的诗是和作,合起来称为唱和诗。
官位较高的诗人,有资格每天进宫中朝见皇帝。
他们对于宫廷中那些威严而又华贵的礼仪,印象极深,往往有诗记录。
唐宋诗人作这一类诗的不少。
方虚谷编《瀛奎律髓》,给这一种诗取了一个分类目,名为“朝省诗”。
朝省诗和应制诗同样都是宫廷文学。
字句要求富丽,对仗要求精工,思想内容要有感恩颂德之意。
创作方法纯然是赋,不能用有言外之意的比兴。
这种诗,在初、盛唐时期尤其多,诗人们往往用这种作品表示其写作翰苑文章的才学。
我们研究唐诗,也应该了解一下,虽然现在它们已没有用处。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
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
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
“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
“紫陌”是紫红泥铺的路。
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啭。
“建章”是汉高祖造的宫殿,规模宏大,传说有千门万户,后代诗人就用来代表宫殿。
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
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
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
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
凤池是凤凰池的简称,代表中书省的官署。
此诗末一句,《唐诗纪事》作“终朝默默侍君王”,错得可笑。
王维的和作是紧紧扣住贾至原唱柏。
第一联也写“早”:戴红头巾的卫士在宫门外传呼天亮了,宫里专管皇帝衣服的女官才把翠云裘送来伺候皇帝视朝①。
汉朝时,卫士在宫门外学作鸡鸣以报晓,称为鸡人。
翠云裘见于宋玉的赋,用来指御衣。
晓筹是铜壶中报晓的筹子。
第二联写朝见情况:宫殿的门都开了,各国官员都来朝拜皇帝。
九天是最高的天,阊阖是天门。
这一句实际上是宫殿开门的倒装句法。
衣冠代表人物,冕旒是皇帝的朝冠,此处用作皇帝的代词。
第三联写朝见时的景色:太阳光才照临到殿前的承露盘,薰炉中的香烟要飘浮到皇帝的衣服上去。
汉武帝曾铸铜为仙人,掌上托着一个承接露水的铜盘,放在宫殿前。
此处用来指宫殿前陈列的装饰物。
皇帝的衣服绣有龙纹,称为龙衮,亦可称衮龙。
第四联讲到自己的职司:朝罢之后,回到中书省,就应当为皇帝办事,起草各种诏书。
“五色诏”是用典故,石季龙的诏书是用五色纸写的,故曰五色诏。
此处只是用来作“诏”字的修饰语,其实唐代的诏书是用黄麻纸写的。
岑参的诗,前三联的内容也是同样的。
第一联说:鸡鸣的时候,路上还有黎明的寒气,在这暮春时节,黄莺在皇城里鸣啭不已。
从这一句看,可知这些诗都是在乾元元年三月里作的。
第二联说:晓钟一响,宫中的千门万户都开了,白玉阶两旁,警卫的仪仗队簇拥着许多官员。
“万”、“千”二字,都是多的意思,金阙指宫廷。
上一句就是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
第三联也是写“早”:花迎接这些剑佩铿锵的官员,正是星星刚才隐落的时候,柳条吹拂着旌旗,还带着露水。
第四联就和贾至的原作不同了。
他说:只有这位凤凰池上的人,能做这样一首好诗,正如《阳春》、《白雪》的曲子一样,使大家都难于奉和。
这一联就是恭维贾至了。
杜甫的和诗用一半篇幅来写早朝,另一半篇幅来恭维贾至。
第一联说:五更时候,铜壶滴漏的声音,催出了晓箭。
这一句只是说:天亮了。
古代无钟表,以铜壶滴水计时。
每一个时辰有一支竹筹,或称箭,从水壶中升起。
所以说“漏声催晓箭”。
下面的对句是说:皇宫里的春风使桃花都红了。
“九重”是最高的地方,指皇宫。
人醉则脸红,桃花红了,就象是醉了。
天上的人是仙人,地上的人是凡人,皇帝既称天子,皇宫就是天庭。
皇宫里的人物就可以用仙字来形容,“仙仗”、“仙桃”是同样的用法。
第二联写宫中日暖风微,画着龙蛇的旌旗在微微飘动,宫墙殿角上有燕雀在高飞。
第三联说贾至朝见以后,满袖带着香烟回到中书省,提起笔来写成了一首象珠玉般的好诗。
第四联的含意,必须先了解几个有关的典故,方能明白。
原来贾至的父亲贾曾在开元初年也做过中书舍人,玄宗皇帝在先天元年即位的时候,玉册文便是贾曾作的。
后来玄宗避难入蜀,传位于肃宗,这个传位玉册文是贾至作的,所以他们父子是“世掌丝纶”,两代都职掌皇家的文书。
“丝纶”,代表皇帝的话,见于《礼记》。
刘宋诗人谢凤的儿子谢超宗,诗文学问都好。
有一天,皇帝对谢庄说:“超宗很有些凤毛。
”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意思是说:谢超宗的才学,得到他父亲的遗传。
后世文人就用“凤毛”来代表能继承家学的儿子。
杜甫把这些典故组织在第四联中:要知道世掌丝纶的美事,但看现在凤凰池上有了凤毛。
