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
桂海潮事迹

桂海潮事迹桂海潮是中国第一位平民女船长,她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励志、天赋和传奇。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男女不平等的陈规,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偶像。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笔者一起了解一下桂海潮事迹。
桂海潮,1955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
她的父亲是一名渔民,她从小就随父亲在海上打渔,也因此对海洋颇有感情。
后来,她成为一名工人,从事纺织行业,同时也是一位党员。
看到一些船家扔垃圾、变相要钱,桂海潮就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当上一名船长,让自己的渔船越来越大,让海洋遍地都是干净。
2001年,当时已经是公司内勤的桂海潮,看到公司有学员报名参加船长培训课程。
她发现机会来了,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培训。
经过半年的考核和实跑,桂海潮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第一位中国女船长。
成为船长后,桂海潮有了更宏伟的目标:让自己的船队越来越大,让渔业插上翅膀。
她凭借自己的渔业经验和专业素养,带领船队开拓了新的捕鱼水域,开辟新的捕鱼港口,在自己的船队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
2015年,桂海潮乘坐自己的“金月号”招待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国际嘉宾。
这一壮举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她因此成为自己的省份和全国的代表性人物。
桂海潮的成功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和天分,更离不开她顶天立地的气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她的事迹不仅震撼了全国人民,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女性们走出去,勇敢地挑战自我,追寻自己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桂海潮追求的不只是自己成为一名船长,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角色和重要性。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利和机会。
她说,“成为船长不是所有女性的梦想,但绝不是因为我们不能,而是因为我们缺乏信心。
”在桂海潮的带领下,中国的渔业变得越来越出色。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完全可以胜任男性所能胜任的工作。
她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同龄人,也教育着下一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女性的精神风貌。
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袁庚
在主政招商局14年里让招商局的资产翻了近两百倍, 从1.3亿元增至200亿。之前,他的名字总是和 “老革命”、“改革先锋”、“政治家”的头衔紧紧 地连在一起。但是深商的研究者老亨说,袁庚是“近 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
• 原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 高级工程师、著名航海家。是新中国 第一批远洋船员,1962年起,任远洋 船长。 • 1962年, 34岁的鲍浩贤,驾驶国产 5000吨的蒸汽机远洋轮“和平”号, 开辟了西非几内亚和东非坦桑尼亚航 线。80年初,鲍浩贤驾驶全集装箱船 “汾河”轮,首次开辟了中美全集装 箱班轮航线,受到美国航运界极大的 关注。
1939年3月,袁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加入东江纵 队;1945年,以上校军衔赴香港与英国海军元帅夏悫 少将负责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谈判,并成为我党驻香 港办事处的第一任主任。这个办事处即后来新华社香 港分社的前身; 1978 10 1978年10月,袁庚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 29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成为中国 经济特区中最闪光的亮点,而由“蛇口模式”产生的 新观念、新办法、新作风层出不穷。“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句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最为响亮的 口号,正是由于袁庚的奋臂一呼而尽人皆知。
刘功臣
83岁,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八、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卢国纪是中国现代伟大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次子。 1984年,从未涉足航运的卢国纪离开煤炭工业公司副总 工程师的岗位,恢复重建民生公司。在白手创业的情况 下,新民生公司在中国航运史上创下了数个第一:第一个 开办江海联运的轮船公司,第一个开创了长江重庆至上海 集装箱运输等企业。 民生轮船也从最初的两艘拖轮,四艘驳船,发展成为全 球40个子公司,业务涉及江海航运、陆路运输、国际货 代、国际船代、现代物流等,是国内最大民营轮船公司, 拥有江海船舶100多艘,集装箱及商品车运输专用车150 多辆。集团总资产从创办之初的1240万元,增长到11亿 元,卢国纪也被海内外誉为新船王。目前民生已成为中国 最大的民营船运企业。
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07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钱学森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1日。
1939年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留美从事火箭研究,1955年冲破阻力回到祖国。
此后,他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起步。
迄今,钱学森已为祖国工作了逾半个世纪,1991年和1999年,他先后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将石油变成汽油、柴油需要催化剂,用石油制备各种塑料也需要催化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提取各种纤维来制成。
然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催化剂研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当时刚回国的闵恩泽带领同事们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一系列催化剂。
此后几十年,闵恩泽和他的同事们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针对目前原油价格上涨,他又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原油加工高价值化工产品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闵恩泽说:“现在原油很贵,所以一定要把原油充分利用好,除了生产汽油煤油、柴油之外,让它生产一些高价值的三大合成材料,这样才能赢利。
