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合集下载

纳米氧化铝制备

纳米氧化铝制备

纳米氧化铝制备引言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制备方法1.真空热蒸发法–通过将铝金属加热到高温,使其蒸发后冷凝成纳米颗粒。

–优点: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缺点:得到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分散性差,易形成团聚体。

2.气相沉积法–通过将氢氧化铝前驱体在高温气相条件下分解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纳米颗粒大小可控,分散性和纯度较高。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3.溶胶-凝胶法–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无机金属盐在溶液中溶解,形成溶胶。

–经过凝胶处理,使溶胶变为凝胶,然后加热使凝胶转变为纳米氧化铝。

–优点:可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缺点:制备过程复杂,涉及多个步骤。

4.水热法–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将铝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再将氢氧化铝加热转化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制备简单、成本低。

–缺点:纳米颗粒易团聚。

优化制备条件1.温度控制–不同制备方法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方法进行调节。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不均匀形成或团聚。

2.pH值调节–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中,酸碱度对纳米氧化铝的形貌和尺寸有影响。

–合适的pH值能够控制纳米颗粒的均匀生长。

3.前驱体浓度–在溶胶-凝胶法中,前驱体浓度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具有一定影响。

–较低的前驱体浓度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过小。

4.添加剂–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可改善纳米颗粒的分散性。

–添加剂可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提高制备效果。

应用前景1.催化剂支撑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是理想的催化剂支撑材料。

–可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有机物催化转化等领域。

2.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氧化铝与其他材料制备成纳米复合材料。

–可应用于防腐蚀涂料、导电材料等领域。

3.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摘要:氧化铝是一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

纳米氧化铝是白色晶状粉末,具有α、β、γ、δ、η、θ、κ和χ等十一种晶体,兼具氧化铝和纳米材料的特性,所以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热、机械等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催化剂及其载体、陶瓷、光学材料、微电子等领域关键词:氧化铝;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二、纳米Al2O3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李磊[1]采用模板法合成纳米球形氧化铝,研究发现化铝的结构和形貌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的混合比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当阿拉伯胶粉单独作为模板时,球形氧化铝颗粒化程度较高,并且平均孔径约为3.6nm和8.5nm,但孔径集中较小,较大的孔径分布较宽。

当以阿拉伯胶粉和P123为模板时,制得的氧化铝形貌更好,粒度更均匀,分散性更好,平均孔径约13.1nm,表明加入P123对氧化铝的制备起促进作用。

唐浩林[2.]等人,采用溶胶等离子喷射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这一方法考虑了氢氧化铝溶胶和等离子焰的特殊化学性能,成功合成了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0nm、完全结晶的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因为采用了二次焙烧,所以材料的团聚现象并不明显。

杜三明[3]等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微米和纳米Al2O3纳米涂层,对比了两种陶瓷涂层的组织、力学及摩擦磨损行为。

研究发现与微米Al2O3涂层相比,纳米Al2O3涂层颗粒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从而大大提高了结合强度和硬度。

纳米Al2O3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且波动幅度更稳定,表面光滑,磨损率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马爱珍[4]等人首先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 Al2TiO5 基复合材料,基于此,添加造孔剂PMMA,制备的微球呈规则的孔形形态,且分布均匀。

微球中PMMA的添加量和大小不会影响烧结产品的相组成。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其制备及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一、纳米氧化铝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纳米氧化铝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是将溶胶和凝胶相互转化制备纳米材料。

溶胶是一种均匀的溶解液体,而凝胶则是静置后,具有凝固状态的胶状物。

溶胶的制备一般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等作为原料。

通过加入催化剂、保护剂等辅助剂,可以调节物质反应和氧化过程的速度及方向,从而制得不同质量的氧化铝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易于扩大生产的制备纳米氧化铝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可以将较难溶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结晶度、均匀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高温高压下气体分解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获得所需的气体和沉积材料。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气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二、纳米氧化铝的应用1. 电子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如高介电常数、低损耗、高绝缘强度等。

因此,纳米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例如,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压敏电阻、介电层等电子元件。

2.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材料在光学材料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可以调节其光学性质,如透过率、反射率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光致变色材料、高光谱材料等。

3. 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纳米氧化铝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将纳米氧化铝与磁性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例如提高介电常数、阻抗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材料等。