这两句对贾至的恭维,比岑参的两句更贴切了。
这四首诗是研究唐诗的好资料。
同一题材,同一形式,出于同时四位著名诗人之手,后世人就有兴趣给他们评比甲乙,象上官婉儿评比沈、宋二诗一样。
现在我先抄录明清人的四诗优劣论,看看前人有过多少意见:岑作精工整密,字字天成。
颈联绚烂鲜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独颔联虽绝壮丽。
而气势迫促,遂致全篇音节微乖。
王起语意偏。
不若岑之大体。
结语思窘,不若岑之自然,颈联甚活,终未若岑之骈切。
独颔联高华博大而冠冕和平,前后映带宽舒,遂令全首改色,称最当时。
但服色太多,为病不小。
而岑之重两“春”字,及“曙光”、“晓钟”之再见,不无微【】。
信七律全璧之难。
以上是明代胡元瑞的话,见《少室山房笔丛》。
他把王维、岑参二诗作比较,以为王维的起、结和颈联都不如岑作,但颔联却好到使“全首改色”,成为四诗之最。
至于缺点,则王诗中“绎帻”、“尚衣”、“翠云裘”、“衣冠”、“冕旒”、“衮龙”,尽管作用不同,总觉得衣服方面的词汇太多。
岑诗则“曙光”和“晓钟”亦不免重复。
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擅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
富贵题出语自关福相,于此可占诸人终身穷达,又不当以诗论者。
这一段是明代胡震亨的话,见《唐音戊签》。
他排定了考案:王维冠军,岑参亚军,杜甫殿末。
理由是杜甫此诗最为寒伧,富贵庄严的气象不足。
接下去讲到有福相的人说话自然有富贵气,不能说富贵话的人,必定是穷途潦倒汉。
因此,从诗看人,可以预测杜甫一辈子不会显达。
这是他的定命论观点,我们不必重视,也无暇在此批判。
他既以“富贵语”为衡量这四首诗的标准,可知他把王维列为第一,是因为王诗的富贵气象胜于岑诗。
岑王矫矫不相下,舍人则雁行,少陵当退舍。
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当以一诗议优劣也。
这是明末唐汝询的意见,见《唐诗解》。
在岑、王之间,他不能定甲乙,贾至则挂名第三,杜甫考得了背榜。
但又赶快申明这仅是四首诗的高下,并不是四人全部诗作的定评。
岑诗用意周密,格律精严,当为第一。
贾亦不能胜杜.这是吴昌祺的一段眉批,写在唐汝询的评语上边,见《删订唐诗解》。
他定的考案是:岑参、王维,杜甫,贾至。
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起二句"早”字,三四句大明宫早朝。
五六正写朝时,收和诗匀称。
原唱及摩诘、子美,无以过之。
这是清人方东树的意见,见《昭昧詹言》。
他以岑参诗为第一,理由是全诗章法匀称。
其他三诗,他没有排名次。
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何等华贵自然。
摩诘“九天阊阖”一联失之廓落。
少陵“九重春色醇仙桃”更不妥矣。
诗有一日短长,虽大手笔不免也。
这是晚清施鸿保的意见,见《岘傭说诗》。
他的最后二句,意思与唐汝询同,表示并不因此诗而否定杜甫的伟大。
其实他们这些话是多馀的,他们为什么不反过来说,他们并不以为岑参的诗都是第一呢?早朝唱和诗右丞正大,嘉州明秀,有鲁卫之目。
贾作平平。
杜作无朝之正位,不存可也。
这是沈德潜的评价,见《唐诗别裁》。
他以为王、岑之间,旗鼓相当,不易分高下。
贾至诗虽平平,还可列入第三。
杜甫诗只做“早”字,没有把“朝”字放在正位上,就使主题落空,因此他根本不选这首诗。
以上选录了明清二代七家的评语,只是现在手头所有的资料。
宋元人诗话中也有过个别论议,但似乎还没有人作综合评比。
单就这七家的论定来看,杜甫不及格是肯定的了。
岑得三票,王得二票,弃权二票。
看形势,岑诗的冠军地位,较王诗为稳。
从全诗的结构、章法、句法来看,我以为这样的定案是公允的。
但从部分诗句的评论来看,还可以有所商榷。
胡元瑞说王维诗“结语思窘,不若岑之自然”。
这是牵涉到诗的结尾方法的问题。
贾至诗是首唱,可以不谈,岑参、杜甫二诗的结尾都是针对原作,谀颂贾至的。
因为贾至是中书舍人,是长官。
王维诗的结尾,虽然用贾至原意,却并不对贾至一人而言,只是泛说两省僚友退朝之后,就得回到省中去办公。
这是因为王维的官位是太子中允,和中书舍人同为正五品上阶。
他的资格也比贾至老,因此他不作恭维贾至的话。
岑参官右补阙,是从七品官;杜甫官左拾遗,是从八品官,他们当然应该恭维一下长官。
从恭维的辞藻来比较,杜甫的结联实在高于岑参。
胡元瑞说王维思路窘弱,恐怕没有考核一下当时王维的身分。
贾至的原作,虽然工稳,但没有一联警句,比起来真是平平。
其馀三诗,各有一联被推为名句。
王维是“九天阊阖”一联,岑参是“花迎剑佩”一联,杜甫是“旌旗日暖”一联。
王维这一联,胡元瑞以为“高华博大,冠冕和平,使全诗为之生色",而施鸿保却说是“失之廓落”。
这两家的评价,相去甚远。
“廓落”就是空泛,大约岘傭以为这一联是抽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