”如今84岁高龄的闵恩泽带领大家建起了一套可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装置,它能把植物油和废弃的地沟油转化成柴油。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3、方永刚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前沿地带,方永刚是一颗星,一团火,2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以生命燃烧的代价奋力耕耘三尺讲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并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成就之风令人惊讶,而不知疲倦、不顾生死的投入状态,更让人叹为观止。
许振超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许振超同志先进事迹简介许振超,男,汉族, 1950年5月出生,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调入港工作,初中文化程度,工程师,曾担任港集装箱公司桥吊司机、固机队队长、安质部副经理、机械二队、机械四队队长,现任港(集团)明港公司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先后被评为市劳动模、市“十佳”职业道德标兵,省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
许振超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产业工人,靠追求卓越、精业报国的主人翁意识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出了世界一流的集装箱装卸效率,以自己的模行为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他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现了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崭新形象。
“不论干什么,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拼命也要创世界保班名牌,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
”许振超认为要真正成为港口的主人,就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赶超先进、精业报国。
他常说:“技术是为自己学的,活是给自己干的”。
为了提高装卸效率,他瞄准同行业第一和世界第一,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对技术操作精益求精。
1976年,许振超开门机时间不久,自己就确定了练出“一钩准”的操作目标。
矿石装火车有标准要求,多了,需要装卸工人把超重的卸下来;少了,又给货主造成损失。
为达到标准要求,他暗下决心,一定练好丝毫不差的“一钩准”!为此,每次作业完毕,别人去歇着了,他仍留在车上操纵“把子”反复练习。
4、5个月后,一钩矿石“抓”起,稳稳地落在车厢,这一目标终于实现了。
从此,在工人中传出了许振超“一钩准”的美称。
在集装箱班轮航运中,船东、货主最关心的就是班轮能否按照预期的时间到达港口,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装卸任务。
如果货物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造成的损失要以每天几万美元来计算。
港口的装卸效率和保班能力,在整个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东、货主在选择停靠港时,首先考查的是效率指标。
而桥吊在整个船舶保班作业中又处于非常关键的环节。
中国港口管理教父——常德传

中国港口管理教父、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人物简介:常德传1968年12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分配到青岛港工作,从事过一线装卸工作,历任过作业区机电科技术员、副科长、科长,作业区党委副书记、作业区主任。
36岁时成为中国沿海港口最年轻的副局长。
39岁时担任青岛港务局党委书记。
1988年青岛港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时改任局长。
2002年青岛港务局改制成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常德传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同时他还是我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届人大代表。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青岛市企业家促进会会长,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
专家评语——中国港口管理的“教父”常德传认为,中国企业成功跻身世界舞台,效率是制胜条件。
2006年青岛港吞吐量一举突破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TEU。
在过去的五年之中,青岛港在世界集装箱界的排名从24位,跃升到12位,由过去的200万标箱的年吞吐量,上升到了700万标箱,青岛港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0%,成为世界上集装箱装卸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
“十五”期间,他带领青岛港用1亿吨的能力干出了如今2.1亿吨的业绩;用225万标准箱的能力干出了700万标准箱吞吐量,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创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港口年吞吐量每年跨越2000万吨大台阶,五年翻一番,净增1亿吨,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亿吨大港,用5年时间走过了过去109年的亿吨大港历程。
常德传领导的青岛港先后四次刷新集装箱作业世界纪录,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第一,矿石接卸效率世界第一。
进口矿石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21%。
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十五期间占全国进口量的18%。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精神在青岛港被发扬光大,在这里工人收入为同行业最高!这里住房条件为同行业一流!这里私人小轿车拥有量为同行业最多!这里农民工也能入党!十几年来,常德传总裁本着为“一心为民,造福职工”的宗旨,带领全港16000名职工,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为三大使命,以创建国际一流名牌为目标,在全国沿海港口中领先建成一批世界级的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等大码头。
海事著名校友

母校著名校友一瞥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曾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4—199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
林祖乙:1954年毕业于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
