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大揭密

合集下载

常德会战有多惨烈,三万日寇围攻余程万57师,八千虎贲军死战不退

常德会战有多惨烈,三万日寇围攻余程万57师,八千虎贲军死战不退

李树明还讲起了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发生在河伏,河伏在常德郊 区。守卫河伏的是 57 师的一个营 500 余人,进攻的是日军 116 师团 的一个联队。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出动了 500 余人的步兵,还有 100 余人的骑兵,向河伏发起进攻。
结果,日军苦苦纠缠一天一夜,发起了七八次进攻,都被中国军 队击退。李树明说,激战的那天,站在高处,就能看到河伏那边的火 光,彻夜不息。大炮声一阵阵传来,天摇地动,那是日本人的大炮, 守卫河伏的中国人没有大炮。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 30 字) 结语 常德保卫战,和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一样,都是抗战期间发 生在湖南境内的三大恶战,苦战,国军将士在人员,装备均处于相对 劣势的情况下,以命相搏,以余程万,方先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将领, 身先士卒,临危不退,甚至创造了坚守衡阳城长达 47 天的战争奇迹。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参加过常德保卫战的抗日老兵已经屈指 可数了,在此也祝福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我辈当铭 记在心,永不敢忘!
第四天,日军人数更多,大炮也调来了更多门,仅仅飞机就有十 余架。中国军人从凌晨激战到中午,阵地上仅仅剩下营长袁自强和几 个士兵。袁自强趴在一挺机枪后,全身浴血,仍在拼命扫射。日军冲 上阵地,对着袁自强一起射击,袁自强才倒了下去。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 30 字) 李树明说,常德光复后,他听说这个营没有剩下一个人,500 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镇守常德的,是 74 军 57 师。74 军 57 师,被当时的媒体称为虎 贲师。虎贲有两种意思,一种指勇士,一种指扑向猎物的老虎。57 师 有此称呼,实至名归。
日军第 3 师团和第 116 师团,都曾是铁军 74 军的手下败将。57 师师长是余程万。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常德会战撰文 / 陈光文(绘图 / 骆玫)常德乃湘北之重镇,川贵之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发动了所谓的“常德作战”,试图打开通往川渝的门户。

两国开战后,经过54天激战,中国军队奋勇阻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虽然曾短暂失守常德,但此战最终以成功驱逐日军并再次收复失地而胜利结束。

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被美国《芝加哥太阳报》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兵家必争之地——常德1943年夏,应美英两国的要求,中国准备派出一支部队前往缅甸作战,以打击侵占东南亚的日军,并声援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攻势。

但日军大本营对盟国的这一行动也十分清楚,于是命令侵华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牵制,就选定对准备抽调兵力入缅参战的第六战区的防区发动一场战役,并选定了常德这一战略要地。

日军参谋本部认为,常德是湖南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一旦占领此地,不但可以控制周边常德会战经过要图(绘图/ 飞飞)宜昌长阳宜都枝江松滋江陵第39师第58师一部第3、13师第34师一部第18军第10集团军王耀武兵团第29集团军第68、116师第40师一部弥陀寺华容南县常德第57师欧震兵团地区,而且还能对重庆这个临时首都构成威胁。

敌我两军力量对比分析1943年秋,日本侵略军以第11军、第13军第116师团为主力,整个进攻部队包括6个师团、1个混成旅、两个大队、第3飞行师团100多架飞机,进攻总兵力达10余万人。

这次战役统一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计划分三路同时推进,直逼常德城。

计划由战斗力很强的第116师团担任攻城任务。

石门慈利沅江时间:11月2日至11月21日 主要作战地点:洞庭湖西岸与常德城郊以北的广大地区时间:11月18日至12月3日 主要作战地点:常德郊区和常德城内第一阶段:积极防御顽强阻击日军进攻第二阶段:艰苦卓绝的常德防御作战这一阶段作战中打得最激烈的战斗是石门战役和慈利战役。

常德保卫战中孙明瑾面对日本强烈的炮火 坚决到最后一个人

常德保卫战中孙明瑾面对日本强烈的炮火 坚决到最后一个人

常德保卫战中孙明瑾面对日本强烈的炮火坚决到最后一个人本文导读:孙明瑾是江苏人,他刚开始本身是学文学的,后来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慢慢的感受到外国列强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压迫,以及看到我们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非常的气愤,于是他愤然的弃文从武,准备用枪杆子来保卫自己的国家,用抢杆子唤醒我们的中华民族。

