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哲学是智慧之学”
哲学的智慧是如何产生的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 的方法论,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 段。
问题探究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 科学研究之母。”因此,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了哲学 就一通百通。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关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系
世界观。
决定
世界观 体 现 方法论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世界观的 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 总的看法
根本观点
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统
哲
一
学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根本原则 根本做法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 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被认为是 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回答:
有人把哲学看成是“科学之科 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对吗?为什么?
不对(1)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2)二者研究对象不同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概 括)
实践
(总 结)
哲学
(共性)
(系统化) (理论化)
世界观
(共性)
决定
方法论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学问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智慧之学”

哲学是“智慧之学”陶华坤哲学是一种邀请、一种引导,是“智慧之学”。
教育哲学的目的就是把教师从固定僵化的程序中和大量偶然的事件中解放出来,使之获得“教育的自由”,从而促使教师教育生活的自我更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一、哲学的使命是“改变”实践教育哲学扎根于教育生活的困惑中。
教育哲学研究走向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
目的是要真正提升人们的教育智慧,唤醒人们被程式的生活所麻木了的意识,使之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框架和行为模式。
教育的目的不仅促进发展,还要引导和规范发展。
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
教育哲学是要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教育实践寻根究底的反思,把一切关涉到教育的观念、制度、行为都纳入到理性的批判之中,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
实践证明,没有成熟思想的教育是肤浅的短视的,其具体教育价值取向也是相互冲突的。
哲学的使命是“改变”实践。
教育是使人“文化化”的过程,教育的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文化人的形象能够引导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性、具体性、相对性、复杂性。
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寻根问底的反思,其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者对教育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批判力。
二、寻觅“教育的意义”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的最高表现。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无知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
批判是一种思想历程,缺乏批判,就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研究是最好的学习,用研究的心态进入学习的过程中去,要有内在的思考,智慧存在于寻找到更有利的证据以反驳原有结论的过程中。
哲学根植于对真实交流的追寻和善意的争辩之中。
哲学是思辨的事业、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问题不在生活之外,而在生活之中。
教育哲学提供一种分析教育的方法,即对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语言、逻辑、句法分析,用清晰的概念来取代混乱的思想。
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思想”,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杠杆。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之论述类文本阅读:哲学是“智慧”之学含解析

哲学是“智慧”之学科学给人以知识,哲学给人以智慧.所谓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人的智慧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
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智慧之星,并不是因为他创造了什么了不起的哲学体系或哲学理论,而是由于他开辟了哲学的新天地,开创了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时代.从问题中引导人们去思考,启发人们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问题中开发人的聪明才智,探索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奥秘。
故苏格拉底式问题的对话,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与赞赏. 智慧首先表现为人的一种创新能力。
无论是科学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无论是理性思维形式,还是直观领悟形式,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有了问题,人们去思考、探索,才会有破旧立新之举。
当人类有了自我意识,面对客观世界,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宇宙万物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万物消灭后又归于何处?这些问题开启了人类哲学思维。
先是产生了各种神话,后来在神话基础上产生各种宇宙“本原”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自然哲学的起源。
尽管自然哲学家对宇宙本原的说法不同,甚至形成相互对立的理论,但都是人类意识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关于人的主体与世界的客体关系问题突出显示出来:主体与客体何者是第一性?人的主体能否认识客体?如此等等。
对此,哲学家不同的回答,形成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其次,智慧表现为人能够筹划与建构未来的崇高理想。
我们常说有智慧的人站得高、望得远,他不同于庸人、常人,这是因为他具有预见与筹划未来理想的聪明才智.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
卡西尔曾经指出,人与动物虽然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因为人的生活根本特征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
这里我们需要指出,问题的哲学中的“问题”,一定要同我们日常说的问题、具体科学中的问题区别开来。
当然作为问题,无论是属于哪一类问题,都是人们才智的一种表现,都是开启人的理性思维的一种方式.但通常所说的问题,具体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主要是指事实的问题,经验对象的问题,即形而下的问题;而作为哲学的问题却是超越具体事实,超越经验对象,即形而上的问题。
智慧与哲学