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洪善祥:学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58级学生。
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
曾先后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总经理,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刘松金:1965年8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运输轮机专业。
1986年12月任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经理。
1991年10月任交通部副部长,1994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朱正昌:1962年9月至1968年6月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学习;1993年3月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2000年7月任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2002年7月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2005年2月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陈政高: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2级学生。
现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兼辽宁省省长。
先后担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共青团大连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副书记,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沈阳市委书记。
徐祖远: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曾任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海发展股份公司货轮公司总经理。
刘功臣:我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交通部远洋船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已被推荐为国家科技发展专家库专家。
宋家慧:我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级学生。
现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党委委员。
2007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

万方数据港n装卸2009年第3期(总第185期)表示计费吨(RevenueTon),由于不同计量单位之间难以进行换算,以不同计量单位统计的吞吐量的大小并不能准确反映港口实际吞吐货物重量的多少,表中按照吞吐量数值大小进行的排序仅供参考。
2007年上海港是世界第l大港。
全球前50位港口中,我国大陆港口占据15席。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令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全球港口运输业受到显著影响,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态势普遍趋缓,但是我国港口由于受内贸运输量增长的拉动,在国际港口中的吞吐量地位应该不受影响。
不过,港口吞吐量只是港口规模的反映,与相应创造就业机会的规模关系密切以及将港口规模混同于港口作用与地位的认识,成为地方政府和一些港口企业追逐吞吐量排名的动因之一,实际上,港口通过货物的价值叮能更能反映港口在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1。
比如美国洛杉矶港2007年吞吐量全球排名第69位,但是其当年通过的货物价值达到2403.86亿美元(卸船货物和装船货物分别按到岸价和离岸价计算),在美国处于首位,因此,洛杉矶港在美国乃至全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我国一些港口虽然吞吐量大,但是通过港口货物的价值并不大。
参考文献[1]彭传圣.正确认识港口规模与经济影响【J].港L]经济。
2008(8):40—42.费海波:100008.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收稿II期:2009—03—09DOI:10.3963/j.issn:1000—8969.2009.03.019远程动态可调防风制动器在起重机上的应用上海鼎盛港机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在10t、16t、25t、35t、40t、45t以及250t港口门座起莺机和安装门座起重机上二,使用YWM—K型远程动态可调防风制动器。
这些门机安装在厦门、广州、扬州、镇江、台州等地,使用效果好、维修方便,得到用户的认可。
动态防风是指:在门机动态运行中。
新中国十大劳模:包起帆_名人故事

新中国十大劳模:包起帆新中国十大劳模:包起帆包起帆:全国著名“抓斗大王”被誉为“抓斗大王”的上海港务局南浦港务公司工程师包起帆(见图左二),数十年来本着“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精神,与其他同志一起,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18岁那年,包起帆进上海港当了一名装卸工,从此踏上了坎坷的发明创造之路。
为了实现用抓斗装卸木材的梦想,包起帆如饥似渴地自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生活被浓缩在起重、力学、机械的理论和计算之中,脑海浮沉着各种数据、原理和构想。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尝遍失败、艰辛和磨难,包起帆和他的同事终于创造出木材抓斗。
这项革新填补了国际港口装卸工具的一项空白。
之后,包起帆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30多年间,他以主人翁精神,刻苦学习科技知识,先后完成了70多项革新发明,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际发明金奖。
他还把自己和同事发明创造的新型抓斗、工索具技术等推广到全国数百个港口和冶金、矿山、建筑、林场等单位,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
艰辛的劳动和突出的贡献,给他带来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人民日报》1999年09月05日第2版“抓斗大王”包起帆这20年郑蔚今年4月,在上海市总工会刚刚宣布的1998-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光荣榜上,包起帆的名字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自1981年他第一次被评为市劳模以来,已经整整20年了。
在这20年里,包起帆连续10次被评为市劳模,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的名字甚至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
在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的20年里,包起帆始终保持着一位劳模、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