4. 生物医药材料近年来,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甄选范文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甄选范文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摘要:纳米氧化铝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其制备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本文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阐述了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并指出了纳米氧化铝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若干工作。

关键词:纳米氮化铝;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The research 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nanometer alumina powd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Wuhan, 43007) Abstract:Nanometer alumina is one of a kind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olid phase method, liquid phase method and gas phase method.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rocess .It also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nano alumina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me work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the future.Key words: nanometer alumina; solid phase method; liquid phase method; gas phase method引言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结构单元构成的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综合实验2复习资料整理实验一:电解聚合法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性能研究实验原理: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完全还原的聚苯胺,不导电,为白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 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 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 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 碱,不能导电。

一般认为当p ϕ∆为55/n 至65/n 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

可逆电流峰的p ϕ与电压扫描速率ν无关,且1/2pc pa i i ν=∝。

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说,59/p nϕ∆> mV ,且随ν的增大而变大,/pc pa i i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pc i 、pa i 仍正比于1/2ν。

思考题:1. 为什么恒电位聚合后的绿色聚苯胺具有导电性?答:聚苯胺随氧化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部分氧化掺杂,再经酸掺杂后,得聚苯胺盐,呈绿色。

聚苯胺的形成是通过阳极偶合机理完成的,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链增长继续,最后生成聚合物。

2. 为什么说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答:因为实验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极化曲线中有氧化峰和还原峰,而且两者图形大致对称,所以可以判断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上)思考题:1.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答:聚乙二醇在溶液中易与氢氧化铝胶粒表面形成氢键,所以聚乙二醇比较容易的吸附于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包围胶体粒子。

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会存在空间位阻效应,故可以有效的抑制胶体粒子的团聚,使胶粒能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

聚乙二醇的聚合度越小,说明链长越短,得到的胶粒半径较小。

聚合度越大,链长越长,得到的胶粒半径越大,但过长的链长容易互相缠绕,不利于胶粒的分散。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纳米级氧化铝粉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高硬度和高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因此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氧化铝粉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铝粉的制备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溶胶-凝胶法、机械法和电化学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水热法、水解法、共沉淀法和微乳液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和植物法等。

二、氧化铝粉的性能氧化铝粉具有以下优良性能:1.高比表面积:氧化铝粉的比表面积很大,可以达到100-300m2/g,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

2.高化学稳定性: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酸、碱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稳定存在。

3.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稳定存在。

4.高硬度: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材料。

5.高抗腐蚀性: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可以用于制备耐腐蚀的材料。

三、氧化铝粉的应用氧化铝粉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催化剂: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催化剂。

2.陶瓷材料: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材料。

3.涂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涂料,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和耐磨性。

4.填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填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和过滤性。

5.电子材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电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绝缘性和导电性。

综上所述,纳米级氧化铝粉具有很多优良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试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试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实验2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

2.学习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3. 了解粒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掌握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纳米氧化铝因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烧结温度低,比普通氧化铝粉有着更优异的物化特性,在人工晶体、精细陶瓷、催化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纳米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化学反应法等,其中液相法制备Al2O3具有平均粒径小,分布范围窄、纯度高、活性高、设备简单、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

许多学者就纳米氧化铝的合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采用各种方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铝粉体,但困扰纳米超细制备和应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由于表面能造成的粉体的团聚,转相温度高而使颗粒明显长大,人们一般通过添加分散剂来克服团聚,因此对分散剂的合理选择,制备条件的有效控制及分散机理、分散效果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实验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2 h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其在煅烧过程中经历Al(OH)3→AlOOH(勃姆石)→γ-Al2O3→δ-Al2O3→θ-Al2O3→α-Al2O3的相变过程,此方法能得到的最小平均粒径约为25 nm。

三.仪器与试剂试剂:硫酸铝铵、浓氨水(25-28%)、聚乙二醇(PEG,聚合度n=200、600、2000、4000)、无水乙醇等,纯度均为AR级。

仪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40ml陶瓷坩埚、陶瓷研钵、500ml烧杯、真空水泵、布氏漏斗、抽滤瓶、马弗炉、50ml量筒、分析天平、空气塞、干燥箱、磁铁、容量瓶250ml、称量纸、滤纸、玻璃棒、钥匙、表面皿、分液漏斗。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