孙明瑾后来他就考入了黄埔军校的第六期,考入军校的他觉得离自己的梦想又实现了一步,所以说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在学校期间表现非常的刻苦、努力和优秀。

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也是一夫当关,冲锋在前,所以说当时从排长一直升到了副团长。

孙明瑾本身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他在国民党军队当中的仕途也是非常的顺,所以说他在抗日战争之前已经做到了副师长的职位,后来到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时候。

他也奔赴了第一前线,参加过非常多的战斗,最后凭借战功升任第十军第十师师长。

后来他率领部队驰援常德,1943年日军大军压境进攻常德,常德会战拉开了序幕,当时孙明瑾的第十师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双方都死亡非常惨重,阵地经常反复争夺,白刃战时常不断,当时孙明瑾的第十师就是驻扎在常德以南六十公里的阵地上。

常德保卫战于是日军的先头部队便和第十师交上火,由于这部分部队是日军的先头部队,所以说兵力和火力并不是很强,于是就被第十师给击退,因为当时的命令是继续向前,于是孙明瑾的第十师击败了日军先头部队之后,继续往前开进,但是在开进的过程当中,突然遭到了日军的伏击,所以说面对日军的围困,孙明瑾师长站在阵地高处向全体官兵喊话,他说:我们中国军人如今站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之下,面对外族对我们的侵略,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如果我们再后退一步,我们还能退到哪里?我们对不起我们的老百姓,对不起我们的家人,更对不起我们的祖宗,古人为了对抗外族侵略者可以马革裹尸,今天我们就是要血染疆场,今天我们就是要证明我们中国军人不比日本军人差。

于是在孙明瑾将军的鼓励和沉着的指挥之下,双方一度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最后击溃了日军,但是此时的常德已经被日军围的水泄不通,要想冲进去非常的难,而且这个时候的第十师战斗部队消耗非常大,伤亡也非常大,当时日军为了孙明瑾,调用了飞机对孙明瑾的十师头顶上狂轰滥炸,重兵包围了孙明瑾的部队。

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的抗日绝唱 余程万冤不冤?

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的抗日绝唱 余程万冤不冤?

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的抗日绝唱余程万冤不冤?常德保卫战:八千虎贲的抗日绝唱余程万冤不冤?常德会战地图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以机关枪向敌人猛烈地扫射 常德战后城墙残余情况 不成功,便成仁。

这是蒋介石对部下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英雄的理解。

争议从常德会战刚刚结束就开始了。

为什么要被审判?保卫常德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

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仅剩师长余程万率200余人突围(包括两名美国记者,其中就有著名的爱泼斯坦),几乎全军阵亡!同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敌人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大伤元气。

作家张恨水据此写成《虎贲万岁》长篇小说。

战后,蒋介石闻知常德失守,余程万擅离阵地,震怒之下,下令将其撤职、扣押,送交军法处审判,并扬言要将他判处死刑!余程万被押解重庆。

消息传出,常德民众群情激昂,六万多人签名作保,求免余程万一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74军军长王耀武也出面求情,57师的残部更是感到奇冤难辩:指挥官竭尽全力守城了,为什么还要被处罚?最终,余程万被判服刑两年了事。

刑期未满,王耀武再向军法处说情,将余保出,在第24集团军服役,渐升至第26军军长。

余程万冤不冤?说冤,也不冤。

战前,蒋介石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

并一再要求“不成功,便成仁”。

这命令的背后,是牺牲57师以缠住日军主力的决心。

而余程万当即复电:“保卫常德,本师官兵,极感光荣,均抱与常德共存亡之决心……”余程万常训诫部属:“军人之职为国守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大揭密

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大揭密

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大揭密!近日吕良伟主‎演的《喋血孤城》开始在全国公‎映,这部关于常德‎保卫战的影片‎也引起了一片‎热议——国军抗日王牌‎军第74军第‎57师在常德‎保卫战中与日‎军苦战12昼‎夜,直至全军覆没‎。

实际上当时在‎第57师周围‎部署的国军部‎队多达二十万‎之众,却为什么对其‎救援迟迟未至‎?各种解释纷繁‎,实际上国军整‎体战斗意志匮‎乏,内部山头派系‎林立造成的利‎益排挤等原因‎导致的国军战‎斗力低劣才是‎救援迟迟未至‎的真相。