没有被困难吓倒1981年,当包起帆第一次被评为市劳模时,他还只是上海港南浦港务公司工艺科“以工代干”的技革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新闻稿)中国国际海运网()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港航研究院1.引言:2007年中国港口“风云人物”是指拥有管理专长、在本年度对港口企业、港口区域经济做出贡献的港口企业家。
港口企业家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格魅力,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港口经济充满信心,并以开拓精神参与创新与变革,推动港口经济发展。
港口企业家以资本创造价值,以智慧引导未来,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
《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将详细阐述十大风云人物的评比目的和意义、理论依据及上榜理由评价,尤其着重阐述港口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价值、贡献度、个人魅力等原则。
同时,我们在上榜理由中,对每位风云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007年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评出的《2006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对港口和航运业产生强烈影响。
不辱使命、继往开来是我们的责任。
在2008年伊始,中国国际海运网()、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中国港航研究院再次隆重推出《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通过探索港口企业家们的闪光思想,揭示港口企业家们成功的秘密,为中国港口发展提供坐标。
中国港口风云人物,他们不仅是舵手,更是方向。
2.目的及意义在每一个成功的港口企业背后,都蕴含着厚重的港口企业家精神;每一个港口的崛起,都彰显着一个引领它的风云人物。
《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课题组将风云人物集中在港口高层管理人员,即港口企业家身上。
探索港口企业家们的思想,解读他们的行为,目的在于把年度内港口领域最有创新活力和智慧行为的港口企业家发掘出来,揭示成功秘密,传播创富智慧,激发创新精神,展示港口经济的发展方向,为港口经济的进一步活跃提供坐标。
《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将讲述港口企业家们为港口企业、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所做出的努力,总结中国港口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促进港口企业家们管理方法的交流。
这不仅是对中国港口企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伟大复兴有着深刻的启迪。
肯定、鼓舞、鞭策和激励港口企业家是中国国际海运网()义不容辞的责任。
3.理论依据及评选原则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港航研究院在对《200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进行评选时将继续依据和遵循2006年推出的“港口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价值、贡献度、个人领导魅力”等五项评选原则进行评选。
“港口企业家精神”是基于美国社会学家马歇尔和熊比特的企业管理理论进行设定;“港口企业家影响力”是基于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奥唐奈的影响力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进行设定;“港口企业价值”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对港口企业家所在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港口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则是按照经济学理论,对港口企业家所在的企业对社会贡献度进行评价;“个人领导魅力”则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麦格雷戈的“ X理论”和“Y理论”、威廉大内的“Z理论”为基础,对港口企业家进行评价。
4.港口企业家特征港口企业家是港口企业职能的人格化。
港口企业家是成功地承担创造、经营、指挥职能的港口企业管理者。
港口企业家具备特殊的素质,表现特殊的行为,发挥特殊的效能。
港口企业家是思想家,具有对事物深刻的理解力和洞察力,能够掌握和运用哲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矛盾,推动企业发展。
港口企业家是战略家,具有全局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谋划。
港口企业家是指挥家,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港口企业家是改革家,破旧、立新、标异是其本能。
港口企业家是冒险家,敢想、敢说、敢干是其使命。
港口企业家是发明家,发现、探索、创造是其法宝。
4.1港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Richard Cantillon)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
“港口企业家精神”是指港口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港口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港口企业家精神表明了港口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港口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
港口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
港口企业家精神包括冒险精神、决策和组织能力、创业精神、挑战精神、务实精神、坚韧不拔、远见卓识、富有活力、善于抓住机会、超越重塑自我、承担社会责任等等。
4.2 港口企业家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以一种被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
从本质上说,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有目的性的控制作用。
《财富》杂志把“影响力”定义为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范围从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经济甚至到全球经济。
本课题组认为,港口企业家的社会影响力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港口企业家应具备超人的眼光,付诸实施的决断力和协调组织的能力。
港口企业家精神还反映在港口企业家的经营能力、魄力和领导水平,而且它也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和港口企业发展的源泉。
因此,港口企业家也就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和具体的组织工作带领企业员工前行。
知识的榜样和思想的力量都是领导者产生影响力的有效源泉。
4.3 港口企业价值关于港口企业公司价值的衡量,西方学者和企业界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现金流价值观、市场价值观、公司资源价值观和未来收益价值观等不同的公司价值观。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资本的筹集、资金的管理以及如何对经营业绩进行有效的评估等等都是围绕着增加企业价值展开。