四.实验步骤1.查文献《分散剂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2.样品的制备将十二水合硫酸铝铵(M=453.33)配成0.2 mol/L的溶液(需加热溶解),分别取出100 ml加入3 g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恒温磁力搅拌(45±5 ℃)使PEG迅速溶解,保持水浴温度,用分液漏斗将25 ml氨水逐滴加入匀速搅拌的溶液中(10 min),形成白色胶状沉淀,氨水加完后,继续搅拌5 min,然后抽滤(抽滤时要防止滤纸穿破),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1次,得到胶体样品。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各种纳米材料应用于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氧化铝纳米粉体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可应用于诸如高分子材料、吸附剂等领域。

因此,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技术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快速、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生成具有良好控制形貌和尺寸的纳米粒子。

本文将以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作为核心内容,研究其形貌及相关性能。

首先,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给出制备条件,重点关注材料的形貌及其物理性质。

其次,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实验结果,主要包括对均匀度、尺寸、表面形貌等参数的测试,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形貌和性质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优劣势及其应用前景,主要着眼于其物理性质及其未来应用。

经过一系列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水热法对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具有优势:首先,水热法是一种简便、低成本、快速的方法,因此有利于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性能;其次,水热法能够有效控制粒子的尺寸和形貌,从而获得最佳的物理性能,满足应用要
求;最后,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多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铝纳米粒子,其分布突出,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因此,水热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技术,将为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更多技术支持。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探索更多新的应用,为氧化铝纳米粉体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

2.学习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3. 了解粒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掌握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纳米氧化铝因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烧结温度低,比普通氧化铝粉有着更优异的物化特性,在人工晶体、精细陶瓷、催化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纳米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化学反应法等,其中液相法制备Al2O3具有平均粒径小,分布范围窄、纯度高、活性高、设备简单、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

许多学者就纳米氧化铝的合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采用各种方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铝粉体,但困扰纳米超细制备和应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由于表面能造成的粉体的团聚,转相温度高而使颗粒明显长大,人们一般通过添加分散剂来克服团聚,因此对分散剂的合理选择,制备条件的有效控制及分散机理、分散效果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实验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2 h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其在煅烧过程中经历Al(OH)3→AlOOH(勃姆石)→γ-Al2O3→δ-Al2O3→θ-Al2O3→α-Al2O3的相变过程,此方法能得到的最小平均粒径约为25 nm。

三.仪器与试剂
试剂:硫酸铝铵、浓氨水(25-28%)、聚乙二醇(PEG,聚合度n=200、600、2000、4000)、无水乙醇等,纯度均为AR级。

仪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40ml陶瓷坩埚、陶瓷研钵、500ml烧杯、真空水泵、布氏漏斗、抽滤瓶、马弗炉、50ml量筒、分析天平、空气塞、干燥箱、磁铁、容量瓶250ml、称量纸、滤纸、玻璃棒、钥匙、表面皿、分液漏斗。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

四.实验步骤
1.查文献
《分散剂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
2.样品的制备
将十二水合硫酸铝铵(M=453.33)配成0.2 mol/L的溶液(需加热溶解),分别取出100 ml加入3 g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恒温磁力搅拌(45±5 ℃)使PEG迅速溶解,保持水浴温度,用分液漏斗将25 ml氨水逐滴加入匀速搅拌的溶液中(10 min),形成白色胶状沉淀,氨水加完后,继续搅拌5 min,然后抽滤(抽滤时要防止滤纸穿破),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1次,得到胶体样品。

胶体经70~80℃烘干,再800~1100 ℃煅烧2h,得到α型氧化铝纳米粉体,研磨后保存。

查阅文献《粒度分析基本原理》。

五.结果与讨论
采用不同聚合度的PEG作分散剂,测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分布曲线,曲线的峰宽反映体系中所含颗粒尺寸的均匀程度,峰宽越窄则粒子的粒度越均匀。

1.完成表1内容。

表1 PEG聚合度与粉体颗粒分布的关系
聚合度
d (0.5)值
2. 1.445 μm—10.000 μm含量:%
3. 从图中读取最频值、中间值和平均值。

六.思考题
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
写出煅烧前样品制备的离子反应式,并说明氨水的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
3. 激光粒度仪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 等效球体的概念?
5. 以每组学号末两位为粒径大小,计算D[1,0]、D[2,0]、D[3,0]、D[3,2]、D[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