本专题绝大部‎份文字出自由‎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郭汝瑰(1907年9‎月15日-1997年1‎0月23日),又名郭汝桂,中国重庆铜梁‎县人,曾为民国时期‎国军中将。

郭汝瑰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此后他历经十‎年先后在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习‎,接受了全面的‎军事教育。

抗战爆发后,郭汝瑰随所在‎部队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此后他又参加‎武汉会战和长‎沙第三次会战‎,因表现优秀逐‎步升迁。

抗战结束后他‎又历任国军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国军第22兵‎团司令、并两次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

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领第72军‎起义。

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

(以下开始除图‎片的文字图注‎和编者按外,其它大部分皆‎为郭汝瑰所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的原文,略作删改,编者按中部分‎引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文字。

)常德会战简要地图,国军从最开始‎的部署就是将‎常德用来固守‎,以吸引日军的‎重兵。

1943年,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意大利宣布投‎降,而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时在中国战‎场上,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位于湖‎南湖北的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

常德保卫战血战十六天:师长却要被枪决

常德保卫战血战十六天:师长却要被枪决

[键入文字]常德保卫战血战十六天:师长却要被枪决1943 年11 月到12 月,中日双方围绕湘北重镇常德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守军74 军57 师八千虎贲将士血战十六天,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

虽然常德一度沦陷,但在五天之后就重新收复,因此从整个会战来讲,依然是场胜利,但会战中为何援军迟迟不到?会战结束后为何又要枪决死守常德的师长?为什么是常德抗日战争进入1943 年下半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海空军力量已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同时在亚洲大陆上,中国为了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 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特别是缅甸方面盟军的反攻、中国军队的策应和美国驻华空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侵华日军决定在确保现有占领区的同时,于1943 年秋季投入45 个大队约十万兵力发动常德作战。

日军之所以会选中常德,是因为常德不但是湘北重镇,更是川贵门户,武汉失守后,还是西南大后方唯一的物资补给线。

同时又是湘西经济政治中心,一旦占领常德,就可以控制洞庭湖地区富庶的粮食产区,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乘机歼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迫使抽调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以阻止或推迟盟军在缅甸的联合反攻。

鄂西会战后第六战区共有四个集团军和江防军,总共12 个军、35 个师,防守着从监利至石牌、再折向汉水的V 字形防线,正面长达270 公里,兵力相当薄弱。

由于鄂西会战并未能收复石首、华容等地,所以不但使日军仍然占领着良好的西进桥头阵地,而且使防守长江南岸的第29、第10 集团军失去了长江天险之利,只能利用松滋河、九都大河、太平运河等河流建立防线。

战区长官部掌握的总预备队只有驻浏阳的第100 军,虽然第74 军驻扎在常德、桃源附近,但74 军是军事委员会直属部队,并不归第1。

常德会战 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常德会战 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德会战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导语:“战死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我所在的营就只剩下了3人,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不止电影里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 抗战中具有重大意义
“战死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我所在的营就只剩下了3人,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不止电影里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
抗战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常德会战被搬上了大银幕,影片名叫做喋血孤城。

该片讲述了1943年秋保卫常德的国民党第74军57师8000多名士兵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与3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的故事。

作为参与过“常德会战”的长沙籍老兵,常德市德山乾明寺88岁的释来空法师(俗名吴淞)应邀在长沙举行的超前点映仪式上观看了该部电影,并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他所遭遇到的惨烈战斗。

参战老兵现在仅剩4人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这个时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我那些阵亡的战友。

现在,参与当年‘常德会战’的老兵全球仅剩4个,除了我和另外一个老兵吴荣凯生活在常德外,其他一个在台湾一个在美国。

”每每讲起过去,释来空法师就要把参加“常德会战”的幸存者介绍一遍。

“电影拍摄得很好,也很真实。

但有两个地方还是出现了差错。

一是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勤务兵向余程万师长报告增援部队26日到。

其实,我所在的增援部队是1943年9月27日从驻地衡山出发,经过长途跋涉,于30日6时到达德山的。

另一处就是电影里国民党第10军3师攻打常德汽车南站,其实3师攻打的是德山。

”当年,释来空法师就在国民党第10军3师9团3营。

“我们一到达德山就投入到了战斗之中,战斗异常激烈,阵地被你来生活常识分享。

【抢劫大案】常德“9.1”大案全记录2

【抢劫大案】常德“9.1”大案全记录2

常德市——湘西门户,鱼米之乡匪首张君行劫之地常德市及其家乡湖南安乡县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属于大溪文化,产生了我国最早的稻田,更早在八千多年前,则已开始种植水稻。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西,武陵山东,总面积18202平方公里。