• 第三,修读哲学的另一大益处,就是 帮助我们发挥人独有的潜能,令人生 更充实圆满。人之为人乃在于有理性, 能自我反省。 • 学习哲学主要在于培养分析与批判思 考能力,以至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 考,反省审察,作出谨慎明智的判断。 因此,学习哲学能让我们发挥身为人 而独有的潜能。
• 第四,几乎任何领域的研究,都会引 发出一些哲学问题,故哲学与很多其 他学术领域都是相辅相成的。 • 哲学要探讨的问题,若要深入去研究, 往往需要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否则 难以得出有价值的哲学观点。同样, 其他学系的学生若选修哲学课程,对 其专业的研习亦将大有裨益。
• 只有能够在知其为福的同时,更知其 为祸,且知道如何提防其实现转福为 祸,即知道此一非死板的一,乃涵三 (福、祸、福祸)之一者,方可称得 上是有智慧,方能立於不败之地。
• 这种智慧也被概括为“居安思危”或 “知雄守雌”之类的格言,以提示人 们切勿死於安乐。
• 所谓临危不惧、履险如夷、见危授命、 乐天知命等等,便是所要求於危殆之 时的理智、情感和意志。居安而防其 转危,临危则促其转安,安危同为涵 三之一,运用时或防或促,都成智慧, 此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
•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哲学家都以对 立作为第一原则(《形而上学》14卷1 章)。中国哲学家则似乎不愿停留在 不稳定的对立上,而总是更进一步, 找到包含对立、超越对立、制约对立、 代表对立的和谐,也就是在一二之後 找到三,以作为第一原则。这大概便 是中国哲学的智慧所在。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 第一,学习哲学的最简单而明显的理 由是:读哲学既有趣又有意思!哲学 本来就充满趣味,又可以帮助大家深 入思考很多原来已关心的问题。
• 第二,哲学不单有趣引人,对实现大 学教育的目的,还贡献良多。 • 大学教育须培养专业技能及就业所需 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 成熟、有见识和能力的人。 • 哲学训练能增强学生的分析、批判及 诠释能力。这些能力可应用到各种领 域上。受过良好哲学训练的学生能自 我反省,善于表达,乐于论辩和跟人 交流。
什么是哲学

三大世界性民族
• 三大民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 中华民族 、英语民族、犹太民族 • 不同的历史 : 中国人与犹太人同为亚洲最古老的民族。
中国人在亚洲的最东方,犹太人在亚洲的最西方。英语民 族则较为年轻得多。 • 不同的祖国 :中国人:地域广富饶,历史悠久达5000年 以上。犹太人,前12世纪在面积窄小、地势复杂、气候多 变的巴勒斯坦建立起犹太人国家。前586年,犹太人被赶 出家园,成为没有祖国的宗教民族,最后连本民族语言棗 希伯来语也渐渐丧失了。英语民族,自15世纪以来不断向 全世界扩张,目前英语民族是世界上占据版图范围最广阔 的民族。 • 不同的经商经历: 中国人,善于经商 离开了祖国 东南亚、 南洋 中国人基本上操纵了当地经济 犹太人,善于经商 没有祖国 欧美 。 英语民族,善于经商 拥有祖国武装力 量的支持保护,倚靠祖国 遍布全球 • 对人类不同的贡献:四大发明,自由市场经济,全方位
哲学-相关理论
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 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 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 义──悲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 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哲学-哲学分支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哲学史 ,东 方哲学史 ,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史 ,伊斯兰哲学,日本 哲学 ,西方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 ,中世纪哲学 ,文艺复 兴时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俄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科 学哲学 ,现代哲学 ,生存哲学 ,分析哲学 ,人文哲学 , 解释学 ,符号学 ,实用主义哲学 ,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 生态伦理学 ,美学 ,美学史 ,艺术美学 ,技术美学 ,形 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死亡哲学 ,人生 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墨家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 比较哲学
中国哲学是智慧之学、大用之学