本课题组认为,港口企业家应成为信息时代公司资源的管理者和价值管理者。
现代港口企业家应该具备效益观念,即港口企业家始终要以财产增值和优化经济效益为主要职责。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企业价值目标是在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资金市场上确定优势。
衡量港口企业家工作的成败,很重要的在于看他能在何种程度上使企业转变成一个优秀的价值管理公司,使股票价值上升,即价值管理的能力的提高。
4.4 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港口吞吐量对GDP、就业等有着直接贡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
港口企业作为国家控制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经济、政治、国防建设提供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港口企业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其带动的经济繁荣程度体现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上,也体现在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上。
港口企业家在领导企业成长的同时必须兼顾资源的节约,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富。
港口企业是临港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处于翘楚位置,对行业的发展有推动和示范作用。
4.5个人领导魅力港口企业家是港口企业凝聚的核心。
港口企业外在表现出的竞争力来自于内部的凝聚力,是凝聚力整合了企业的各种能力,聚焦成一种具有强烈进取性的市场穿透力,形成能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的适应力,产生抵御市场竞争风险的承受力。
这种凝聚力的形成,依靠的是港口企业家的个人魅力。
港口企业家是那些具有创新意识,能有效组织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把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融为一体,能勇于承担经营风险,并善于利用风险开拓创新,为港口社会创造财富的具有特殊素质的职业化经营管理专家。
港口企业家在港口行业和港口社会有较高的活跃度、知名度、美誉度及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度。
现代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正确处理人和物、人和事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需要有统帅和支配生产要素的强大本领,而这些本领的获得主要是靠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的影响力。
5.上榜理由如前文所述,我们对《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评选原则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我们还阐述了评选《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国际管理理论及2007年港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从60家中国港口企业中遴选了30家企业管理者,最后评选出《2007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
大幕已经开启,请随我们来认识他们、理解他们、欣赏他们吧!相信您能从中收获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理性、睿智、勇敢和激情!1.“战略家”:于汝民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位善于借势造势、应时而动、实时打造中国“第三极”经济发展带物流中心的港口企业家。
2007年天津港全年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的港口,实现了六年吞吐量连跨“两个亿吨”台阶的历史性跨越。
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700万标准箱, 稳居《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前五强。
内陆“无水港”的建立把天津港搬到了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经济腹地,覆盖了全国11个省区,延长了市场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网络式市场格局,扩大了天津港在全球物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堪称中国“无水港”之最。
集装箱优先发展战略,加速了天津港从传统的散货港向现代化的集装箱港的转变。
利用国际航运市场运力增长有利时机,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步伐,加大集装箱业务科技投入,实施集装箱业务流程改进,使港口的集装箱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鼎文化之“三足”在天津港内形成三股合力:友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个人才能、“十百千”工程储备国际化人才。
于汝民先生的“鼎”文化是探索个体价值和组织价值的载体,是港口人的意志品质的折射,是天津港人格的符号。
鉴于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设计,被誉为2007年中国港口管理界的“战略家”。
2.“教父”:常德传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
一位强调科学管理、具有竞争意识、发挥创新精神、倡导环保观念的港口企业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中国企业要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的独特人格魅力,有机地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企的优良传统、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精华,总结和发展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形成了“青岛港模式”。
2007年带领青岛港人全力开辟市场,广揽货源,五大货种齐头并进,小货种、新货种装卸争先赶超,使全港生产保持高速增长。
在码头通过能力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6万标准箱,首次实现一年增加4,000万吨吞吐量的新跨越,再次创造了具有特殊含义的“1>2”的奇迹,开创世界港口的一代先河。
岸线不足,吞吐能力有限,常德传带领干部职工依靠现代化、信息化,依靠提高效率来谋求港口发展。
节能降耗和“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使青岛港成为一座花园式港口。
推进前湾港口改造建设,结束了青岛港“十五”以来没有新的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的艰难岁月,揭开了青岛港的港口空间发展新一页。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
”精忠报国、服务社会,使命神圣;造福职工、蓝天绿地,拳拳之心。
鉴于其坚定的创业意志、卓越的创新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非凡的领导能力和示范效应,被誉为2007中国港口管理界的“教父”。