辖2区,一市,6县和4个地方国营农场,总人口5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4万人。

有汉,回、土家,苗、维吾尔等24个少数民族,建制民族乡村4个。

东宾洞庭,北邻鄂西,西连湘西而接黔川,有“湘西门户”之称,南邻益阳以通长沙。

沅、清二水流贯其间,枝柳铁路横通西北,武陵山脉婉蜒于内。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山地、丘陵、平原各约三分之一。

西部山区群峦叠地方的个性。

让我们从这方面多知道一点点,对于我们也许有些便利处。

常德县城本身也就类乎一只旱船,女作家丁铃,法律家戴修瓒,国学家余嘉锡,是这只旱船上长大的。

对于“9.l”大案的刑侦人员来说,9月1日将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日子。

他们迅速展开工作,给现场拍照,堪察匪徒留下的蛛丝马迹。

他们给死者编了号,确认了死者身份。

运钞车上5名农行员工全部遇难。

这5名农行员工分别是随车出纳王平、李敬,经警押运员王建国、肖卫东、经警司机周军,均为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江北支行员工。

王平,男,25岁,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南津市人。

今年7月由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常德农行江北支行工作。

遇难时正乘运钞车实习随车出纳工作。

被从后门撞入的劫匪枪击中头部,死在银行内。

李敬,男,29岁,高中毕业,湖南常德市人。

1989年在武陵区农行参加工作,1998年2月调入江北支行工作。

先后从事过储蓄、储蓄事后监督、微机操作、随车出纳等工作。

身中四枪,倒毙在运钞车后门处。

王建国,男,32岁,初中文化,湖南常德鼎城区长岭岗乡人。

1985年调入农业银行,曾先后从事储蓄、经警、保卫工作。

自2000年3月起一直担任农行江北支行经警押运员。

被蒙面劫匪枪击头部,死在运钞车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保卫战:20万援军迟迟未至的真相大揭密!近日吕良伟主演的《喋血孤城》开始在全国公映,这部关于常德保卫战的影片也引起了一片热议——国军抗日王牌军第74军第57师在常德保卫战中与日军苦战12昼夜,直至全军覆没。

实际上当时在第57师周围部署的国军部队多达二十万之众,却为什么对其救援迟迟未至?各种解释纷繁,实际上国军整体战斗意志匮乏,内部山头派系林立造成的利益排挤等原因导致的国军战斗力低劣才是救援迟迟未至的真相。

本专题绝大部份文字出自由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郭汝瑰(1907年9月15日-1997年10月23日),又名郭汝桂,中国重庆铜梁县人,曾为民国时期国军中将。

郭汝瑰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此后他历经十年先后在黄埔军校、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习,接受了全面的军事教育。

抗战爆发后,郭汝瑰随所在部队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此后他又参加武汉会战和长沙第三次会战,因表现优秀逐步升迁。

抗战结束后他又历任国军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国军第22兵团司令、并两次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

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领第72军起义。

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

(以下开始除图片的文字图注和编者按外,其它大部分皆为郭汝瑰所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的原文,略作删改,编者按中部分引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文字。

)常德会战简要地图,国军从最开始的部署就是将常德用来固守,以吸引日军的重兵。

1943年,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意大利宣布投降,而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时在中国战场上,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位于湖南湖北的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

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滇转用,以策应其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

由于常德是湖南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附近集结有大量主力部队。

日军为了达到既可牵制中国向滇、缅转用兵力,又可打击主力部队,以削弱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所以决定以常德为进攻目标,常德会战由此发生。

国军制定大包围战术中国方面对日军在1943年9月以来的频繁活动也有所察觉,第六战区判断当面日军将发动进攻。

经过各方面情报汇总,中国军队在10月下旬定下了作战计划,决心以一部兵力占领既设阵地,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主力向澧水及沅江两岸集中,待机全面反击而歼灭日军。

而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让抗战王牌军——74军中的王牌,拥有“虎贲”称号的57师固守常德,以将日军吸引至常德附近,尔后转移攻势,以强大的外线兵团将其围歼于常德与洞庭湖间地区。