中国哲学是智慧之学、大用之学作者:王杰来源:《月读》2021年第03期中国哲学是一种有着大用的智慧之学,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智慧。
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哲学,认为中国哲学太抽象玄虚、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则大谬矣。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云端。
庄子忍不住问树旁的伐木者:“眼前这棵大树这么高大挺直,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来砍伐它呢?”伐木者听了淡淡地说:“这棵树看起来高大挺拔,却是一棵不中用的树。
用它来造船,很容易沉底;用它来做棺材,很容易腐烂;用它来做器皿,很容易毁坏;用它来做门窗,树中流出的脂液很不容易干;用它来做柱子,很容易受到虫子的侵蚀,因此,这是一棵不成材的没用的树,所以就没有人砍伐它,以至于它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庄子听了伐木者的这番话,感慨地对弟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材无用,所以长得高大挺拔,得以终其天年,这难道不是无用之用吗?人们都知道有用之用,却往往不知道无用之用。
”第二个故事是:一天,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瓠瓜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之后,得到了巨大的果实。
将其制成壶,但它的硬度不够,盛不了水;若将其剖开制成瓢,它又不规则,装不了东西。
这东西看起来挺大,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它无用,我就把它给砸碎了。
”在这段对话中,惠子认为特别大的瓠瓜没有任何用处。
而这时庄子却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
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皮肤冻裂之药的人,祖祖辈辈都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
有人听说后,愿意出百金购买他的药方。
于是,他们全家集中在一起商议,说:‘我们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业,收入不过几金。
现在如果将药方卖给那个人,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简直太划算了,不如就卖给他吧。
’于是,那人用百金买了药方,然后来到吴国,献给吴王,并夸赞这种药的用处。
哲学课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关于哲学课的三分钟演讲。
哲学,这个看似遥远而神秘的词汇,实则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的深刻思考。
在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哲学课的理解。
一、哲学课,开启智慧之门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哲学是智慧之学。
”这句话揭示了哲学的本质。
哲学课,正是为我们开启智慧之门。
在哲学课上,我们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
通过哲学课,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首先,哲学课让我们学会了思考。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往往因为缺乏思考而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哲学课教会我们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道德哲学时,我们会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
这种思考能力将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其次,哲学课让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
在哲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学习概念,还要学习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我们会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将使我们更加具备洞察力,更加善于解决问题。
最后,哲学课让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
哲学课教会我们如何运用哲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伦理学时,我们会思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困境。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我们更加具备智慧,更加善于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哲学课,丰富人生体验哲学课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哲学课,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首先,哲学课让我们学会了宽容。
在哲学课上,我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例如,在学习西方哲学时,我们会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哲学思想,从而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其次,哲学课让我们学会了反思。
哲学课教会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哲学的定义及意义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及意义是什么? 哲学的定义:哲学即智慧之学。
它是从理论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构建,从而构成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态度和根本主张,它是人类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
哲学本身就是用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的。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
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
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
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
把哲学低估于现代科学是不负责任的,哲学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将哲学简单的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则成为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
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
凡是承认物质为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称唯物主义者;凡称意识第一性,物质依赖与意识存在的,称唯心主义者。
哲学的定义 2、哲学是能够从混沌自然中发现、彰显和产生一般本体事物的本体事物。
什么是事物?事物是人类思想认识活动产生的结果,是人类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的具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象,同人脑中形成和产生出来的关于认识对象的知识或观念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语言是事物之家,人类创造的每个语词都具有表述和界定事物的性能。
专用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事物实体是多个处在不同时间段中的事物实体组成的集合体。
通用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事物实体是多个处在不同空间体中的事物实体组成的集合体。
每个事物实体都具有一系列抽象程度不同的普遍性或属性的名称或观念作为自己的内容,每个事物名称或观念都具有众多的事物实体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哲学是智慧之学”
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哲学本身就是“智慧学”或“爱智之学”。
英文“哲学”一词philosophy是由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的,philein 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的意思,这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含义就是“爱智慧”。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智慧。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奴一切的思想。
”“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
”他还认为,只有哲学才是追求“头等智慧”的。
《孔氏传》解释说:“哲。
智也。
无所不知,故能官人。
”根据这些古老的解释,我们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一产生起就是要给人们以智慧,帮助人们获得知识,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
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所谓“智慧”,是区别于知识或者常识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知道人会生老病死、种子会发芽长大,这是常识;理解生老病死、种子发芽是因为细胞的新陈代谢,这是知识、是科学;而明白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变化,都是联系和发展着的,就是智慧了。
概括的讲,智慧包括三方面的规定:首先是对事物大模样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把握。
其次,智慧是对事物复杂性的洞察,在常识性思维没有问题的地方,智慧意味着看出和发现问题并寻根问底;在常识性思维看到一个层次的地方,智慧意味着能展开出多个层次;在常识性思维只及一点的地方,智慧意味着能开辟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最后,智慧是对事物变化与发展趋势的预见,它能体现出人是“生活在未来而行动在现在的动物”的本性(康芒斯语)。
预见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而智慧从来就不是抽象和确定的,它是活生生的、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的。
哲学的智慧也不是从哲学家的头脑中产生的。
任何智慧都是在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
人类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做着两件事,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与世界关系的展开,以及由此所创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历史性的,都具有时代的特点。
哲学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因此,它不能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这就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爱智之学,启发人的智慧,促使人思考;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给了我思想得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哲学是一种方法,在源远流长的智慧长河中吸取的营养教会我们明智,继而我们会选择正确的方法。
哲学是智慧之学的定义是从哲学的性质这个角度出发来定义的,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哲学绝不是一般的知识,不是通过背诵哲学教材上面的概念和命题就能真正拥有哲学智慧的。
当然,拥有智慧并不是只有学习哲学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通过生活、思考同样可以得到。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会更加刺激人类对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的智慧的需求。
哲学只有不断地去研究和反映现实的问题,不断地去满足人类对智慧的追求,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体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赢得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