因而从整个国民政府的作战指导思想来看,常德从常德会战一开始就将其作为第2个台儿庄来吸引日军的重兵,而后再以外线的重兵集团对日军进行围歼。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作战计划中还包括有逐次抵抗,消耗日军的重要一步,事后证明这个阶段的作战对后面的战局发展影响重大。

外媒拍摄的常德会战时,中美指挥官进行部队部署时的图片,这次战役计划构想本来很好,可很多部队执行得却一点都不彻底。

日军5日即突破一线阵地和纵深1943年11月2日傍晚,日军第11军从长江南岸的宛市、弥陀寺、藕池口、石首、华容一线,自右(北)以第39、第13、第3、第116、第68师团并列向国军第10、第29集团军新江口、米积台、章田市、百弓嘴亘洞庭洞西北畔的滥泥沟之线发起进攻,主攻方向为王家厂,助攻方向为安乡。

战斗至3日晨,守军第一线阵地先后多处被突破,其中第九战区第99军的第92师不战而退,该日守军退守狮子口、公安、甘家厂、松滋河两岸之线。

11月4日,原在第3师团后方跟进的佐佐木支队从第13、第3师团之间加入战斗。

当日中午攻占公安。

迄6日晨,日军攻占茶园寺、王家桥、新河市、东岳庙、甘家厂、三汊垴、新码头、安乡、鱼口等地,日军第13师团紧随后撤守军,于当日傍晚突入暖水街东端。

守军第10集团军退守聂家河、王家畈、两河口、暖水街、闸口、王家厂、九王庙之线主阵地;第29集团军退守永镇河、红庙、龙山、涂家湖之线。

此时距离会战开始仅5日,洞庭湖周围的滨湖地区就已大部为日军占领。

“友军”策应作战毫不积极11月8日8时,第六战区接到军事委员会的电令,命第10集团军即刻集中主力,击破向暖水街突进的日军;令第26、第33集团军各以约1个师的兵力,分向宜昌、当阳、荆门各附近寻求日军弱点攻击,策应第10集团军。

11月9日拂晓,第10集团军尚未发动反击,日军第39师团已向左翼第185师丁家大山、王家畈阵地发起猛攻;日军古贺支队则由刘家场突破了第185师右邻第199师两河口附近阵地,突进至十三条岭附近;日军第13师团亦由暖水街左右后方的马踏溪、干溪滩附近向西突进。

第10集团军无法实施反击,因为除暂6师主力仍在暖水街西北的油榨口一带与日军苦战外,其他部队都退至子良坪、河口、陵坡、马溪沟之线。

此后由于第10集团军的西撤,困守暖水街附近的暂6师主力陷于孤立。

为避免被歼,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于9日夜令该师向子良坪突围放弃暖水街。

同日,江防军及第33、第26集团军曾向荆门、当阳以北日军实施牵制性进攻;第九战区第30、第27集团军亦曾向羊司、临湘方面日军攻击,但均未影响日军第11军的攻势。

日军占领子良坪东西之线、切断第10集团军与第29集团军的联系。

编者按:第六战区第一线阵地及纵深均为河湖交错、池沼密布的天然障碍地带,易守难攻,而且战区已经经营多年。

如果各级指挥官能够以后来第57师保卫常德的精神,用机动防御逐次抗击日军,则本应可以迟滞其前进速度,并给予相当大的损耗;但由于多数指挥官一触即退,致日军发起进攻后短短5天时间就深入至暖水街、王家厂及澧水之线,而且极少损耗和伤亡,同时也丢失了大多数天然利于防守的地域,反而为日军所占据这导致了日后对常德增援作战时面临了巨大障碍。

高级指挥官缺乏战斗意志是这一阶段作战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后期,尽管日军的战斗力不断下滑国军装备日益改善,但国军的大多数高级将官的战斗意志却大大消减。

在之后的1944年豫湘桂大作战中,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时数十万经营驻地多年的国军在遭受日军攻击后,几乎未做什么抵抗便立即撤退,最后竟至形成大规模溃退,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接近当时国统区面积的一半,损失异常惨重。

另外,第六战区和军事委员会部署的第33、第26集团军及第五、第九战区的策应作战也并未积极、坚决地执行,因而丝毫也没有对日军第11军进攻常德起到任何有效的影响。

实际上国军中“山头”林立,高级将官们都有本属于自己的帐,如果日军不在自己防区或者对自己威胁不大的话,都不愿投入过多兵力以避免消耗自身过多力量。

换句话说,友军的生死存亡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第6战区和第9战区大致分界图(红线和雪峰山为分界线)。

湖南因为拱卫陪都重庆的原因在抗战中一直是中日双方争夺的重点,双方曾多次爆发大型会战。

但由于国军中“山头派系”林立,国军这两个战区的部队联合作战少有上佳表现。

著名的常德十景之一的德山,其孤峰岭是常德城南的制高点,但由于当时驻守该处的守军第63师188团团长邓先锋带领部队逃跑,致使日军轻易占领,并封闭了常德守军的退路。

图中小图为在外线作战中牺牲的暂5师师长彭士量。

日军占领子良坪东西之线之后,留置第39师团、宫胁支队、古贺支队于暖水街一带,对第10集团军进行牵制性作战,以掩护其主力后方。

其主力第13、第3师团及佐佐木支队则于12日趋新门市、龙洞峪、胡家珊以南地区集结,准备向常德进攻。

11月13日,日军以常德为目标发起新一轮进攻,当面防御的国军阵地很快就被相继突破,多支部队开始退却。

其中73军由于仓皇转移,又屡遭日军尾随追击及超越追击,部队陷于混乱,暂5师师长彭士量于突围途中牺牲,第15师及第77师在混战中大部溃散及伤亡,迄16日夜,仅少数人分途向西南突出重围。

第73军军长汪之斌因作战失利,后被战区撤职,由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彭位仁兼任该军军长。

11月15日晚,日军第116师团按照计划从澧县以北地区及合丸台向澧县及龙山进攻加入作战。

至11月18日日军已从西、北、东三面对常德形成包围态势。

日军这时也集中全力对第74军发起猛攻。

20日18时,日军成功占领桃源,切断了第74军主力与其防守常德的第57师的联系。

22日,日军第68师团占领了汉寿,配属的户田部队占领了常德南方外围前进据点德山,封闭了常德守军的退路。

此时,作战重心已转移至以常德市为中心的附近地区。

[详细]日军大量增加阻击部队11月24日,常德基本上已被包围,守军北、南两方面的增援部队虽尚未到达常德附近地区,但军事委员会认为反击决战的时机已到,因此于10时向第六、第九战区发出训令。

当第六、第九战区遵照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开始向包围常德的日军采取包围态势行动时,日军担任攻击的部队也正向指定的攻击方向接近,作进攻常德的准备。

11月25日,日军全线进攻开始前,日军多支部队已发起进攻,争夺常德外围阵地的战斗即全线展开。

激战至黄昏后,守军阵地多被摧毁。

而入夜后,日军已逼近西门、东门、北门。

常德保卫战开始的第一天,守军即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击毙的日军尸体。

经过多年的战法总结,国军逐渐将这种大包围外线战术当作对日的一种主要战法来运用,殊不知日军也会与时俱进改变战法。

军事委员会的作战指导思想虽然是企图将日军吸引至常德附近,尔后转移攻势,以强大的外线兵团将其围歼于常德与洞庭湖间地区。

但在日军以半数以上兵力实施阻援的情况下,第79、第66、第18军此时尚远在澧水以北,第74、第100军亦被阻于岩泊渡、龙潜河、盘龙山以西,而第九战区北援的第10、第99军目前尚在资水以南,均难济当前之急。

编者按:国军常德会战最初制定的大包围战法,最早源自台儿庄战役的成功经验,之后经过武汉会战和多次其他会战的发展,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推出“天炉战法”时达到顶峰,在与日军的大型会战中屡试不爽。

这种战法的思想通常是:当日军发起进攻时,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尽量地拖累和疲耗敌人,达到这一目的后,便自动向斜侧后方山地撤退(不是直线撤退),绕到敌人的包围线外面去,和外线的重兵集团从更大的层面上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最后将包围之敌予以歼灭。

但对日军来说,在与国军多次交锋后,日军也渐已熟悉国军这种战法的特点。

在此次常德会战中,日军特地将半数以上的兵力用来阻截国军对常德的增援部队,其实其目的不单是进行阻截,更重要的是让国军外线部队无法形成反包围圈,从而完全破解了国军的此种战术。

国军第57师官兵在一片废墟中仍坚持与日军作战,作为国军中王牌的王牌,57师的战斗意志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